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8-政治娱乐化会给现代社会带来怎样的后果?独树不成林

118-政治娱乐化会给现代社会带来怎样的后果?

31分钟 ·
播放数66316
·
评论数479

本期播客从韩国综艺开始聊起,讨论政治娱乐化会给现代社会带来怎样的后果。我认为现代人会越来越把自己想象成一个政治中的观察者,而非参与者。其次,我认为现代人会越来越习惯从抽象的理论出发来思考社会议题,而非具体的事实,这会带来判断力的扭曲。最后,我认为政治娱乐化的预设是观点之间的绝对平等,而这种平等将会慢慢消减说服的可能性。

前奏:肖邦第二奏鸣曲第二乐章

弹奏人:日安

插画:海盗园丁

展开Show Notes
好云相护
好云相护
2024.10.06
我感觉节目里的好多嘉宾的表现完全跳出了那四个维度评判的结果,比如看上去无脑爱男的sugar其实非常冰雪聪明,实际行动中也更偏向女性, 而白熊的很多表现也与体现出她女权包容标签下的矛盾和孱弱之处。这些正好体现了抽象标准的局限性,有利于观众打破靠标签定义人的思维。何况,在思考抽象问题时,人总是会引用具体事例来阐释,怎么能全是完全抽象的思考呢?
Tris_:博客中提到,如今很多人都认为仅仅通过思考某件事的对立面就可以证明观点的批判性,这样看来你的这段看法其实很好地证明了这个事实。并且,“无脑爱男”“偏向女性”“女权标签”这种比较标签性的用词其实恰恰体现了播客所说的阵营站队模式、抽象思考。你的用语和对人的划分(爱男/女权)其实体现了你的阵营。打破标签不一定就是独立思考了,其实很有可能还是在一个阵营里打转,为自己辩护。
Kelsey_qy:但是很多人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便会用测试里的那些抽象标签来评判参与者的所作所为,节目中的人在当下面对的是具体的问题,他们做决定时必然会是现实的狭隘的有偏向性的,但是我们观众一开始便会以测试结果为依据来判断,甚至如果没有那个测试结果,观众还是会用时下最流行的一些标签来给节目嘉宾下判断,“简直是典型的顺直男”“他就是现实中女权男真面目”这种判断在节目一开始非常明显。确实,后来因为每个人表现出了不同的一面,观众对他们的态度会有改观,但是这种现象难道不是抽象标签影响人们判断的表现吗?可怕的就是观众以为自己“上帝视角”所以就以为自己的观察是理智的客观的,但事实上我们所做的观察也是受到局限的、被抽象的概念扭曲的。
7条回复
酒神少女
酒神少女
2024.10.07
我们也针对这个综艺专门做了一期针对节目创作目的的分析内容,因为同时也看过制作组之前做的另一个综艺《社会游戏》,所以发现他们不仅仅只是政治娱乐化这么简单,就算只看《思想验证区域》也会发现,明明和你思想验证对立的人,居然也能做出令人敬佩的好事,和你同一个区域的人,居然会毫不犹豫的舍弃你。
人和人是复杂的,不可以简单被思想测试定义,这才是整个综艺要表达的意义。
五月渔郎
五月渔郎
2024.10.07
05:54 其实主播从这分钟开始,讨论的内容就和这个综艺思想验证区域《The community》无关了。另一方面这个综艺的热播,从哪一个角度来说都不是“政治娱乐化”吧,难道政治娱乐化,就是指大家都在看这个综艺?甚至不是在讨论大选?
果粒橙_rL6l:是呀,感觉开始提到的负面影响跟“政治娱乐化”本身没什么关系,而且不理解主播说的把人们从参与者变成旁观者,我觉得恰恰相反吧
梧桐啊:是的,我觉得树老师后面聊的政治娱乐化的风险完全认同,但这不是这个节目在做的,而是当下本来就在发生的,无论是国内看美国大选还是大批量的键盘政治家,都是因为我们在观察而非参与。但这个节目本质是一个微缩社会,我研究生研究的课题是组织行为学,涉及一些搭便车实验,基于这个对节目感兴趣的,后面发现有群体的地方就会必然出现社会和政治问题,而节目恰恰设置的是一种人人必须参与而非观察的场景(对于选手来说),虽然可能很多观众仍然代入观察者,但是我已经看到了很多评论是完全代入自己和代入现实去思考的,发现原来很多决策真的关乎利益的时候是很难艰难的。从这个角度我觉得这不是政治娱乐化,而倾向于娱乐的严肃化和政治化?至少对于那些在网上因为一些宏大、抽象问题吵得不可开交的网友来说,这个节目的意义是让我们看到具体的人,发现不同观点背后不是不可理喻,类似于树老师在网络政治那期聊到的观点。
5条回复
木下子牙
木下子牙
2024.10.07
19:49 不过节目展现的恰恰是一个撕标签的过程,不能简单归为“政治娱乐化”。我认为中文互联网上讨论局限于测试是因为不深刻的话题性讨论门槛更低也更容易获得流量,既不是节目本身想讨论的也不是认真看节目的人会真正关注的。真正认真去看节目的人,是很容易观察到持有相同观点的人往往并不相互信任,持有不同观点的人也并不总是在真实的生活中存在矛盾,也很容易理解到“真实政治远远比标签复杂”才是节目想说的。
HD677924h:复活券应该属于个人还是集体。白熊制定规则的基准。这些都吸引我们去探索背后的不同理念。
Type-D
Type-D
2024.10.06
一个还没有出发的人嘲笑一个走得太远的人,一个在山脚下的人嘲笑已经翻过山顶的人。
仲树1
:
没有政治自由的人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他们眼中“走得远”“爬得快”的韩国,赞叹他们敢说,认为这就是值得向往的自由。自由固然值得向往,但是高度原子化、社会矛盾无法调和的韩国人,看着着电子屏幕上”杀疯了“”好敢“的综艺制作,手机散发出的莹莹微光照亮了他们孤零零的出租屋里油光水亮的水光肌,内心感到震慑和满足。错把尖锐当深刻,这不是自由,这是一种全新的奴役。今天的中国人,让我想到了19世纪的俄国知识分子羡慕无法无天的法国人 https://www.xiaoyuzhoufm.com/episode/66fee91d6c7f817786b18e67
矛门:我感觉你羡慕可以去那边生活一段时间感受一下,因为我老家有很多韩企,我周围不少亲戚在韩企工作,我也定期会去韩国。我个人观察其实东亚三国年轻人在公众平台发表政治观点都是减少的。以下仅代表个人观点: ①韩国学生复读率非常高,因为他们所谓好的就业专业就那几样,律师,医生,还有考公。还有就是进入那几个财团(半导体,造船,汽车),其他基本上没有他们认为的好工作 ②他们的前后辈文化深入骨髓,见面一定要知道你哪年哪月出生,你成为前辈之后也要使唤甚至打压晚辈,很多在大陆看起来的底线犯错(吸du,贪污)在他们那就还好,校园霸凌是他们cancel一个公众人物的最大公约数。 ③对女性服美役的要求特别高,整容尤其削骨那种大手术做的人也特别多,甚至我有好几次听几个韩国男的吃饭聊天说回家看到老婆素颜很震惊,还教训了他老婆你太让我失望了balabala,还说阴阳怪气我怎么上班不卷头发,说你们中国女生就这么没礼貌吗?加上他们普遍男的不做饭,听我谈到我家都是我爸做饭,震惊的人很多,我感觉他们普遍观点家里女性不做饭就是奇葩。 ④如果说最讨厌中国人观点的国家,我会投韩国一票,我不知道你有没有朝鲜族的朋友,他们很多会去韩国打工,他们很多人即使因为语言基本上一样,在韩国做劳工甚至和韩国人结婚拿到了韩国国籍,永远是二等公民的感觉,一旦有几个词听出来和韩国的韩语不同认出来你是朝鲜族,那个语气态度立马不同了,可能是我偏见了,但我认识二十几个朝鲜族的,他们普遍在韩国赚到钱之后还是选择会东北买房养老,说起韩国人负面情绪多,因为他们被认为是韩奸,是偷他们的服装和文化,偷他们的技术,抢他们的工作,再加上他们的低端半导体,造船,汽车产业已经逐渐市场份额被中国吃掉一部分了,五年之后他们韩国的几个强产业真的会进一步被中国逐渐替代,他们只会更觉得我们是抢了他们工作。如果一个韩国人在油管上拍了个来中国旅游的视频,你就看韩语评论区90%都是骂的。不过济州岛那边中国人确实去的多,那边韩国人赚钱倒是对中国人印象挺好的,其他城市普遍对中国游客持负面观点,认为很吵没素质堵了他们交通 ⑤歧视,我不知道为什么,现在韩国可能确实缺劳动力,越南人柬埔寨人印度巴基斯坦人之类的现在你能看到比以前多很多,在便利店或者保洁你能看出来明显外劳多了,但你要和外劳聊天你会发现他们被明显的种族歧视,当时开放外劳说的什么政策说没就没 …… 哦对了,他们会认为儒家思想害了他们韩国,就怪中国的儒家思想,导致他们那边给年轻人机会很少,再加上他们普遍看英美媒体所以一些政治观点你懂的他们也是跟着英美,那是一个绝对的批判妖魔化,恕我直言,中日韩那种前后辈其实是他们自己没有改变,咋就怪现代的中国了?掌权的人你不去斗争去行动,怪起我们了我也是不理解 ……以上仅根据我自身经历,可能局限了,但这只代表我自己观点
28条回复
麦女士
麦女士
2024.10.07
用“娱乐”的形式来表达的内容就一定会娱乐化吗?
notonline_GK36: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可以推导出的问题而是需要观察的现象
READMEe:要不然呢?这种注重故事情节的show 难道因为主题严肃就变得严肃了吗?
3条回复
远扬
远扬
2024.10.08
其实我觉得树老师自己把这个节目从头看到尾比较重要,感觉你在探讨的其实和这个节目最终呈现的无关,只是借着一个综艺是用这样的形式就顺便发表了一番自己对于这一类问题的看法……
Kelsey_qy
Kelsey_qy
2024.10.06
哇,几个小时前刚刚刷完思想验证区域The Community,看到后期确实发现最开始的评分太抽象太标签化,每个人都是复杂多面的,因为有这些标签大家都有意无意之间在划分派别、拉帮结伙,单方面制造假想敌。
但是就像树老师说的,现在的年轻人热衷于去做这样的测试,把测试出来的标签贴在自己身上,综艺里有一些人做出来的测试其实与自己做出的行为不一致,有个测试结果显示女权男,在采访里说会根据网络上舆论的风向和数据判断性别议题、政治倾向性这些,看哪个对自己更有利而进行选择,这个行为本身就反映了这种测试题在把人简化和标签化,以及它背后抽象的观点分化非常单一,一个人可能会因利益驱动选择某一倾向,而ta现实中具有的复杂多面性被在乎这些标签的人忽略,对人的判断进而发生了扭曲。
我看了综艺之后也跟风去做了这个测试,测试结果出来的一瞬间就觉得好没意义,测试结果并不能代表我在生活中做每一个决定时都会遵循这个标准,唯一的用处可能是我把它发在网络上“显摆”一下自己在政治倾向、女性议题等方面有多开放包容,然而这并不是真正的开放和包容。
五月渔郎:我也看完了这个综艺,做完了这个测试,和贴标签的想法相反的是,我反而觉得有一个更新的视角和纬度去观察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并且把一些抽象的“意识形态”具像化。不仅是四个维度的象限,同时也可以看看分数的高低,越低的分数可能代表越包容接受之类。我和我身边的一些朋友都测了这个测试,比较有趣的是我们的共性很大。这也提示我们,政治倾向和意识形态其实和个人的言行习惯在相辅相成。总的来说,这个综艺在制度的建立,社会的形成,和人性的揭示上有很高的先锋性,绝不是简单的二极管去概括。
Zitian1027:但这个综艺还挺有意思的
3条回复
五分熟白
五分熟白
2024.10.07
主播说的很有精神,虽然我也没看过这个节目,但是我不认同对该综艺的如此批判。
1. 政治实践中观察过程和决策过程不应该是割裂的,对于大众而言没有暴露在公共场域的讨论,直接做出的决策固然可以代表自己的利益,但这样的结果也不一定让大家满意
2. 现代美国政治的娱乐化固然使政治陷入了只打嘴炮不解决问题的恶性循环,但在特定的政治运作体系下,这不失为少数几种可以引起公众对政治问题产生兴趣的方法。选举体制和组织体制是根本,而娱乐化是结果
3. 在当代追寻古典的政治参与是不现实的,媒体和网络不再允许那样的组织方式了
Zitian1027
Zitian1027
2024.10.06
这个节目其实测试完全不重要,但是里面讨论的议题很重要。
Julia_Scott
Julia_Scott
2024.10.06
30:56 也许在美韩已经出现了过度平等思潮下的政治娱乐化,但国内好像并没有到过度?更多的是普通人刚刚开始疑惑和学习基础社会生存逻辑🫣至于标签式划分,更多是内容传播上,更容易低门槛的引人关注,往后看就能打破初始偏见。
曲项向天歌_yard:但是在互联网普遍的简化语境下,能有百分之几的人往后看呢?
10:03 这场讨论中对“政治娱乐化”这个概念的运用似乎过于泛化了,君主论中的示众场景可以称为景观化但离娱乐化这个概念似乎还有点距离。
Janettttt
Janettttt
2024.10.08
我认同主播对“如果我们仅仅以抽象化的政治理论划分立场和贴标签会掩盖复杂的现实”这个问题的看法,但是就我看完《思想验证区域》全过程的感想来说,这档综艺告诉我的恰恰是要“去标签化”,节目开头的四维测试是导演刻意的设置,开始看的每一位观众包括我,难免会根据测试的结果对某些嘉宾产生好感,对某些嘉宾有贬低或者厌恶。如果这档节目,仅仅停留在议题的辩论,那难免会加深这种刻板印象,但实际上在议题辩论之外它是加强实践性的,它又融入了生存节目的元素,这就意味着它的导向偏向了具体和现实决策的过程。因此,我在观看的过程中开始不断对自己进行反思,因为我发现,哪怕是我因为立场“看不起”的人,不认同的人,在一些决策中也会说服我,我也会做出和他一样的选择,到最后我最大的感受是“决定人行为的可能不是立场,而是处境”。因此看完节目之后,我反而提醒自己放下立场和标签的粗暴判断,而去考虑具体和复杂的现实,就这方面来说,我认为这档节目是个成功且正面的例子。
_heyxxxJ:没错 而且一开始每个人物的倾向都会清晰地展示出 但最后后采的时候是模糊了这一点 所有人的倾向都是一样的标识 这里很明显能感受出节目组的“去标签化”
IS-Ctype
IS-Ctype
2024.10.07
03:15 我觉得好像制作组并没主播说的这么这意思……
向晚_uaL2
向晚_uaL2
2024.10.14
我猜测主播大概率没有真的看进去这档节目,就以此为出发点阐述一种负向的批判观察,对节目立意的理解也是狭隘的,这种播客制作行为是否也是一种不负责任的表现?
向晚_uaL2:另外,我也补充下,我恰好做过贵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对饭圈毫无兴趣,但我为被你中伤的这些普通人感到可悲
向晚_uaL2:我从头至尾没有发表过我对这个节目的价值的任何看法,从头至尾你回避你没怎么看节目就做批判的事实,你凭什么主观指责我被腐蚀,是饭圈的人?你能接受别人指责你无中生有的事情吗
10条回复
jrHj
jrHj
2024.10.06
想来挺讽刺的,这个综艺中各嘉宾的行为发展故事走向,其实恰恰说明了开头那个测试题是对人思维的过度简化,恰恰说明了政治不可能被区区四个维度概括和决定(比如同样主张的人可能敌对,完全相反的人可能合作)——而xhs上大家讨论最多的却是“我是什么类型、你是哪四个字母”。这个测试之于综艺节目本身,更像是“用这个综艺来打破这个测试所代表的认知误区”,结果大家却把更多注意力放在这么个测试题上。
六七零
六七零
2024.10.06
18:25 从完全不思考到理解标签、进一步理解自己为什么反感某事件中的某现象,也算是是具象和理论的交互……不太认同娱乐化一定会导致判断扭曲……
ciacia_k9f3
ciacia_k9f3
2024.10.10
感觉主播应该没看这节目,然后就直接说了这一堆
六七零
六七零
2024.10.06
12:52 不是因为做不了决定才会成为旁观者吗……
仲树1
:
当然,很多中国人会自暴自弃地认为因为现实因素,他们无法成为参与者,只能成为观察者。但是政治不仅仅是治国层面的,政治也是身边具体的方方面面社会的关系。我们看到的是越来越多的人放弃参与决定具体的社会关系,而选择做一个抽象地绝对孤立的个体,这种社会关系的解体和这种自暴自弃的态度不无关系。绝大多数历史中的绝大多数社会中的绝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力做你想象中的这种政治决定,但是你仍然选择可以成为一个身边政治的决定者而不是旁观者。
逗号_DKZX:只要有允许存在话题的环境,当然也可以尝试这样的娱乐,继续磨砺人类文明
15条回复
16:00 听到了一半的时间,感觉“政治娱乐化”这个词语意不明,或者有些偏离政治娱乐化对社会影响的主题。
在主播的分享中,政治美学化、理论化被用于与娱乐化并列,听起来大概指将政治事务变为大众观赏的奇观。通过主播举的马基雅维利的虐杀总督示众和现代战争大屠杀的制造,感觉在批判政治娱乐化通过对民众猎奇心里的满足,达到软性剥夺民众政治参与权的目的。
但主播后面同时对比政治参与与政治观察,听起来更提倡政治参与,认为政治观察由于对决定决策的真实困境缺乏体察而容易走向偏激。这确实是政治娱乐化在现代社会造成的后果,但这里面的问题是,对政治参与移花接木似的剥夺不是偏激的观察者主动完成的,主播后续批判的重点仿佛偏离了政治娱乐化本身,落到了结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