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豆瓣上一条名为“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的帖子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一位自认家庭背景和学历都平平无奇的女生诉说着播客带给自己的双面影响。她曾欣喜于播客为她展现了广袤的天地,却发现那是自己永远无法靠近的所在。
这种与主播之间无法弥合的现实差距让她觉得痛苦,她说:“有时候我没有怨恨播客的意思,只是我想也许我不应该接触播客,接触到播客,了解到另外的世界对我而言是一种残忍。”
相比单纯的批判或怒骂,这种对自我的失望与沮丧击中了我。当人生的困惑和痛苦都是有阶级的,播客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给普通人提供有效的经验和情感支撑?
如果泛文化类播客的初衷是希望呈现更多生活的可能性,让社会变得更加多元和包容,那么像这位豆瓣发帖者的失落是否意味着,这种初衷落空了,它是否逐渐变成同温层自嗨,展现文化特权的工具了呢?而普通人最大限度可以追求的有意义的人生又是怎样的?
本期节目,我们就从“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这条帖子聊起,谈一谈我们对”播客越来越精英化”这一批评的看法,以及自己在生活中,无法被理论所抚慰的“割裂时刻”。
虽然这依然是一期呈现争论与困惑,无法给出答案的节目,但我的直觉告诉我,或许割裂感带来的不适是对“文化”祛魅的第一步。我们可以尝试着将自己从他人描绘的生活里挣脱出来,就像网友说的,如果播客带给你太多的情绪困扰,不如将它当成沐浴露上的说明书,听过看过就好。
或许这个世界上有很多勇敢地跳出了框架的人,只是这样的故事还没有被充分写出来,没能充盈我们的生活而已。而我们所要做的,就是努力从“他人的故事”的沮丧中挣脱出来,去书写属于自己的故事。
时间轴
00:50 如何看待“有时候听播客让我有一种割裂感”这一帖子?
02:50 “反启蒙”的心态是不是意味着普通年轻人对生活的绝望?
05:00 性别、原生家庭、消费社会等问题一旦被高度抽象化,就会将具体的痛苦变成看似高级但实则简化的命题。
06:38 当我们在说“文科无用”的时候,实际指的是文化资本很难转化成经济资本。
08:02 在美国,只有富人才写得起社会问题吗?
10:30 只有真正的底层才有资格书写底层吗?
16:10 如何避免仇富心态?韩炳哲的书带给里海的安慰,要摆脱唯功绩论的心态,在系统之外找到能够确认自我价值感的方式。
21:30 胡安焉《我在北京送快递》的漂泊之旅切中的是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情绪。
28:10里尔克说,“生活和伟大的作品之间,总存在某种古老的敌意”,好的文学创作还是需要一定的门槛,而不是对生活的简单记录。
30:41 播客应该成为民主墙,及时记录下某一阶段最集中的问题和情绪,即使没有立刻讨论出结果。
34:23 与物质高度绑定的“现代生活”是否也限制了我们对“好生活”的想象?
35:18 里海分享在瑞典过“游牧生活”的朋友的经历。
37:04 普通人的世界被社交媒体过度地绑定,连对生活的感知力也是不断被剥夺的。
39:48 “独树不成林”主播的分享,我们在社交媒体上看到的讨论有时也是被有意筛选和塑造出来的。
41:40 《东京八平米》:我们不断地强调可能性,恰好是因为我们没有处在可能性之中。
【双十一席地而坐听友福利】
百老汇经典音乐剧「我,堂吉诃德」中文版十周年版
演出地点:北京·二七剧场
演出时间:2024年10月25日——11月17日
票价优惠方案
原价:¥180/280/480/680/880/1080
优惠价:126/170/260/350/440/756元
“席地而坐”选座优惠购票链接(或扫描下方二维码)
演出介绍:
享誉全球的百老汇殿堂级音乐剧《我,堂吉诃德》取材自西班牙文豪塞万提斯的传世巨著《堂吉诃德》,采用“戏中戏”的形式,对原作中的剧情做了延伸和展开,巧妙的将堂吉诃德的冒险经历与塞万提斯的心路历程相结合。这一独特的戏剧结构,使得这一基于经典文学的艺术演绎跳脱时代背景的限制,而拥有了丰富的现实意义。
这部音乐剧被许多人认为是有史以来最好的音乐剧之一。《我,堂吉诃德》是一部幽默谐趣且真挚动人的作品,她讴歌了希望、爱和梦想的力量,让观众在因滑稽的剧情而捧腹大笑的同时,也能因主人公捐弃一切追寻心中理想的情怀而潸然泪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