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天前,「镜相工作室」发布了一篇关于小红书的稿件,《复盘「小红书病」:焦虑、恐惧和「小红书味」》。文章访谈了许多小红书员工和前员工,讲述了他们在小红书遇到的难题:数据不再是最高标准,模糊、抽象而难以学习的「小红书味」、高压的工作环境……这些让他们难以在这家为数不多处于上升期的互联网公司,挺过试用期以及待得更久。
这个月的早些时候,小红书CEO毛文超与联合创始人瞿芳发布了一封11周年内部信,提到小红书遇到了“大公司病”,许多一线员工感知到业务复杂和组织长大所带来的臃肿和熵增,“有劲儿用不出”,“难的不是挑战而是缺乏意义的消耗”。
小红书内部到底发生了什么,才会留不住通过高薪和更大职权范围招来的员工们?不以数据为导向的准则,是对还是错,或者说还有不同的复杂答案?对于这样一家内容社区,商业化之路难在哪?
本期节目,我邀请了文章作者董慧和编辑赵磊,一同讲述长达五个月的操作过程、让他们印象深刻的人与故事、对小红书的观察与理解,以及外界对这篇稿件的好奇、疑问、业务探讨。
欢迎收听🎉
聊天的人
周近屿,「镜相工作室」创始人,即刻:周近屿
董慧,「镜相工作室」作者,即刻:董慧hui
赵磊,「镜相工作室」主编,即刻:系_舟
制作人
咸鱼,公众号、即刻「葬愛咸鱼」
时间轴
03:43 复盘「小红书病」的初衷
08:37 为什么愿意花5个月的时间,来操作一篇稿子?
15:34 寻找核心员工的过程是非常幸运的
24:12 不以数据为导向,是一个问题吗?
31:40 过于强调数据,也会让内容出现问题
35:29 “我们从来没有说小红书这套东西是完全错误的”
41:19 没有在稿子里谈论过多员工情感,但情感是珍贵的
43:38 一位员工说自己变得有优越感、更加谨慎
46:36 社区中的人matters,没有用在员工身上
52:37 离开小红书后,员工们去了哪?
54:29 编辑、作者大讨论:小红书应该更慢还是已经够慢?
1:01:50 稿件发出之后,受访者觉得克制,网友觉得好笑
1:10:11 所有的一切,都要感谢善良的受访者
延伸阅读
联系方式
公众号「镜相工作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