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信息爆炸的时代,个人信息管理已经成为不可忽视的挑战。为了高效收集、整理、消化海量信息,也出现了很多工具。从史前的系统自带备忘录、Sublime、Word、Vim,Emacs orgmode,到 Evernote、Bear、Devonthink、Drafts、Ulysses,还有很多线上笔记管理平台比如语雀、飞书,最后时依赖各种高效笔记记录方法的 APP,Roam Research、Obsidian、Flomo、Craft。还有很多很多,这些工具提供了不同的管理方式和理念。
我最开始使用知识管理是 Evernote,开始尝试使用数字化工具来管理日常信息和笔记。然而,这并不是一次一劳永逸的解决方案。随着信息量的增长,Evernote 和 OneNote 等传统笔记工具逐渐显得力不从心。于是,我开始探索更多的工具,从 Bear、Noted,再到 Notion、Roam Research、Obsidian 等更具结构化思维和知识管理理念的工具,试图构建一个完整的信息管理系统。与此同时,我也引入了 NetNewsWire、Reeder、Readwise、Pocket、Hypothesis 等工具,将外部资料(如书籍标注、文章收藏)引入我的信息生态系统中。期间,我一度搭建了一个复杂的知识系统,囊括了项目管理、信息整理、笔记复盘、阅读记录等各个方面。然而,尽管工具愈发复杂和多样,我逐渐意识到,工具本身并不能解决一个问题,这个问题是如何高效消化这些海量信息并真正转化为可以使用的知识。
在长时间的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自己渐渐陷入了“信息囤积”的陷阱。无论是微信公众号文章、头条文章,还是深思好文,我收藏了大量内容,却很少有时间真正阅读和消化。同样的情况也出现在视频资源的消化上。不断下载、收藏,而这些内容大多只是躺在硬盘里。从教程、电子书到 PDF 文档,堆积的资料让我感到压力倍增,却又无法轻松地找到一个合适的时机来打开它们。
更糟糕的是,我在各种平台上收藏的笔记,如小红书、B站、RSS中的上千条收藏内容,已然变得难以追溯。每当需要查找某些信息时,我常常陷入找不到、看不见、用不上的窘境。尽管心知这些信息很可能再也不会有用,我依然继续收藏,仿佛只要“拥有”它们,就能够缓解对信息错失的焦虑。
在面对大量囤积的信息时,我逐渐意识到,真正的问题并不在于收集,而在于消化。收集信息的过程可能只需要短短几秒,但要真正理解并内化这些信息,则需要更多时间和精力。这种“藏品如山积,消化路漫漫”的现象说明了信息处理的关键并不在于收集多少,而在于如何高效地使用这些信息。
最早的时候,我的资料整理方式相对简单,按项目划分文件夹,将所有相关资料、需求和产出放在一个地方。当我遇到类似的项目时,会从旧的文件夹中查找资料。然而,随着项目增多,文件夹中的资料也越来越多,查找变得愈加困难。后来,我开始使用系统自带的备忘录,将日常遇到的可能有用的信息随手记录下来,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备忘录中的信息数量爆发式增长,最终变得难以管理和检索。
随着项目工作的减少,我更多地参与到已有项目的维护中,积累的信息越发显得冗余。尤其是长期在特定领域的深入学习,我不断发现许多新的、感兴趣的内容,但缺乏机会去实践和应用,于是这些信息就一直沉积在备忘录中。时间一长,这些信息变得难以追踪,也无法有效利用。
为了应对不断增长的信息压力,我决定将注意力从“收集信息”转移到“使用信息”上。我认识到,仅仅依赖工具本身是不够的,重要的是建立起一个高效的系统来帮助我处理这些信息。为此,我还开发了一款小册子 APP,并在其中加入了资料整理的功能。这个系统让我能够更好地分类、归档、回顾和消化资料,且不再依赖多个工具来切换工作流程。
与此并行,我调整了信息管理的方式。与其简单地收集信息,我更加注重系统化的消化流程。通过设定清晰的目标和计划,我能够优先处理对当前工作或生活最有价值的内容。那些暂时无用的信息则被归档存储,并定期进行复盘和清理。这一优化使得我能够减少信息焦虑,从“拥有大量信息”的负担中解脱出来,真正做到高效利用和整合信息资源。
我的知识管理流程分为两个并行的部分:日常收集和项目整理。
在日常的知识收集中,我的重点是快速、便捷地记录信息。无论是看到的文章、读到的书籍、自己的灵感,还是电影的感悟,我都会将它们整理成卡片并录入到我的知识管理工具中。我根据不同领域为这些卡片设置分类,比如有Apple技术、计算机科学、艺术、生活,还有当前项目。如果收集的信息和我正在进行的项目相关,我会为其打上一些粗力度的标签,以便日后整理。收集的过程非常高效:对于文章,我通常只需贴上 URL,程序会自动解析出标题;对于灵感,我直接在文本框中输入内容;书籍和电影则通过豆瓣链接快速录入。这样的操作使得整个录入过程简单而快捷,极大提升了我记录知识的效率。
与日常收集相对应,我在整理项目时会更为仔细。这一流程是对收集到的卡片进行进一步的分类和消化。我通常会从项目相关的标签入手,深入研究卡片的内容,并对其进行精细化分类。与日常收集阶段相比,在这个阶段我会为卡片设置更多、更细致的标签,并剔除重复或无用的信息。此外,已经消化并应用过的卡片会被归档,作为日后的参考。归档会沉到对应标签列表的最下面而不是移到另一处,方便以后的回顾。
标签管理是我知识整理中的核心要素之一。我采用纯文本的方式来管理标签,这与许多其他知识管理应用的标签管理方式不同。选择这种方式的原因在于文本标签具有极大的灵活性,特别是在标签数量众多的情况下。我可以通过简单的文本编辑,避免不相关领域的标签干扰到我当前的项目整理。当某个标签不再需要时,我可以直接从文本中删除,存入一个独立文档,待日后需要时再复制回来。这样的操作不仅简化了标签管理流程,也保证了标签系统的灵活性和可操作性。
标签的顺序管理同样依赖于文本编辑,这种方式虽然简单,但极为高效,特别是当需要对标签进行大规模调整时,文本编辑可以轻松完成。
在知识被消化和分类后,我会将其以树状结构呈现在我的知识手册中。这种结构清晰地展示了知识点的层次和相互关系,使得我在后续学习中能够快速定位到相关知识点。
在手册中的每个知识点右上角都有一个“相关资料管理”的按钮,点击该按钮,我可以将新的卡片与当前的知识点关联。这个功能不仅帮助我巩固已有的知识,还为未来的知识再生提供了条件。新的卡片在合适的时间会被重新整理并融入到现有知识体系中,进一步完善我的知识结构。这一过程形成了一个持续的知识再循环,确保了知识的更新与扩展。
在处理和管理个人知识时,我曾遇到一个常见但令人困扰的问题:很多资料的链接在我回顾时已经失效。尽管我尝试通过标题重新搜索这些内容,往往还是一无所获。这让我意识到,单靠链接保存是不够的。链接失效并不是个例,它反映了一个更广泛的互联网现象——“数字衰变”。皮尤研究中心(Pew Research Center)的一项最新研究揭示了互联网内容消失的严重性。研究表明,2013 年发布的网页中,有 38% 在十年后的今天已经无法访问。这些失效的链接覆盖了多个重要领域,包括政府网站、新闻平台、维基百科和社交媒体等,广泛而深远地影响了信息的持久性和可访问性。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闻网站的失效率达到了 23%。这些数据表明,即使是高流量、重要性较高的网站,也不能幸免于这一问题。这不仅限于普通的网络内容,连维基百科这样的全球最大在线百科全书中,也有 54% 的页面存在至少一个失效的引用链接。对于依赖这些引用来源的用户而言,失效的链接让信息的可靠性大打折扣,无法再追溯到原始的参考资料,这在知识传播和信息验证中是一个严重的问题。
为了应对这个问题我尝试了直接保存网页、转为 Markdown、保存为 PDF等方式,这些方式的痛点是保存和管理会耗费精力,最后我在小册子 APP 中实现了一键保存,这样内容会离线存在本地,无网情况也能看,避免了网页所属平台关闭后无法访问的问题。落得一个安心。
下面我会详细具体的说下我对个人知识管理的理解,各种工具以及一些方法论的介绍,讲讲我是怎么一步一步形成如今的的个人知识管理工作流的。
也不知道你现在处在什么样的时期,只是希望下面的内容能够引起你的共鸣。
PKM 是什么,为什么要有它
个人知识管理(Personal Knowledge Management,简称 PKM)是当今信息时代的热门话题。随着信息量的爆炸和数据的迅猛增长,如何有效管理、组织和利用这些知识成为每个人必须面对的问题。PKM 的核心不仅仅在于工具或系统,更在于思维方式和对信息的主动掌控。
工具无法决定输出,驱动力才是关键
工具本身并不能决定最终的输出效果。正如有人所言,即便只有纸和笔,依然能够达到想要的结果。工具的作用在于让你在输出的过程中减少痛苦,降低摩擦成本,从而让你更专注于核心的知识管理任务。然而,真正促使个人持续进行知识管理的并非工具本身,而是内心深处的兴趣和热爱。
例如,一位绘画爱好者可能在寒风中等待数小时,只为等待一张在夕阳照射下绝美的风景;一位跑步爱好者可能在跑步中,在风拂过面颊的瞬间不自觉地微笑。这些经历带来的内在反馈远比任何打卡、点赞等外部激励更能促使人坚持。
大脑擅长思考,但不擅长记忆
在个人知识管理的过程中,理解大脑的功能是关键。大脑擅长复杂的思考和逻辑推理,但并不擅长记忆大量的信息。这也是为什么建立一个有效的知识库如此重要。知识库擅长存储和记忆,让我们从记忆琐碎信息的负担中解脱出来,腾出更多精力进行创造性思考。
PKM 的目标是为大脑减轻负担,让知识和信息在需要的时候能够快速、准确地被调取,而不是依赖于记忆。通过构建一个系统化的知识库,我们可以将大脑从信息存储的压力中解放出来,专注于思考和创造。
PKM 中的常见争论:标签、文件夹与反向链接
在 PKM 的讨论中,关于工具和方法的选择也充满了争议。诸如“标签与文件夹之争”、“反向链接的价值”这类话题已是老生常谈,甚至已经进入了学术研究领域。而一些相对冷门的议题,如“笔记大小及其优缺点”则鲜有人提及,只有少数来自 Zettelkasten 用户的讨论。
事实上,PKM 领域内的大多数讨论都集中在如何组织和呈现知识这一点上。不同的知识组织方式适用于不同的使用场景和个人习惯。例如,反向链接可以增强知识的关联性,而文件夹和标签系统则更加适合线性思维的人群。然而,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重要的是找到适合自己的组织方式,并坚持使用。
信息膨胀与管理挑战:数量是最大难点
PKM 面临的最大挑战之一是信息的数量。在我们日常生活中,信息膨胀的现象也随处可见。读者只需简单查看自己关注的公众号数量和近三个月的推文量,便能直观感受到信息的急速增长。虽然我们可以通过筛选优质信息源来精简管理,但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依然会逐渐积累,形成庞大的知识库。现代社会中,每个人每天都会面对大量的信息涌入,如何筛选、存储并最终利用这些信息是一个巨大的挑战。一个简单的例子是,假如有一名喜好读书的人有一百本书时,可能通过简单的记忆便能轻松找到某本书的位置。然而,当这个数字扩大到万本时,如果没有一个有效的管理系统,几乎不可能在短时间内找到所需的书籍。
更多知识管理的研究可以参看这个 Github 上的仓库 Awesome Knowledge Management。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更多工具使用理论的内容请听播客吧,里面有说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