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爆款香港电影《破·地狱》映后学者分享:传统被人性打败 凹凸TOALL第103期
近15年评分最高香港电影《破·地狱》聚焦于香港的殡葬行业探讨生死话题,通过两段丧礼的故事和角色的生死抉择,展现了生与死、悲与喜交织下的人性光辉。该片由香港两代喜剧泰斗黄子华与许冠文联合主演,本片已荣登香港华语片影史冠军。豆瓣评分达到8.5分,完成票房、口碑双丰收。 凹凸镜观影团联合晨观影团于12月14日(周六)在北京海淀区深影国际影城进行《破·地狱》的首映日放映,观众不仅可以看到粤语版影片,我们邀请对香港电影有深度了解的青年编剧、作家安宕宕,哲学博士陈少卉、美术学博士刘利平、知名历史博主张方出席映后交流活动。以下为映后交流音频。 《破·地狱》必将在这个岁末用最温情的力量治愈你我,让2024年所有的痛苦、不快和挫折烟消云散——人生从不由己定,何不潇洒走一回。 主持人: 青年编剧、作家安宕宕 嘉宾: 哲学博士陈少卉 美术学博士刘利平 知名历史博主张方 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30 映后嘉宾介绍 04:21 香港电影的探寻道路 07:13 《破地狱》的生死观探讨 09:49 《破地狱》的人伦情理 12:52 《破地狱》的死亡美学探索 15:25 对死亡的“体面”追求 18:05 对死亡的直面和对死亡的态度 20:20 观众分享与提问
- 21年前“拿数码摄影机的人” 属于贾樟柯的《风流一代》 凹凸TOALL第102期
贾樟柯导演的最新作品《风流一代》11月22日全国公映,这是一部跨越二十一年的情感史诗,也是关于变革与成长的真实记录。从千禧年到当下,它如何融合了剧情与非虚构元素?为什么说这部影片是中国版的百年孤独?剪辑过程为何让过去再次复活?让我们跟随镜头探索三峡变迁背后的故事,感受时间的力量。 很荣幸,邀请到了贾樟柯导演,演员赵涛老师一起来参加凹凸镜观影团组织的《风流一代》映后交流。 主持人: 汪金卫 嘉宾: 贾樟柯导演 演员赵涛 剪辑: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特别鸣谢:映后录音邓梦馨 02:05 百年孤独的中国版:从2001年“拿数码摄影机的人”到20年后的“风流一代”; 04:07 电影创作的希望与挑战:剪辑为过去复活的过程; 06:10 电影的边界:剪辑思维的探索与突破; 08:12 纪念变革的一代,《江湖儿女》与《风流一代》的故事; 10:14 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模糊化探索; 12:15 虚构与非虚构的融合之道; 14:18 《风流一代》:二十多年的摄影之旅,展现生活的质感与人性的边界; 16:19 电影记忆的珍贵收藏:摄影师眼中的经典拍摄手法; 17:13 赵涛谈第一次看素材、看到年轻时的自己的心情。
- 《黄河入海流》: 来自法兹,关于摇滚乐,但不只是摇滚乐 凹凸TOALL第101期
中国的后朋克乐队法兹,结束2024年美国巡演后,在大洋彼岸再次强烈感受到摇滚乐的「现场精神」。 他们决定发起一次超限定的中国巡演,摒弃当下演出强调的灯光、舞美和大型场地,回到本质的音乐、身体、躁动和面对面中,限时两周,每天一城!走访9个极具意义的中国摇滚乐演出场地! 纪录片《黄河入海流》就是记录这场巡演,拍摄途中,有的小型演出场地已面临停业,当摇滚乐队置身意外的公路之旅,水滴汇聚成河,在时间和空间的纵横交错中,回望和聆听,回到星火源头。 凹凸镜DOC,特邀本片导演白嵩,与大家分享《黄河入海流》幕后的故事。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白嵩 纪录片导演、非虚构作家。出生于辽宁省鞍山市灵山老工业区,11岁随父母离开家乡定居西安。 曾出版《向阳而生》,纪录片作品:《大雪无痕》、《居家动物》、《坊间流传》,音乐纪录片《谁会做奔跑的码》《山高路远,野孩子》《临兵斗者》《黄河入海流》 剪辑: 小一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1:26 导演为何钟情于乐队纪录片? 3:14 拍摄乐队纪录片难吗? 4:30 纪录过程中和乐队之间的趣事 9:10 乐队与场地之间的关系是否就像人与土地之间的关系一样? 13:00 这次回归单人手持拍摄纪录片,是否感觉到更加的自如和自由? 15:45 近些年摇滚乐队的生存环境 17:47 兼具作者性和传播性是否可以让纪录片走得更好更顺未来是否想要尝试拍摄固定场域的纪录片? 19:58 观众提问环节 22:16 如何平衡乐队老朋友和镜头客观纪录者的身份? 23:56 拍摄中如何处理乐队私下生活与日常演出之间的关系 26:03 西安的摇滚乐环境如何? 28:25 非虚构作家身份对创作有怎样的影响?两者的差异是什么? 31:40 文学的张力与想象力边界是不是更宽? 33:38 近年来观众年轻化,现在是否还有老乐迷来听摇滚乐
- 热点聚焦!《寻护者》纪录片揭秘穿山甲保护战 凹凸ALL第100期
中华穿山甲是为数不多以“中华”命名的野生动物,自2014年被世界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极度濒危物种。近几年,中华穿山甲的恢复之路正在被自上而下的保护行动所点亮。 而《寻护者》正是这样-部全面而真实反映穿山甲面临的问题以及展现来自中国政府和民间的抢救性保护工作的纪录片。该纪录片以野生救援公益大使、青年演员王一博的一次寻找中华穿山甲的野外之旅为主线,通过旅程中他所结识的科学家、护林员、社区居民、保护机构和科普教育工作者们的真人真事,展现出这些平凡英雄们为竭力拯救中华穿山甲所做出的努力、面临的挑战和取得的成果。 在拍摄背后,不仅仅有困难与挑战,同时,引发出更多思若……… 特别鸣谢:ANFFF动物生态未来影展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刘弘昭,纪录片导演、剪辑师。毕业于纽约大学纪录片专业和波士顿大学新闻专业。其纪录电影、剧集作品获多个国际奖项,可见于HBO、腾讯、爱奇艺、B站等平台。 曾在美国媒体《商业内幕》和NBC电视台华盛顿特区总部从事新闻工作。2023年执导的《废弃渔网大“帽"险》公益纪录短片首发于2023年厦门国际海洋周"蓝色伙伴关系行动海洋保护公益项目研讨会。 最新作品野生救援X王一博穿山甲保护纪录片,已于2024年暑期全球上线。 田原,基督徒。生于北京,毕业于武汉大学,2015年加入野生救援,现担任策略传播经理。 在这个以"借传播来保护"为工作方法的环保机构中,田原与传播团队一起制定“减少濒危野生动物贸易”、"海洋保护"和"适应和减缓气候变化"项目的传播策略和实施计划,以及策划和撰写各个项目对外传播的文字内容。 田原自2016年开始在穿山甲保护项目中担任主要策划和文案创作者之一。2021年,野生救援穿山甲保护项目入围生物多样性公约秘书处和CBD COP15筹委会发起的“生物多样性100+全球案例集。 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3:03 穿山甲在奥运会里适合参加什么项目? 06:08 《寻护者》分成上下两集的具体考量和设计。 08:18王一博作为公益大使在纪录片中带来的独特视角。 12:16穿山甲目前面临的主要威胁。 20:25《寻护者》人与动物共生的纪录片创作理念。 26:24以生态廊道的建设为例的人类保护生态的日常行为。 33:24纪录片对生态保护的传播作用。 37:42ANFFF动物生态未来影展在影像方面积极探索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共生环境。 44:01每个人都能参与到野生动物的保护中。
- 影像与时间、后⼈类、爱与记忆,与史杰鹏的畅聊凹凸TOALL第99期
当《⽟⻔》⾥的包美圣的《⼩茉莉》缓缓传出时,我就对史杰鹏的作品与创作产⽣了极⼤的兴趣。终于在今年 FIRST纪录⽚实验室论坛后,我与史杰鹏博⼠聊了⼀会⼉有趣的天,于是我找到凹凸 DOC 分享在这⾥。 我们从⼩时候接触到影像的感受,到关于时间与梦境;也聊到佛教的影响和⾏为艺术,更是回望了作品⾥温暖的诞⽣。也提及了感官⼈类学与后⼈类的关系,最后也谈到 AI影像与胶⽚媒介的现状,希望⼤家喜欢。 主播: 周⼦杰:重庆崽⼉,新⽚《远⽔解不了近渴》⼊围FIRST纪录⽚⽇展映单元与⽇本札幌短⽚国际竞赛。 嘉宾: 史杰鹏博⼠:毕业于哈佛⼤学,现任美国⻄北⼤学⼴播电视电影系教授,是2017年古根海姆奖学⾦获得者,还是《华语独⽴影像观察》期刊编委会成员。他的《⼈⺠公园》《⽟⻔》《铁道》等多部纪录⽚都拍摄于中国,⼀直和中国独⽴纪录⽚创作者保持密切关系。史杰鹏是哈佛感官⼈类学实验室(SEL)的成员,过去⼗多年他和⼩伙伴的多部作品在各⼤电影节⼤放异彩,逐渐形成了⼀种⻛格。他们专注视觉表达,致⼒于结合美学与⼈类学创意,他们试图拓展纪录⽚的边界,⽤感官式的画⾯为观者营造沉浸式地观影体验。 剪辑:MONKEY 背景音乐:《⼩茉莉》 时间线: 01:24 Q:如何对影像产⽣兴趣的? -美国⼩时候的3D空间测试和接触艺术的体验,时间与流动。 与影像的关系是最好表达对世界的喜爱与好奇的⽅式。 03:18 Q:还喜欢现在的地球吗? 03:56 Q:对于时间的概念,以及梦境。 -怀疑线性的时间 05:40 Q:怎么对佛教产⽣兴趣的?与制作《⻩浦》的体验 -⼩时候看到道德经 -《⻩浦》受到冥想的影响07:00 Q:《⼈⺠公园》 – ⾏为艺术 – 史杰鹏与中国的视点与关系。 09:00 Q: 你1999年来中国接触到独⽴电影的体验 13:30 Q:现在对影像的感觉和⼗年前相⽐有变化吗 -可能没有那么单纯了 -与主流⽂化的对抗 18:30 Q:你作品⾥的温暖与幽默是如何诞⽣的 19:00 Q:关于后⼈类与感官⼈类学的看法 – 我们最终还是⼈。 21:00 Q:AI能够做到视觉化的后⼈类吗 – AI 就是我们。 21:52 Q:特权与实验电影 23:35 对于纪录⽚的概念的体会,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24:18 Q:关于胶⽚这个材质与媒介的变化 – 使⽤ 16mm 的体验与看法 – 胶⽚材质 与当代艺术的关系 – 为什么使⽤16mm 31:02 推荐⽚单 -对于⼈类的 -对于中国⽂本的
- FIRST最佳纪录片漫漫寻子路《我要找到你》凹凸TOALL第98期
在今年的FIRST青年电影展纪录片之日活动上,孟潇导演的《我要找到你》获得了本届FIRST青年电影展的最佳纪录片大奖,作为孟潇的第一部独立纪录长片,他独自一人跟拍六个月,展现了三位家长艰难的寻子之路。 从短视频中看到寻亲家长群体开始,他就没办法将视线从他们身上移开,“最开始只是想做点什么,让他们的信息被更多人看到。”随着不断地深入跟拍,他看到三个家庭的苦难,人物的执着和念想,而一切就像被安排好的一样,有老人去世,有孩子被找到,而寻到之后面临着更复杂的矛盾和痛苦。拍摄全程他像是一个冷静的观察者,安心的陪伴者,记录下他们每个动人的时刻。他无意于呈现苦难,而是呈现承受苦难的父母们在做着对命运的抵抗,对生命的不放弃。 “拍完之后我在想,社会到底能够怎么帮助他们。”对于被拍摄群体而言,纪录本身就有意义,他们值得并且需要被看见,被传播,被理解。 凹凸镜DOC有幸采访到孟潇导演,听他分享创作《我要找到你》前后发生的故事。 主播: 朱钰 嘉宾: 孟潇 《我要找到你》导演 剪辑: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1:11 采访了寻亲圈近百人,遇到打扮成蜘蛛侠的主人公,终于决定开始拍一部长片; 13:51 比起创作上的困难,更多是心理压力,共同生活过的两位老人接连离开; 17:39 如何同时拍摄三位主人公?拍摄时不去区分主次,后期再去重新结构; 21:20 观察而非干预:「我希望纪录片拍摄是在一个,我都没办法去想明天会发生什么的状态」; 24:01 奇迹般地找回一个孩子,是最意想不到的事情; 27:08 剪辑历经几个版本,素材取舍还是回归了创作的初衷; 31:37 拍摄结束后,无数人的寻亲行动,个体微薄的力量仍在继续; 39:32 被拐卖的孩子所面临的多重困境:复杂的成长环境,以及无法被忽视的养育之恩; 43:04 纪录片创作中的个人表达:「我跟观众在对话,只不过这种对话是基于拍摄对象的」; 45:17 与拍摄对象建立信任不靠技巧,而是需要真诚和尊重。
- 一位外国导演笔记本里的盛世备忘 凹凸TOALL第97期
如果说,让人举一个近年来在大银幕上看的记忆深刻的纪录电影的例子,《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无疑是其中的一部。它讲述了在泰坦尼克号沉没后的中国幸存者,从人类史上最大海难中死里逃生的经历和人生轨迹。该片的导演为在纪录片领域深耕二十多年的英国导演罗飞。 在他的镜头下,无论是历史的尘埃被轻轻拂去,展现其辉煌与沧桑(《舞台上的中国》);还是自然界的壮丽景观,诉说着生命的奇迹与坚韧(《星空瞰华夏》);亦或是社会现象的深刻剖析,引发人们对现实与未来的深刻思考(《高考2020》),都让人为之动容,久久不能忘怀。 罗飞导演以其独特的视角、深刻的洞察力以及精湛的制作技艺,在国际上屡获殊荣。凹凸镜DOC有幸采访到罗飞导演,听他分享自己在中国生活、工作的经历,以及他对于“真实”的理解。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罗飞 英国纪录片导演 剪辑: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1:34 第一次来中国就被上海的外国人评价“中文不错”; 06:54 放弃就读电影学院,在中国发现自己做采访的天赋; 11:01 疫情时期的纪录片行业,有起有伏,快乐和艰辛都是故事; 13:47 如何判断选题是否值得挖掘,回顾《六人-泰坦尼克上的中国幸存者》; 20:47 如何看待中外联合创作与文化交流; 24:46 后疫情时代的疲惫,创作者的视阈缩窄; 27:59 罗飞谈创作理念的变化,体会不同电影的质感和不同表达方式; 33:45 未来想拍摄的纪录题材,学校、环保和名人; 38:52 国内外纪录片发行面临的共同难题; 43:00 作为纪录片评委,少了竞争心态,多了新鲜视角;
- 她跟拍学长四年,入围FIRST 主竞赛 《毕业以后》的梦想与现实| 凹凸TOALL 第96期
119分钟的影片里,王德华和大部分刚毕业的年轻人一样,被推进混沌虚无的场域中,在无人指引的道路上跌跌撞撞地往前走,走到哪儿是对的,走到哪儿是尽头,没人知道。 杨心仪导演带着这样一个纪录影片入围FIRST青年电影展主竞赛单元,并完成了两场放映。《毕业以后》是杨心仪独立制作的首部纪录长片。影片通过真实记录她的学长王德华求职、租房、工作中遇到的困难,触及了王德华在面对人生转折点时的迷茫与挣扎。在这部影片中,杨心仪不仅是一位导演,还同时担任了制片、摄影、剪辑等多个职务。 影片中,杨心仪巧妙地运用了参与式纪录片的拍摄手法,不仅记录了王德华的日常生活,还通过大量的导演画外音旁白和结尾镜头反转等巧思,将纪录片导演本身也融入了叙事之中。她力求通过镜头捕捉那些稍纵即逝却又至关重要的瞬间。 在凹凸镜DOC与杨心仪导演的对话中,我们将深入探讨《毕业以后》的创作过程、背后的故事。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杨心仪《毕业以后》导演 剪辑: 王倩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凹凸镜DOC:《毕业之后》是您的第一部作品,之前有一个短片版本叫《毕业后》,能不能跟大家分享一下创作过程,怎么从短片延伸到长片? 杨心仪:坦白讲刚开始决定要拍这个纪录片的时候,我并没有想好要拍什么或者要怎么拍。在一个偶然的契机之下,我需要画一张海报,认识了我的纪录片的主人公王德华。我当时并没有任何想拍摄纪录片的想法。当时我是大一,他正好大四,我们在校园里第一次见面,是请他帮我画一张海报。他当时拿着一个平板,非常的健谈,很开朗,特别爱说话,爱表达。 我当时就被他对画画的那种热爱和专注打动了,他非常的认真,绘画的效率也确实非常高。我是摄影系的学生,王德华是动画系的,看到他的热爱,我也会联想到自己对于电影的热爱,那种坚持、执着,非常共情,所以当时的我们感觉是志同道合的。 但一开始我也并不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后面因为海报要改不同的版本,和他有了更多的联系,慢慢了解到他的老家是在内蒙的一个草原上的,但是关于他家里具体的情况我一概不知。 可能他因为特别爱说话,那天我们第一次见面,好像他的那种诉说和表达,把我像一个救命稻草一样的抓住。但他不是那种很悲观的分享,他是很积极,很乐观的。所以也感染到了我,我决定跟他成为朋友。后面第一次去他家,刚好是他毕业后几个月,恰逢国庆假期,当时也是我第一次见到他们家的生活状态和环境,逐步有了解。 王德华也是对我特别信任,我其实一直也挺好奇他为什么会这么信任我,不管在镜头前还是私下他都会跟我聊很多他自己的一些想法和感受,喋喋不休。这也促使我想要更进一步的去了解他是个什么样的人,他们家背后的故事有哪些? 我也确实是运气好,第一次去他家,见到他父母,然后抓到一个核心的叙事点——债主上门催债。我后来才慢慢地发现,原来这个家庭的背后有这么大的一件事情,隐藏着这么大的一个经济负担,促使我会更想要去挖掘出这背后到底存在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短片版本《毕业后》是他在毕业后选择回家,在短短的时间里,虽然有这个很多的一些情节点,上门催债,家里老人们情感上的一些波动。我之所以要继续拍下去,原因是首先我已经触碰到这个家庭的一些东西了。我当时还没有触碰到深层,我只知道背后隐藏着很多的故事,当时跟他父母的关系也没有很了解或者熟悉。 再一个的原因是我放不下,我也很难说清楚我到底放不下什么,可能这么说,我有点狂妄,我总觉得自己身上就是拍纪录片的人,要有一些社会责任感,当我触碰到一个社会问题的时候,关于很多大学生去借贷,网贷这件事情的时候,背后会有一个巨大的群体。几乎所有人在毕业之际都面临着抉择的问题,所以我需要把这个东西展现出来。王德华,他只是一个个体,通过他这个个体去展现整个群体的群像。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刚开始短片版本是不是也是为了一个作业的感觉? 杨心仪:刚开始都是学生作业,因为我从大一认识他的时候,他刚好大四,所以相当于是拍摄了他毕业以后的生活,从我大一拍到我到大四。 凹凸镜DOC:从“毕业作业”变成了“作品”,挺有意思的。能跟大家分享一下你的求学吗?能讲讲你在大学之前的经历,然后为什么会考到北方去吗? 杨心仪:在上大学之前,十八年的人生成长过程当中,都留在了我的家乡湖南省长沙市。也许有对于换一个城市或者说向往远方的一个期望,也刚好是我想要去的这个学校,恰好在北方,就选择去了北方。 凹凸镜DOC: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对纪录片的接触多吗?为什么会做一个这样的纪录片作品? 杨心仪:在进入大学之前,我对纪录片的概念可能仅仅只停留在那些电视纪录片,比如《人间世》、《舌尖上的中国》等等,当时也仅限于此,我不知道还有很多像中国九十年代独立纪录片那段时期的纪录片作品,所以是在我在大一的时候,接触到了一位老师,他正好教我们纪录片课,我开始对纪录片有浓厚的兴趣,一部印象很深刻的作品是杨荔娜导演的《老头》,我当时看完非常震撼,我在想她也是拿起一部DV,每天记录他们在那儿谈话,聊天儿,直到拍摄有两年,中间突然有一位老人离世,在这样的一个过程当中,凭借自己的时间、经历、情感去记录一帮老人,完成这样一部作品,这部纪录片对我创作纪录片的理念影响非常之大。 凹凸镜DOC:刚才你提到对社会的关注度,这是不是会源自于你的一个焦虑,是不是也想通过王德华去了解关于现实就业的行业现状? 杨心仪:其实王德华不算是影视行业,他可能仅仅只属于插画专业,像儿童绘本那样,其实是一个平面化的设计行业。可能对我来说,谈不上焦虑,只是我平时会想得比较多,在刚进入大学的时候,我可能会想得比较远,想到关于毕业以后,会有很多疑问,毕业之后我该何去何从,能否做自己喜爱的事情。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那你毕业多久了?现在都在做什么? 杨心仪:我毕业到今天已经正好两年了,第一年我在完成《毕业之后》最后的后期工作,剪辑、声音、调色等等。一方面在完成这个作品,一方面在考研。在去年五月份的时候,这个纪录片正式完成。然后我开始了我的第一份工作,其实也是跟纪录片息息相关的,做一些纪实类的栏目,比较专业对口。 凹凸镜DOC:能不能分享一下你周围同龄人的毕业以后? 杨心仪:说实话我不太了解。因为在大学期间内我是比较独来独往的,其实王德华也是,所以在这个层面上,我们俩极度的相似。所以我刚开始说第一眼对他的感觉是非常志同道合的人。 凹凸镜DOC:你目前给自己的规划是怎样? 杨心仪:首先我很坚定的选择电影行业,我热爱电影、纪录片,而且我是一个特别从一而终的人,《毕业以后》虽然这是我从学生作业到一个作品的一个过程,但它一定不是我人生当中的最后一部。 刚才说到就是我们这个行业的人会面临着一些现实问题,因为我们可能要追求,至少得先生存,这也是我毕业之后悟到感触最多的,我首先我得生存,然后我才能有精力再去做。在保证基本的生存条件之下,不遗余力地去找感兴趣的选题、人物,在挖掘背后的故事等等,我依然在做这些工作。等到时间合适,我还是会拿起摄影机去继续记录我想纪录的一切。 凹凸镜DOC:当时拍摄他的时候,你的身份是学生,那现在当你也开始了“北漂”,是不是对他那段生活也有一个感触呢? 杨心仪:有很深的一个感触,我当时确实还在以一个学生的视角去记录在经历北漂的一个学长,那时候对北漂也有着很多的幻想和好奇。但是我深爱北京这座城市,我做好了准备要留在这座城市。所以当时在记录王德华的时候,我会通过拍摄,去了解在北京应该住在一个什么样的地方,他的生活应该是怎么样的,大部分都是合租,这个地理位置是在几环,他更方便的交通方式只能是每天坐地铁… 这些我都已经在王德华的身上看到过了。所以我完全能够接受,我对自己也有这个信心去接受这样的生活。 凹凸镜DOC:其实“毕业生“这个话题也不是一个少见的话题,包括好多年前,八九十年代,王光利导演就拍过《我毕业了》,我认识一个在上海的青年导演也拍过一个片子叫《毕业后大多数》,你这部《毕业以后》和其他相关主题的作品,当时有没有想过一些不一样的地方? 杨心仪:想过有不一样的地方,我觉得纪录片还是有一定的创作成分。我们叫“纪录片创作“,那势必会带着创作者本人的一些主观的表达、想法在里面。如果要说《毕业以后》的特别之处在哪儿,我认为首先是我聚焦的是一个非常普通的人。 王德华并不是一个有很好的家庭背景可以去支撑他完成他的艺术梦想,他就是芸芸众生当中非常的普通的一个,聚焦于这样的人,能够更加引起观众的一个共鸣和感同身受的东西。 凹凸镜DOC:但确实也有一些难度,只是跟拍一个单一的人物去达到表达群像的目的,其实也是有一点点风险,还是蛮有挑战性的。 杨心仪:这个片子长达是一百二十分钟,所以说《毕业以后》非常不同的一点就是我跟拍单一的人物记录他这四年的一个变化。首先我认为其实这种做法非常的不讨巧,这样的一个题材,当然有它的社会价值,因为这也是我想要去探寻的。但他并不是一个带着强烈戏剧冲突的一个人物,确实用这么长的时间去跟拍他的话,我中间遇到的困难有很多,因为他太过普通了,对于他将要发生的事儿,我不确定性的因素非常大,但是我仍然决定要花长时间的去跟拍它。 首先我认为时间的价值很重要,通过长时间去跟拍一个人物,我觉得这是我的纪录片观点当中应该要做到的。在影片的后半部分有一个短暂的群像记录,我采访了王德华当时公司的其他几位同事,跟他一样都是九零后。我通过采访他们,一是为了树立更加立体化,王德华这个人物的形象,也是为了去探求同一代北漂人,他们在想什么,他们是否跟王德华一样,有什么样的困惑。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你和王德华的结束是因为他帮你设计一幅海报,我们可以聊聊您这部《毕业以后》的海报。我印象很深,是一个手绘的作品,远景是青青草原、牛羊、一条小河,前面是一个画架和画布。这个设计想法是怎么来的? 杨心仪:这张海报确实是我个人的一个想法。我去他们家的时候是夏季的草原,非常的漂亮,美得非常的质朴、原始,很打动我。夏季的草原非常的漂亮,但是一到这个秋季接近冬季的时候就非常的萧瑟,草都是枯的。 王德华是这个村里为数不多考上大学的毕业生,而且还是学的艺术专业,把这个画家置身于这幅这个美景当中,画板上是空白的,我不知道该如何落笔,我是迷茫的,我对未来,不知道我应该要怎么去描绘。 但是他不知道该怎么去把眼前的这幅美好给记录下来,我认为这是所有要看到这部片子的人,可能会存在的一个迷茫或者说困惑。空都是空的,在这个画板上怎么去描绘,怎么去涂下色彩,你要画上什么样的内容,这就交给给我们每个人自己,每位毕业生去选择了。 那每个人的选择就是看他想要什么,如果他希望的生活状态是放牛,内心却内耗着,又想去大城市拼搏,在这样一个极端拧巴或者说纠结的状态,也是非常矛盾的。 凹凸镜DOC:片中王德华第一次回家有点被动,也是因为疫情的原因,后面他选择又去北漂,现在好像是又回到了老家,怎么理解他这种反复呢? 杨心仪:他第一次被动,一方面有疫情的原因,还有还债的原因,他必须得回家,恳请父母替他还贷。除了这样的一个被动的因素,在他毕业以后,经过的在青岛的工作,或者说在找工作的过程当中,他的思想有了非常明显的变化。我们能在片子中看到王德华走出校门的那一瞬间都是极其乐观的,因为他说“我就是喜欢画画”这是发自内心的。 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这个状态也很感染我,但毕业之后只是过了短短几个月,经过工作上的一些折腾和磨练,他的心态已经发生了变化,再加上疫情、债务的事情缠身,他不得不回去。 在拍摄的过程当中,虽然王德华表面上讲的那些话,都是一些自我安慰,突然感觉就是他整个人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思想观念变化,但当时我一直觉得这并不是他的真心话,我一直觉得他内心隐隐的还是对城市有向往。王德华的父母,祖祖辈辈都是农民,都是这么种地、放牛放羊过来的,但王德华好像并不会安于这样的一个生活,他其实更对大城市是有向往和憧憬的,所以他的这种纠结、拧巴,一定会导致他的一个反复,他一定还会想要去寻找。 在去年年底的时候,我知道他又离开了北京,他应该是再次遇到一些事情了,但他没有多说,我也暂时没有多问。 《毕业以后》剧照 凹凸镜DOC:与拍摄对象的关系也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讨论,你的主人公也很信任你,去允许你进入他的生活,你是怎么定义这种关系呢? 杨心仪:在这部纪录片当中,在处理跟被摄对象的关系是最令我发愁的,也是我觉得最困难的一点。刚开始拍摄的时候,我给自己定义的方向是观察性纪录片,我尊重客观事实,我不会去人为地去干涉他们的生活。忠实的去记录,在这样的基础之上去编排我自己的一个影像创作。但是我后来发现,在相处过程当中,我本能的会很关心他的一个状态,那慢慢的这个片子就变成了一个参与型的纪录片。 这导致我的距离突然一下跟他变得很近,又因为太近会变得有点奇怪。又不得不退回到一个绝对安全的位置,在这样的一个互相的拉扯当中,感觉是很微妙的。 在那个阶段,我是一个纪录片创作者的身份,对于我来说,在拍纪录片的过程当中,每分每秒我的神经都是在紧绷着的,因为我特别害怕错过一个点,之后再也不会有了。 会更加的去思考,该怎么去处理跟他的关系,我应该以一个什么样的状态去面对。所以面对这样的一个问题,对我来说确实是非常棘手的。 家对于每个人的概念就是这样,能让你心定的一个地方,会让你的心非常的安定、平稳。不管王德华他在现实当中遇到了多少挫折,内心有多少的冲突,但我相信,只要回到一个让我们觉得有归属感的地方,每个人的状态都会平静下来, 凹凸镜DOC:片子里有一段好像是你陷入了一种困境,比如说欠债的问题,你们之间的交流是有些被动的,在这个过程中你有没有遇到瓶颈的时候? 杨心仪:那次的拍摄已经在他家呆了一个月,那个时候大部分地区刚解除封控,稍微情况好一点。这探讨拍摄者和被拍人物之间关系忽远忽近的问题,王德华把我当成他的朋友,所以他觉得在面临负债问题的时候,我作为朋友理应出手支援他。他不愿意再对我说的原因,可能是他觉得我在关键时刻没有帮助他,他内心也很伤心。我猜测他有这样的一个想法,因为当时我再次去到他们家进行拍摄的时候,我们的距离一下又突然拉远了,他每天就是在那放牛,他也不会主动和你说话,那一次就很安静,但是我也承认自己当时在那样的一个情况下,我确实是有一部分的带着目的去的。 我想去拍到这个问题他们家是如何解决的,叙事得有个结尾,我得寻找到这个答案。但他就是不说,我好像跟他距离又很远,又不知道该怎么去问,我也不可能去跟他父母去问这个事儿。因为我都不确定他父母是否知道王德华在借贷的事情。所以我在这样的情况下,我很纠结,但是我又要为了完成这个拍摄,我确实在一种非常不得已的情况下,用一种很尖锐的方式,直接了当的提问,可能在某种程度上也刺痛了他。 凹凸镜DOC:在片子结尾的时候,最后你们去颐和园,有一个反转,王德华拿起摄像机反过来问采访你,最后他说了一句话“片子拍完大家会不会就说我是毕业以后的反面教材” 那你怎么理解反面教材这四个字? 杨心仪:最后我们在颐和园这个机器调转,然后他小声地在机器后面说自己是反面教材。首先我想聊一下当时的场景,我们决定去颐和园,其实并不是我们安排设计的,我也不知道最后会突然出现这一幕。 但我想就是那个时候,可能王德华已经感觉到,片子快拍完了,我要离开他了。因为我觉得拍摄纪录片是有一种感觉在里面的,无法言说,但我可能内心感受到了这个节点,目前来看就是这个阶段可以结束拍摄,我们可以告一段落了。 因为反面教材这个词,严格意义上来说是一个含贬义的词,是一个负面的词。但是王德华坦诚地说出,我自己就是个反面教材,他知道自己很多的一些做法是不对的,所以他对自己有一个很坦白的自我反省的过程。 首先这个“坦诚”是非常难得的,在我跟王德华的交流、相处了解中,我觉得他并不是一个踏踏实实的人,但反观他的家人,他的父亲是一个非常勤劳、能干的,非常的踏实,影片当中拍到他们家夏季那片葵花地,他父亲知道自己没有多余的钱,请人帮忙收割,就靠自己亲力亲为,日复一日都在做。 我作为他的朋友,我从来没有想去批判或者怎么样。我只是真实地把现实情况给他记录下来。我当然希望王德华能够找到自己热爱的工作,热爱的这个事情一如既往的坚持做下去。 在在这样一个充满竞争的时代,王德华的性格其实是跟大时代的环境是格格不入的,所以当他最后对于自己的行为认知,鼓起了一个巨大的勇气去地面对了自己不堪的那一面,我认为这是这个人物的积极的一个点。 在整个拍摄的过程当中,也是给我自己拓宽我对于社会、世界认知的一个尝试。拍摄《毕业以后》会让我觉得这个拍摄对象可能不那么完美,但每一个人都同样有值得去记录和被关注的时刻。
- 《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我们今天就想知道 |凹凸TOALL 第95期
10 集纪录片,一部很“野”的人类未来生存指南! 病毒异变、气候恶化、陨石撞击……地球在日益“脆皮化”吗?科技发展、能源再生、寻找地球姊妹星,人类一直都在武装自己;人类可否再造“太阳”,带着它去宇宙尽头航行?太空航行时,靠虫子维持生存要如何下咽?当小语种多了一门外星语,我们将如何优雅地与外星人交流?离开地球,在充满机遇和危机的未来披荆斩棘,存续种族,我们有多少种生存方案……? 《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是由央视网出品,哔哩哔哩联合出品的先锋趣味科普纪录片。节目于6月24日起首播,每周一、周三18:00,在央视网、哔哩哔哩、腾讯视频、爱奇艺联合播出。 凹凸镜DOC邀请到本片的主创:总制片人黎晓炜、导演徐晋非录制了这期播客,和我们一起通过影像深入机密科学场地,拆解“高深”议题,体会专业+奇趣兼具的科普“轻喜剧”。 主播: 段昕彤 嘉宾: 《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总制片人黎晓炜 《关于明天的热门话题》导演徐晋非 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1:42 对明天和未来话题的创作初衷; 5:13 筹备过程中的科学准备,充满集思广益和头脑风暴; 7:00 在制作方面的准备需要充满耐心; 9:53 对具体章节和话题切入点的考虑; 13:31 机缘巧合发现有更多科学家参与到拍摄过程中; 14:55 对黄粉虫的试吃分享; 16:01 有生命不一定有文明,但没有生命必然没有文明; 17:57 生命与科技的“忒修斯之船”哲学主题; 21:22 希望能做更接地气的科普纪录片。
- 震撼心灵:在上海国际电影节开启纪录片观影模式 凹凸TOALL第94期
六月的上海,梅雨季节到来前的几天。上海国际电影节如期而至,整个上海变成了“电影之城”,除了灯杆旗上都能看到电影节、电视节的宣传牌。 作为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专业传播支持,凹凸镜DOC推出多篇原创及转载稿件。其中,《2024上海国际电影节独家捡漏片单(纪录片部分)》《上影节必看3D纪录片,来自两位德国大师的惺惺相惜》,让很多观众在选择纪录片观影时不迷路,成功推介了很多优秀纪录片作品。 我们还采访了今年纪录片单元的评审段锦川,完成采访稿:《当下创作活跃、环境充满未知,也许会出现下一个新纪录片运动》,还采访到了纪录片单元的评审赵德胤,推出专访:《电影选择了我,而非我选择电影》。最重要的是,在闭幕式媒体见面会现场我们提问了金爵奖纪录片单元获奖作品《胡阿姨的花园》制片人陈玲珍,导演潘志琪,并采访了潘志琪导演:《金爵奖、十八梯和胡阿姨的花园 | 潘志琪导演跨越九年的纪录》。 我们还和撕票俱乐部的唐小友一起录了一期播客,我的电脑因上海的梅雨天潮湿气候而挂掉。因此晚更新的几天,敬请谅解。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唐小友 撕票俱乐部主播 非专业展览演出十级爱好者 -创作团队- 文字编辑及剪辑:唐小友&大卫 视觉形象:小伙伴&大表哥(撕票俱乐部) 栗子糖(凹凸TO ALL) -本期音乐- 地球儀(动画电影《你想活出怎样的人生》主题曲)- 米津玄师 Love Humans (From "Fire of Love"/Score《火山挚恋》主题曲) - Nicolas Godin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40 上海电影节:专门设立纪录片竞赛单元,展示优秀作品! 05:15 国际纪录片的创作方向已经在模糊剧情和纪录片的边界; 08:55 震撼心灵:回顾国际纪录片节展,普通影迷的接触点; 日本山形纪录片节 / 法国真实纪录片节 / 阿姆斯特丹国际纪录片节; 12:30 《火山挚恋》和《心火》:火山喷发的音乐交响,纪录片中的视觉与听觉盛宴; 20:01 上海国际电影纪录片单元:国内知名导演段锦川和赵德胤的作品解读; 27:01 旅店的故事:胡阿姨在重庆解放碑的花园之旅; 33:20 戛纳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奥尔法的女儿们》:通过镜头真实感受摩洛哥的故事; 38:23 真实故事的痛楚与纪录片的魅力; 45:32 拍摄纪录片对故事片的帮助; 48:11 手机时代的纪录片创作:普通记录者与专业纪录片导演的界限模糊化; 58:11 在旅途中发现的纪录片之美:故事、历史与文化的交织; 01:02:15 创作的原动力:回顾农民朋友的创作热情与感动瞬间; 01:10:00 《再会长江》:一部感人至深的纪录片,展现中国社会的巨变。 一些作品推荐: B站up主 遇真纪事 《五月的秘密》 《火山挚恋》 《心火:写给火山夫妇的安魂曲》 《奥勒法的女儿们》 《美国工厂》 《人生果实》 《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 《再会长江》 《废物故事》 《胡阿姨的花园》 《梅的白天与黑夜》 《封闭之地》 《怒之风暴》 《四个春天》 《影迷》
- 电影学院延毕,用AI“复活”家人,她从不后悔走上纪录片之路 凹凸TOALL第93期
2020年,韩国MBC电视台制作了一部令人潸然泪下的纪录片《遇见你》,主人公张智星的三女儿娜燕因血液病早早离世。科技团队借助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女儿娜燕的虚拟形象,阴阳相隔的母女“重逢”场景,感动了很多观众。 而随着虚拟技术的迭代演进下,人类拥有了创造高保真数字人物的能力。导演黄豆试图通过AI技术,创造出语气、性格、内心都和我真实爸爸一样的“AI爸爸”。她将这个过程用纪录片的方式进行呈现,《AI·爸爸》的提案在最近结束的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上获得单片最佳提案荣誉。 在这部纪录片中,导演即是拍摄者,同时也是拍摄对象,虚拟现实技术所赋予了更加趋近真实的可能性,用更奇妙的方法“扭曲”了时空,激发了悲伤背后的情感内核。为纪录片提供了一条探索情感真实的路径。 高中阶段就立志从事纪录片行业的黄豆导演,目前正在北京电影学院攻读纪录片方向研究生,不久也将面临着毕业。凹凸镜DOC有幸采访到她,一方面是想聆听她关于创作《AI·爸爸》背后的故事,另一方面,也想跟她聊一下毕业以后的计划,聊当下中国纪录片专业毕业的青年创作者的生存困境。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黄豆 北京电影学院导演系硕士研究生。 纪录片《AI·爸爸》获2024新鲜提案·黎里真实影像大会最佳单片提案,第十四届北京国际电影ReelFocus新血影像计划创投单元最具潜力纪录片。纪录片《我是贝侬》获第四届中国民族志纪录片学术展入围奖,并被中国民族博物馆、国家图书馆、广西民族博物馆 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2:13 中国青年纪录片导演的生存调查; 4:22 本科读环境工程专业,在旁听纪录片课程的时候产生对拍摄的憧憬和冲动; 8:32 考研到北电后,我拍摄《AI·爸爸》的路程; 16:37 参与提案和将一部纪录片走向正式化的过程,做提案的原因; 19:33 从短片向长片的尝试,在提案的过程中寻找到纪录的核心; 30:18 青年纪录片人的职场困境; 37:32 希望学习更多方向的东西,尝试做纪录片领域融合型的人。
- 从徒步南极的挑战说起:《光语者》、班夫影展,户外电影的林林总总
从北京“立春”开始拍摄,至斯瓦尔巴群岛“第一缕阳光出现”结束,《光语者》的拍摄与后期制作共历时两年多。影片以中国科考队员刘杨和生活在“极北之城”朗伊尔城的人们为题材,以朴实的镜头语言带领观众感受人与自然、未知与探索的神奇故事。 《光语者》也被众多媒体记者誉为2020年“最暖心的纪录电影”。 本期播客:凹凸镜DOC,邀请到纪录电影《光语者》的主创:联合出品人和联合制片人饶子君与特邀嘉宾:海英Tina,将会和影迷朋友进行交流,探讨人与极地的梦幻联动,也聊聊当下中国的户外影像创作现状。 主播: 段昕彤 嘉宾: 饶子君:影视从业者,流浪小饭桌主理人。1995年生于广东深圳,毕业于中央戏剧学院。在校期间进入《藏北秘岭-重返无人区》剧组,进入羌塘无人区进行拍摄,该片于2018年全国上映,获中国纪录片学院奖最佳新人奖等。2020年,作为联合制片人参与中国首部北极科考电影《光语者》,该片获第34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纪录片提名。 海英Tina:“户外奥斯卡”班夫山地电影节进入中国的奠基人,热雪映像节、阳光跑步电影节、磐石影展中国展、中国户外影像计划、海洋国际电影节发起人,多次评为中国十大户外人物,加拿大总督奖章获得者。 剪辑: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1:13 故事要徒步南极的挑战说起,负重一百多公斤行走上千公里; 03:51 一场在“世界尽头与冷酷仙境”中开始的拍摄; 06:12 宝贵的极地摄制经验:北极或许没有东北冷! 07:54 户外探险电影带我去更远的地方看更大的世界; 10:09 滑雪、登山、跳伞,我热爱的一切都和户外有关; 13:30 新手户外运动指南:你可以从家附近的公园开始; 19:04 如果人生会重来一遍,我要把我做的所有事情都再做一遍; 21:33 澳大利亚户外电影周上海站私心推荐; 30:23 策展分享:户外题材电影如何选片和引进版权。
- 致母亲:困顿的生命,放不下的深情,与《冰下的鱼》导演对话 凹凸TOALL第91期
故事发生在北方老工业城市,年逾80患上轻度抑郁的退休教师赵丽华要去职工浴池泡澡,却多次被拒之门外。 一个看似简单的日常生活,她却显得异常地艰难。儿子朱红兵为了帮助母亲实现愿望四处奔波...... 《冰下的鱼》代表了一种困顿的生命状态。片中,朴素的生活流与独特的意象相结合,导演张力通过展现工业小城的厚重氛围映照人性之幽微,试图探究孝道、亲情、伦理等深刻命题。 创作《冰下的鱼》不是为了表现伦理意义上的母子关系,而是想给周而复始的生活楔进刺痛的力量。——导演:张力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这部《冰下的鱼》的导演张力,他将与我们分享影片背后的创作灵感、拍摄过程中的点滴经历,以及他对电影艺术的独到见解。 主播: 汪金卫 嘉宾: 张力 《冰下的鱼》导演 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文系,文艺学硕士。北京电影学院导演进修班。独立制片人、编剧、导演。代表作品:《冰下的鱼》《寂静的哨所》《守梦者》《诡拼车》等。 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2:18张力导演自我介绍; 03:25开始电影生涯的缘由; 06:49导演早年使用胶片拍片的经历(拍摄第一部影片《寂静的哨所》); 08:59张力在电影院度过的童年; 18:11早年拍片经历对自我电影观念的影响; 22:11《冰下的鱼》剧本是如何完成的(张力与父亲之间的关系); 26:15关于东北的记忆; 42:54导演进行人物设计背后的文化基础(有关东北衰落的现实背景); 58:30对镜头设计的理解; 01:09:05《冰下的鱼》严苛的拍摄条件; 01:21:34演员为影片的付出; 01:26:50观众对影片的反馈(用动物来分章节); 01:33:49观众对影片的反馈(最后一个镜头,主角看向摄影机); 01:43:27“尊严”在电影中的呈现; 01:44:30影片的其他细节。
- 《偏向茶山行》,从纪录片看茶业和茶人的出走与归来 凹凸TOALL第90期
茶,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精神内涵。而《偏向茶山行》正是这样一部以茶为主题,深入茶山、茶农、茶商、茶艺师等各个领域,探寻茶文化深邃之处的纪录片。 导演王绍涵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细腻的镜头语言,捕捉了茶山间的自然美景和茶农们的辛勤劳作。他告诉我们,拍摄《偏向茶山行》的过程,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让他更加深入地理解了茶文化的博大精深。 而制片人许倪莫则从策划、组织、协调等各个方面为我们揭秘了这部纪录片的制作过程。她分享了如何与导演王绍涵紧密合作,如何将一个关于茶的故事讲述得生动而感人。 在本期播客中,我们有幸邀请到了这部纪录片的导演王绍涵和制片人许倪莫,他们将与我们分享《偏向茶山行》背后的故事,讲述他们如何用心去发现、去记录那些关于茶的美好瞬间。 主播: 张劳动 嘉宾: 王绍涵 《偏向茶山行》导演 许倪莫 《偏向茶山行》制片人 剪辑: 段昕彤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时间线提示: 00:59 开场介绍 01:06 总导演王绍涵自我介绍 01:21 制片人许倪莫自我介绍 02:05 《偏向茶山行》每集的主题,团队介绍和播出平台 03:19 是讲茶山,也是讲与茶有关的人,选择蒋昌建老师作为访茶邀请人 05:41 什么是纪实,纪实在本纪录片里是怎么运用的 07:25 与其他茶相关的纪录片相比,本片风格轻巧,为什么选择这种风格,有什么独到之处? 13:22 拍摄周期与摄制组的分工 15:10 制片人对年轻创作者的建议 18:03 影片使用的拍摄手法和技巧 20:56 如何把握拍摄者和被摄者的关系,是否有一套标准 25:33 年轻茶农的地方叙事与远方想象 30:06 从茶产业看经济和文化的联动 31:42 两位嘉宾从本片评论及反馈中获得的感想 36:39 未来有什么文化类题材的计划 38:51 制作团队在创作上有什么创新点 41:21 制作这部纪录片的心得体会 43:42 如何平衡纪录片中商业和人文的比例
- 戛纳电影节怎么这么牛?盘点入围戛纳的中国电影 凹凸TOALL 第89期
前天,第7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公布了入围片单,有19部影片入选主竞赛单元,角逐最高奖项“金棕榈奖”。今年有多部华语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不同单元,贾樟柯执导的《风流一代》,管虎执导的《狗阵》入围侧重于新锐导演和小众佳片的“一种关注”单元,中国香港导演郑保瑞的《九龙城寨之围城》入围“午夜展映”单元。《酱园弄》入围非竞赛单元。 有人说:这世界上只有两种电影节,一种是戛纳电影节,一种戛纳之外的其他电影节。可见,戛纳电影节是世界电影节届的皇冠。那为什么戛纳电影节这么牛?我们邀请到了法国籍的电影制作人阿拉丁,为大家讲解一下,戛纳电影节的故事。同时,也盘点了入围过戛纳的中国影片。 如果你想和阿拉丁·铁匠联络,关于国际制片,关于中欧合作, 可以联系:Aladinfarre@gmail.com Aladin Farré自媒体号: B站:阿拉丁_说电影 微信视频号:阿拉丁说电影 嘉宾: 阿拉丁·铁匠 Aladin Farré “China Compass Productions”创始人 拥有10余年行业经验的事实性内容制作人 主播: 张劳动 《凹凸TOALL》主播。 纪录片导演,自媒体人 剪辑: 栗子糖 制作: 凹凸TOALL 背景音乐: 潘凡《凹凸光波》 半根一《人们》前奏 特别鸣谢:播客公社、CPA录音室 时间线提示: 02:08 戛纳电影节的名声不仅源于它的历史,更在于为电影制作者提供宝贵的机遇; 05:48 戛纳电影节历史是那个的两次停办; 09:15 参加电影节是国际发行的必要条件,也是新导演被发现的平台; 13:26 聊聊电影节光环的另一面; 15:36 阿拉丁最初接触的华语电影是《荆轲刺秦王》和《盲井》,他怎么看电影中的刻板印象? 21:55 盘点今年入围戛纳电影节的华语电影:贾樟柯《风流一代》、陈可辛《酱园弄》、管虎《狗镇》、郑保瑞《九龙城寨之围城》; 27:47 “后疫情时代”的电影节生态,地方政府依靠影展拉动经济,人们渴望重新相遇; 34:59 电影节之间充满竞争关系,同时参考彼此举办时间形成一套有意思的“电影节日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