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2E1 新加坡和云南飞过的是同一群钳嘴鹳?“野外艺术家”对田野的迷恋与祛魅未来志异

S2E1 新加坡和云南飞过的是同一群钳嘴鹳?“野外艺术家”对田野的迷恋与祛魅

82分钟 ·
播放数438
·
评论数8

“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艺术家赵仁辉、艺术家程新皓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2020年年初,17头来自西双版纳的亚洲象离开栖息地,从普洱市墨江县北上迁徙至玉溪市,直至昆明。玉溪是艺术家程新皓的故乡,在他的个人经验中,自然是在他生活经验之外的地方,与象群的“遭遇”令他开始思考他与大象之间的关系,并开始《象征》的创作。象群在自然疆界、傣族神话、共和国历史的界面之间穿越,展开被言说、被象征,却又具有穿透力的复调叙事。沿着大象的“象征”踪迹,程新皓在今年四月至五月的上海驻地工作“复写上海的西郊公园”中,寻找由大象所串连起、又被上海西郊公园/上海动物园串联的云南线索,连接起他2022年的作品《象征》中的研究脉络。

野外既不浪漫,也不平静,深入野外是对体能和心力的巨大挑战;在想象中构建的自然、自然本身,以及人们的日常生活这三者之间,往往存在着偏差,但当它们相交甚至纠缠,往往也会牵引出更多维度的图景。自小生活在新加坡的赵仁辉,与在云南长大的程新皓,两位艺术家尽管在地理位置上相聚甚远,他们的创作却拥有某些相似之处:在跨学科的视野下,基于所处地域的长期观察与调研,关注自然界与人类社会的边界及其中的复杂叙事。

赵仁辉在2007年创立了“批判性动物学家研究所”(Institute of CriticalZoologists),将个人的创作包裹在科学家的话语体系之中,他的实践游离在以目的与结果导向的“科学”之外,意图生发出不同的观察角度。赵仁辉的创作在不同的地域之间“迁徙”,包括其故乡新加坡、中国的鸭绿江河口、澳大利亚的海外领地“圣诞岛”,乃至北极冰川。近几年,赵仁辉将其视野转向次生林,2024年,赵仁辉代表新加坡参加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展览项目“见·森林”(Seeing Forest)通过影像、声音和雕塑装置,探索了次生林的生态及其所揭示的城市与自然的边界议题;同期,香格纳画廊新加坡空间的展览项目“未见之事的证据”梳理与呈现了他近20年在不同边界之间、聚焦不同物种的艺术实践。

在艺术家工作室之外,抱着对自然与世界的痴迷,赵仁辉与程新皓不断地行走和观察,并不断发现处在交界地带、隐秘角落中的“未见之事”。他们的思考交错于对“外来物种”的思考,如走进城市的象群,人类为圣诞岛带来的家猫。被赵仁辉所记录下的、盘旋在新加坡上空的钳嘴鹳,也飞停到了滇越铁路旁的一片湿地上,与程新皓自2019年开启的行走滇越铁路项目相连。

艺术与科学的合作,远非贩卖其他学科的知识与概念挪用这么简单,那些被误读的、乃至无效的“跨学科合作”是否仍然拥有一种难以言说的力量,它在“合作”中诞生,却无法被知识所验算。面对自然、环境、气候等人类实际面对的严峻议题,艺术在其学科框架内,既然无法对症下药般地给予题“解”,那什么能够成为思考与创作的出发点?

这次讨论也如一次行走,与赵仁辉、程新皓一起探入新加坡、云南的土地,沿途分享他们各自的观察所得,以及对野外实践、跨学科创作的思考。

👂“志异”时刻

02:42 在新加坡,赵仁辉观察到的自然与人类区域的边界,以及动物的“越界”行为

10:21 出生于云南玉溪,程新皓所体察到的“自然”是在他生活经验之外的地方

15:24 2021年遭遇的“大象出走”,成为了程新皓创作作品《象征》的契机

17:47 从傣族村到上海西郊公园:大象如何穿越不同年代的“象征”界面

26:40 突然降临的“大异象”:为寻找栖息地,数千只钳嘴鹳盘旋在新加坡上空

32:53 关注“外来物种”的个体性与命运:赵仁辉用艺术与科学家“唱反调”

42:13 模仿科学家建立“批判性动物学家研究所”,实践观察自然的另类方式

45:55 围绕“外来物种”产生的制度分歧,人类社会对动物生命的“审判”

51:12 保持敏感、开放,持续地观察与收集,会发现不一样的、“怪怪的”东西

56:44 “潜水艇”中的感知与感应:通过不同学科的工作方法来了解世界

59:20 跨学科创作不应仅仅贩卖知识,还应当伴随着对知识的感性

01:04:09 面对日益恶化的环境,艺术家作为容器,产生大于“议题”的能量

01:09:00 不把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带入具体的作品中,而是在不断的“痴迷”中抵达可能性

01:15:11 个体暂时地进入世界,需要集中注意力关注现在所发生的事

🙌 相关链接

赵仁辉的个人网站

(即“批判性动物学家研究所”)

www.criticalzoologists.org

程新皓的个人网站

www.chengxinhao.me

赵仁辉的“玄秘森林”

🎙️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赵仁辉(b. 1983)是新加坡籍视觉艺术家,他主要以摄影进行创作,同时采用多学科方法将影像与实物并置呈现。他的作品主要探讨人类与大自然的关系、仁义与道德的课题,同时也关注人类的态度和观点如何影响我们对大自然的认知。他在世界各地举办过个展,包括新加坡、中国、日本、澳大利亚和意大利,亦多次参与各地的双年展和摄影节。他被委任为2024年第60届威尼斯双年展新加坡馆的代表。

程新皓,1985 年出生于云南。2013 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化学与分子工程学院,获博士学位。现作为艺术家工作生活于云南昆明。他的作品通常基于长期的田野调查,并均与故乡云南相关。通过身体在场的工作方式,程新皓使用录像、装置、摄影与文字等媒介,体察不同来源的逻辑、话语、知识与其背后自然、社会、历史,及镶嵌于其中的行动者之间的复调链接。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

展开Show Notes
aaazeh
aaazeh
2024.8.10
1:22:01 太喜欢这个结尾了,也很喜欢艾略特的诗!Time present and time past. Are both perhaps present in time future,. And time future contained in time past.
aaazeh
aaazeh
2024.8.10
1:00:02 和程新皓对话感觉太享受了,一方面情绪价值拉满,另一方面总能带出一些更深一层的思考,比如这里提到的interpret和translate的差异,艺术家怎么做一个独特带有个人体验的转译者是最见功力的!我也很喜欢赵仁辉提到的“从潜水艇看世界”以及艺术家就像一个容器,我记得好像之前在曹斐那一期,她也提到了容器这个概念,艺术家和场域之间是有一些很微妙的精神联结,非常有意思🤔
YeYing
YeYing
2024.8.12
第二季会会持续更新到年底
aaazeh
aaazeh
2024.8.10
47:33 这真是又好笑又荒诞!在大陆清除外来生物🐌到香港被举报为虐杀动物🫨 听起来觉得不可思议,但反过来想好像我们有所谓的科学证据,判定外来物种、生态容量,这些科学知识成为我们的常识,成为我们行为的依据。但当大家有着不同的伦理观,科学的二元论被打破,常识不再适用,我们怎么认识和理解世界可能需要更多科学以外的视角吧,比如艺术…
HD696496z
HD696496z
2024.8.11
请问接下来会连更吗!
YeYing
:
第二季会持续更新到年底
sendieovo
sendieovo
2024.8.10
终于更新了😭!
YeYing
:
抱歉久等了,第二季来了,会持续更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