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20 改革的逻辑是什么?| 政治经济宏观七日谈

VOL.20 改革的逻辑是什么?| 政治经济

21分钟 ·
播放数265
·
评论数0

改革由问题倒逼而产生。
进入高质量发展之后,如何进一步做大蛋糕,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地方政府的单一GDP考核模式改变之后,如何给地方政府提供正确的激励机制?

这是在6月23日录制的以【改革的逻辑】为题的一期内容,尽管三中全会已经结束,但改革是一个长期的议题,我们深入探讨了改革背后的逻辑和动力,因此这些讨论并不失时效性和参考价值。

⏳时间轴

00:24“转型"诠释了中国经济现状

中国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依靠土地、房地产金融、地方财政和基建,转向依靠制造业效率提高、成本下降、技术驱动带来的出口份额增长和大众消费稳定增长。但过去高度依赖房地产和土地财政链条的地方政府以及在链条上暴露较多的地区性中小金融机构,随着地方政府收支不平衡的持续扩大,将面临较大的转型挑战。

05:42  化解地方政府债务风险或是改革的核心目的,财权和事权的调整是改革的重要手段

增加地方财权需要两步:一是税源的增加,二是税种的变化。提高土地要素市场化程度,土地指标跨区域之间的流转和交易,是改革的重要方向。消费税的征收范围从前端到后端,不仅针对烟酒、汽车、奢侈品等少数高端消费,逐渐包括更多可选消费。

调整地方发展模式、考核机制来【减少地方事权】。土地要素开始向发达地区聚集,对不擅长发展工业的地方,招商引资等方面的事务将相应减少,支出减轻。将地方政府的考核与禀赋结合,也将减少地方的重复配置低效产能的冲动。 

17:57货币政策转型的核心是用国债吞吐调控流动性总量,用OMO调控即期资金价格,LPR注重实体融资成本,货币调控的出发点是实体经济需求,货币政策的脉络是坚拒经济金融化和增长价格化。

📖点击阅读相关文章《改革的逻辑》《三中全会公报的核心关注点》《三中《决定》里的惊喜

今天中国经济的转型涉及各个方面。从宏观角度看,过去三年房地产保持了每年投资平均下滑约10%、销售平均下滑近20%、新开工平均下滑近30%的趋势,但是经济总量仍然保持了每年4%以上的名义GDP增长。

背后是经济增长模式已经从过去依靠“房地产-金融-土地财政-基建投资”的债务扩张型驱动,转向了依靠制造业效率提升、成本下降、技术驱动带来的出口份额持续增长和大众消费、服务消费的稳定增长。

经济在去地产化的同时,也在去金融化。2023年开始,金融数据中的数量型指标例如M2、社融、中长期贷款等与经济数据的相关性有所走弱。金融对实体经济的反映更多体现为价格,比如短期利率反映短期资金供求,长期利率反映长期经济预期。

改革不是搞刺激,如果指望改革是货币宽松或者财政加杠杆大规模投资到某个领域,那是对改革的误解。

尽管改革在经济上见效需要漫长的实践和等待,但改革本身就是最大的积极信号,降低系统风险,释放潜在增长,修复社会预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