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爬滚打》17. 评职称:银行里的“老法师”、“经济学家”和“政客”墙裂坛

《摸爬滚打》17. 评职称:银行里的“老法师”、“经济学家”和“政客”

52分钟 ·
播放数2431
·
评论数10

我们接着聊聊与体制相关的故事。上一期我们聊了福利分房、换房以及当年一些奇特的趣事。在特殊的经济体制和背景下,所谓的“经济制度”以及当时发生的“奇特现象”,可能都是不得已的选择。

但后来一系列的变化,可能也与当时的经济环境有关。现在回顾起来,很多事情看得更加清楚了,点可以连成线,也为我们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一些事情提供了更好的视角。

本期要讨论一个可能年轻人不太熟悉的话题——职称。这个概念与体制内外密切相关。职称这个制度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它是从什么时候开始出现的?它又是如何影响了当时银行人的职业生涯?


·时间戳·

00:02:47 银行里的老法师”、“经济学家”和“政客”

00:09:30 银行“职称江湖”那些事儿

00:19:48 评职称也有地域差异?南北方人,谁更擅长评职称?

00:38:44 体制内外的钟摆舞:年轻人,你在“围城”的哪一边?

·文字稿·

00:02:47 银行里的老法师”、“经济学家”和“政客”

在任何社会和机构中,都存在上升通道的问题。现代企业管理强调人性化和职业规划,希望员工能够逐步晋升。这就需要设置不同的等级。现在的互联网大厂用P级划分等级,其实也是同一个道理。回到我们之前讨论的体制内,改革开放后,国家和银行都面临一个问题:文革结束后,老干部恢复工作,但文革中靠边站的一批人也需要安排。老干部年事已高,中间层青黄不接,于是出现了干部队伍青黄不接的问题。老干部干不动,新知识也学不会,因此邓小平提出了干部队伍要“四化”: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

就银行业而言,文革期间几乎没有新人加入。直到1979年,银行开始大量招聘,包括返城知青和中专生。81、82年,文革后的第一批中专生也加入进来,到了82、83年,77、78级的大学生也开始进入银行,但人数非常少。

当时银行的干部构成非常简单,只有行长、处长,没有其他级别。当时的干部体制分为24级,大学生毕业后默认就是23级或24级,属于干部序列,这个序列后来慢慢淡化了。

前段时间还看到一份文件,上面列着1到24级的对应关系,从正国级、副国级一直到科级,现在还有了一级巡视员、二级巡视员等等,这些都属于上升通道的体现。

为了解决年轻人的职级和晋升问题,银行内部也开始设置“科”级,有了正副科长、正副处长,这样就有了更多的级别,年轻人可以一级一级往上爬。但是很快,这些职位都被占满了,专业人员不提拔就没办法晋升。

于是就想着,作为专业机构,是不是应该设置专业职称序列,让专业人员也能找到晋升通道?

就这样,银行开始设计经济师和会计师系列的职称评定。经济师系列设有初级、中级、高级三个级别,会计师系列也设置了相应的级别。一般情况下,中级经济师会直接简称为“经济师”。在与外资银行对接时,中资银行的行长后面都会加一个“高级经济师”的头衔。外国人把“高级经济师”翻译成“Economist”,以为中国的银行家都是经济学家,闹出了不少笑话。

当时在设计职称的时候,是与行政级别对应的,比如助理经济师相当于科级,中级经济师相当于处级,高级经济师相当于厅局级。后来,职称的级别有所下降,但拿到职称后,工资待遇等方面还是会相应提高,所以大家还是趋之若鹜。会计岗位以会计师为主,其他业务岗位以经济师为主。

职称评定制度从80年代后期开始实行,到了90年代,行政序列的人员也有了意见:你们搞业务的可以评经济师、会计师,我们搞行政、党务工作的怎么办?于是,银行又搞了一个“政治工程师”系列,专门针对行政和党务人员。

但问题又来了,这个“政治工程师”该怎么翻译呢?翻译成“Social engineer”吗?那岂不是说银行里除了经济学家,还有很多政客?


00:09:30 银行“职称江湖”那些事儿

经济师的评定制度经历了一个从内部评审到社会化的演变过程。

最初,高级经济师和中级经济师都由总行评定,初级经济师由分行评定。后来,初级经济师不再重要,中级经济师改由分行评定,高级经济师仍由总行评定。大约到2000年,各家银行都建立了自己的评定办法,并不断完善。

一开始,评定以评审为主,后来逐渐加入了考试环节,包括笔试和面试,并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善的考试体系和题库。之后,中级经济师和初级经济师的评定实现了社会化,由社会机构进行评定,而高级经济师的评定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仍由银行内部进行,后来也逐渐转向社会化。

随着社会化评定的推行,以及经济师职称与行政级别脱钩,大家对经济师的重视程度逐渐降低。现在,各家银行都在推行专业序列,例如设立资深专员等职位,为员工提供更多的晋升通道。

除了专业序列,银行内部还有行政序列、政工序列、经济师系列、会计师系列和工程师系列等多个序列。其中,“师”系列是一个特殊的存在,与现在的专业序列有所不同。

由于中国传统的官本位思想,人们倾向于追求行政级别,即使是专业序列的人员,最终的目标也是获得相应的行政级别。因此,在设立经济师职称之初,就将其与行政级别进行了对应,例如,助理经济师相当于科级,中级经济师相当于处级,高级经济师相当于厅局级。

现在,虽然资深专员等专业序列的职位也与行政级别有一定的对应关系,但在评定方式上与当初的经济师评定有所不同。当初的经济师评定采用评审制,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才能参评,例如学历、工作年限、工作表现、发表文章等。评审委员会对参评人员的材料进行审核,并最终确定评审结果。这种评审机制与现在的专业序列评定机制有所不同。

由于评审机制的存在,一些老同志在评定初期感到焦虑。这些老同志虽然是业务骨干,但由于没有担任过行政职务,无法获得相应的行政级别。由于学历、工作年限等条件不符合要求,无法参评经济师,导致一些老同志感到不满。

随着时间的推移,经济师评定程序变得越来越复杂,评定标准也越来越高。例如,加入了笔试和面试环节,对参评人员的学历、工作经验等方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00:19:48 评职称也有地域差异?南北方人,谁更擅长评职称?

经济师面试环节也充满了戏剧性。每次评选前,各分行都会先进行内部筛选,根据总行分配的名额和自身情况确定推荐人选。

有意思的是,各分行在推荐人选时策略各不相同。一些分行希望尽可能多地推荐人选,甚至会为此做领导和人事部门的工作,争取更多名额。而另一些分行,则更倾向于“宁缺毋滥”,只推荐那些公认优秀的人选,以确保公平,避免内部矛盾。

这种策略差异也体现在申报材料上。上海、浙江、广东等地报送的材料通常非常简洁,一份简历、一份业绩报告就足够了。而东北、湖北、四川等地的申报材料则非常详尽,厚厚的档案袋里塞满了各种证明材料,包括发表的论文、著作等等。这反映了南北地区文化和做事风格的差异:南方人务实,注重实际业绩;北方人则更善于包装,注重表面功夫。

这种差异在面试环节也有所体现。北方地区的候选人通常口才了得,将自己的工作内容和取得的成绩描述得头头是道。而南方地区的候选人则相对朴实,只是简单地陈述自己的工作内容和业绩。然而,仔细分析候选人描述的业绩和实际数据后,却发现很多北方地区的候选人言过其实,而南方地区的候选人虽然表达能力欠佳,但业绩却更加扎实。

这种现象也引发了思考:究竟应该如何评判经济师的水平?是看重理论水平和表达能力,还是看重实际业绩?是用评审的方式,还是用任命的方式?

似乎哪种方式都有其弊端。

00:38:44 体制内外的钟摆舞:年轻人,你在“围城”的哪一边?

现在很多年轻人宁愿失业在家,或者自己做个体户,脱离体制;但有更多年轻人挤破头想进体制,想经历所谓的体系洗礼。我们的过程是羡慕体制外的自由,纠结的是自己有没有决心跳出体制;而这些年轻人真的进了体制内,真的受得了吗?


人们一方面希望追求自在自由,一方面又希望获得确定性。体制外的风险和不确定性太高,所以很多人宁愿选择体制内确定但可能缺乏上升空间的生活。

对比香港,公务员收入稳定但也不算很高,如果社会机会多,很多人就不会去考公务员;而在行业端,更多是在稍确定一点的商业体系和不太确定的体系之间来回横跳,比如前两年币圈火的时候,很多大银行和投行精英去了币圈,后来市场不好又都回去了。在香港,大银行还是比较确定的选择。

选“体制内”还是“体制外”,还有很多复杂的社会因素和个体考量。

改革开放初期,有一段时间甚至不允许政府部门的人去企业工作。后来出现了一些人为了赚钱想办法去企业“下海”,快退休的时候再回到公务员系列享受更好的待遇,形成了“旋转门”现象——主要是因为“待遇”。

虽然国家希望淡化行政级别概念,彻底分清正公务员和非公务员,但像四大行这样的企业,内部还是会强调级别;而这些体制内的人,也喜欢强调自己是哪个级别,这和待遇是相关的。

改革初期,我们希望体制内也能像体制外一样,不合格的就辞退,工作不好的就应该辞退。但实际上,只要不犯原则性的大错误,领导是不会轻易开除人的,这也造成体制内写举报信的人特别多,因为反正待遇和级别不会被降低,单位好坏也和自己没关系。

这种“旱涝保收”的现象,让体制外的人觉得很有确定性,只要进去,不管经济如何变化,基本工资总是有的,不像体制外,收入不稳定,甚至可能失业。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当时羡慕体制外的同时,又会担心离开体制后生活没有保障。

其实人生有很多种活法,体制内外的选择并没有绝对的对错。

当年在英国读硕士的时候,一位老师讲过一个让我印象深刻的例子。他说固收金融工具风险比浮动收入的金融工具更大——因为前者没有进退的余地。人生也是一样,任何事情都是现在确定了,后面风险就越大,因为没有选择的余地。所以,体制内看似稳定,但机会成本很高,风险也大,你并不知道明天会发生什么事。

人生没有一步到位的设计,无法规划。我们能做的就是不断适应变化,把握机会。

就像我们现在对经济形势的判断,以及高层的政策,都不是线性发展的,没有任何事情是绝对确定的,包括体制、文化等等,都在不停地变化。所以,我们更应该保持开放的心态,拥抱变化,才能在不确定的未来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方向。



—  End  —

专辑主播|刘晓春 肖小跑

编辑 | 坛子


互动方式

坛友群:请添加坛子微信“BKsufe”

展开Show Notes
胡椒派
胡椒派
2024.9.04
猛开地图炮啊 真听不下去 好恶心
HD336422z:真的好傲慢,除了地图炮还有那句小镇做题家的哂笑,别人递材料还要嘲讽一句五十年前拿的奖状也要拿出来,这是在干嘛…听了这么多期没想到在这给我创到了
HD913497k:展开说说
3条回复
09:48 听到老师介绍这些职称的由来,发现实际上是一个分蛋糕的过程。
John_5
John_5
2024.9.29
13:59 我是网易云SVIP、百度网盘SVIP,感觉来头也不小呢😇
cccc_V7lh
cccc_V7lh
2024.9.06
30:12 确实是这样,业务量比较大的地区的话,你没有这么多精力去搞这些理论性的研究,你搞理论性研究的都是比较空闲的,所以他们这种理论研究一直都是停留在表面上面,没有什么实质的意义。
瑶啊瑶-
瑶啊瑶-
2024.9.05
24:21 职称的材料很多虚的假的,后来以考代评公平很多。
Easyboat
Easyboat
2024.9.04
01:23 银行人开始听了
阿zhuzhu
阿zhuzhu
2024.9.04
有意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