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 心理支持丨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从照护到安宁疗护

3.6 心理支持丨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

18分钟 ·
播放数11
·
评论数0

三联中读的朋友们,大家好!欢迎大家收听音频课程《从照护到安宁疗护》。我是临终、死亡心理文化研究者彭小华。

这一节,我们将进入本单元的最后一节,一起来探讨什么才是最好的告别。

生命终将结束,死亡终将来临。这是绝对不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事实。古往今来,想要改变这个事实的人无一不以失败告终。

在英语中,人被称为mortal being,意思是有死的存在。与人相对的是神。神是immortal being,意思是不死、永生的存在。我们是人不是神,死是必然的。

古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在一些地方的传统文化中,70岁以上的人去世后,葬礼叫做“白喜”“喜丧”,也就是说,70岁以上的人去世不是悲伤的事,而是一件值得庆贺的事。

当代人的平均寿命接近80岁。然而,正如一位生死学者所言,在活了比先辈长得多的一生后,人们反而没有为死亡做好准备,面对死亡往往感到震惊、悲伤。

无论如何,死亡是人的宿命,无可拒绝,无从逃避。拒绝、抵抗、绝望、怨愤……徒劳无益,增加精神痛苦。

明智的做法,是接受生命有死的事实,并为之做好准备,实现最好的告别。

“最好的告别”

那么,什么是最好的告别呢?著名生死学者的看法可以给我们借鉴参考。

美国生死学先驱伊丽莎白·库布勒-罗斯(Elisabeth Kübler.ROSS,美国作家,著有《直到最后一课:生与死的学习》)认为,最好的告别是在经历情感波动之后,最终接受死亡的必然性,放下恐惧,并与自己和他人和解。

可以说,接受死亡的必然性是解除死亡恐惧的前提。放下恐惧意味着,对死后的世界、对未来感到安全、放心。

与自己和他人和解意味着,接纳了自己的一切,对自己没有苛责,免受后悔、内疚等负面情绪的折磨。与他人和解意味着,对他人没有怨恨、不满、愧疚。当与自己和他人和解,对这个世界、对过去不再抱有负面感受、看法,内心清静、安宁。

悲伤与丧失研究专家余德慧(中国台湾生死学课程开创者,著有《生死学十四讲》)提出了更高的标准。他认为最好的告别是给告别者和留下的人提供一种意义感,使得死亡不仅是终结,更是另一种形式的延续。所谓的意义可以来自于留下的回忆、遗产或对他人的影响。

自己的存在对他人、对世界有意义,留下了有价值的遗产,对他人产生了积极的影响,这是多么令人自豪的感觉!这种感觉的能量水平是很高的,也是值得努力,可以为之的。

我国台湾著名生死学者赵可式(中国台湾地区推行安宁疗护第一人,《生命不可承受之重——从医学看生死》)老师强调临终者内在的安顿与关系的圆满,她传递的“四道人生”概念影响了很多人。四道指“道别”、“道爱”、“道谢”、“道歉”。

电影《非诚勿扰2》剧照,李香山在活着的时候为自己办了一场葬礼

我觉得还要加一“道”,即“道恕”,宽恕、原谅伤害过自己的人。这是一种特别慷慨大方的做法,有助于他人的解脱。当然,放过别人也是放过自己。

生死学家们对最好的告别的界定,给临终者和家属、照护者指明了死亡准备的目标和任务。

思考: 你的告别清单会是什么?

除了上述专家们已经谈到的,我个人把不给活着的人留下麻烦放在首要的位置。比方说,不给家人留下债务、把自己的事情做好,免得给家人的生活造成负担和压力;安排好遗产分配,免得活着的人争夺、吵架,甚至打官司,导致关系纠纷和情感痛苦。

我母亲特别强调人生责任的完成。她一辈子重视做人的责任感。在临终期间,她经常说,她已经完成了做人的责任,有资格死了:她已经妥善地送走了自己的父母、公婆,尽到了女儿、媳妇的责任。她最看重她作为母亲的责任,如果儿女生活困窘,她就没法瞑目。我和哥哥都成人了,也都有一碗饭吃,为此她特别欣慰。

生死学家们所说的最好的告别需要做的事情,我的母亲不仅做了,而且做得更多、更好。

她对死亡不止是不恐惧,而是坦然接受。她认为死亡是必须的,也是必要的,常说“不然地球怎么装得下?”,“老人都不死,站着位置,年轻人怎么办?”

去世之前,她还最后一次举办了生日聚会,邀请了她所有的亲人。聚会后,她抱病和她的妹妹及两位弟弟最后一次外出旅行——虽然她没有这么说,但其实这就是一场生前葬礼。

在去世之前最后一个农历腊月二十八,她委托我去她的娘家宴请外公外婆的全体儿孙,以此感谢外公外婆的养育之恩、最后与亲人告别,并与曾有隔阂的侄子侄女实现了和解。

母亲深爱的孙子孙女在她生前还没有结婚。她留了一笔钱托我保管,让我在他们结婚时给他们,表达她作为奶奶和外婆的爱、祝福。

她早早交代了如何处理她的遗体、骨灰——遗体火化,骨灰撒到家乡的河里,不要墓。

母亲超越了她生长其中的文化。她是同辈亲友中第一个撒掉骨灰的人。

很多子女在父母去世后经历强烈的悲伤。一个重要的原因是,他们觉得没有尽到为人子女的责任,担心父母满意。母亲生前经常告诉我们和亲友,她对我们儿女感到满意。所以,她去世以后,我们不必遭受内疚、自责的痛苦。

母亲的告别无疑是最好的告别。她留下了很多宝贵的精神遗产,对后人是很好的示范和引领。

正因为她做到了最好的告别,我们家人也平安、喜悦。

生死学、安宁疗护视野下,生死两相安才是真正的善终、最好的告别。仅仅逝者安宁还不够。家属的情绪状态同样重要。实际上,妥善地送别了逝者之后,安宁疗护的主要任务就是对遗属的情绪支持,致力于帮助他们走出丧亲哀伤。

不是每个临终者都可以为自己规划一个最好的告别。每个人都可以提前学习,预做准备,照护者、家属可以引导患病、临终的亲人做好准备。如果临终者自己、照护者及家人没有足够的能力,可以求助于安宁团队,尤其是心理师、精神导师。

一般来说,亲人去世后,家属、朋友往往陷入悲伤。世界卫生组织的一个报告说,全球每年有六千多万人离开这个世界,平均每个死亡引起至少9个人陷入丧亲哀伤,也就是说,每年超过五亿多人经历丧亲哀伤。丧亲的规模是巨大的,痛苦的人数很庞大。

接下来聊聊当朋友/家人离世后,我们怎么调节由此带来的强烈悲痛,完成告别。

“丧亲”冲击,如何缓解?

在人的一生中,丧亲是一个特殊的重大事件。丧亲是一个泛称,“亲”涵盖了父母(包括祖父母)、伴侣(包括恋人)、子女, 对于有些人来说,也包括兄弟姐妹、挚友。

丧亲引发的痛苦反应称为丧亲哀痛、丧亲悲伤。这种情绪的强度和持续时间因人而异。有的人沉溺于悲伤之中,长时间走不出来,常常以泪洗面、失眠,影响工作、学习、社交和生活。

一般认为丧亲者感到痛苦很自然,传统文化倾向于赞美丧亲悲痛,认为是对逝者的深情和眷念,越悲痛、持续时间越长, 越表明感情真挚、爱得深沉。

相反,如果处之泰然,很快恢复正常的情绪和生活,则会受到质疑和非议,认为对逝者缺少感情,或者之前的感情虚假不实。丧偶者尤其容易遭到这种指责。

对于当事人来说,强烈而持久的哀伤破坏身心健康,导致不能很好地生活,甚至引发自杀意念或者自杀行为。美国精神病学会在最新版《精神疾病诊断与统计手册》(DSM-5)中,把长期悲伤障碍作为接近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的疾病。

韩剧《请回答1988》剧照

如果强烈的丧亲悲伤持续一年,就符合长期悲伤障碍的诊断标准。即便持续时间不到一年,只是几天、几周、几个月,强烈的悲伤也是很折磨人的,应当积极处理,包括寻求专项咨询。

作为一种折磨人的情绪,一般的丧亲悲伤属于进化精神病学者兰多夫·M. 内塞所说的“自然而无益的情绪”,长期悲伤则属于过度反应,既不自然,也无益处,没有什么值得赞美和歌颂的。

我同情悲伤之中的人,致力于帮助他们克服悲伤。对我自己来说,在丧亲的情况下保持情绪稳定、内心安宁则是一个长期思考和努力想要实现的目标。

丧亲悲伤是对亲人死亡事件的负面情绪反应。死亡事件是客观事实,情绪反应则是主观的——事实是,每个人的反应不尽相同, 差异产生于不同的当事人对亲人死亡事件的认识不同,因此,调整或者纠正悲伤情绪的关键,在于改变对死亡事件的理解。

很多人都知道庄子在妻子去世后鼓盆而歌的故事。一开始庄子也是难过的,但是经过一番思考——相当于对自己做了一番心理咨询、自我交谈,他改变了对生死的认识。他想,人本来就是从无到有,死亡不过是重归于无,是像春夏秋冬四季运行一样自然的事情,“死去的那个人将安安稳稳地寝卧在天地之间,而我却呜呜地围着她啼哭,这简直就是不懂天命自然的道理”,于是停止了哭泣,进而鼓盆欢歌,实现了自我疗愈。

悲伤情绪看似排山倒海,足以令当事人痛不欲生,精神瘫痪,其实是可以处理的,处理得当,也可以很快消散。

导致丧亲悲伤的原因既有个体差异,也有共性。解决悲伤情绪需要明确具体原因。

共同性原因中,除了不能接受死亡之外,后悔是常见的一个。后悔没有花更多的时间陪伴逝者。后悔做了令逝者伤心的事。有位丧母抑郁的儿子后悔没有让母亲在去世之前吃上包子。有子女后悔给亲人采取了延续生命的治疗,有家人后悔没有采取更积极的治疗。

后悔说了伤害逝者感情的话。后悔不该做某件事。后悔没有采取不一样的行动......思考过程中,“如果怎么样,就不会死”, “如果不怎么样,就不会死”是常见的句式。

有位悲痛的妻子痛悔自己不该为了争取抢救时间把突然晕厥的丈夫送到离家最近的医院,应该送去那所远一些、名气更大的医院。她寻思,如果去了那里,丈夫就不会死,所以认为丈夫的死是自己害的。

悲伤当中常常包含愤怒。对疾病、事故、错误的愤怒。对糟糕的决定感到愤怒。对逝者“竟敢”一死了之感到的愤怒。对所有有关的人感到愤怒,愤怒于他们没有阻止死亡。

还有责备

一是自责,对自己进行鞭挞、吊打,就像前面说到的那位儿子和那位妻子。

一是责备逝者。他为什么不戒烟?他为什么那么拼?他为什么非要怎样怎样......

对未来生活的迷茫、孤独也是重要的情绪。逝者在生者生活中扮演的角色越重要,往往也就越痛苦,“没有了你,我活不下去”、“留下我一个人怎么办”……

看起来很深情,其实也表明对逝者的依赖性很强,独立性不够。

无论如何,强烈的悲伤意味着当事人不肯接受死亡的事实,希望时光倒流,希望既成事实变成另外一个样子。

从哀伤中恢复过来意味着放下“不同或者更好的昨天”这个幻想,以及学会适应没有逝者的生活。

放下过去、接受事实、学会独立生活对于走出悲伤很重要,还需要把注意力和关注点放在当下,看看可以采取哪些积极行动,弥补遗憾、愧疚,看向未来,让情绪转向积极、正面。

比方说,撰写追思文章,帮助逝者完成未了之事,赞助逝者生前关心的事业。有位女士在丈夫去世后加入了安宁志愿者团队,陪伴临终者及家人。

积极的疗愈措施有很多很多,每个人都可以找到适合自己的方法。

图源pixabay

如何积极疗愈?

死亡不是逝者的损失,但多少算是家人、亲朋的损失。亲人已经不能在身边陪伴、支持了,活着的人更要好好爱自己,学会独立、成长,活得坚强、快乐、健康。这一定是已故亲人乐见的,也是对他们最好的安慰。

我们可以改变看待与逝者关系的视角,以此摆脱悲伤、孤独。

死亡不意味着关系的结束,而是新关系的开始。逝者的身体消失了,但彼此曾经有过的陪伴、共同的经历都已融入我们的生命,继续滋养我们;逝者的精神永存,活在我们的心中,随时陪伴,随时交流。

美国生死学者凯蒂·巴特勒(Katy Butler,记者、媒体撰稿人,《善终的艺术》作者)说,自从母亲去世后,她们的母女关系更好了,因为母亲再也不和她争论了。

我也是。母亲去世后,我和她的关系也更好了呢!

各位朋友,我们的系列课程到此结束。感谢大家和我一起走过这段从陪护衰老、患病、临终家人到最终告别的心路历程!祝愿大家有所收获,为亲人提供最好的照护,自己也在这个过程中成长,实现最好的告别,生死两安!

欢迎转发下面海报

共同走进这堂人生必修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