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期主播
肖一之:译者,学者,高校教师
何雨珈:译者,撰稿人
后期制作:M-A-O
场地鸣谢:028.C青年创意社区
何雨珈:给想重拾英语的朋友推荐《柳林风声》(The Wind in the Willows),因为它美啊!
肖一之:达咩!大清已经亡了啊大人!看点儿新的吧!
对于想通过阅读学习英语的朋友,应该阅读自己理解其时代背景的作品。《简爱》好看,但也是咸丰年间的作品了。雨珈推荐给朋友《柳林风声》也有很多当时的文化梗,也许难以理解,也有一些词源更早期词汇,也许难以理解。所以,看当代作品吧少年!
何雨珈:很多朋友选择一开始阅读经典原文,也许是已经有了中文译本阅读的经验。
肖一之:近代中文译本对更早期经典作品的呈现,也许抹平了原文的时代气质。
因为喜欢单口喜剧接了马克·吐温,翻着翻着be like:这是啥啊?这单词、这短语、这表达是啥啊?嘻嘻,文字大师玩的文字梗也是百年前的文字梗啦!翻译过程中如何处理英文的口音呢?德伯家的苔丝怎么就不能说山东话呢?要不咱俩腻歪一下?没倒装啊我!
- 高校英美文学老师书单倾情放送:
肖一之推荐大一学生看的第一本原文作品竟然是——《克拉拉与太阳》!然后按照写作出版时间倒推,选取各年代优秀作品来训练学生,目的:上密度,学会基本文学阅读常识,理解英文行文逻辑,理解修辞的目的。
为什么第一本是《克拉拉与太阳》?——人工智能又双叒赢了!书中 AI 角色的语言更平,更简单,但也会不断进步,反应了石黑一雄作为文体大师的杰出技巧,不会吓人,又能读出深远之感。
没必要一开始挑战莎士比亚,同时语言教材全宇宙最无聊(李雷老师和韩梅梅老师,好走不送)!不应该把语言和它所依附的文化、历史剥离开,从来没有没有思想的语言存在。
- 肖一之教学书单推荐(按顺序服用效果最佳):
《克拉拉与太阳》(Klara and the Sun)
《使女的故事》(The Handmaid’s Tale)
《蝇王》(Lord of the Flies)
《一间自己的房间》(A Room of One’s Own)
《到灯塔去》(To the Lighthouse)
《青年艺术家的肖像》(A Portraint of the Artist as a Yong Man)
《黑暗之心》(Heart of Darkness)
为什么读约瑟夫·康拉德:波兰人,语言质感不同。
突然跑题但又圆了回来:从对非母语写作者的阅读体验聊聊英语阅读。阅读这种异质感的母语会有一种新的感觉和体验,能打开母语使用者的眼睛耳朵和舌头。
作品推荐:《我用中文做了场梦》,亚历(意大利),中国作家颜歌的英文写作——老娘就是来 vandalize English 的!
阅读习惯就像肌肉一样,需要训练,适应英语的阅读节奏,循序渐进的训练很重要,如果一开始就莎士比亚,肯定会一出门就摔倒了。
《江城》(River Town),《寻路中国》(Country Driving),看看外国人写中国是个很好的入口,看自己熟悉的故事,《江城》也让何雨珈感到阅读英语原文的乐趣。何伟不用大词,而是把正确的词放在正确的地方。肖一之首次感到原文阅读乐趣的书是《天使之门》(The Gate of Angles)。
具体的小技巧:不被吓到很重要,阅读的flow远重要于搞清每一个词,不是所有的阅读都是精读,尤其以非考试为目的的成年人,不如享受阅读。
“肖一之教学书单”能让大学生在两年里累积二十多本百万字的阅读量,应该已经建立了阅读习惯,而对于更多人来说休闲阅读只需要在日常中构建阅读习惯即可,试着换一个语言就好,喜欢什么领域,就看什么领域的英语文章,比如喜欢科技可以看 The Wire 的文章。而时间紧张情况下,阅读短篇,是放松也是学习,近来读的弗兰纳里·奥康纳。总之就是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 推荐:刘宇昆短篇,康拉德短篇,雨果奖的短篇,知名杂志的短篇,归根结底——维持兴趣,不是承担任务。
成年人嘛,也不能全都要,要想清楚自己的目的。
追求流利害死个人!不太标准的话语也很有魅力和趣味。
随意和偶遇其实很重要,图书馆和书店的重要性值得强调。
肖一之近期推荐:Waterlog,中译本叫《野泳去》,是活生生的人的作品,阅读乐趣之一是有很多“烂梗”,但在翻译中很难表达。翻译也在可能范围内做到了最好。
何雨珈近期推荐:The Beak Of the Finch,直译就是《鸟喙》,刚刚交稿,敬请期待中文版。
原文指向的背景很难传达,翻译中的抹去有种把视频清晰度降低的感觉,貌若潘安和他人很帅,是两种不一样的美学体验,也是文学表达意义的丧失。发掘兴趣比起阅读经典更重要,而每一次阅读都是之前所有人生经验做出的准备。通用的道理很简单,难的是去做。
最后,终极建议竟然是:做雅思阅读题(非广)(小镇做题家这病得终身服药啊!)。
《经济学人》(The Economist)一类杂志也不是不可以,毕竟它的确很阴阳怪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