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9 对话蒯乐昊:消除精神疼痛,是一个系统工程螺丝在拧紧

Vol.89 对话蒯乐昊:消除精神疼痛,是一个系统工程

88分钟 ·
播放数17352
·
评论数137

在单读编辑部里,流传着一位作者的许多传说:

她写的故事让人念念不忘……她不怕说话,对事情的看法掷地有声,但在网络上又找不到踪迹……她一边工作一边创作,高效产出的同时,还有无数养小孩的心得……

她就是《疼痛之子》《时间的仆人》的作者——还曾是主播吴琦的面试官,将他从互联网世界带回新闻业的人——蒯乐昊。在这一期「螺丝在拧紧」里,她继续为普遍心力不足的人们带来一些震撼:

“育儿有很多乐趣,有些男的不参与,那很 sorry,他们错过了”;

“一个读者,只要他花钱买了我的书,他有权骂我”;

“精神上的疼痛你一旦处理好,肉体的疼痛会奇迹般地消失”……

连对被听众称为“丧文化播客”主播的吴琦来说,蒯乐昊也是个让他免于生活中的某些痛感的人。她是第一个告诉他疼痛可以管理、止痛药该吃就吃的人,同时,也是让他觉得工作没那么虚无的人。

“像这样的人和他们的作品,也扮演着某种止痛药的功能”,那么,让止痛的效用抵达更多人,岂不已经是一件很有生产力的事情了?

02:09“蒯乐昊竟然是个女的。”
“吴琦竟然是个男的。”
03:40 一个有小孩的作家与史上最长的暑假
12:30 怎么会有人过着零内耗的生活?
18:00 当《疼痛之子》出生在市场寒冬
19:38 大家不买书了,因为人的心气不如以前了?
22:41“我尤其喜欢看(书的)批评,因为批评比赞美更有针对性”
35:18 核心的问题,是你如何应对外部世界
55:27 ——你创作有任何计划吗?
——没有。(但我今年还写了一本书你知道吗?)
1:05:06 吴琦:我们每个人都是疼痛之子,但人生的展开恰恰是处理疼痛、超越疼痛,这才是生命的过程
蒯乐昊:以前我是每天都要哭鼻子的人,而在精神上消除疼痛,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
1:19:15“历史的垃圾时间”?你不知道历史有多垃圾

-谈话中提到的杂志与书籍
《南方人物周刊》,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主办的综合类人物周刊
《ACROSS 穿越》,《南方人物周刊》旗下的人文旅行杂志
《小说界》,上海文艺出版社主办的文学刊物《疼痛之子》 ,蒯乐昊,收录了《Farewell》 《即食眼泪》等作品
《时间的仆人》 ,蒯乐昊
《沉默的大多数》 ,王小波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戴锦华,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大学电影与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董宇辉,“与辉同行”的直播销售主播,今年 7 月从东方甄选离职
宿白,中国佛教考古的开创者,北京大学考古系首任系主任

🔊 特别消息
单读代理蒯乐昊《时间的仆人》和《疼痛之子》所有作品的影视版权销售,欢迎感兴趣的平台、影视公司联系我们:dandu@owspace.com

|本期音乐|道道道,张学友

|本期封面|摄影:吴琦

|来互动|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五七,与主播互动。

「螺丝在拧紧」将不定期更新,期待下次再一起拧螺丝!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展开Show Notes
Lachfalten
Lachfalten
2024.9.19
我之前确实没读过这位写作者的书,就先不称呼老师了,暂且说这位女嘉宾。如果作为母亲的身份跟非母亲的身份对写作或者工作完全没影响的话,咱就问一个问题:您在哺乳期间出差的时候谁来照顾孩子?谁来哺乳?据我所知现在国内爸爸一方还没有产假一说。我朋友今年初生第二个孩子的时候,凌晨一点给我打电话,拜托我去家里守着大孩子,第二天等她起床,送她去幼儿园;她先生带她去生产,在德国普遍的状况是祖父母、外祖父母都不帮忙。这种情况下不内耗自己耗谁呢?😂
王雨Rainey:关于内耗,或者“耗”。有两种模式。模式一是主动选择低压力,自然低对抗,俗称躺平。一种是主动或被动的面对高压力,比如卷高考搞学术、生娃鸡娃、入大厂扛KPI、写作出书等等。如果面对了高压力,又有三条路:第一条-你也与之对抗,但心里不认可,就是内耗,耗完了精力就转躺平。第二条-对抗+心理认可+行为不调整,比如通过宗教理念等下辈子吃香喝辣,可以坚持到底。第三条,高压对抗-调整行为-逐步接纳,就是嘉宾走的路,面临的事一件没少干,“苦”一点没少吃,但嘉宾只把“苦事”当作一个要做的事去做,体力上一定有消耗,心理上没有内耗。具体这位听者提出的“如何在无人帮助的情况下如何带娃工作出差”=如何在不“行动”的情况下既要也要,那当然是不可能唯有躺平。其实妙在“行动”,因为原来天然的血缘支持(父母、兄弟姐妹)、家庭支持(丈夫)在现代原子社会已被破坏殆尽。“行动”指通过社交活动构建对自己的社会支持体系,比如特殊情况下足以信任+有能力的人(朋友、社工、邻居等),能半夜来带孩子;或去某种儿童友好的公司(背后是自己需要具备什么能力去交换这样的工作环境);或是找到一个不错收入的本地化工作(也要具备某种独特能力)。要让自己用很长一段时间,调整自己的能力(语言、心理、技能等),调试环境(换国换城换区、换企业、换老公),支持社区支持体系(为己为人)。才能既要(事业)又要(孩子)。以上哪个都不是一蹴而就,也很难说准备好了才上路,更可能是先上路了才开始准备,所以提个醒,先“哭”几年是大概率事件。但最后,走自己想走的路、虽然带着苦,获得一个全新(关系、能力、体验)的自己是值得的。
LC_4YE6:蒯老师提到了她的非内耗状态也不是二三十岁的时候就形成的,她二三十岁的时候经常天天哭,也有很多痛苦。她所强调的正是连她曾经是那样的状态都有可以逐渐修炼成零内耗的可能性。
13条回复
很遗憾。蒯老师把这样一个社会性问题谈成了个体体验的问题。
凹凸梦:社会问题放在个人身上,本来就是个体体验了
GaiJoy:把语境换成这样会不会更好些?怎么在社会性问题摆在那边,个体只能逆来顺受的情况下去应对
Nina_pbvZ
Nina_pbvZ
2024.9.20
听到这里!我觉得嘉宾陷入一个傲慢的误区。短视频的流行带走是原来就不爱读书的人。
HD138855h
HD138855h
2024.9.19
额…有点阿 Q 了吧
HD719219z:同意 有点不客观
_yeashan
_yeashan
2024.9.23
听不下去了,感觉嘉宾好不客观
咻仔
咻仔
2024.9.19
跟蒯老师一样,不喜欢在朋友晒娃,一来保护隐私,一来非常认同“别人没义务喜欢和欣赏你的孩子”,听了20几分钟,就被蒯老师的精神状态吸引,干脆利落不内耗,于是马上下单了一本《疼痛之子》,期待阅读时刻。
吃饭and睡觉:而且我会站在孩子立场思考:孩子同意那些充满虚荣心的父母把自己的肖像图发在陌生的网络世界了吗?父母尊重孩子了吗?
狸猫ing
狸猫ing
2024.9.21
17:39 那是因为孩子已经长大了呀,疼痛的过程几乎已经过去了,疼痛的地方长了茧子。我不妖魔化养娃,但你要养就做好心理准备是真的,也不要过于简单化这个过程
HD405594z
HD405594z
2024.9.19
1:07:51 天啊!和我一模一样!我刚刚三十岁,我老公也这样说我!三天一小哭,五天一大哭。后来我发现INFJ是20%间断性忧郁,最近我也一直被这种情绪消耗所困扰,觉得非常耽误时间和精力。原来您是40多岁才与自己和解的,谢谢您的鼓励,我也把【零内耗是可以训练的】作为今天日记本上最重要的一句话。
橘子杨杨
橘子杨杨
2024.9.26
听到那句为什么总是受害者心态,为什么总是觉得自己在suffer?的时候,真的想问蒯老师您真的不知为什么吗?一个以写出好作品为目标的人不应该如此狭隘地看待一个理应更广泛和深刻的议题。
“大家都在说话的时候,我忍不住想退得更远一点……”44:33 想起今天@finickyair就深圳事写的微博:“一想到受了这么多的教育,读了这么多的书,只是为了教会一个人学会保持沉默,我就无法克制自己的泪水。 ​​​”
布谷在歌唱:说得太好了
38:58 身处于“无限的观看与被观看”之中,一下被击中。发朋友圈要想措辞,考虑屏蔽哪些人,发出之后期待有多少的回应,不断的刷新与重新进入。
我期待,能全然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的那一天。
很喜欢这一期的心态
1:27:30 历朝历代都有妙人,蒯乐昊就是个妙人儿。
谢谢这期内容,值得反复听。
表达的太好了!
我不愿交出自己的生活,被别人观看,被别人评估。
别人的评估影响自己的情绪。
我希望用自己的眼光看待自己,而不是用他人的眼光看待自己。
我可以在人生的一段矫枉过正,我愿意这样,无可厚非。
我也是适合小范围的社交,或者一段时间的零社交,我也OK。
被评价,被误解的伤害大于你的表达欲,你就可以不表达。
我想贡献静默。
睡不着对我的伤害,比吃安眠药副作用对我的伤害大。
so 该吃还得吃。尽量不依赖。
学习了,谢谢
xinyi_Gp9X
xinyi_Gp9X
2024.9.19
作为一个马上要生娃的准妈妈,听了这期真的给了自己很大的信心和放松
14:10 自我合理化
哈玉锦
哈玉锦
2024.9.21
吴琦老师是和项飚老师对话的那位老师吗?
LegalJosh:是的
LXY_9tMJ
LXY_9tMJ
2024.9.19
这一期太棒了
HD696453k
HD696453k
2024.9.24
前几天听一个医生聊天,中间有几句简单对话让我印象深刻,总结大意是:你是什么配置,你就做什么事。身体好的人都在吃喝玩乐,精力旺盛的人在做CEO,身体不好的人就老老实实养护身体。量力而行。而一个人一生中这个配置也是在波动起伏变化的,你有精力旺盛的时候,也有身体欠佳的时候,你要随之做出调整,尊重自己当下的配置,不要硬拗。你不是牛顿,你就算把自己放在苹果树下被苹果砸出满天星,你也琢磨不出万有引力。嘉宾能做到这些,是因为她的配置。而我不是她。我不会再像以前那样“you can do everything”振臂挥拳,看似给自己打气,其实是难为自己。别说everything了,如果一个人能do something,就已经很不错了。大多数时候,i'm nothing. i'm nobody. 这不是自我贬低。把自己放到浩瀚宇宙里来看,放到漫长的人类历史中来看,确实如此。
HD696453k
HD696453k
2024.9.24
03:31 这个对彼此性别的预设,让我想起我十几岁时看的龙应台的文章,时间久了,有点记不太准确,大概是这样:她说记者打来电话找作家龙应台,她说“我就是”,对方一愣,还以为龙应台是一位男士,镇定一下后又问“怎么听筒里传来炒菜的香气,我是打搅你做饭了吗?”龙应台回答说“噢,是外子在做饭,我在通马桶”。龙应台说她曾埋怨父母给她起了这么一个让别人误以为她是男性的名字,她父母说:你应该感到庆幸我们给你起了这个名字,因为你出生时我们就准备了两个名字,一个叫龙应台,一个叫龙三条。从那以后,龙应台就再没有抱怨过。她很庆幸她的名字叫龙应台。(不好意思,扯远了。就一下很久远的回忆袭来
或或马
或或马
2024.9.23
最大的支撑是年龄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