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3.为何家会伤人:总能激发出那个讨厌的自己!我们聊聊Let's talk

023.为何家会伤人:总能激发出那个讨厌的自己!

72分钟 ·
播放数396
·
评论数39

【本期内容】

上小学的时候,最羡慕的就是下雨天有家长来接的小朋友,每每同学问一会谁来接你呀,我都不知道如何回答,大脑中永远徘徊着妈妈那句“我去接你,淋湿的就是两个人”。

长大以后,我一直不觉得原生家庭和童年能影响我什么,毕竟我这么开朗和爱笑,某天我突然发现我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会羡慕有人来接送,但又知道没人会来接送我;会下意识拒绝别人的喜欢,但又渴望被爱;害怕身边人离开,但又敢允许所有人离开;会觉得只要没有期待就不会有失望,坚信这个世界上不会有无条件的爱。 

原生家庭不是一时的暴风雨而是一辈子的潮湿,有时候会觉得中国式家庭好奇怪啊,爱里面夹杂着顿感的痛,我讨厌你封建的思想却又心疼你劳累的模样,这种心情非常复杂。

著名的心理学家阿德勒提出了一个“课题分离”的概念,他说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课题,人的痛苦,都来自你干预了别人的课题,或者别人干预了你的课题。我们常常想拿自己的需求,来要求对方。可你有没有想过?想让对方改变,是你的需求,不是对方的需求

慢慢地也开始懂得与父母和解,不再对父母抱有期待,不再把自己当作一个被害者,把自己所有的不幸都归结于父母,期待他们道歉,期待他们改变,也不再把自己当作成一个拯救者,企图纠正他们的观念,为他们的面子、焦虑等负面情绪买单或者背负起原本属于他们的责任,大家都成年了,过得好不好,都是自己的本事,愿不愿意改变,都是自己的课题,请允许他们做自己,尊重他们的命运轨迹。

【时间线】戳这里

00:01:37:回忆涌上心头

00:02:08:作者麦家对于父亲的“恨”

00:03:06:成年人的亲密关系很大程度上是童年关系模式的再现

00:04:47:“独生女”更想逃离父母的掌控?

00:05:30: 人们普遍对家人的容忍度要比朋友低

00:08:34:原生家庭的魔咒:相同的故事会在不同的领域重复上演

00:10:50:为什么听不到父母的道歉?

00:12:32:对抗父母权威时的表现

00:15:32:那么多间房间竟没有一间属于我自己!

00:18:57:凭什么所有的让步和妥协只源于“你是姐姐 ”

00:21:30:偏心的父母知道自己偏心吗?

00:24:00:多胎家庭中老大会有很强的被剥夺感

00:26:09:原始家庭的魔咒:我的出身永远印刻在我的精神之中

00:29:28:父母总想让你以他们想要的方式活着

00:31:02 父母好像一直没有接受我们已经是成年人的事实

00:35:03 愧疚式教育的本质:通过自我牺牲来逼迫对方服从

00:41:30 原生家庭的影响有多大?

00:47:40 没有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可能是一个巨大的魔咒

00:52:05 当代年轻人的“断亲现象”

00:54:12 与父母和解的开始是不再对父母抱有期待

00:58:19 心理咨询是探索自己的一种有效方式

01:04:09 请允许父母做他们自己

【书籍推荐】---《回归故里》

购买链接:m.tb.cn

【金句再现】

重要的不是我们将自己变成了什么,而是我们在改变自己时做了什么。

这个我曾极力逃离的地方:一片我曾刻意疏离的社会空间、一片在我成长过程中充当反面教材的精神空间,也是无论我如何反抗,依然构成我精神内核的家乡。

即使我们成年之后所处的生活环境相较童年时的环境发生了变化,即使我们极力排斥过去,童年的生活轨迹以及社会化的方式依然会持续地发挥作用。

他所生活的时代以及社会区域,决定了他的社会地位,决定了他了解世界的方式,以及他和世界的关系。人们在社会中的发展轨迹早已描绘好,一切变得毫无悬念,在人们尚未意识到这种轨迹的存在时,判决就已生效。我们出生时,宣判结果就被烙印在我们的肩上,而我们未来的社会地位,被先于我们诞生的因素决定和限制着,这些因素便是家族的历史以及我们出生时所处的环境。

【找到我们】

加听友群请加vx:anydaybestday_(备注来意)

公众号:我们聊聊let us talk

小红书:Emma成长日记

邮箱:515295773@qq.com(商务)

同步播出:小宇宙、喜马拉雅、苹果podcast、荔枝播客

展开Show Notes
投票
已结束
8人参与
原生家庭对你的影响有多大
看结果
置顶
参与评论与原生家庭相关的话题,选出三名最走心的小伙伴送出《回归故里》书籍一本哦~
南猫先生
南猫先生
2024.10.06
1:12:02 十天之后,终于我还是回来了。我如此长时间的拖延,是因为我不想面对这些,我在逃避,我知道这样生硬的自剖会有多疼,(是的,我对比并不熟练)一想到这,就忍不住要流下泪来。
起初我还是很轻松的在听,直到想起那年校长去我家颁奖,到处找不到我爸,我发现他的时候,正在村口和别人打麻将,我直接过去掀翻了桌子。在我的记忆里,他是个不顾家,也不够成熟的男人,但伴随着16岁他的意外离世,剩下的影响几乎都来自姐姐和妈妈了,她们把过多的期望放在我面前,而我从开始的“别人家的孩子”,突然就转变了,那些鸡毛蒜皮,酸甜苦辣,从村里人的口中加工,发酵,加速着我步入叛逆期,没有人管控,也没有人认可。这种落差几乎贯穿了整个童年和青少年。而对于最亲近的家人的否定,我需要做出一些让她们开心的事情,才能满足生活的需求。是的,妈妈说过,她爱我,也同时全身心的爱着姐姐。可是您看看自己的内心,怎么会同等的爱着两个孩子,又是两种不同的表现方式呢,这太奇怪了。就像是我长大后同时爱着两个恋人一样。(相同的故事情节会在不同的领域重复上演)我的爱意总是枯竭,但我假装没有这回事。
我用尽力气也终究是走不出我的童年。
姐姐似乎继承了父亲的诸多优点,更成熟更懂事,(当然我知道也更辛苦,但我没办法体谅她,也没办法体谅母亲,至少在我成长的大部分时刻中)
而对于母亲的关心,我显得十分冷漠。对于掌控,耐心甚至低于一个朋友。
有时会想,我一定不要像他们那样,但你知道,生活是讽刺的,这样很容易让事情变得适得其反。
就这样,我继承下了母亲的优柔寡断,同时又极力摆脱。沼泽一般的,越挣扎越陷落。性格也偶尔怪异,知道没有人靠得住,没有人可以信任,所以朋友也只是浅交,更多是在书中寻找庇佑。
几次渴望的亲密关系,也都无疾而终。我知道自己会犯错,会受挫,也知道他们最终都会离开。并感觉到,幸运之神并没有眷顾我和家人,以及爱人。母亲身上的,两种相反的性格轮流的到我这来,无限的爱,和无数的置之不理。我担忧自己也会这样,一种不稳定的预感,感到焦躁不安,害怕自己不能长时间保持同一种脾性,同一种决心,而做出一些令自己手足无措的举动。
为了避免自己走火入魔,开始有意识的接触心理学,意识到他们也是第一次做父母,也会犯错,也会执拗的不肯低头,他们也只是从我们走过去的,而我们的期待也在成为我们的执拗。我们无往不在童年之中行走。也渐渐的明白了,每个人都是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成型的。无论长大生活在什么地方,都有个声音召唤着,绝对地召唤着。这就是为什么,我们的本来(本我)便是如此。
日本作家伊坂幸太郎曾说过:“一想到为人父母居然不用经过考试,就觉得真是太可怕了。”
因此我们最终要回归的课题,就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自己的过去,我们要活出自己的生命,去认识,去正视,并培养爱的能力。允许他们眼望上苍,允许自己脚踩大地。
南猫先生:晚上在看马哈拉吉的《我就是那》,有一段感觉很共通,我们是我们所不知之物的奴隶,是我们所知之物的主人。无论什么恶习或弱点,我们都去发现并了解其发生的缘由和它运作的原理。经由这种知晓,我们克服了它。当他被带入意识之中时,逃避就溶解了。无意识的溶解释放出能量,心灵就感到满足,并变得平静。
Emma瓶盖儿
:
谢谢你的分享,自我剖析真的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伤口一遍遍的揭开缝合结疤不断循环的过程,不是一件易事,但是也是这个过程,我相信你比以前更自由、更真实了,我们一起慢慢成长吧!
4条回复
娜娜_DVjI
娜娜_DVjI
2024.9.26
我也是生长在一个重男轻女的家庭,我和别的孩子不同是,我右腿有残疾,而我的残疾并没有换来父亲对我多加的关爱,反而是厌恶和嫌弃,现在我也成家了,我发现我不会和伴侣和孩子相处,我也发现我越来越像他,像他的冷漠,像他的说话咄咄逼人,甚至人身攻击。每次我说话像他的时候,我都在想,我要控制自己。可是,还是会反反复复的重复,甚至情绪失控。长大后发现,小时候最不喜欢和最不想成为的那个人,可自己偏偏就还是最像他。有时候在想到底是原生家庭,还是基因带来我当下的性格,我已经有些分不清楚!
lili01
:
拥抱你🫂我想先肯定你,你已经比曾经的父亲做的更好啦!不要苛求自己,意识到是改变的第一步,只要一直在改变,相信一点一滴的积累,未来是由当下的每个微小的想法组成的,一定会更好的!
Emma瓶盖儿
:
抱抱~
含章章
含章章
2024.9.26
终于等到更新啦~认真听完,我觉得原生家庭对我的影响是很大的。都说性格决定命运,而性格,很大程度上是由原生家庭塑造的。长大以后,我很容易感到自卑,可能因为从小被严格要求,依旧记得自己拿成绩报告单回家时因为没考好而战战兢兢,到家后母亲严厉的批评与指责。儿时的我太懂事,以为懂事是一种夸奖,后来渐渐讨厌别人对我这个评价,觉得这是一种捆绑与束缚。长大后依旧对目母亲有一种惧怕心理,不敢违抗,我的叛逆有时候只能秘密进行。我已经开始寻找一种平衡的相处方式,用杜素娟老师的话来说,“阳奉阴违”,让自己舒适,同时也不制造太激烈的冲突。成年后有在学习好好养育自己,所以不再责怪原生家庭,开始相信自己具有改变自己的力量。我知道我从何处来,我为什么会成长为现在的样子,但更重要的是,我可以选择将自己的未来塑造成为什么样子。
之前读到鲁迅先生写的《我们现在怎样做父亲》,很是感动。“总而言之,觉醒的父母,完全应该是义务的,利他的,牺牲的,很不易做;而在中国尤不易做。中国觉醒的人,为想随顺长者解放幼者,便须一面清结旧账,一面开辟新路。 就是开首所说的‘自己背着因袭的重担,肩住了黑暗的闸门,放他们到宽阔光明的地方去;此后幸福的度日,合理的做人。’这是一件极伟大的要紧的事,也是一件极困苦艰难的事。”如果以后我选择成为母亲,希望自己可以朝觉醒的父母方向去做。
lili01
:
一样一样,同感,我也在成长的路上对我妈有惧怕的心理,不过现在已经在学着变得勇敢,做自己,敢于面对冲突和别人的不满意,说直白一点就是厚脸皮一点啦,做的不好又怎样呢,哈哈!我们一定会成为比父母更好的父母(假设会选择做父母的话 哈哈)
Emma瓶盖儿
:
每一次看到你的评论,都能发掘我们相似的地方,哈哈,感谢宇宙链接,再次很高兴认识你,恭喜章章获得本期赠书一本,请及时添加anydaybestday_,发送你的收件地址!
4条回复
逆流而上-
逆流而上-
2024.10.02
原生家庭:
恰逢国庆,在火车上听了这期关于原生家庭的播客,真的狠狠地共鸣了。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们家的基本情况吧,父亲今年55岁,母亲52岁,姐姐29岁,我20岁,且,我是我妈怀的第五个孩子,姐姐是第二个,其余的孩子,在当时还可以查性别的年代,因为查出来是女孩,都没要了。从这里就可以看出来家里对于养儿防老的重视,和对想要一个儿子的期待。

从小,姐姐是跟在爷爷奶奶身边长大,而我却能跟在父母身边,对于儿子来说,这样的生活似乎没什么不好的,家里人重男轻女,似乎无论做什么都会优先满足我的感受。但实际情况是,我也就仅仅跟在了他们身边,母亲是个很节约的人,对她自己,对我,对整个家庭都是如此,所以家里很少看到什么贵的水果和零食。印象最深的一次,大概七八岁的时候,跟母亲去菜市场买菜,我看到了樱桃🍒,四五十块钱一斤,跟母亲说我想吃,能不能给我买点儿,她拒绝了,用了过去一直用的理由,等下次吧,下次妈再给你买,这句话我真的听了很多很多很多很多次,所以那一次我闹脾气了,我说,每回都是下次,你哪一次给我买了,这次我就要买,你不买我就不走了。然后我妈就破防了,开始骂我,多么多么不懂事,一直不知道体谅他们有多么不容易……自那之后,我再没跟她提过任何我想买的,有些贵的任何东西。
还有,父母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差,在我上初中之前,就13岁之前吧,他们经常是,三天一小吵,五天一大吵,一周打一次架。然后,他俩都会迁怒于我,直接开骂,再棍棒相加。其实我一直想不通一个点,我跟姐姐,从小都是父亲和母亲两边的社交关系圈里的成绩优异的好孩子,但是我却从小被他们打到大骂到大,直到初中,他们都还想如此,在一次我妈准备动手打我的时候,我抓住了她的手腕,她挣脱不开,此后,她知道,她再也打不了我了。所以在那次之后,她跟我闹矛盾,只会骂我,我就直接给她怼回去。结果我爸知道了,回来直接先两个耳光扇过来。所以初中的时候,我就跟朋友们说,高中我一定要住读,一个月都不一定回家一次。

可事实是,我高中只读了一学期的住读,其余5个学期都是走读,那个时候,他们每天会五六点就起来给我做早饭,然后再去睡觉,晚上回家,家里会有我喜欢吃的水果,而且,他们为了不影响我学习,都是背着我吵架,我回家就冷战,虽然气氛很尴尬,但是不会像以前那样生猛。正如播客里聊到的,我妈特别擅长愧疚式教育,她把她所有的不幸归结于这全都是为了我,为了我,她选择不跟爸离婚;为了我,她选择放弃了很多工作机会;为了我,她多了很多额外的花销;为了我,她的人生已经完完全全的为了我……
可是我只想说,不是我要你们生我的啊。

现在的我,是一名大三的学生,在去年和今年,和我妈都有一次很严重的争吵,以至于我现在对她,朋友圈屏蔽,微信备注由mom改成了她的名字且设置了消息免打扰,她的电话我从来不接。

其实回想起过去的一切,姐姐跟我说,是时代和环境让她变成这样的,虽然姐姐大我9岁,且从小我俩相处的机会并不多,但是我俩的感情一直很好,所以当我意识到,家里重男轻女的时候,我会很难受,我会想方设法让姐姐开心快乐,虽然家里重男轻女,但我一直秉持男女平等,且姐姐是我心里排名T0级别的存在,所以我们姐弟俩,感情一直都很好很好啦!这也是我之前很多次想离家出走时给自己找的留下来的借口,只要等寒暑假到了,我就可以见到姐姐了,就可以跟姐姐一起玩儿了,希望,是我的世界的第一动力!

现在,时间在慢慢流逝,我们在慢慢长大,父母在慢慢变老。很多时候,我也会想着父母的好,想着他们的不容易,但是这两年的两次争吵,让我意识到,有些人,不值得就是不值得,不配就是不配!我妈不值得我和姐姐真心付出,所以现在跟我妈的相处,我就秉持着自己怎么开心怎么来,想跟她发两个字就发,电话不接就不接,一切以自己的感受为出发点……
我不知道这样对不对,但是我知道,我不会后悔,每个人都有自己和这个世界的相处方式,也都有自己和他人的相处方式,所以我并不在意别人的眼光。
而且,我很享受现在的时光,之前读了阿德勒的《被讨厌的勇气》,让我更加明白,我得认真的活在此时此刻。无论之前的人生发生过什么,都对今后的人生如何度过没有影响。决定自己人生的是活在“此时此刻”的你自己。

以上,写给自己,希望你开心快乐,勇敢地去生活,勇敢地去享受你自己的人生!
lili01
:
谢谢你的信任,跟我们分享这么多经历,真正对未来产生影响的是我们当下的每个想法和决定,希望我们都越来越好!享受快乐勇敢不后悔的人生!!🥳🥳🥳
Emma瓶盖儿
:
嗨~读完你的评论非常感动,感谢你真诚走心的分享,感谢你洋洋洒洒两千字的分享,笔芯~恭喜获得本期赠书一本,请及时添加anydaybestday_,发送你的收件地址!
4条回复
她_VElR
她_VElR
2024.10.22
结尾歌曲名是什么吗
lili01
:
Turn The Page
莘野
莘野
2024.10.17
听完了这一期播客,我觉得有的地方简直就是跟我一模一样,跟父母的矛盾,跟妹妹的矛盾,简直太像了。每每回想起那些和他们歇斯底里的争吵的时刻,都觉得很痛苦,我觉得我可能永远不会像我的大学室友那样和她的妈妈轻松愉快的聊一个小时电话,大学时期真的特别羡慕他们那种家庭状态,但我知道这在我身上很难实现。原生家庭对一个人的影响是巨大的,比如性格的养成,思考问题的方式,对我来说,我希望能慢慢把自己重新养一遍,能够有自己想要的生活,想要告诉自己,有些事情并不是你造成的,犯错了也没有关系,做的不够好也没有关系,不要总是担忧,不要害怕, 还有,尊重他人命运。总会有好的那一天吧,加油!
lili01
:
拥抱🫂
30:04 抱抱~
Emma瓶盖儿
:
抱抱~
ci桐ci桐恰恰恰:抱~
19:23 我尊的很幸福呜呜呜,我是妹妹,我有哥哥
Emma瓶盖儿
:
真好,替你开心,加倍幸福!
ci桐ci桐恰恰恰:耶耶耶
JerusalemDrm
JerusalemDrm
2024.10.17
控制欲极高的母亲,女儿是妈妈,儿子是丈夫,老公可以主动屏蔽她,所以她会把所有的焦虑怨怼用各种方式宣泄在孩子身上,用控制当做爱,其实就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安全感,付出的越多要的越多,最后孩子就被吸空了。因为善良听话的孩子天生就是爱妈妈的但是成年人的焦虑不是孩子的爱可以弥补的。
Emma瓶盖儿
:
成年人的焦虑不是孩子的爱可以弥补的!👍👍👍
JerusalemDrm
JerusalemDrm
2024.10.17
43:55 是啊,就是因为从来没有被正确的对待过。
JerusalemDrm
JerusalemDrm
2024.10.17
40:16 我靠,一样的我完全没有小学六年级到高一的清晰记忆
JerusalemDrm
JerusalemDrm
2024.10.17
37:05 而且他们知道愧疚教育的危害的,他们就是故意的,他们不爱你,他们爱控制的感觉。真的
JerusalemDrm
JerusalemDrm
2024.10.17
36:04 这种家长就是没长大的孩子,而且是婴儿状态,他们的一言一行的有本身无责任的恶,真的很有毒。
JerusalemDrm
JerusalemDrm
2024.10.17
21:04 因为你父母没有成长,他们还是小孩
好讨厌对比
JerusalemDrm
JerusalemDrm
2024.10.17
35:31 是的!!!!!
19:00 父母这么做好窒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