【本期简介】
前不久,我们在一篇报道中详述了音乐人包小柏用AI“复活”了自己去世的女儿的过程(《以AI之名:一个父亲复生女儿的决心》)。本期节目,我们邀请到“生下”这位AI女儿的技术提供方、小冰公司的CEO李笛,聊了聊“复生”背后的技术和伦理问题。在对包小柏的采访中,我们看到,人一旦走进“复生”的技术过程,就要面对一件事,当你可以自定义孩子的记忆、个性,你会怎么选择?包小柏女儿的梦想是做牙科研究,但这位父亲让她在数字世界里成为了一名歌手,就想他曾经期待女儿会成为的那样。
近一年来,AI“复生”逝去的家人、明星的情况越来越多,这部分得益于过去一年大模型技术堪称“进化”的升级——复刻逝者所需的数据在技术上变得越来越简单,几张照片,几句描述,就能生成一个“我”。在李笛看来,这种对逝者的复刻,更像是“我的父亲用木头雕刻了一个我”,它可以被雕刻得栩栩如生,长得非常像我,但它从本质上,更接近一种“木雕”。
从过去到现在,人类向来有着把其他形体视为有情生物的冲动,只是技术让这个过程更便捷了。我们讨论AI“造人”的故事,最终还是会回到一些本质性的问题,当我们重新创造一个人,我们是在为谁而造?当人拥有了造物的权力,如何不滥用这种权力?人有没有办法拒绝被复生?当一个复生人“走出”丧亲者的家门,被公开,新的伦理问题又该如何界定?
【本期主创】
【Shownotes】
01:32 包小柏失去女儿的痛苦,想要通过一种技术手段弥合
05:08 人工智能天生被赋予浪漫色彩,你以为的“出现意识”可以能只是机器故障
07:22 复刻一个人包含六大侧面:性格、观点、生物学特征、创造力、掌握的知识、可完成的任务
11:42 AI复生中,家属最重要的工作是判断“像不像”
15:31 如今用AI“复生”一个人,最短只需几分钟
19:10 与其说是AI“复生”,更多的是一种哀伤疗愈
23:00 技术人员如何把握所使用的逝者的隐私数据边界
27:50 《黑镜》一集灵感源于微软,同年微软将这项技术雪藏
38:17 全国首例AI声音侵权案,人类胜诉了
41:00 “复活”包小柏的女儿,只使用了父母的“回忆”
53:50 当“复活”一个人没有门槛后,世界会变成怎样?
58:49 AI恋人可以有脾气,但不能让人类绝望
71:27 人总是想要跟世界上可以被视为有情生物的任何形体发生情感纽带
【本期播客片单】
【本期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