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一个研究者决定进入田野:从尴尬、反思到自洽

当一个研究者决定进入田野:从尴尬、反思到自洽

62分钟 ·
播放数20
·
评论数5

每年暑期都是田野调查的最佳时节,大红现在就在村子里忙于田野,无暇上线新节目T-T

恰好,去年暑假田野之后,大红与Alice聊了聊田野的感受,趁着现在放出来啦~

01:22 官方渠道VS民间渠道:进入田野的不同方式带来截然不同的感受

09:10 3个月的田野被老师称赞,1年的田野被质疑为什么没有学当地语言——令人迷惑的田野时长

13:00 进入田野之后,变成一个格格不入的提问者

24:18 作为外来者,如何才能被当地人接纳

38:02 学术夏令营——一种新的尝试

44:34 在夏令营中刷新的认知:1.孩子的内向和沉默可以被允许和接纳;2.农村孩子沉迷手机的症结不在网络本身

52:06 对教育的矛盾态度,意外地在田野中得到自洽

展开Show Notes
教育的矛盾,很有同感!(虽然自己不是老师)就是觉得,每个人有自己的人生和人生选择,我不要去干预和影响TA
好奇,在那里住三个月,衣食住行都怎么解决呀,要自己做饭吗?有饭店吗?如果吃住都在村民家,要给钱吗?不认识的人会不会尴尬,安全问题怎么解决啊
大红已存在
:
根据当地情况会有不同的选择。最理想的情况是吃住在村民家,一般都会给点钱;但如果一开始没有渠道,或者因为种种原因,村民家不合适居住,那么像我在节目里提到的村委会、村小学也是一种选择;另外就是住在附近的乡镇,一般都会有旅馆饭店。其实一开始能住在哪里,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通过什么渠道进入,如果是乡政府安排,那么住乡政府宿舍或者小旅馆比较多,如果直接和村干部或驻村工作队联系,那有可能可以住村委会宿舍或者条件好一点的村民家,如果是自己直接和村民联系的,就大概率住在和你有联系的那家人家里啦。 关于尴尬的问题,我们在节目里说的“格格不入”“奇怪地去提问”就是尴尬的情况。去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调查与你截然不同的一群人,尴尬是在所难免的,也是做田野调查必须要面对的。
所以,在做什么论文研究?为什么要选这个村子,怎么找到的这个村子的?
大红已存在
:
你这个问题提醒我,我们应该在节目一开始先交待这些基本信息的!我做的研究是西部村民的数字媒介表达,Alice主要关注乡村里人与动物的关系。如果采取田野调查的方式,我们一开始一般只有一个大概的方向,通过不断进入田野-走出田野整理材料-进入田野-走出田野…研究问题才会聚焦下来。 至于为什么选这个村子,哈哈,是我们遭遇同行评议、专家评审是最经常被问的。可能有些学者在一开始确定田野地点的时候就会做比较周密的计划,但也颇有一部分只是因为对那个地方好奇,或者因为自己能够联系到的只有那个地方,才去的。比如我就是想找一个有熟人引荐的、村民刚开始使用智能手机的地方,看数字媒介对他们生活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