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9分钟的影片里,王德华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被推进混沌虚无的场域中,在无人指引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往前走,走到哪儿是对的,走到哪儿是尽头,没人知道。
杨心仪导演带着这样一个纪录影片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并完成了两场放映。《毕业以后》是杨心仪独立制作的首部纪录长片。影片通过真实记录她的学长王德华求职、租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触及了王德华在面对人生转折点时的迷茫与挣扎。在这部影片中,杨心仪不仅是一位导演,还同时担任了制片、摄影、剪辑等多个职务。
影片中,杨心仪巧妙地运用了参与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仅记录了王德华的日常生活,还通过大量的导演画外音旁白和结尾镜头反转等巧思,将纪录片导演本身也融入了叙事之中。她力求通过镜头捕捉那些稍纵即逝却又至关重要的瞬间。
在凹凸镜DOC与杨心仪导演的对话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毕业以后》的创作过程、背后的故事。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杨心仪《毕业以后》导演
剪辑:
王倩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凹凸镜DOC:《毕业之后》是您的第一部作品,之前有一个短片版本叫《毕业后》,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创作过程,怎么从短片延伸到长片?
杨心仪:坦白讲刚开始决定要拍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好要拍什么或者要怎么拍。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之下,我需要画一张海报,认识了我的纪录片的主人公王德华。我当时并没有任何想拍摄纪录片的想法。当时我是大一,他正好大四,我们在校园里第一次见面,是请他帮我画一张海报。他当时拿着一个平板,非常的健谈,很开朗,特别爱说话,爱表达。
我当时就被他对画画的那种热爱和专注打动了,他非常的认真,绘画的效率也确实非常高。我是摄影系的学生,王德华是动画系的,看到他的热爱,我也会联想到自己对于电影的热爱,那种坚持、执着,非常共情,所以当时的我们感觉是志同道合的。
但一开始我也并不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后面因为海报要改不同的版本,和他有了更多的联系,慢慢了解到他的老家是在内蒙的一个草原上的,但是关于他家里具体的情况我一概不知。
可能他因为特别爱说话,那天我们第一次见面,好像他的那种诉说和表达,把我像一个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但他不是那种很悲观的分享,他是很积极,很乐观的。所以也感染到了我,我决定跟他成为朋友。后面第一次去他家,刚好是他毕业后几个月,恰逢国庆假期,当时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家的生活状态和环境,逐步有了解。
王德华也是对我特别信任,我其实一直也挺好奇他为什么会这么信任我,不管在镜头前还是私下他都会跟我聊很多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喋喋不休。这也促使我想要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家背后的故事有哪些?
我也确实是运气好,第一次去他家,见到他父母,然后抓到一个核心的叙事点——债主上门催债。我后来才慢慢地发现,原来这个家庭的背后有这么大的一件事情,隐藏着这么大的一个经济负担,促使我会更想要去挖掘出这背后到底存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短片版本《毕业后》是他在毕业后选择回家,在短短的时间里,虽然有这个很多的一些情节点,上门催债,家里老人们情感上的一些波动。我之所以要继续拍下去,原因是首先我已经触碰到这个家庭的一些东西了。我当时还没有触碰到深层,我只知道背后隐藏着很多的故事,当时跟他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很了解或者熟悉。
再一个的原因是我放不下,我也很难说清楚我到底放不下什么,可能这么说,我有点狂妄,我总觉得自己身上就是拍纪录片的人,要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当我触碰到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关于很多大学生去借贷,网贷这件事情的时候,背后会有一个巨大的群体。几乎所有人在毕业之际都面临着抉择的问题,所以我需要把这个东西展现出来。王德华,他只是一个个体,通过他这个个体去展现整个群体的群像。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刚开始短片版本是不是也是为了一个作业的感觉?
杨心仪:刚开始都是学生作业,因为我从大一认识他的时候,他刚好大四,所以相当于是拍摄了他毕业以后的生活,从我大一拍到我到大四。
凹凸镜DOC:从“毕业作业”变成了“作品”,挺有意思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求学吗?能讲讲你在大学之前的经历,然后为什么会考到北方去吗?
杨心仪:在上大学之前,十八年的人生成长过程当中,都留在了我的家乡湖南省长沙市。也许有对于换一个城市或者说向往远方的一个期望,也刚好是我想要去的这个学校,恰好在北方,就选择去了北方。
凹凸镜DOC: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纪录片的接触多吗?为什么会做一个这样的纪录片作品?
杨心仪: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对纪录片的概念可能仅仅只停留在那些电视纪录片,比如《人间世》、《舌尖上的中国》等等,当时也仅限于此,我不知道还有很多像中国九十年代独立纪录片那段时期的纪录片作品,所以是在我在大一的时候,接触到了一位老师,他正好教我们纪录片课,我开始对纪录片有浓厚的兴趣,一部印象很深刻的作品是杨荔娜导演的《老头》,我当时看完非常震撼,我在想她也是拿起一部DV,每天记录他们在那儿谈话,聊天儿,直到拍摄有两年,中间突然有一位老人离世,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凭借自己的时间、经历、情感去记录一帮老人,完成这样一部作品,这部纪录片对我创作纪录片的理念影响非常之大。
凹凸镜DOC:刚才你提到对社会的关注度,这是不是会源自于你的一个焦虑,是不是也想通过王德华去了解关于现实就业的行业现状?
杨心仪:其实王德华不算是影视行业,他可能仅仅只属于插画专业,像儿童绘本那样,其实是一个平面化的设计行业。可能对我来说,谈不上焦虑,只是我平时会想得比较多,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可能会想得比较远,想到关于毕业以后,会有很多疑问,毕业之后我该何去何从,能否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那你毕业多久了?现在都在做什么?
杨心仪:我毕业到今天已经正好两年了,第一年我在完成《毕业之后》最后的后期工作,剪辑、声音、调色等等。一方面在完成这个作品,一方面在考研。在去年五月份的时候,这个纪录片正式完成。然后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也是跟纪录片息息相关的,做一些纪实类的栏目,比较专业对口。
凹凸镜DOC: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周围同龄人的毕业以后?
杨心仪:说实话我不太了解。因为在大学期间内我是比较独来独往的,其实王德华也是,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俩极度的相似。所以我刚开始说第一眼对他的感觉是非常志同道合的人。
凹凸镜DOC:你目前给自己的规划是怎样?
杨心仪:首先我很坚定的选择电影行业,我热爱电影、纪录片,而且我是一个特别从一而终的人,《毕业以后》虽然这是我从学生作业到一个作品的一个过程,但它一定不是我人生当中的最后一部。
刚才说到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会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因为我们可能要追求,至少得先生存,这也是我毕业之后悟到感触最多的,我首先我得生存,然后我才能有精力再去做。在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下,不遗余力地去找感兴趣的选题、人物,在挖掘背后的故事等等,我依然在做这些工作。等到时间合适,我还是会拿起摄影机去继续记录我想纪录的一切。
凹凸镜DOC:当时拍摄他的时候,你的身份是学生,那现在当你也开始了“北漂”,是不是对他那段生活也有一个感触呢?
杨心仪:有很深的一个感触,我当时确实还在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去记录在经历北漂的一个学长,那时候对北漂也有着很多的幻想和好奇。但是我深爱北京这座城市,我做好了准备要留在这座城市。所以当时在记录王德华的时候,我会通过拍摄,去了解在北京应该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他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大部分都是合租,这个地理位置是在几环,他更方便的交通方式只能是每天坐地铁… 这些我都已经在王德华的身上看到过了。所以我完全能够接受,我对自己也有这个信心去接受这样的生活。
凹凸镜DOC:其实“毕业生“这个话题也不是一个少见的话题,包括好多年前,八九十年代,王光利导演就拍过《我毕业了》,我认识一个在上海的青年导演也拍过一个片子叫《毕业后大多数》,你这部《毕业以后》和其他相关主题的作品,当时有没有想过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杨心仪:想过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纪录片还是有一定的创作成分。我们叫“纪录片创作“,那势必会带着创作者本人的一些主观的表达、想法在里面。如果要说《毕业以后》的特别之处在哪儿,我认为首先是我聚焦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王德华并不是一个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可以去支撑他完成他的艺术梦想,他就是芸芸众生当中非常的普通的一个,聚焦于这样的人,能够更加引起观众的一个共鸣和感同身受的东西。
凹凸镜DOC:但确实也有一些难度,只是跟拍一个单一的人物去达到表达群像的目的,其实也是有一点点风险,还是蛮有挑战性的。
杨心仪:这个片子长达是一百二十分钟,所以说《毕业以后》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我跟拍单一的人物记录他这四年的一个变化。首先我认为其实这种做法非常的不讨巧,这样的一个题材,当然有它的社会价值,因为这也是我想要去探寻的。但他并不是一个带着强烈戏剧冲突的一个人物,确实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跟拍他的话,我中间遇到的困难有很多,因为他太过普通了,对于他将要发生的事儿,我不确定性的因素非常大,但是我仍然决定要花长时间的去跟拍它。
首先我认为时间的价值很重要,通过长时间去跟拍一个人物,我觉得这是我的纪录片观点当中应该要做到的。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有一个短暂的群像记录,我采访了王德华当时公司的其他几位同事,跟他一样都是九零后。我通过采访他们,一是为了树立更加立体化,王德华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是为了去探求同一代北漂人,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是否跟王德华一样,有什么样的困惑。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你和王德华的结束是因为他帮你设计一幅海报,我们可以聊聊您这部《毕业以后》的海报。我印象很深,是一个手绘的作品,远景是青青草原、牛羊、一条小河,前面是一个画架和画布。这个设计想法是怎么来的?
杨心仪:这张海报确实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我去他们家的时候是夏季的草原,非常的漂亮,美得非常的质朴、原始,很打动我。夏季的草原非常的漂亮,但是一到这个秋季接近冬季的时候就非常的萧瑟,草都是枯的。
王德华是这个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毕业生,而且还是学的艺术专业,把这个画家置身于这幅这个美景当中,画板上是空白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落笔,我是迷茫的,我对未来,不知道我应该要怎么去描绘。
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把眼前的这幅美好给记录下来,我认为这是所有要看到这部片子的人,可能会存在的一个迷茫或者说困惑。空都是空的,在这个画板上怎么去描绘,怎么去涂下色彩,你要画上什么样的内容,这就交给给我们每个人自己,每位毕业生去选择了。
那每个人的选择就是看他想要什么,如果他希望的生活状态是放牛,内心却内耗着,又想去大城市拼搏,在这样一个极端拧巴或者说纠结的状态,也是非常矛盾的。
凹凸镜DOC:片中王德华第一次回家有点被动,也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后面他选择又去北漂,现在好像是又回到了老家,怎么理解他这种反复呢?
杨心仪:他第一次被动,一方面有疫情的原因,还有还债的原因,他必须得回家,恳请父母替他还贷。除了这样的一个被动的因素,在他毕业以后,经过的在青岛的工作,或者说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他的思想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能在片子中看到王德华走出校门的那一瞬间都是极其乐观的,因为他说“我就是喜欢画画”这是发自内心的。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个状态也很感染我,但毕业之后只是过了短短几个月,经过工作上的一些折腾和磨练,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疫情、债务的事情缠身,他不得不回去。
在拍摄的过程当中,虽然王德华表面上讲的那些话,都是一些自我安慰,突然感觉就是他整个人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思想观念变化,但当时我一直觉得这并不是他的真心话,我一直觉得他内心隐隐的还是对城市有向往。王德华的父母,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都是这么种地、放牛放羊过来的,但王德华好像并不会安于这样的一个生活,他其实更对大城市是有向往和憧憬的,所以他的这种纠结、拧巴,一定会导致他的一个反复,他一定还会想要去寻找。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知道他又离开了北京,他应该是再次遇到一些事情了,但他没有多说,我也暂时没有多问。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与拍摄对象的关系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你的主人公也很信任你,去允许你进入他的生活,你是怎么定义这种关系呢?
杨心仪:在这部纪录片当中,在处理跟被摄对象的关系是最令我发愁的,也是我觉得最困难的一点。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义的方向是观察性纪录片,我尊重客观事实,我不会去人为地去干涉他们的生活。忠实的去记录,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去编排我自己的一个影像创作。但是我后来发现,在相处过程当中,我本能的会很关心他的一个状态,那慢慢的这个片子就变成了一个参与型的纪录片。
这导致我的距离突然一下跟他变得很近,又因为太近会变得有点奇怪。又不得不退回到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在这样的一个互相的拉扯当中,感觉是很微妙的。
在那个阶段,我是一个纪录片创作者的身份,对于我来说,在拍纪录片的过程当中,每分每秒我的神经都是在紧绷着的,因为我特别害怕错过一个点,之后再也不会有了。
会更加的去思考,该怎么去处理跟他的关系,我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所以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对我来说确实是非常棘手的。
家对于每个人的概念就是这样,能让你心定的一个地方,会让你的心非常的安定、平稳。不管王德华他在现实当中遇到了多少挫折,内心有多少的冲突,但我相信,只要回到一个让我们觉得有归属感的地方,每个人的状态都会平静下来,
凹凸镜DOC:片子里有一段好像是你陷入了一种困境,比如说欠债的问题,你们之间的交流是有些被动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瓶颈的时候?
杨心仪:那次的拍摄已经在他家呆了一个月,那个时候大部分地区刚解除封控,稍微情况好一点。这探讨拍摄者和被拍人物之间关系忽远忽近的问题,王德华把我当成他的朋友,所以他觉得在面临负债问题的时候,我作为朋友理应出手支援他。他不愿意再对我说的原因,可能是他觉得我在关键时刻没有帮助他,他内心也很伤心。我猜测他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因为当时我再次去到他们家进行拍摄的时候,我们的距离一下又突然拉远了,他每天就是在那放牛,他也不会主动和你说话,那一次就很安静,但是我也承认自己当时在那样的一个情况下,我确实是有一部分的带着目的去的。
我想去拍到这个问题他们家是如何解决的,叙事得有个结尾,我得寻找到这个答案。但他就是不说,我好像跟他距离又很远,又不知道该怎么去问,我也不可能去跟他父母去问这个事儿。因为我都不确定他父母是否知道王德华在借贷的事情。所以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纠结,但是我又要为了完成这个拍摄,我确实在一种非常不得已的情况下,用一种很尖锐的方式,直接了当的提问,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刺痛了他。
凹凸镜DOC:在片子结尾的时候,最后你们去颐和园,有一个反转,王德华拿起摄像机反过来问采访你,最后他说了一句话“片子拍完大家会不会就说我是毕业以后的反面教材” 那你怎么理解反面教材这四个字?
杨心仪:最后我们在颐和园这个机器调转,然后他小声地在机器后面说自己是反面教材。首先我想聊一下当时的场景,我们决定去颐和园,其实并不是我们安排设计的,我也不知道最后会突然出现这一幕。
但我想就是那个时候,可能王德华已经感觉到,片子快拍完了,我要离开他了。因为我觉得拍摄纪录片是有一种感觉在里面的,无法言说,但我可能内心感受到了这个节点,目前来看就是这个阶段可以结束拍摄,我们可以告一段落了。
因为反面教材这个词,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含贬义的词,是一个负面的词。但是王德华坦诚地说出,我自己就是个反面教材,他知道自己很多的一些做法是不对的,所以他对自己有一个很坦白的自我反省的过程。
首先这个“坦诚”是非常难得的,在我跟王德华的交流、相处了解中,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但反观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劳、能干的,非常的踏实,影片当中拍到他们家夏季那片葵花地,他父亲知道自己没有多余的钱,请人帮忙收割,就靠自己亲力亲为,日复一日都在做。
我作为他的朋友,我从来没有想去批判或者怎么样。我只是真实地把现实情况给他记录下来。我当然希望王德华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热爱的这个事情一如既往的坚持做下去。
在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王德华的性格其实是跟大时代的环境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当他最后对于自己的行为认知,鼓起了一个巨大的勇气去地面对了自己不堪的那一面,我认为这是这个人物的积极的一个点。
在整个拍摄的过程当中,也是给我自己拓宽我对于社会、世界认知的一个尝试。拍摄《毕业以后》会让我觉得这个拍摄对象可能不那么完美,但每一个人都同样有值得去记录和被关注的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