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7-为何越来越多相信科学的年轻人开始热衷玄学?

77-为何越来越多相信科学的年轻人开始热衷玄学?

35分钟 ·
播放数23607
·
评论数331

本期播客讨论科学和玄学在现代社会的地位。作为现代人,我们一方面理所应当地认为,接受高等教育就意味着接受科学方法论规范过的学科真理,学习现代科学,学习客观的普适的有明确界定标准的能够被论证的科学规范,在智识上为社会为祖国为人类做贡献意味着我们要发掘更多的“科学”真理,只有科学方法论才可以规范我们对真理的严肃探索。另一方面,有越来越多接受过科学教育甚至从事科学工作的年轻人怎么开始信奉玄学,面向受过高等教育知识分子的玄学播客怎么越来越多,人们怎么开始普遍地想要从科学之外的领域来获得生活上的指点和方向。为什么科学真理无法满足人类对于人生真理的渴望?本期播客还讨论了中国人对现代科学的信仰背后的历史原因,我认为这可以追溯到中国现代化进程和西方现代化进程的不同。现代科学的道德观为什么一种抹平人性高低的平等主义,这种平等主义有时候会让我们得出一些反常识的结论。播客最后还分享了腰果老师和我昨晚讨论的1920年代学术界的科学大战玄学,胡适带领的科学派大战张君劢的玄学派,张君劢的玄学派为什么会失败。我认为人性渴望伟大,渴望璀璨,渴望永恒,而现代科学无法告诉我们什么是伟大、什么是璀璨、什么是永恒,现代科学只能进行事实判断,无法进行价值判断,所以它企图把不同的渴望解释成是主观的平等的选择。拒绝承认人生选择的好坏高低,也是为什么现代人的世界如此混乱,为什么会有这么多人越来越看不见选择的意义,逐渐走向虚无和绝望。

片头曲:肖邦第二钢琴奏鸣曲
演奏者:日安

展开Show Notes
这一期有很多说法我觉得都值得商榷:
1.「现代科学告诉我们快乐就是多巴胺」 现代科学没这么说,这个说法本身就是一个流传甚广的误解。多巴胺只是一种神经递质,它在很多生理过程中发挥作用,尤其是动机(motivation)。如果播主说的「多巴胺」只是一个占位符,指代「现代科学对快乐的科学解释」,那么现代科学到目前为止还并没有这么一个解释,因为「快乐」首先是一种主观经验,而有关主观经验的科学研究,即科学的意识理论,只是最近二三十年左右才刚刚起步,仍然处于各种理论和流派群雄混战的局面,离解释什么是「快乐」还离得很远。而且最终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快乐」概念压根就不指代任何单一自然类(natural kind),各种被我们用「快乐」统称的主观经验其实是非常不同的神经生理过程,它们不共享任何共同机制。对于人类的主观意识经验,现代科学并没有给出如「快乐就是多巴胺」这样粗陋的解释,但也并没有理由认为它不能给出一个解释。
2.「对于科学方法论触及不到的地方,现代科学主张一种对各观点的平等主义」 我想问,有哪个科学家提出过这种主张吗?现代科学,无论你把它理解为一种研究自然现象的方法,还是通过这种研究方法积累下来的知识体系,都不会蕴涵这样一种「平等主义」,因为它压根就不是个科学命题,现代科学不应为它负责。而且,即使我们承认「只有科学命题有真假可言」,这也不必然推出「所有非科学命题都一律平等」这个结论,因为第一,除了真假还可以有别的评价维度,第二,有些人,比如道德实在论者和一些自然主义哲学家,可以认为「非科学命题总能被还原为科学命题」,从而对非科学命题判断真假,分出高下。
3.「近代中国知识分子引入西方科学的时候没有引入西方对科学的质疑传统」 首先,晚清到民国时代主张引入科学的知识分子中不缺乏对科学功能界限的反思,科玄论战正是这种反思积累下来的一个结果。其次,西方近代以来,科学和宗教之间存在张力不假,但科学更多是和宗教相容存在的,这个关系是很复杂的。比如牛顿虽然据说信仰上帝,但他信仰的主要是一个提供第一推动的第一因,而非会随时会干涉世界运行的基督教上帝。说西方存在一个基于宗教而质疑科学,或质疑科学万能的传统,恐怕并不准确。宗教本来就不必然和科学冲突,它只是和无神论冲突。
WANYINGG:如果你理解了博主在说什么,就没有 1 和 2 这样的探讨了。她的本意是真正的快乐与精神世界相关,而精神是不能用科学去解释的,科学本身很好,但信仰「科学」是空洞的。 这种空洞就好像她在传达的是每个人要真正的发展自己的精神世界,而你忽略了这个真正的主题,反而去讨论其中几句话里违背科学的问题。
羽毛飘飞7:这属于是咬文爵字了,跟播客中使用这些例子去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冲突。并不是谁字多就有理的,播客中的123是经验所得,是基于自己的观察和学习的总结,并没有去论证123,只是用它们来方便表达而已,把123改进成你的版本也不会对后续观点有啥影响。
11条回复
树老师真的在研究所有现在年轻人所热衷的东西……
玫瑰是玫瑰1:呃是不是有什么误会,我是树老师铁粉啊我当然知道树老师97的。我的意思是树老师在“研究”“所有”年轻人关心的问题,不是树老师作为一个老年人在研究年轻人🥹
薛嬉弗思:树老师说过自己97年的,声音确实听起来比实际成熟不少
10条回复
国内语境里的“你说的不科学”不是scientific,而是更偏向not make sense,所以包含价值判断
科学会乐意告诉人们如何尽可能保有一颗“健康的心脏”(运动,不抽烟喝酒,少发脾气不熬夜),但科学从未妄图教导人们如何保有一颗“健康的心”啊。另外,这里举的例子也不恰当,在吸毒获得的所谓“生理快感”和与朋友聊天获得的快感之间,稍微细想一下就知道,就是拿科学的方式去衡量,也毫无疑问科学一定会否定前者而肯定后者。至于另一个问题,为什么越来越多有教育背景的年轻人沉迷玄学,我们更需要讨论的是把这个现象和时态挂上联系,为什么「现在更多」了?十几年前我在北京雍和宫是见不到什么大学生的,七年前我在灵隐寺所见也不是如今这般寺院里商品泛滥拉着横幅年轻人到处直播打卡。所以又为什么是现在,地铁站商场充满了博彩站,年轻人疯狂刮刮乐到脱销,在社交媒体付费问大师。算命与博彩的联系,恐怕更强一些。这些近乎情绪生理性抒发宣泄的行为的背后,我并不认为是像从古至今的哲人,树老师的朋友们,以及在座很多听众们一般,有意识的在科学之外主动思考幸福的真理,去叩问生命的意义,去承担历史时间中的虚无和荒诞,去追求至高的道德理性,去在科学并无意染指的爱与美的自由之境撒野。这两者对科学之外的探索,背后是截然不同的原因,而科学本身在此地并不重要,没有一门科学问过我们: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把科学的还给科学吧,把剩下的交给庄禅儒法基督妈祖舍斯托夫苏格拉底大混战吧。非常尊重树老师,但仍然想说这一期是个伪命题。
HD146519z:上帝的归上帝,凯撒的归凯撒
daoliin:说得太好了👍
6条回复
JJLaw
JJLaw
2024.6.24
这期很多观点都有待商榷。首先,科学不是真理本身,更不是一种信仰,科学是一种方法论,它只是探索真理的其中一种方法。它本身最大的特点是需要观点可以证伪,也就是他连自己都需要怀疑,需要质疑,而不是让别人去信仰他,所以信仰科学本身就不是一种科学这个体系提倡的态度。
其次,我觉得树老师把中文口语里面的很科学和英文里scientific这个词完全划等号是混淆了能指和所指,其实中国人说这个词的时候,自己也没有把这个科学认为地特别认真,他们心里面所指的其实是“有道理”,这只是一个词语使用上面的习惯借代而已。
再次,整个节目我没有听到对科学的方法论本身的有什么缺陷的批判,我听到的反反复复的论点都是如果科学那么万能,那为什么还有人不相信科学。这怎么能把锅甩到科学本身呢?他们不相信的人并不是在探索真理,是在寻找内心的一种自洽感,而去找了各种不同的方法,这并不是科学需要解决的。
WANYINGG:你的第一段和第二段有点矛盾。树老师在表达的正是科学并不是真理本身,只是一种方法论,是手段而不是目的。她所批判的是在国内把科学作为真理的一种普遍的思维方式,正是你第一段表达的。 第二段里你说起能指和所指,那为什么中国人会把科学(能指)与有道理(所指)之间建立映射关系?正是因为人们普遍将科学当成唯一的真理(即便这并非科学所提倡),所以才会在语言上建立了这样的映射关系。有这样的使用习惯本身就证明了中国人把科学当成唯一真理的普遍现状。
Magicianone:科学方法不是有缺陷而是有局限,科学不能回答价值问题,这是科学的局限。科学能够检验某种方法是否能实现我们的目标,但我们的目标是什么是要在科学之外做出的价值判断
6条回复
康康like
康康like
2024.6.24
10:40 感觉这个也是因为中文语境中受马克思主义影响,在中文的传统的马克思主义里面,科学=正确=理性
返老还童:准确来说是全盘接受了苏联斯大林时期改造过之后的马克思主义,造成的影响
dobie:reasonable
3条回复
画虎烂
画虎烂
2024.6.24
感觉很多人不信科学,只是选择了他们认为有用的东西,现代医学有用,那就去医院看病,回家烧香拜佛可以安抚内心,也是有用。
山下郭:实用主义,对吧?
Magicianone
Magicianone
2024.6.24
年轻人开始热衷玄学的原因我认为还有一方面来自于现代社会的不确定性。疫情和经济下行给我们带来了太多的不确定性的感受,这给喜欢追求确定性的我们带来了恐慌。科学目前还不能给我们带来完全的确定性,甚至由于科技变化带来了更多不确定性。年轻人热衷玄学可能是因为玄学可以满足我们对确定性的追求
Kiki_92:我觉得是用玄学的不确定性叠加现实的不确定性 祈求负负得正🌚
22:52 讨论这个问题是不是应该把很多词语的范围定义清楚呢?科学之外就只有玄学吗?回答快乐究竟是什么之类问题的不该是哲学吗?哲学跟科学是什么关系?我理解中文语境里哲学算是“人文科学”,所以中文里的科学是很宽泛的。而science是否通常指自然科学呢?
园草:啊,你说出了我觉得有点奇怪的地方,能让内心自洽的唯有哲学,而不是供人找找乐子打发时间或者传播来控制思想的反科学的玄学。原来中英文释义不同,感谢科普。作为野路子半吊子文史爱好者,我有些拙见,不当之处恳请指正。哲学是一种对世界的观察总结、是前人的智慧结晶,所以中文语义下,哲学毫无疑问是有科学性的。中国人用科学囊括哲学、把科学视作信仰很可能是新文化运动遗留下来的误区,颠覆性的新文化运动带来了思想解放,同时有全盘否定传统文化的局限性,教科书上的话并非虚言。落后带来不幸,痛心疾首且留学归来的革命分子们情理之中地把过去中国的一切视作落后,但其实清朝自然科学的落后并不代表中国既往哲学落后,文明不只需要生产力发展还需要哲学思考和教化大众,如果中国没有深厚文明基础的话不可能摆脱成为殖民地的命运,也不可能选择共产主义。而当人们主观抛弃原有哲学之后,把科学和马克思主义当做了不可动摇的圣旨填充在了那个位置,那个时候的党员确实对马克思主义抱有真正的信仰和感情,所以那时候的人不会迷惘。但到现在,我们从小就被灌输了一脑子马原思想,大家骨子里是向往共同富裕、会认同马原的,可在快节奏灌输知识的教育模式下缺少内在思考,面对阶级固化、财富不均的社会现状,青年们很难有从前革命者在家仇国恨面前怀有的那种激烈信仰,反而容易在教条主义喊口号中心生叛逆。我真的觉得青年们需要自发修习哲学或者文史来破解自身迷思,最好是从源头开始,今古、中外对照着来,怀抱科学思维去看,从传统经典中会发现很多令人困惑的问题早有解答,甚至千百年来变着形式说,尤其是无论兴亡百姓都苦可百姓为何有活着的韧劲这件事,我现阶段喜欢道学(掺点私货),也喜欢起了马原。跑得太远了,再说“科学”这个词,现实中无人会去否定,因为大家都从科技发展中受益了嘛(反因科技发展受苦却不能归咎于科学),于是没有信仰的人以为自己信仰科学,以为除了实在的技术外无一值得学,当其余的一切皆是迷信,我没有资格说他们有错,但我认为他们错过了人类社会最大的奇迹。当然技术也非常重要,不加入生产实践就是坐而论道了。
这期的结论“科学不能给出价值判断”,我觉得很好。 但是很多例子并不合适,比如磕药vs和朋友聊天, 科学上也有很多指标可以证明磕药不好, 如果多纳入一些除了多巴胺以外的指标那就可以比出好坏。 科学上上也有很多价值判断指标,比如体检报告上各项数据的正常范围。
另外我觉得价值观空虚这事儿也赖不到科学上, 没有科学的年代大家也可以觉得啥都差不多,也可以空虚。 如果说科学的昌明加剧了这种空虚,那也是因为很多人误用了科学解决本不该用科学解决的问题。
Kiki_92:同意
gegrgr-
gegrgr-
2024.6.24
19:28 说起祛魅,听过小木墩老师那期播客,我觉得中文语境中的祛魅与祛魅原意有所差别,中文语境下更偏向去滤镜/不再盲目崇拜,如果与本期主题结合,就是更“科学”
山下郭:是的
HD683155b:是的 现在流行的祛魅的说法跟韦伯说的祛魅完全不是一回事
Chan_z2eO
Chan_z2eO
2024.6.26
1.感觉这个话题我还挺有发言空间,我来自哲学系,我的室友就是科学哲学的,她是一个十足的物理主义者(大概理解为关于这个世界的事实都可以通过科学得到解释),然而我跟她在很多问题上处于完全相反的立场,以前经常斗嘴。

2.18世纪科学大发展之后有一个哲学流派叫做逻辑实证主义,大概意思就是除了可被观测的经验(例如窗外下雨)和有数学意义可以通过演算的命题,其他的一切形而上学命题都没有“意义”,这些都是伪命题,包括道道德,美,上帝等概念,后来的英美哲学也深受其影响。

3.科学哲学一般比较关心几个问题,第一意识,第二道德。我室友认为人类意识这样的东西理论上是可以还原的,还原为某种原子,只要科学发达就能达到,然而我认为意识很难得到还原,我知道有人要说意识可以通过脑电波检测到,但这回避了问题,我期待的是如何解释人为什么有意识,意识是什么东西从哪里来。查尔莫斯举了这个例子,你认为一个和你长得一样,行动一样的人,这个人是不是你,如何解释意识现在在mind philosophy依旧争论不休。

对于第二个问题道德,这也非常有争议,道德哲学关心“好”是什么东西,既然“好”不能被科学所检测到,那我们怎么证明“好“存在呢?物理主义者认为可以还原,还原为自然规律,原子,这是可以被检测到的实体,我认为这样解释很不可靠。

如果好是一种人类进化的发展规律,那道德不具有客观性,当我们在说“帮助他人是好的”的时候我们并不是说救人很好,而是这符合了生物发展的需求,那“迫害他人也有可能是好的”,就有点像尼采所说的道德不存在。显然科学无法解释道德,以及存不存在客观道德,如果要证明道德作为一个实体存在,那个需要依据(evidence),那怎么证明呢,我把“好”用仪器探测到然后展示出来吗?显然不可能。

4.科学学界自己存在问题,休谟问题就可以给予有力一击,你怎么知道明天苹果会掉落在地上而不是飞到天上?科学就是建立在这样的假设上的。
Chan_z2eO:科学所做的工作只是更好地描述或者是解释,或者是发明一些东西改变了这个世界,但是我期待的是得到这个世界的答案,美是什么,道德存在吗,怎么证明。我想要知道的是为什么活下来比死了更好,“好“是什么东西怎么证明,电车难题怎么解决,规范性的价值来源是什么,意识是什么。在这些问题上,很可惜也没有答案,哲学家达成的唯一共识就是在任何问题上都没有达成任何共识。
HD974436y:这个我觉得你说得很好,科学是不是真理,不一定是,但作者有些偏激了,科学这种可验证性使它比其他不确定性理论有更接近真理的地位,难道我们要为了反科学单一而不相信这些确定性反而去相信更不确定的东西吗?正因为好坏无验证标准,高低无验证标准,所以人容易陷入啥都没意义的虚无中,但难道你人为定义了好坏标准,就可以不陷入虚无吗?很难,因为你仍然在继续寻找怎么定义好坏。好像说的这与科学无关一样,寻找看得见的答案就是科学的一部分。把科学作为所有问题的解释这不是行为上的反科学?因为科学的发展可能还在起点。如作者所说把科学作为理性和正确的代表,这个点能破吗?当公共讨论没有一个衡量或者验证标准,那我们在讨论什么呢?又或者就是说人根本不需要寻找统一,哎,想不明白。
4条回复
信手拈来
信手拈来
2024.6.25
你讲的那些信奉“科学的人”本身是很不科学的,因为科学的底层逻辑是可证伪性,简单的说就是能被证明为错误的才是科学领域内的问题和观点。如果有一个人真的信仰科学,那么他一定会认为当下所有的科学理论大概率都是错的,因为人类科学的发展程度还太低了。不可能在还有很多问题不能被科学解释或者科学理论本身就还不成熟的前提下就认定科学万能。恰恰相反“信仰”科学的人会知道自己是无知的、科学是无知的,还有很多未知要去探索,很多知识等待更新。并且能够忍受自己和科学的无知,带着无知且求知的态度活下去。并且不为了逃避无知而投入玄学的怀抱。这才是对科学的正确信仰。
信手拈来:你回复了一大串唯独不肯回答我给你的问题,还把我拉黑以阻止恢复,內心太空虚脆弱了吧…你这种自欺欺人的做法也算是玄学爱好者的一种范例了。
水中有个月亮:如果玄学是科学的前兆呢?
23条回复
Vito_ErLl
Vito_ErLl
2024.7.09
我就直接说吧,树老师这一期播客的观点是反智的anti- intellectual,一方面这一期观点本身就和反智主义这个词被创造出来用以形容的一系列思想同根同源;另一方面在论据运用和表达上也有不少逻辑谬误,评论区已经有很多人指出了包括但不限于“对科学science一词忽视文化语境差异的机械类比”“受过高等教育就一定会成为科学的拥趸,如果没有那一定是科学本身有问题”不再列举。
我最想驳斥的是对科学这一词理解的矮化,科学极其重要的一点特性是可证伪性,当我们说一件事物科学,意味着它支持自身被否定,当客观事实不符合时它就是错误的,也就是科学对你的生活如果有的一切的指导,你始终都可以保持怀疑,科学始终都应该是开放和发展的。而那些先验的不可被证伪的则是不科学的,使用这一准则可以很好地分辨什么才是科学的。
其次,现代科学从来不是完备的,与其说完备更不如说是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如果一个人相信今天的科学已经足够帮他解决生活中一切问题了,那这的确可以说是一种“迷信”,这种“迷信”甚至可以说就是“不科学的”。
关于科学和价值判断,我想说难道不是几乎现代所有的价值判断都是建立在科学事实的基石之上吗,吸毒当然是不好的,因为我们观测到吸毒者的生命健康极大地受到了影响,因此在大量的国家都是立法禁止吸毒的,这难道不是一种价值判断?同性恋者脑部并没有任何病变,所以同性恋不是病,这是个人的人权,难道不是科学发展引发的价值判断?我想这样的例子实在太多了。
最后如果还要再钻一下牛角尖,科学到底能不能真正使人得到满足和快乐,我想是可以的,人的大脑不过是一堆蛋白质,感受到的快乐悲伤愤怒也不过是一系列电反应,目前的科学只是对这复杂的系统了解得还太少,正如千年前人们不明白电闪雷鸣,百年前人们无法想象智能手机如此改变了生活,我们尚未可知科学的发展会不会真有一天实现缸中之脑,不过愿意相信科学会达到这一天的确可以算是一种信仰吧。
仲树1
:
很好,质疑科学= 反智,anti-science= anti- intellectual, 这种科学和智慧的等同,可以用来告诉评论区其他很多怀疑科学地位在中国(或者信奉科学主义的人)究竟有多高。
是我思考了很久的问题,在我看来现代科学告诉我们世界为什么是这样但无法回答世界应该是什么样的。我们手握现代科学似乎有了无所不知的力量,但却不能告诉自己应该怎样生活。
薛嬉弗思:听起来你想要的答案自然科学以外的很多学科都有解答啊
一种块茎植物:并且我对此也很迷茫,在接受现代科学教育的过程中虽然在不断的反思这个问题。但现代科学之外的对意义和价值的回答又确实让人感到主观和不确定,这种没有确定意义和价值的生活至少对我来说十分痛苦。
3条回复
临时ID
临时ID
2024.6.24
树老师这期的主题,跟陈嘉映老师在《解释鸿沟》里与陆丁老师的争论有遥相呼应的感觉。

陆丁老师认为人的意识、体验都可以还原到神经状态。任意一个大脑,只要给它校准出某种特定的神经状态,就能产生一样的意识状态,无论是喜怒哀乐或者意义感,都能产生。

陈嘉映老师则认为,意识状态是不可还原的,人首先要有一个“我”作为主体,才可能有各种体验,而不能通过大脑生成出这个“我”感。
树老师不太懂科学吧,真正懂科学的从来不会说科学就是真理,1+1=2是真理吗?也不是啊。科学只是通过方法,要接近真理,不会说就是真理。所谓人人平等,白居易和一个唐朝老百姓谁重要,科学从来不会给你结果,说白居易重要,还是一样重要,都是政治判断,不是科学结论。科学不会判断,你找对象,应该看对方长得好看,还是要看对方性格,还是对方有没有钱。科学不会给你方法,如果给了这还是科学吗?找对象看哪方面不是因人而异吗?科学哪里会给你判断?树老师提到的东西很多就不归科学管的。打个比方,我说树老师不行,因为她无法管理南非总统。这能是证据吗?有一些价值判断就不归科学管啊。像吸毒,科学会给你研究,吸毒对人,对社会造成的伤害,它会给你研究,具体怎么弄,会给你建议你会帮你修改。科学都说了自己不是真理,给的建议也不一定对,所以具体怎么样是你自己选择。
HD847327z:你说的不就恰好印证了树老师所讲“现代科学只能解决事实,不能判断价值”么。
追随你的心:树老师说的价值判断指的是平等,但她认为是不平等的。话说你找对象,科学不能告诉你答案,就证明科学不行?
3条回复
墨枝
墨枝
2024.7.10
34:46 这期让我想到了我和我妈的区别。我遇到什么事情,都喜欢去质疑,去审视,去寻找背后的逻辑与证据,寻求客观事实的存在。但我妈截然相反,她相信的是主观的体验,她相信真善美,总能有一种不加审视的热情去拥抱很多她感兴趣的东西。我曾经觉得她这是逻辑思维不够,太傻,很容易被骗,把时间浪费在吹嘘过大的时间上。
但等我工作几年后,我发现我妈依旧生命力旺盛,我去像我小时候最讨厌的人那样逐渐消沉。我思考后觉得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觉得价值不重要,因为我觉得什么都可以,所以什么都可以放弃,因此我无法有由衷的热情与坚持。
从去年底我开始承认价值是有序列的,生活就是有好坏的之后开始调整,现在的我感觉要满足快乐很多。
薛嬉弗思
薛嬉弗思
2024.6.24
33:26 不明白自然科学为什么要回答哲学的问题
好喜欢树老师,每天早上听树老师的播客就感觉很开心很幸福很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