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底层,就没有权利书写底层吗?

不是底层,就没有权利书写底层吗?

48分钟 ·
播放数1904
·
评论数22

本期主持人 | 徐鲁青

这一期想和大家聊一聊“写作能不能养活自己”。关于这个话题我自己思考了很久,我身边也有一些自由职业者,他们的工作形式就是接一个活,得到一笔收入,之后再继续找下一个活。他们之中有做插画的,也有做自由撰稿的,不过今年他们的工作情况都非常不好。我最好的朋友是一个插画师,按理说平时一个月他大概能接到3-4笔单子,但从今年5月份到现在一个单子也没接到,感觉他已经濒临抑郁了。我觉得其实在赚不到钱的时候最大的痛苦不单是失去生活来源,变得贫穷,还有自己的价值得不到社会性的认可,工作的成果得不到反馈。

前一段时间有一篇关于袁凌的文章叫做《一个贫困的作家决定去找工作》,我读完很有感触的,朋友圈也有很多人转发。这篇文章讲了小有名气的非虚构作家袁凌面临的生活困境:没有北京户口,单位社保和固定工作,在北京也没有房产。今年出版社的萎靡让他更加感受到自由职业的困难,所以他想要找兼职或者找工作,但他今年已经51岁了,即便有很多非虚构作品,也很难找到工作。

很多人读完这篇文章都会感到震惊:原来连像袁凌这么有名的人光靠写作也难以支持生活。另一方面联想到自身的处境也会有一些认同感。大家是怎么看待这篇文章的呢?你们读的时候是什么感觉

【本期嘉宾】董子琪 尹清露 潘文捷 林子人

【音频&文字版整理】周文晴 李雨桐(实习记者)

【时间线】

03:17 袁凌的担忧是否太过悲观?

04:33 关于袁凌的成功学范式批判

06:47 袁凌的困境可能更多来自于现实和理想之间的落差

08:29 语言文字产品化是写作者的必经之路吗?

10:54 先物质再现实还是先现实再物质

13:43 野生作家大多会选择回到家乡小县城继续创作

16:45 光靠写作,自由创作者能养活自己吗?

18:15 现在成名的自由创作者大多都是自带流量的KOL

22:00 作家正在变得越来越穷

23:37 自媒体时代带给作家和出版业很大的冲击

27:12 写底层是否剥削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31:43 只有底层人才能书写底层人的故事吗?

34:46 “书写底层就是剥削底层”的背后逻辑

37:21 泛化文化挪用的概念是一种反智主义,消解了写作本身

37:58 在不同阶层之间是有可能达成相互理解形成共识的

40:05 关于底层写作的剥削感来源于利益和名声的社会分配不均

43:07 作品带来的公共效益不仅有短期的,也有长期的

【本期节目中提到的书籍】

【中】荞麦《普通婚姻》

【美】威廉·德雷谢维奇 《艺术家之死》

【中】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

【中】袁凌《我的皮村兄妹》

【中】王慧玲 《基层女性》

【美】J.D.万斯《乡下人的悲歌》

【美】芭芭拉·艾伦瑞克《我在底层的生活》

【美】莫里斯·迪克斯坦《黑暗中舞蹈:美国大萧条文化史》

【美】约翰·斯坦贝克《愤怒的葡萄》

【美】斯蒂芬·克莱恩《痛苦的实验》

【本期节目使用的音乐】

赵雷《阿雕》

展开Show Notes
43:57 杜甫在那个时候写这些诗是在描述自己看到的现实,并且应该并没有从中获利,他也没有抱着什么样的目的去专门观察一个群体,一旦抱有特定的期待去了解一件事的时候,就很难做到完全客观吧,作为真正的底层的人只能通过这种被书写的方式存在在大家的视野里这种事情确实是个没有办法解决的事情,没有完全被人忽视也是因为有这些愿意书写他们的人的存在,但是感觉落实到最后还是一个考验记录者个人良知的结果,记录的人要意识到自己在这个过程中拥有的权利和收益,只有自己有意识的去控制自己表达方式才能尽量的避免可能会产生的剥削吧,拥有能书写和毫无反驳能力的人之间的权利差距太大了,大到只能让一方约束自己才能尽量达到平衡,这些质疑他们是否存在剥削的声音从某些方面来说起到了一定的监督作用,是视为批评还是警示自我还是要看作家们怎么去平衡吧
cyoung:这也剥削那也剥削,马克思告诉你你工作就是在被资本家剥削,但事实告诉你没有资本家,你的生活会更惨!
宇宙体验主义者:不好意思,我是自己开店的,暂时还没有被老板剥削的机会,我没有全盘的否认这件事的益处,只是客观的指出了其中在这种权利差距下存在被消费被剥削的可能性,并且希望从业人员引以为戒,这种可能性是存在的,为什么不能指出来,假装看不见就没有了吗?
4条回复
噜噜哩
噜噜哩
2024.8.27
45:37 你想假如你这文章写得每个读者都感同身受看哭了,谁还会骂作者呢。如果读者感受到了作者的呕心沥血,肝胆涂地,怎么会觉得是消费苦难呢。反响差唯一原因就是你写得不好,诚意、心意没传达到读者那里,读者才会觉得被这人选题标题骗了,消费苦难了
绿子12345
绿子12345
2024.8.25
承认有剥削很难吗?写作或者报道让不同阶层的人互相看见,互相理解,甚至因此带来改变提升底层的生存状态是理想型,是罕见会发生的,有时反而让底层处境更差,但是剥削也是并行不悖的。有剥削并不代表就要否定和减少这种书写和看见,只不过到了现在先进的文化人也要更清醒点吧?就好像前几年支教价值的讨论?就好像好莱坞的电影,从没有同性恋的角色出现到有了,而现在甚至同性恋跨性别聋人角色也最好由真正的同性恋跨性别聋人来扮演,这又说明了什么?至少承认自己从这样的写作中获益更多,“我更需要,对方可能受伤害,当然也有可能对方会获益”,在写作中带着这样的认知的前提来写作,避免对方受伤害,不是苛求吧?
狲狲
狲狲
2024.8.25
好激烈啊这期
grab-22
grab-22
2024.8.29
对徐峥电影的批判难到不主要是因为粉饰太平、掩饰剥削?
蝴蝶飞噜
蝴蝶飞噜
2024.10.22
不是底层,当然有权利书写底层!重要的是如何写,如何传播,以及给谁看。受到质疑的主要原因是其中虚伪的成分,无论如何掩藏,虚伪总会被火眼金睛发现。重点永远不是写作的权利在于谁。
三上优雅
三上优雅
2024.10.15
举个例子,乔治·奥威尔也不算所谓真正意义上的底层吧,年轻时也根据自己在底层深入调查和体验后的生活写过《巴黎伦敦落魄记》。给如今某些人来解读,也算“消费苦难”了咯?我觉得主要还是要看写作者本来的目的与动机吧。
小来
小来
2024.9.09
17:13 哈哈最近打算自由写作,好好更新下公众号,一看流量主收入5块钱😅
grab-22
grab-22
2024.9.07
重要的问题不是能不能写,而是应该如何写,以及如何在写作中省思自己与他人之间的权力关系。
Schumiller
Schumiller
2024.8.29
45:15 看看肯洛奇的电影,什么叫不剥削他人,与底层站在一起。
噜噜哩
噜噜哩
2024.8.26
17:05 ✌️我是自发写作啊哈哈
韩家大白
韩家大白
2024.8.27
《我的凉山兄弟》
噜噜哩
噜噜哩
2024.8.27
其实作者只要把一个事情写了拿出来卖,不管写得怎样,本质上都是对它的一次消费。作者唯一能做的就是尽量让读到的人,让故事里的人都觉得这次消费是值得的。读者和人物觉得被消费苦难了,其实是觉得消费不值。你就想,为什么像韩国电影熔炉,像南都的孙志刚特稿,就没人觉得他们是在消费苦难
鼓捣犟
鼓捣犟
2024.8.28
在成都麓湖寻麓书馆听了袁老师的讲座,了解到非虚构写作,真的很喜欢,满满收获!
绿子12345
绿子12345
2024.8.25
这个讨论的价值是要求现在的活人做得更好,而不是死人,扯死人就是诡辩啊。以及对再优秀的前人遗产也带着批判的眼光来看,时代会变,作品价值在不同的框架中也会不同,谁也说不清哪一天《哈利波特》也许就成垃圾了呢?
Yoman
Yoman
2024.8.25
37:30 好棒的辩论 我只想说 脑海都是智慧的光芒 怎么回事 哈哈哈哈哈哈
Poponana
Poponana
2024.8.26
21:55 一字千金真是难得的时过境迁依然很贵 不像百万富翁
momoyou
momoyou
2024.8.25
32:44 同意 代表性这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