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惯的心灵》:过度保护如何“毁了”年轻人?

《娇惯的心灵》:过度保护如何“毁了”年轻人?

89分钟 ·
播放数27828
·
评论数149

过去十年,美国大学生正在变得越来越让人看不懂——

一方面,他们很乖。

在美国9到12年级的中学生里面,更少饮酒,更少吸烟,约会的比例更低了,有性经验的比例更低了,这些曾经被认为是“垮掉的一代”标志性的反叛行为,在Z世代中间的发生比例,都明显低于更年长的千禧一代,更是远远低于以反叛文化著称的婴儿潮一代。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乖张。

在美国的大学校园内,由于“取消文化”引发的暴力冲突事件层出不穷,无论左翼,还是右翼,美国大学里的年轻人们似乎正在越来越多地选择用一种身体力行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不认同。
  • 一方面,他们很宽容。
最典型的指标就是对于LGBTQ群体的接受度,无论是对于同性婚姻的支持度,还是对于LGBTQ群体在大学任教,Z世代的接受程度都是所有代际中间最高的。

但另一方面,他们又很不宽容。

他们脆弱敏感,极容易感觉到被冒犯。无论发表观点的人,是出于什么样的意图,只要观点本身让我感觉到不舒服,那么这就是对于“我”的威胁。在2017年的一项调查中,58%的美国大学生认为,“要融入大学这个社群,对我来说重要的是,不能接触到那些冒犯到我的观念”。

本周要跟大家分享的这本书《娇惯的心灵》试图告诉我们,一种我们称之为“安全主义”的社会思潮如何影响了美国新一代年轻人的道德判断和思想观念——

  • 这股思潮从何而来?两党政治极化、社交媒体兴起、中产家庭教养模式变迁、大学的公司化与科层化,在这股思潮形成的过程中各自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
  • 关于“安全”的概念何以无限外延,从人身安全扩展到心理安全,甚至是思想观念的“安全”?
  • 为什么说试图将年轻人与“风险”相隔绝的社会安排,最终导致美国的Z世代成为了更加脆弱、敏感且二元对立的一代人?
  • 上述代际价值观念的变迁最终如何导致了“政治猎巫”“互联网猎巫”的泛滥?

【时间轴】

05:04 第一个问题:为什么在美国,孩子们的成长环境似乎正在变得越来越危机四伏、越来越不安全?为什么美国年轻人变得愈发脆弱敏感?

29:16 第二个问题:哪些时代变迁塑造了当下美国年轻人的观念?社交媒体的普及、教养方式的变化与自由玩耍的消失,如何制造了更孤独、也更焦虑的一代人?

57:30 第三个问题:为什么大学校园管理的官僚主义几乎是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一种必然?官僚主义又是如何在大学校园内加剧了以“安全至上”为名的、有组织地不负责任?

72:29 第四个问题:当“安全”无限扩展到心理甚至是思想观念层面,当人们开始试图在蛛丝马迹中寻找风险与威胁的证据时,会发生什么?为什么说“互联网猎巫”已经成为了一种当代的新宗教?

【本期节目提到的资料】

这届大学毕业生的社会化越来越难 | 罗方丹

县中的孩子:中国县域教育生态 | 林小英

寒门子弟上大学:美国精英大学何以背弃贫困学生?The Privileged Poor: How Elite Colleges Are Failing Disadvantaged Students | Anthony Abraham Jack

乌合之众 | 古斯塔夫·勒庞

狂热分子 | 埃里克·霍弗

Generation Me: Why Today's Young Americans Are More Confident, Assertive, Entitled--and More Miserable Than Ever Before | Jean M. Twenge

iGen: Why Today's Super-Connected Kids Are Growing Up Less Rebellious, More Tolerant, Less Happ--and Completely Unprepared for Adulthood--and What That Means for the Rest of Us | Jean M. Twenge

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The Death and Life of Great American Cities | 简·雅各布斯

宗教生活的基本形式 | 涂尔干

【欢迎加入听友群】

在各位听友不懈地敦促下,我们终于鼓起勇气开始运营听友群了,欢迎添加小助手(微信号:qingdaokuaima123),即“轻刀快马”全拼+123,加入听友群,和我们一起——

见天地、见众生、见自己

对于有意向的嘉宾,我们也会在当期节目推送后邀请其加入听友群。

你们的反馈对于我们无比重要,期待与你交流!

展开Show Notes
越向书
越向书
2024.5.29
中美两国的孩子既身处于非常不同的困境之中,也有需要共同面对的难题。
付宇FoooYuuu
:
已经三周没有越向书可以听了!想他!
1991outsider:美丽国大主播光临🤓👆🏻
7条回复
1:07:45 听起来,社会中存在着某种集体性的不安感,投射或施压到了年轻一代
HD925856k就这:能感受到。作为父母,感同身受。作为学校老师,身临其境。
HD845776l
HD845776l
2024.5.29
很多时候对不安全的渲染只是为了转移大家对结构性问题的注意力。当大家都感到恐惧时就不会在意其他了。
1:28:49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纠结却健康的面庞。
我不希望你们在意识形态上平稳如故,也不希望你们在情感上安然无恙,我想要你们变得强韧,我不会为你们披巾斩棘、铺平道路,披挂上阵去学习面对逆境吧,当你们面对锤炼时,我从不准备为你们承担全部的负重,这就是训练场的全部意义所在,这就是全部训练本事。
懒觉郎
懒觉郎
2024.5.29
1:12:07 其实国内也一样的,很多老师,也是碍于风险,出于稳妥都是照着PPT念,生怕被人逮到……
对于从小被打磨在国内升学的孩子,完全称不上乖张了,有主见并愿意在公共场合发表自己的观点都是很少见的,甚至在网上这样做都是有风险的并且从小到大被打压的
svthypen
svthypen
2024.5.29
56:03 太真实了……我今年25了去考研复试我父母强行全程陪同
虾糕
虾糕
2024.5.30
很喜欢这一期。想到了听过的一次讲座,一个英国的建筑师探讨怎么去看待危险,儿童公园设计需不需要适当的“危险,把握的度在哪里。具体的内容已经忘记了,可是讨论的角度给我蛮多启发的~
HD925856k就这:很想听到这样的声音。
HD270156w
HD270156w
2024.5.29
1:12:05 哈哈哈哈
Hseng
Hseng
2024.5.30
1:21:21 刚刚说这个我就想到胖猫事件。。。。那些人完全是靠站队、靠给人打上标签来上升到两性议题来引战的。
猫三思
猫三思
2024.5.29
10:54 大学家长群这种听着就很压抑
20:31 经典“民族感情”哈哈哈哈哈
ShaynaSi
ShaynaSi
2024.5.29
1:27:36 “愿每个人都有一张纠结却健康的面庞”,好棒!
林_FAOt
林_FAOt
2024.5.31
1:12:36 老师在讲,学生在拿着手机举报。这一堂课和和气气没有任何冲突,举报系统社交媒体滔天。我们孱弱不敢当下当面对峙,我们又愤怒摇人举起大旗。冲突越隐性,冲突越激烈,往往从个人的冲突演变为标签化群体间的冲突。
59:39我就经历过,大一和校心理咨询室的老师聊天之后,经常被辅导员叫去讲话,班导师,班长和心理委员也都经常来询问我的状态
HD223387u:我甚至在研究生期间一点儿小事儿,都能延伸到导员那里,然后找我谈话。最可笑的是和心理咨询师说过是不需要与学院老师知道的。高校的可悲!教师的不可信!
59:45 现在国内很多大学就是这样!所以我真的不建议去大学的心理咨询室。
Vii
Vii
2024.5.30
要不是亲眼看到,我真不相信:大学毕业生来公司面试的时候,还带着家人。(当时很惊讶!)
HD975402i:这可能就是独生子女这一代表现出来的家长的担忧吧 一个孩子出一点问题这辈子可能就白养孩子了 姥姥那一代生的孩子多 即使因为意外两个孩子不在了 还有三个孩子 且很多家庭孩子即使不工作也不会饿死 生一个孩子可能这辈子都要担心面对没有孩子的情况
1:19:25 不是,教授这种身份难道不应该有起码的认知吗?他说的就很明显不对啊,教授的观点应该有起码的论点支撑吧?😅
小王同学:我觉得观点的正确与否其实跟很多因素相关,教授只不过觉得这个观点是他能接受的,他就应该可以输出,他是从他的角度出发的,学生应该有责任自己去辩证的听取观点。
山高月小_lFe5:我个人是觉得大学阶段虽然说大学是小社会,但是实际和真实的社会还是差的比较多,学生知识面也是在一个积累的过程中,要求学生在这个阶段立刻就可以做到准确的识别教授的观点到底有没有谬误其实是挺难的;其次,教授在课堂上当然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但是如果是一个一般步入社会的人一眼就可以看出荒谬的观点,那是不是和教授这样的身份不符合呢?因为毕竟在大学里面教授有时候代表了一种权威,“教授”的身份给了他这种“被人认为具有广博知识且值得尊敬”,这实际是一种利益,那么对价难道不是应该对在课堂上输出具有学术价值的观点吗?可以说不完全正确,但是恐怕不能是一般人认知中一眼假的观点,对吧?这是职业身份必须附加的对价,特别是这里听着观点还不是吐槽,而是作为一种学术观点在大学课堂上对着学生输出;再次大学的成绩教授其实有比较大的自主权,教授的观点如果传达出一种比较偏颇观念,学生很可能为了分数而接受这种观点,这就并不是“教授我只是随口一说”这么简单了。
4条回复
BuYiLoS
BuYiLoS
2024.5.30
《解释鸿沟》里周濂教授也有提到
小海鱼_OGdc:请问是具体提到了什么呢?
BuYiLoS:对不起,没意识到发的评论容易被人误会。 《解释鸿沟》 第五集中段时候,周濂教授提到了这本书。当时并非严肃的问题讨论,提出一些对年轻人的建议,要思考但不要过度思考;可以找皮糙肉厚的朋友。 (ps:因为周濂教授口头语没有很精确,字幕打错了中译名,打成了《娇惯的美国心灵》。所以我昨天看到突然推送这期播客真的很惊喜,立马找来书去看了)
很多父母之前总对孩子说:你现在什么都不要管,你的任务就是学习。等孩子走出校园开始工作,他们又说:去找个好工作,赶紧开始谈恋爱。我想问,孩子是机器人吗?身上🈶按钮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