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窦文涛《圆桌派》第七季作曲家陈其钢座谈的一期,深受感动,也被深深地震动。
感动之处在于一名艺术家的至诚至真,震动之处在于一名艺术家对艺术以及人格孜孜不倦持之以恒的不断探索和追求。
之前也看过几期窦文涛和艺术家的座谈,窦文涛每次都在尝试探讨相同的几个问题:艺术有没有标准?有没有高低?艺术有没有门槛?流行和经典之间是何关系?AI 出现以后又会加一个问题,AI 会取代人类创作艺术的工作吗?
其实,窦文涛心中有答案,他只是想听听艺术家们如何回答。我先说一下我所能体会到的窦文涛的答案:艺术肯定有标准,也有高低,欣赏艺术也有门槛;相比流行,窦文涛会更喜欢经典。窦文涛算是一个经典艺术派,他对很多流行现象并不认可,但他不会很强烈地表达出来,他有自己的原则和标准。比如面对短视频这种让媒体无限下沉的表现形式势必带来的内容的通俗化、娱乐化和庸俗化,他出于职业本能地抵触。这些内容不符合他的标准,作为创作者他也不会去迎合这些内容,但是他不会表现得非常地愤世嫉俗。他坚守自己的标准,相信自己的信仰。
这个是作为艺术欣赏者和创作者的窦文涛的立场。
陈其钢作为一名享誉国内外的知名艺术家,从创作者的角度,他对艺术的认知和体会会更加深刻。无论是从欣赏者的角度还是从创作者的角度,他都认为艺术是有门槛的。从创作者的角度很好理解,首先要受过专业训练;从欣赏着的角度,也好理解,比如要想读懂经典名著也并不容易。对于艺术家来说,艺术当然也有标准,也有高低。陈其钢谈到的标准和高低,更多地是从创作者本身来谈的,作为艺术创作的亲历者,他能明显地感受到一件作品的创作者是否用心、是否竭尽全力、是否真诚、是否投机取巧以及是否在媚俗和哗众取宠。
所以当窦文涛问什么样的作品是好的作品的时候,陈其钢回答:他认为的好的作品就是好作品。窦文涛反问,难道就没有一个标准、绝对的标准吗?陈其钢回答:他的标准就是标准。
这个回答显然和窦文涛心中的那个答案不同。但是,这是一个艺术家的答案,是一个至真至诚、竭尽全力、用生命体验在创作的艺术家的答案。对于艺术家来说,只有这样的标准才能创作好的艺术品。
如果窦文涛采访 10 个艺术家,10 个艺术家都可能会给出这样的答案,这并不表明艺术标准的个人化和多样化,反而说明艺术创作的共性,艺术家只有竭尽全力用自己的生命体验进行创作才会有好的作品。
这样的作品才会有深度,有感情,才能打动人,才是艺术品,而不是那些一味迎合流量、商业、主流趣味的作品。
当然艺术家之间也会有鄙视链和不同流派。法国艺术家杜尚就非常厌恶法国艺术圈内的流派之争,从而与法国艺术圈断绝了联系。他说他自己的生活本身就是艺术品。
这期也谈到了中国和法国之间艺术上的区别,法国人认为他们在艺术上是高一级的,但是作为从小在中国成长的艺术家是很难隔断艺术中的中国传统。
用陈其钢的话说:法国的艺术反对煽情,更讲究理性,更克制,觉得煽情太媚俗。而中国的传统艺术中最擅长的就是情绪表达,如古诗词中所说“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
这也让我想到了旅居法国的捷克作家米兰昆德拉,他就是反对美式个体叙事媚俗和苏式集体叙事媚俗的先锋。
但是陈其钢也谈到:中法两国艺术各有特色,作为中国人,骨子里流淌的还是“情感”。
陈其钢为苏轼的《江城子》作曲: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 作为历尽沧桑的中国人,谁读到不会潸然泪下……
普通大众也都会认为艺术有标准。“好不好听,好不好看,喜不喜欢,美不美”,这些都是个体的标准。并且个体的标准也很容易形成鄙视链和圈层。
但是从哲学的角度来看,艺术是客观和理性的,这种客观和理性恰恰不以个体的意志为转移,这个体既包括普通大众的个体,也包括艺术家个体。也就是说,从哲学的角度,艺术的标准既不是普通个体以为的标准,也不是艺术家个人的标准。艺术客观属性的理论依据就是“先验理性”,而这种先验理性依赖于人类历史中生命活动的积累或者说共识。也就是说艺术需要在人类历史中经得起时间的考验,并且被大多数人类所认可。
流行要想成为经典,需要经受住时间的考验,而不是一时的过眼云烟。
从这个角度来说:艺术,是一种永恒的艺术。他具有超脱和穿透个体和具体历史时期的力量。但是这种力量必须植根于艺术家们的具体的生命体验。这也是为什么说艺术家个体的标准可以作为他们对待艺术的标准,因为只有这样才会创作出具有穿越时空的艺术品,而一味地讨好某个群体和某个时代的作品是不会有穿透力的。
这也回应了一句话“没有自我,就没有创造力”,重点是这个“自我”要具有足够的深度、厚度、广度和原创性,而不是对别人的模仿、抄袭和崇拜。
也如陈其钢所说,如果他不学习西方艺术,也不可能更好地理解中国艺术,也就更不可能把中西方艺术融会贯通进行艺术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