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这个大课题,是“别去读书”之前的讨论一直围绕着的中轴之一,但我们从未真正地直接讨论我们的自我建立过程,和我们对寻找自我的困惑。
在本期的讨论中,我们发现,在与他人的交流、碰撞中,我们逐渐得以看见自己的样子。这有点像照镜子,也有点像借助参照物建立属于自己的坐标轴。如同伊藤比吕美说的“能坚持‘我就是我’的人,也能理解‘他人是他人’。”我们在关系的波动中尝试找到自我的模样,学会坚持“我就是我”和理解“他人是他人”。你看,“自我”从来就不是如它字面所指的那样,仅仅是某个人自己的事情,我们依赖外在的许多人事物为自己定位,并尝试借此找到自己。
在这个过程中,受伤、怀疑、猜忌、回避、退缩,甚至是伤害自己和他人的情况,都不可避免,或许我们可以对自我多一些允许,接纳这个过程中的每一面,而不止是期待光明的部分。
接下来你将听到:
- 00:57 寻找自我是一个和他人交互的过程
- 02:40 两个案例故事
- 11:03 自我是一个定制产品:如果我们把摸到自我的形状视为一种“贴身剪裁”
- 15:33 对世界的理想憧憬影响着我对自我的期待
- 21:28 我们是怎么样发现自己的主体性视角的?释放攻击性!
- 27:37 我没有释放出去的负面感受,会堆积在那里,阻碍着我
- 29:50 释放“真我”令我自责
- 33:43 伊藤比吕美老师精准而简练的建议
- 38:37 一个对照组:小孙的自我反思和许女士的外归因逻辑
- 44:45 我此生的课题就是成为我自己
- 57:48 小孙:我照着以前期待的自我走着,但还是觉得有一点点不满足
- 62:18 小马:我高中开始觉得“实在不行我去卖衣服/开美甲店”,但我却搞了纯文学
- 72:36 小孙:我希望我对自己多一点肯认
- 80:28 小马:我会希望我能对自己多一点允许
- 82:01 人生就是一个巨大的预期违背
节目策划/音频剪辑/文案/主播/终审:小马@Marsa❤️
节目策划/主播/终审:小孙@存放处处长
bgm:Beatles All You Need Is Lov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