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播客以《人类凭什么》这本书为基础,探讨了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再到化石燃料时代,能源获取方式与价值观的演变关系,包括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权力分配、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变化,最后对未来人类价值观的走向提出了思考。
00:00 狩猎采集时代的价值观
00:20 探讨不同时代能源获取与价值观演变
01:28 回顾狩猎采集时代,人们靠狩猎采集生存
02:05 库桑人有独特的需求共享实践
02:43 狩猎采集时代,吹嘘成功威胁群体生存
03:02 农业社会带来的价值观转变
03:02 视频探讨《人类凭什么》,能源与价值观演变
03:27 采集社会男性权力更高,有性别等级差异
04:19 农业兴起带来人类价值观巨变
05:25 农业社会带来社会等级分化
05:38 农民被土地束缚,出现阶层分化
06:05 化石燃料对价值观的影响
06:05 探讨能源与价值观,从狩猎采集到化石燃料时代
06:23 农业带来新价值观,围绕血统和资产继承
07:01 早期农耕社区兴起祖先崇拜以确保土地所有权
07:57 化石燃料带来人类价值观最显著快速变化
08:54 化石燃料时代收入不平等显著减少
09:08 基尼系数与能源的关系
09:09 介绍基尼系数,代表社会收入分配均衡度
09:49 20 世纪非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迅速
10:23 探讨能源在社会变化中是否起关键作用
11:03 化石燃料使自由劳动更高效致奴隶制衰落
11:25 1970 年后不平等趋势再度上升
12:11 未来人类价值观的思考
12:11 探讨人类社会变迁及未来价值观走向
12:34 未来人类价值观可能因灾难而重置
12:47 人类价值观与能源系统紧密相关
13:28 书推动我们思考未来想要的样子
14:17 未来价值观或基于全球合作等因素
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
- 出生于 1960 年 1 月 27 日,是全球知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IDEAS 智库高级研究员。
- 其研究往往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擅长从长远的历史发展角度以及地理、生物等多因素综合的视角去探讨人类社会的演变。比如在《西方将主宰多久》等著作中,强调了地理因素对西方崛起的重要影响。
《人类凭什么:觅食者、农民、与化石燃料——人类价值观演进史》
本书作者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试图解释人类价值观在过去两万年中的演变历程。他认为,人类价值观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这些阶段与人类获取能量的三个主要方式——觅食、农耕和化石燃料——密切相关。 他的核心论点是,在每个阶段中,能量获取方式决定了人口规模和密度,进而决定了哪种社会组织最有效,最终塑造了特定价值观的成功和吸引力。
三个阶段的人类价值观
- 觅食社会 (公元前 100,000 年 - 公元前 9500 年): 觅食者主要依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来获取能量。由于资源有限,他们通常生活在小规模、低密度的群体中,并高度重视平等和分享,对暴力也相对宽容。例如,成功的猎人通常会将猎物与其他成员分享,以换取未来可能的回报。觅食社会也存在性别等级制度,但不如农耕社会明显。
- 农耕社会 (公元前 9500 年 - 公元 1800 年):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能够从土地上获取更多能量,从而支持更大、更密集的人口。为了管理更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对暴力的更严格控制变得必要。农耕社会通常比觅食社会更强调等级制度,对暴力也更不宽容。他们发展出复杂的社会结构,包括政治、经济和性别等级制度。
- 化石燃料社会 (公元 1800 年 - 至今): 化石燃料的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量获取能力,推动了人口爆炸式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在高度复杂的工业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自由和权利,对暴力的容忍度也降到最低。因此,化石燃料社会通常比农耕社会更强调平等,对暴力也更加反对。他们也更能容忍财富等级制度,因为市场经济需要一定程度的竞争。
圖表10.2. 世界能量捕獲高峰,公元前一萬四千年至公元二零零零年。
文化演变与“每个时代都会取得所需思想”
莫里斯认为,人类价值观的演变是文化演变的结果。他用“每个时代都会取得所需思想”来概括这一过程,意思是说,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最适应当时社会组织和能量获取方式的价值观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承。由于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是近两百年的现象,化石燃料社会中的人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能量获取能力,因此,化石燃料价值观是当前最有效的价值观体系。
例外与挑战
莫里斯也承认,他的理论存在一些例外和挑战。例如,古希腊城邦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它在农耕社会中发展出了高度的政治平等和民主制度。莫里斯认为,这是因为古希腊城邦通过海上贸易获得了大量的能量,从而减轻了农业社会的限制。他也指出,商业城邦和原型工业国家也表现出一些与化石燃料社会相似的特征,因为它们能够通过贸易和技术创新获得更高的能量捕获量。
学术争议与作者回应
一些学者对莫里斯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社会规模的大小,而不是能量获取方式,才是决定人类价值观的关键因素。他们指出,即使在化石燃料社会,小规模的社区也往往比大规模的社会更强调平等。
对于这些质疑,莫里斯回应说:
- 人类本性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兼具多种可能性。我们可以根据环境和社会需求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 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但选择并不意味着能够控制结果。历史上的选择结果表明,更适应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价值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承。
- 常识是人类通过生物性演化出的能力,能通过经验学习,并使行为适应世界的状况。常识告诉人们,在任何能量捕获落在每人每日八千到三万五千大卡的社会中,他们便凭借农耕价值观得到温饱与安全;而当能量捕获提升到每人每日三万五千大卡以上时,常識就告诉人们,该重新诠释他们的价值观了。
- 农耕价值观持续了一万年并非因为农民被精英欺骗,而是因为这些价值观在当时是有效的。
对未来的展望
莫里斯认为,对我们生物性演化核心价值观的诠释,在二十一世纪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演进,因为能量捕获改变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他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社会持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最终实现一个没有内部屏障、没有阶级和暴力的完美世界。
2、科技发展失控,导致社会崩溃,人类被迫退回觅食阶段,恢复当时的价值观。
3、人类科技演进不均衡,导致一部分人进化成后人类,超越未经强化的智人,最终导致我们这个版本的人类灭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