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道德经【十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是如何生万物的?云解老庄

老子道德经【十二】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道是如何生万物的?

59分钟 ·
播放数2364
·
评论数70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

三生万物。

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

人之所恶,唯孤、寡、不谷,而王公以为称。

人之所教,我亦教之。

强梁者不得其死,吾将以为教父。

。。。

本次音频的内容是多次录制的,

还有几个月前录制的部分,

会有部分重复或是接不上,

道友先对付听吧。

下次争取一次录完。

尽量听音频背后的东西。

展开Show Notes
芷念
芷念
2024.5.25
提醒我们:
不要妄作,要顺从天地,无论是盘古开天地还是混沌之死体现了一个什么样的信息:
远古文明智慧/上古文明智慧/外星高智慧生物文明…
是因为古时候文明的一个妄作,导致了一段文明的终止,比如说混沌之死,当然也有可能是因为他的妄作,比如像盘古一样,他开创了一个新的文明。
更倾向于庄子所说的:
由于我们的妄作,导致了一段文明的终止,当然上一段文明终止之后,还是有一些有智慧的人/有智慧的信息留了下来。
认识到宇宙的运行规律/道的运行规律/道是从哪来的:
道是一生二,二生三,到最后又复归于无,提醒我们不要妄作,要顺从天地,这样就能长久,如果不顺从天地这个道,去妄作,这个就是凶。
赵昕森
赵昕森
2024.5.23
诶?11勒0.0
芷念
芷念
2024.5.26
“一二三”是整体,这是老子反复强调的。
1、不要太注重后面的“万”,你要知道“万”是怎么来的;
2、前面的“一二三”无时无刻存在在万物之中(不忘初心、忘了本、忘了根);
3、“一二三”前面的“无”(发心)还在,那么这件事儿就差不了,但是签名没有了,只拿这个“万”来说话,只拿这个“三”来说话,这个事儿也好不到哪去,甚至是很危险的(人设容易崩塌😂);
尊重自然规律的人就能够长久,不尊重这种规律的,你强行拔高的,强行跳高的,强行炒作的,强行生这个万的,那都会出问题的。
芷念
芷念
2024.5.26
大家都不喜欢这个孤独、寡吖和这个缺吖之类的,但是呢这个王却自称“寡人”,这是为什么吖:
万物有时候就这样,有时候你觉得你在损坏它,反而呢它就有好处,但是有时候你又要增加它,却反而害了它。
芷念
芷念
2024.5.26
老子告诉我们:
“夫物芸芸,又各复归于其根…”(你看给你说了这么多,你觉得不多,这五千字我扣竹简扣挺累的😂,说了这么多,到最后又归回去了,又归回到根上)你的从根的本源去认知万物和世界,而不是从万物 来认识这个根,咱得回根、返璞归真、回到根上才能理解(往回走,不要光注重道演变出来的万般变化,你在万般变化中就很难理解万般变化)万般变化都是缴(精密仪器),仪器中你就很难理解仪器,但是呢,你跳出万般变化,或者说你沿着这个万般变化找到它根上的一个道,从三捋到二,从二捋到一,从一捋到“道”,然后你再往回捋,你就明白它是如何到演变出万物这样一个道理了。
越细分,理解越难,甚至容易给自己造成分裂/局限,那你最后就往回归,所有的世界都是“一”不是“二”,所有的到最后都归成了“无”不是“有”。
大道由🈚到🈶在展现的过程,或者说🈚对🈶的影响,或者说道对我们的影响/我们身边万事万物的影响,都是从这来的。
芷念
芷念
2024.5.25
从没有(模模糊糊、不可讲述)到有是怎么来的:
怎么样才能理解道呢:
道是“少”,悟道、行道、真正在道上去,它是一个“少”的过程、“逆”的过程,不是说你多看书就能领悟到的,是你要减,没用的往下减减减,减到最后,有点类似于“抽丝剥茧”一层一层的,你把外面的东西去掉的过程,你就能最终领悟到“道”了,这就是“为道日损”。
生活比较繁杂、读书读的比较多的人,你让他来讲道,他一定讲不明白,因为他会受知识的干扰,语言有语言障、书有书的障、知识有知识的障、当他书读多了,他就不在道上了😂 ,悟道不是从你学的那么多年来的,(身旺、印旺、印为忌的)进入的误区是知识的误区(想的过多、学的过多、知识过杂)导致了目前不敢走下一个路,或者说他不敢走了,怎么走都是错儿,因为从他学的知识经验告诉他,迈左脚也是错儿,迈右脚也是错儿,明天吃这个也是错儿,吃那个也是错儿,处对象也是错儿,不处也是错儿,就什么都是错儿,这就是“为学日益”,这里的“益”(不叫好处)越学越繁杂,繁杂会对你进行一个拖累,而你想求道的话,你就要简,而这个简就会对你帮助,“为道日损”这里的“损”(不叫坏处);
芷念
芷念
2024.5.25
“一”代表的是:从0~1、从无~有;
“三”表示:很多;
“七”表示:挺多天了,也很多了;
“五”和“十”就表示:更多了,就表示“归”了,所以易上说“十”就满了,满了就不太好了。
芷念
芷念
2024.5.25
道德经虽没有提“轮回”这两个字,但是它实际上也有这方面一个含义在里面。
轮回可以理解为:
一天、一年、一世纪、一个文明的终止、一个春夏秋冬…
芷念
芷念
2024.5.25
庄子的风格:
最开始有一个浑浑沌沌的人,你也说不清他叫啥名,就把他叫“混沌”吧,没开,没天没地,没智慧,就一个大圆球子,没有边界,无大无小,宇宙也在他体内,总之他就是这样一个说不清浑浑沌沌的状态,实际上还是无极之前的一个状态,突然混沌旁边来了俩人/俩神(名叫忽/悠😂),你说你这个混沌什么都没开吖,今天凿个这个明天凿个那个,这个混沌就开了,从开始看不到这个世界,他见光了,见到世间的好了,各种东西了,七天见到七个,第八天卒(死了)😂。
芷念
芷念
2024.5.25
盘古开天地:
盘古(一个人/神…),他有一天拿着斧子,“kua”的一下就把一个“不天不地”🌏的世界一斧子给(横着)劈开了,清的就上升,尘的就下降,清的就逐渐形成了这个“天”,降下来的就逐渐的形成了“地”,这个故事是对老子“一生二”到“二”很好的解释。
正面的思想:
命由我造、天由我造、让我们拼命干活的时候😂、超越自己的时候、人定胜天的时候;
芷念
芷念
2024.5.25
道(最初的原点)是什么:
无极(不可描述、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没有)~太极的最原点;
非要按西方理解的话(会越扣越累)😂:
最开始宇宙一片混沌,后来因为有了这种运转之后,太极生两仪(生成天和地之间的大气层),天地(一和二),中间大气层(三),互相在一起的,不是分开的,只有三互相作用才能生成万物“只有天不能生万物、只有地不能生万物、但是天地和大气层就能生出万物”。
Liu-9
Liu-9
2024.5.25
50:04 44:21 42:52 36:05 天地气 阴阳玄 黑白灰, 冲气以为和。回归本根。轮回,因果。
夜跑之后找个地方坐着,打开小宇宙,听道长讲课,边听边思考,这种感觉真好
21:14 少即是多,读书是,先从薄读到厚,再从厚读到薄。
复习🤣 人心欲壑难填啊
非常感谢道长,长知识了💗
顺成人,逆成仙
真静好难🤪😭
居柔守弱守慈,静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