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 亲人离世,我们有权用AI“复活”吗?学完这一课

05. 亲人离世,我们有权用AI“复活”吗?

28分钟 ·
播放数182
·
评论数2

🎙️主讲老师

王小伟,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荷兰乌特勒支大学哲学博士。兼任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常务理事,青年工作委员会主任。科学学与科技政策研究会科学文化专委会理事。

📚今日课程:技术哲学

📒课堂摘抄

1. 今天,“AI复活”已经逐渐发展成为一个现实的产业了。现在在网上花9块9就能体验一个比较粗糙的AI复活版本。如果愿意花更多钱,效果会更好。通过保存亲人生前的资料,如声音、视频等,输入系统后就能训练出一个更接近亲人的“数字人”。

2. 技术可以被看作是一种工具。而人与技术的关系通常被理解为主体与工具的关系。

3. 有趣的例子是一个实验,测试了三组对象的认知功能。第一组把手机放在隔壁房间,第二组把手机放在包里,但包在同一房间,第三组则把手机放在手边视线范围内。结果显示,认知功能最高的是手机在隔壁房间的组,而认知功能最低的是手机在手边的组。然而最有趣的是,研究发现,即使手机不在视线内,只要知道它在同一个房间里,也会显著降低参与实验的人员的认知功能。

4. 在当下法律语境中,只有活人有隐私,但伦理上,讨论过世的人的隐私也不是没有意义。

5. AI复活亲人可能会从根本上改变我们对死亡的理解。在一个通过AI复活亲人开展悼念活动的时代,死亡是否会失去其终极意义?如果人们普遍使用这种技术来悼念亲人,那么死亡可能不再被视为生命的终结,而是另一种形式的持续存在。

✏️课后划重点

1. 给你一个按钮🔘,你会不会选择用AI复活亲人?

2. 技术都是客观中立吗?人与技术的关系有哪些?

3. 如何重塑注意力?

4. 为什么长时间使用手机会让人感到虚无?

5. 在一个AI复活成为日常的时代,悼念的传统意义是否会丧失?

6. 生成式大语言模型。例如ChatGPT, 文心一言,这些AI技术真的理解人类的语言吗?

本集参与

主讲人|王小伟

编辑|ruicen 小尹

后期|小尹

统筹|ruicen 荞木 jiajun

本节目由辉瑞中国与看理想联合出品,每周二早7: 00更新

欢迎在评论区分享你的问题✏️

完整文稿可前往看理想APP➡️05. 亲人离世,我们有权用AI“复活”吗?

展开Show Notes
HD99240g
HD99240g
2024.11.02
10:47 人的身体,是不是头脑的工具。
前段时间刚在热水频道听完王小伟老师和两位主播的对谈,结合这期节目的介绍,对技术哲学很感兴趣。最近刚好以一个文科生的身份在了解ChatGPT,很难准确地定义作为神经网络是否真的“懂”人类语言。的确如王教授所说,人类自以为在“使用”工具的同时,也在被工具塑造,这也让我们对技术抱有谨慎和怀疑。上一期的十三邀节目里,迈克尔桑德尔教授追问许知远是否会接受给自己的外婆购买一个机器人陪伴,最终也导向了人类对生命意义的追问。
所以人类在丰富自己生命的过程中发明和使用工具,同时在被工具塑造,也逐步影响着我们对自身的态度。很难说我们始终把自己作为“目的”,或许有时候我们只是像ChatGPT一样“表现为”好像自己是目的,好像是懂得语言的。
我个人目前不太能接受AI复活亲人,因为我从情感上会觉得这是对逝者的一种背叛。无论如何真实,终将在某一天突然意识到,它不是他/她,那样的悲伤和自责我想会比思念更加无法承受吧。
在技术飞速发展的时代,尤其需要技术哲学的审慎思考和批判。再次感谢这个节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