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90 与王笛谈公共生活:成都人活在茶馆里,正如年轻人住在互联网上螺丝在拧紧

Vol.90 与王笛谈公共生活:成都人活在茶馆里,正如年轻人住在互联网上

73分钟 ·
播放数20295
·
评论数79

“看到巴黎,我就会不自觉地想到成都。”

它们都是古代的城市,都保留了过去的城市景观,也都以“松弛感”著称。澳门大学历史系讲席教授王笛回忆,成都人的慢节奏在二十年前还是不受待见的,但在今天的成都,喝茶、打麻将不再是“盆地意识”的罪证,而是大城市人学不来的松弛日常。

“一旦走进城市内部,你会发现过去城市的性格,还存在城市的居民中间。”王笛是土生土长的成都人,在美国读书、任教,又去澳门教书,但还讲着一口川普,无辣不欢。他师从汉学家罗威廉,反对韦伯“中国无城市”的论断,用成都茶馆的经验重新诠释公共领域与公共生活的活力。

茶馆式的公共生活,在互联网时代是否有了新的据点?茶馆是成都人的“半个家”,那对自称“住在互联网”上的新人类们来说,他们的社区在哪里?

在这一期「螺丝在拧紧」里,主播吴琦与王笛一起,聊了聊社区与公共生活的传承与转变。本期节目由螺丝在拧紧和小红书联合推出。希望我们能在线上和线下的社区之中,找到人与人之间的相遇。

04:40 老成都人王笛:看到巴黎,我不自觉地想到成都
13:35“成都人真的不像北京人、上海人那么守时”
19:17 从“盆地意识”到最宜居城市:慢生活的潜力
24:16 费正清、科文、孔飞力、韦伯、罗威廉……中国人有城市意识吗?
31:20 中国有公共领域,正如西方酒吧有“喊茶钱”
43:22 吴琦:公共生活从现实到网络社区,有很多很多层次
王笛:宏大叙事不能取代一切,日常才是普通人思考的基准
50:30“互联网的记录在我看来都是珍贵的,我们一定不要轻视它”
1:01:21“茶馆里的公共生活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每一个在茶馆里的人都有相对平等的表达权利和被看见的机会”
1:06:31 线上线下,我们在哪里发现社区生活?

-谈话中提到的书籍
《跨出封闭的世界》,王笛,北京大学出版社
《消失的古城(增订本)》 ,王笛,人民文学出版社
《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修订本)》,王笛,人民文学出版社
《在中国发现历史》 ,[美] 柯文,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汉口》,[美] 罗威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门口的陌生人》,[美] 魏斐德,新星出版社
《北京的人力车夫》,[美] 史谦徳,江苏人民出版社
《历史的微声》,王笛,人民文学出版社
《显微镜下的成都》,王笛,上海人民出版社

-谈话中提到的网站
天涯社区,创立于 1999 年,全球华人内容创作和知识分享的社交平台
凯迪社区,于 2000 年正式上线,主要板块有《猫眼看人》,曾为文化与政治评论论坛
21 世纪网,南方报业传媒集团下属的专业财经新闻网站,2015 年因新闻敲诈风波被责令停办

-谈话中提到的公众人物
马克斯·韦伯(Max Weber, 1864—1920),德国社会学家、历史学家、经济学家、哲学家、法学家
费正清(John King Fairbank, 1907—1991),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哈佛大学终身教授,哈佛东亚研究中心创始人,中国问题观察家
柯文(Paul A. Cohen),美国卫斯理学院亚洲研究及历史荣休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员
罗威廉(William T. Rowe),美国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历史系教授,东亚研究中心主任,当代美国最有影响的汉学家之一
孔飞利(Philip Alden Kuhn, 1933—2016),美国著名汉学家,哈佛大学历史讲座教授、东亚文明与语言系主任
魏斐德(Frederic Evans Wakeman, 1937—2006),美国汉学家、历史学家,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
尤尔根·哈贝马斯(Jürgen Habermas),德国哲学家、社会学家

-谈话中提到的社会组织
同乡会,以地域观念和同乡关系为纽带形成的一种社会组织
善堂,传统的民间慈善组织,为城市社区提供救生、丧葬、消防、施粥、医疗卫生等公益服务,按罗威廉记载,1823 年汉阳县建起了第一个“善堂”
渠社,灌溉渠道受益农户(渠人)的集体组织
护青会,保护庄稼不被偷盗或破坏的民间组织

-谈话中提到的知识点
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学者哈贝马斯于 1962 年在《公共领域的结构转型》中提出的术语,指介于个人、家庭和国家之间、公民参与公共事务的自主性社会领域
士绅社会(Gentry Society), 处于地方行政官代表的公共事务领域与个人及其家族的私人领域之间的社会实体,通常由传统社会中享有功名的读书人组成
市民社会(Civil Society),是国家行政权力之外的具有自身联系的社会实体

|互动方式|
如果你对本期话题或本节目有任何想法或问题,请大胆在各收听平台评论区留言,或者微博吴琦@五七与主播互动。

🎁
来小宇宙前排评论留言吧!我们会选择幸运观众,随机送出《显微镜下的成都》《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修订本)》《消失的古城(增订本)》其中一本 👇

|本期封面|
摄影:吴琦

|关于「螺丝在拧紧」|
监制:彭倩媛
制作人:胡亚萍
编辑:菜市场
剪辑:椋生
视觉设计:李政坷 欧梦婷
节目运营:刘雨萱
原创音乐:徐逍潇
实习生:张静茜 贾舟洲

展开Show Notes
“日常就是最宏大的敘事”近年来深有体会,每个人都在疫情下有着相似又不同的经历。
57不拧紧
57不拧紧
2024.9.26
王笛老师的研究关于历史,也关于城市空间,在拼命拿时间换空间的当代社会,他的重要的提醒可能在于,人只有夺回空间,才有可能赢回属于自己的时间。
好久没听到王老师的声音,想念,谢谢57
螺丝在拧紧:hi!!我们将送出《消失的古城》一本,请把你的联络方式和小宇宙id一起发送至liuyuxuan@owspace.com🙇
丸尾同学:发啦,非常感谢!!
林伟大
林伟大
2024.9.26
久违的连更😭
螺丝在拧紧:hi!!我们将寄送《消失的古城》一本,请把你的联络方式和小宇宙id一起发送至liuyuxuan@owspace.com🙇
林伟大:感谢57!!!最近真的是运气爆棚!!又是抢到酷玩门票又是抽到书的!!!🥳🥳🥳
小贝猫
小贝猫
2024.9.26
是王笛老师!非常喜欢他的书。最近发现大家对公共空间和更小尺度的社区越来越青睐,也看到很多生活和商业形态在此生长,或许这就是城市活力的一大源泉
螺丝在拧紧:hii!!我们将为您寄送《显微镜下的成都》签名本一本,请将您的小宇宙id和邮寄地址发送至liuyuxuan@owspace.com🙇
好正宗的川普。
螺丝在拧紧:hii!!我们将为您寄送《显微镜下的成都》签名本一本,请将您的小宇宙id和邮寄地址发送至liuyuxuan@owspace.com🙇
44:38 “我们怎样认识我们周边的社会,其实取决于你是否愿意去观察它。”跳出宏大叙事,回归普通人生活,如何看待自己及历史,这是历史学人日常中可以多多思考的课题。
螺丝在拧紧:hii!!我们将为您寄送《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一本,请将您的小宇宙id和邮寄地址发送至liuyuxuan@owspace.com🙇
雪海乌鸦:感谢,已发送
Mi小米
Mi小米
2024.9.26
47:43 45:39 和项飙老师说的“附近”概念是一样的。 我们不要总是关注宏大叙事,作为普通人,我们还是要回到日常叙事中,多多关注日常的附近的生活、多多思考自己当下的状态。
螺丝在拧紧:hii!!我们将寄送《走进中国城市内部》一本,请将您的小宇宙id和邮寄地址发送至liuyuxuan@owspace.com🙇
Mi小米:谢谢老师!已经发送。
妮卡
妮卡
2024.9.26
1:02:08 这里王教授说的网站应该是Rate My Professor😂
蓝飞
蓝飞
2024.9.26
也想拥有像成都人那样茶馆式的松弛,可现实就是既松不下来又自身内耗严重,救救我
蜗牛_Nz2U:先去体检,如果问题不大,那就将就干下去,反之,你自己都会觉得坚持无意义。
parpat
parpat
2024.10.29
王老师的川普太亲切了,像长辈就在身边讲故事
从“一席”里认识到王笛老师,了解到“袍哥”这个名词,又从螺丝🔩在拧紧这里发现了最新一期的访谈,再次听到了王笛老师的声音!感谢螺丝感谢吴琦
18:57 我愿称成都为东方意大利😇
Eva_
Eva_
2024.9.26
来了
Rizennke
Rizennke
2024.9.26
这个选题真的很有意思
闻衣刀
闻衣刀
2024.9.29
目前普通人最大的公共生活大概就是匿名社区———网络,很多时候是躲在默认名字后面,或者从不发言的沉默的大多数。感觉消费主导的城市生活,少了很多让人放松慢下来静一静的空间。
hubolin
hubolin
2024.9.28
显微镜下的写作
eloise暖
eloise暖
2024.9.26
茶馆里的公共生活之所以动人,是因为每一个在茶馆里的人都有相对平等的表达权利和被看见的机会
1:01:57 rate my professor
黑洞打洞
黑洞打洞
2024.9.27
49:05 现在的问题是就怕人有自己的思想,而这个思想又和某种意识形态不一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