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位早上好,今天是2024年8月26日星期一,我来给大家做今天的加餐。
最近我有一个很深刻的感悟,那就是我发现我之前学过一个道理或者说一个思维,我当时觉得这个思维真有用,我一定要把它好好用在我的实践中。
但是后来发现,每次我遇到问题,我还是会犯那样的错误,还是没有及时想到把这个东西用到实践中。
就比如我之前把《正念的奇迹》这本书听了300遍,有同学就很疑惑,为什么你要听300遍?这到底是什么原因?是你自己在故弄玄虚,还是你学习的方法不对,怎么还需要学习300遍?
然后我就发现,如果一个道理、一个方法、一个思维,它是那种非常底层、非常通用、非常大道至简的内容。它一定是我们没法立刻做到,甚至可能一年、两年、三年、四年都做不到,十年都做不到,甚至一辈子都做不到的情况。
为什么会这样?
我举个很简单的例子,比如说我墙上也贴到一句话,那句话叫做“如何保持内心的平静和喜悦,放下评判。”
就是当你遇到一件事情的时候,你不要去评判它,而是只去看这件事情真正的样子是什么,真正表达出来的一些状况是什么,这时候我们就不会去做比较,可能是生气、焦虑、用自己的思维做一些评判。
·这个人怎么没有礼貌,
·这个人怎么不好,
·这个公司怎么样,一点没有发展力,
·领导怎么对我这么刻薄,
我们就不会做这样的评判。
为什么有时候我们会有情绪呢?
就是因为我们对这件事情的态度产生了一些不一样的看法。
那为什么这句话我当下看完以后觉得很有用?
如果遇到事情我不去评判,我只是看这件事情是什么样子,我就不会有这种特别大的情绪波动,但是事情其实分很多很多的类型和很多很多的事情。
比如可能工作的事情、学习的事情、成长的事情、锻炼的事情、谈恋爱的事情,和人交流的事情,这一项就分很多类型。
然后不同的事情,类似于和同事之间的关系,可能聊这件事情出现一次,聊那件事情出现一次,每件事情都会出现类似的「我去评判」的状况。
也就是当下我在某一件事情上,我能想到我用某个方法可以让我自己不去评判别人,我能及时的想到一个道理,让我转念,但是下一次换到另一个场景,我可能就想不到了。
因为我并没有把这个方法、这个道理用到另外一个场景下,所以我就对另外一个场景是陌生的,所以这对我来说就是一个新的道理。虽然我在A事情上已经运用过这个道理,但在B事情上我还是新的。
人其实会遇到无数种事情,也就意味着我们可能同样一个道理,我们大概率都会碰到“怎么发生了这件事?我以前觉得我懂了这个道理,但是我发现还是做不到?”
就是因为这件事情还是新的,这件事情,又是一个你之前没有遇到过的场景,你就会还是会犯同样的错误,所以这就要求我们有一个非常大的复盘能力。
就是无论什么场景下,你要经常复盘,经常让自己处在一种『这个道理挺有用的,我要把它用在我的实践中』,类似于我为什么会把《正面的奇迹》听300遍。
就是因为我知道可能今天我能活在当下,但明天我就可能没法做到了。或者说我上午可以,那我下午就做不到了,所以我上午我听一遍,至少可以在听到的可能两分钟、三分钟之内、或者2小时、3小时,让我可以具备这样的状态。
当我听的时间越长,这个道理和我大脑的链接就会越深,这个时候我就能够更持久地做到活在当下的状态。
当我听的时间越长,我就能够做得越久。
这也是为什么我们经常说:“听过那么多道理依然过不好这一生。因为相比于一生而言,那个道理的重量真的太小了。不是说这个道理不重要,而是你看一生可能有80年,但一句话一个道理能说出去不到5秒钟。从实际时间上来看,它就是一个无法比拟的差距。”
一个道理它可能适用无数种场景,至少一万种,但是我们要把它用到1万种,这个就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所以为什么越是这种大道理我们很不愿意听的?
因为我们发现我听了还是做不到,不是因为你做不到,而是因为我们没有把这个道理深刻地烙在自己的脑海里,于是就导致我们碰到一件新的事情,发现还是感觉像新的一样,感觉道理像新的一样。
那解决这个问题的方法其实只有一个,就是如果你觉得这个道理它是有用的,它确实是对的,它从第一性原理角度是好的,那怎么办?
就让自己持续地多复习,多去复盘,多让自己把这个道理烙刻在自己的心里,慢慢变成习惯。
当变成习惯以后,你再次遇到类似的问题,就会更大概率能够做到。
OK。这是最近一个比较深刻的反思,祝各位今天有一个好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