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嘉宾:家家,公众号“各校创意写作考研”的主理人。
大家好,这期播客我们谈论了两封信,来自两位播客的听友。
收到来信,我们非常高兴,因为看到了一些对自己心性探索同样有兴趣的人,你们在思考、往内心走,这让写作成为了一件更深入、更真实的事情;也特别感谢你们自我剖白的勇气。所以借由这两位朋友带来的灵感,我们打算开辟一个新的专栏主题,叫做“创作者来信”。
不管是故事的,创作的,考试的,生活的……某种感觉需要倾诉、或是某个“细节”需要交流和处理,任何时候,都欢迎给我们来信。
来信的方式有三种:
1.投稿到邮箱:zheshiyigedaju@163.com。
2.投稿到“各校创意写作考研”微信公众号的后台。
3.加我的微信号hadijiatu2,发送你的信件给我。
我们会不定期回信。如果信件的话题合适,不妨和我录制一期播客;抑或我会邀请别的朋友,一起谈论一下你的这封信。当然,我们会在回信和谈论中按照你的要求保护信息。
下面,我选取了其中一位听友写的几个问题,我根据她提问的线索,简单地把我和家家的回答整理成了文字稿。还有另外的一些问题和另一封信,大家可以在播客中收听。
问:关于感受上的困惑。
当我感受到痛苦的时候,我的身体和精神上的敏锐度会明显提升,也许这说明,痛苦可以让人保持高度敏感。
其实观察身边有很多爱写作或者会写作的朋友,他们好像在生活上都有很多的经历。但对于本身“不太有特殊经历”的写作伙伴来说,有没有必要说像是刻意去经历些什么呢?因为我经常为了写作,没事找事,但这种刻意又给人一种“我写的东西,不是我本身会写的东西”的感觉。
创作就是直接基于现实经历,写出自己的故事吗?但是用这些经历调动起感受力之后,我的写作依然比较平淡,那么要尊重这种平淡吗?还是说,为了提升文字的张力,主动“拜访”些苦难呢?那会只是依赖感受、表达能力的一种无病呻吟吗?
回信:
想到《巴黎评论》里有一段采访,(不记得是哪位)作家被问到“这些故事素材是怎么来的”,那位作家的回答,大致是说:他的个人经历和生活都非常简单,但他是一个特别擅长聆听的人,也因此别人都喜欢跟他聊天,喜欢跟他讲自己身上发生的奇奇怪怪的事,这让他积累了非常多的写作素材。
普鲁斯特写《追忆似水年华》的时候,生活就特别简单,但他的内心世界无比丰富,如同一整个宇宙。所以他可以把那么平淡的事情,用那么多书表达出来。
而另一种作家,比如大头马的故事,她在辞职之后把自己关进房间里写作,但始终写不出来,于是出去找不同的工作。工作一段时间,便会积累大量的素材,再休息一段时间,顺便写作。
这只是两种不太一样的生活方式。包括写剧本,也有两种类型,一类特别好的编剧,是一定要深入到生活里的,他们去采风、对谈,才能借以理清自己的创作思路。
其实通过写作,我们并不需要成为其他人,只要成为自己就够了。每个人都会有自己想要表达的东西,都会有自己的人生轨迹,然后去尊重那个轨迹、表达自己就可以了。
当然,如果这个“苦难”指是磨难的话,最好不要没苦硬吃,因为磨难首先是对生命的剧烈消耗。
如果从细节的操作方法上说,有些写作障碍,根源可能是对自己的写作缺乏信任感。就像是问题中提到的“害怕无病呻吟”,那种状态,可能只是在没有灵感的时候,焦急的去构思,主动的要去做些什么,这就是不相信自己的写作。
在你不想写作的时候,不要逼迫自己要写作,那么,你和写作的关系就会变得非常健康。如同你打开了水龙头,水就会自动流出来;关闭了水龙头,水就会停止。它(写作)不会在你不需要的时候滴滴答答,也不会在你需要的时候突然停水。停顿的时刻也许更重要。
问:关于阅读的一些事。
我书读的比较少,也没有特别爱的作者作品。这导致我的写作其实深度不够,只有用感受来支撑,我觉得自己很不足够,这也是在我写作时比较心虚的一点。但是短期内阅读大量的作品一方面是时间可能不太允许,另一方面是吸收也来不及。
虽然我比较个人主义,但是初阶创作阶段,外界的判断认可对我还是很重要。没有名作的支撑是不是写不出好的东西呢?或者说,因为自己的阅读量小,就没有一个对“好作品”的判断力。请问,在入门初阶,比较推荐哪些作家作品(不是指具体的人而是类型,比方说从实用类入手还是文学类的某些主题)?
回信:
马尔克斯写的《百年孤独》放在今天仍然是一部经典。在他年轻的时候,有一段漂泊和流亡的时期,从罗马到巴黎、纽约、巴塞罗那……那时候巴黎有个地方,既是沙龙有是济源,每天晚上,马尔克斯就和一群爱文学的人聚在这个地方谈天说地,也因为穷困,只能随便找个地方和妓女们一起睡觉。然而就是那段时期,马尔克斯接触到了很多世界级的经典长篇小说,他们一群人,没有限制地阅读,对什么有感觉就读什么。
我觉得在写一部真正的好作品之前,作者都需要经历一段时间的“迷失”,或者说探索期,在这段时期里面做的任何事,它们看起来毫无秩序,但又有它内在的秩序。有可能是去流浪,有可能在一个地方看看书、见一些人。
别人的路径一概不是自己的“捷径”。写作、阅读这回事,和“时间”一样,都有一个悖论,就是你约浪费它们,它们越经用;越节约它们,它们越紧张。
我大概能明白你的弦外之音,你在担忧自己“读书少”,但是,会读书、擅长读书、引经据典、知通古今,和有自己的生命主体是两回事。有自己生命主体的人,围绕的中心是自己的生命。以生命为出发点去读书,是为了解决自己生命里的困惑与难题。
所以,少读书也有少读书的好处。一个人没有主体的时候,很容易被自己所读所看所信的夺去位置,自以为提升了,实则是被取代了。虽然古人很珍贵,虽然名人很牛,但他们依旧不能取代“我”,“我”如果无法透过他们表现出来,要一直依靠他们替自己背书,那这种读书就是失败的。
如果一个人与我交流,谈论的都是作者、诗人,我可能也听不下去~
另外,不知道是不是中文系常有的现象,将作家们分为“一流二流三流”,这会导致我们对书的优劣有先入为主的判断。但走出中文系,现实情况是,我们再看不起的书,其实都有属于它的读者。所以在读之前,不需要这本书的质量高不高。即使一本很烂的书,它也有它的作用,比如说,它能够激发一个创作者的信心。
至于书单的话,网上一查会就有很多,而且说实话,质量都不错。我只是觉得,需要给自己足够多的时间和空间去沉静下来,然后要特别尊重自己的阅读喜好,只有对自己特别清晰,才会对写作清晰。
问:关于写作中的表达、影响,和感召。
我之前参加了一位复旦创写学长的即兴创写活动。当时freetalk时候,提到自己的书写不是很接地气,再加上阅读量不多,又是一个比较有个性的人,所以写作时候表达观点看上去比较偏激;而且,我写散文诗歌时候,很明显有一种“不着边际的词汇滥用”,我喜欢用过量的、模糊的词汇来表达我的情感。有没有什么做法,能够让我在写作时把这种“没边界感的文字”多一些收敛和顿感?
回信:
我没有恶意噢,只是听完你的问题,我是觉得,你是不是有点喜欢批判自己、过度反思了?你说,“自己的书写不是很接地气”,那么很好啊,说明你的文字特别有灵气,你可能就是很适合写诗歌、散文这一类体裁。你说,“表达观点比较偏激”,很多伟大的作品都是偏激的,《红楼梦》都一度被视为禁书,观点偏激也很好,狭隘就是宽广的一部分嘛,判断力也是这样形成的,就要先极端再去找平衡。
然后你说,写散文会遇到“不着边际的词汇滥用”问题,这个要看怎么衡量了,因为有的时候,我觉得散文需要一些自由发挥,也需要一些内在秩序,这个平衡只有慢慢找。刚开始学写作,就像刚开始学走路,就不可能太规范,所以一般来说,前期都会有一些就是特别真情实感的东西,随着时间的推移,才会慢慢找到对于文字的掌控度。
另外,还要看你想要什么,如果你想要学历,那没有关系,你只要通过考试,读完2-3年的研究生,就可以拿到一个创意写作的学历。如果你想成为一个作家,尤其是在中国,最直接的办法,是看中国当下的一些文学期刊、关注那些征文比赛、拿了奖的作品,然后慢慢向它们靠近就可以了。
如果你想写给自己,我觉得写作就没有分好坏的分别。我经常会收到很多同学们发给我的作品,每一篇都很有灵气,说实话在我眼里好坏,因为每个人的生命体验不一样,无论如何你怎么样写,都是独一无二的,都是在表达你自己。
总之,不同的文章,放到不同的情况之下,就会有很多不同的声音,可能某篇文章放在这里就特别好,但是放在那里就看起来特别烂,但它也仅仅是一种评判标准而已。
另外,我看到你纠结的一点是:要相信“外界判断”还是“内心感受”?我知道这个问题在读书过程中时常会出现,因为读书必然会产生一些体悟和感受,也会紧接着陷入自我怀疑:我感受到的是对的吗?我应该这么感悟么、应该这么使用么?在这里,我错用林奕含的一句话,她讲:“当你阅读时感受到痛苦,那都是真实的;当你阅读时感受到了美,那也都是真实的。”不管你感受到什么,它们都是存在的,也是真实的。如果你坚信你的作品会找到适合的读者,我觉得其实不改也罢,因为可能你今年写的不成熟,过了两年自然会变得成熟起来。你需要做的,就是先相信自己真实的感觉,不要太害怕,哪怕后面再质疑它、推翻它。
最后,你的问题是“如何让没边界感的文字多一些收敛和顿感?”从技术上来说,你可以试试多写一些细节、多写故事、多写和私人相关的东西。我知道延展、联想和比喻是你的强项,也是你思考问题常用的方式,那么可以利用这一点,找找语言本身的乐趣。
我不喜欢一锤定音的话,也不喜欢至高无上的道理,所以我从来不觉得“文字没有边界感”是一个问题。有的语言,就是发展中的语言,它没有那么多结论性的东西,它有的是一种弹性。包括在录播课的时候,谈论任何一个话题,都在一个弹性的范围内。这个弹性在日后也会继续发生变化。我喜欢这种语言,让我感受到了任何生命状态,都还有延伸扩展的可能。这个是我看到的乐趣,一种纯粹的语言的乐趣,即时我们表达得不那么精准,也不收敛,但你认真听、认真看,你一定会感觉到背后的东西。这个就是真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