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Ai聊科技史话】EP.57:超级高铁(The Hyperloop):200年的炒作史
这篇播客来源于瓦茨拉夫·斯米尔所著的《发明与创新:炒作与失败简史》Vaclav Smil’s book “Invention and Innovation: A Brief History of Hype and Failure.” 关于Hyperloop的详细分析: * 管道的直径仅能容纳少量乘客的舱体(pods)。 * 舱体可以在地面上的立柱上运行,也可以在地下隧道中运行。 * 舱体的大小取决于载客量(Hyperloop Alpha 规定为28人,其他设计则在4到100人之间)和乘客的坐姿(舒适地斜躺或仰卧)。 * 只有在完全真空或非常低压的环境下才能实现高速(从亚音速到接近音速)。Hyperloop Alpha 规定内部压力为 100 帕斯卡,约为海平面压力的千分之一。 * 舱体可以利用气垫或磁悬浮技术移动。 * 现代系统将由先进的线性电机驱动。 * 维珍超回路一号公司(Virgin Hyperloop One)在内华达州有一个500米的小型测试轨道。在2020年,其双人实验舱达到了175公里/小时的速度,这远不如高铁的速度。 * 维珍超回路公司已在美国确定了11条可能的线路,在欧洲确定了9条线路,并计划在印度、沙特阿拉伯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建设线路。 时间线 00:00 超级高铁概念起源 00:29 什么是超级高铁? 00:48 超级高铁能实际运行吗? 01:31 超级高铁概念可追溯到 200 年前 02:36 超级高铁面临巨大工程挑战 02:50 能否让超级高铁成为现实? 02:52 超级高铁的潜在陷阱 02:55 回顾超级高铁两百年历史,引出探讨 03:04 探讨超级高铁潜在陷阱 03:17 超级高铁面临维持真空难题 04:05 超级高铁经济可行性存疑 04:39 超级高铁或致数字鸿沟式交通 05:45 超级高铁的潜在好处 06:50 超级高铁若成功有哪些潜在好处? 06:59 超级高铁可缩短城市间旅行时间 07:23 超级高铁能改变货物运输方式 07:44 若用可再生能源,可更环保 08:11 超级高铁可带来多领域创新 08:38 超级高铁的未来不确定 09:08 超级高铁未来不确定,进步非直线 09:31 不能盲目接受新技术,要批判性思考 10:41 若超级高铁成功会怎样? 11:24 超级高铁能否减少碳足迹? 11:27 超级高铁能否找到环保的能源? 11:30 总结与启示 11:39 超级高铁可能是长距离可持续交通替代方案 11:55 超级高铁项目可能带来诸多衍生技术突破 12:56 超级高铁未来不确定,有风险也有潜力 13:23 不能盲目拥抱新技术,要思考其影响 13:55 我们要在塑造未来中发挥积极作用 亮点: 1829 年,托马斯·麦克莱恩在伦敦出版了希思的彩色蚀刻画《March of Intellect. Lord how this world improves as we grow older》繁忙的画面挤满了各种未来派装置,如从开普敦到孟加拉的悬索桥、名为 VELOCITY 的四轮蒸汽动力马、由四个气球提升的携带枪支的平台,以及装满从英格兰运往澳大利亚的囚犯的大型有翼飞鱼。但蚀刻画的焦点是一个大型的无缝金属管,它将乘客从格林威治山(位于东伦敦)直接运送到孟加拉,这得益于大真空管公司的创新洞察力。 威廉·希思 1829 年的讽刺彩色蚀刻作品是对一个不那么雄心勃勃但仍不可能实现的项目的反应,该项目是利用真空管技术将人们从伦敦运送到爱丁堡。来源:威廉·希思,《未来愿景》(蚀刻)(伦敦:托马斯·麦克莱恩,约 1829 年 5 月),威康图书馆编号 37252i。在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International 4.0 许可下重印。")
- 【Ai聊Web3】EP.56:2024年Polymarket最奇葩的八大赌注
时间线: 00:00 Polymarket 简介及特点 00:00 介绍 Polymarket,可拿加密货币对现实事件下注 01:01 Polymarket 不同之处在于背后的区块链技术 01:59 讲解 Polymarket 预测市场工作原理 02:46 2024 美国总统选举引发大量赌注 03:58 Polymarket 有奇葩赌注,如马斯克身份猜测 04:56 2024 年热门事件赌注 04:56 介绍 Polymarket 2024 八大奇葩赌注 05:21 特朗普是否会说‘卫生棉条’引发赌注 07:24 2024 人们还赌外星人是否存在 08:47 赌哈克图女孩是否会采访特朗普 09:55 奇葩赌注之马斯克身份之谜 09:55 介绍 Polymarket 及奇葩赌注 10:58 人们对马斯克相关赌注很着迷 11:57 将继续探索 Polymarket 的世界 12:54 Polymarket 与传统预测不同 14:19 Polymarket 可能影响多领域 14:51 奇葩赌注之特朗普与卫生棉条 14:51 视频介绍 Polymarket 的赌注及影响 16:42 Polymarket 令人兴奋又有点吓人 17:12 Polymarket 的奇葩赌注如卫生棉条 18:05 奇葩赌注是否影响平台可信度 19:27 Polymarket 兴起对未来意味着什么 19:50 Polymarket 的未来探讨 23:17 探索 Polymarket 潜力、优缺点及未来 23:41 Polymarket 代表信息获取和预测的转变 24:08 Polymarket 未来在我们手中需谨慎 本播客涉及的事件: * 2018年: 埃隆·马斯克在乔·罗根的播客上抽大麻。 * 2023年:Polymarket 平台开始出现关于美国是否会确认外星人存在的预测市场。(具体时间点未知) * Polymarket 用户下注,是否人工智能会成为《时代》杂志的年度人物,但最终年度人物是泰勒·斯威夫特。 * 2024年:1月 - 12月: Polymarket 平台上的各种预测市场持续进行,其中包括关于埃隆·马斯克推特数量的多个市场,以及关于唐纳德·特朗普在竞选集会上是否会说 "tampon" 的多个市场。 * 7月21日: Charli XCX 发推文“Kamala IS brat”,引发网络热议。 * 8月12日: 特朗普与马斯克在 X (原 Twitter) 上进行音频通话。Polymarket 用户在这次通话中,下注特朗普会说什么,其中对 "tampon" 的赌注回报最高。这次通话因 DDoS 攻击而延迟了大约 40 分钟。 * 9月24日: Polymarket 上关于 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预测市场交易额超过 10 亿美元。 * 10月: HBO 的纪录片《Money Electric: The Bitcoin Mystery》播出,关于谁会是中本聪的预测市场,交易额超过 4400 万美元,但最终纪录片未能确认真正的中本聪。 * 10月9日: 特朗普在宾夕法尼亚州雷丁市的竞选集会上说出“tampon”。 * 10月17日: Polymarket 上关于 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的预测市场交易额超过 20 亿美元。 * 10月26日: 特朗普做客 "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播客,但未抽大麻。 * 10月底: Robinhood Derivatives 推出事件合约,允许用户下注 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结果。 * 11月4日: 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前一天,Polymarket 上关于大选赢家的预测市场交易额达到 31.3 亿美元,其中特朗普的投注额为 12 亿美元,哈里斯为 7.825 亿美元。Polymarket 明确指出,只有在美联社、福克斯新闻和 NBC 新闻都认为同一位候选人获胜时,市场才会结算。 * 11月5日: 美国总统大选日。 * 12月9日: Luigi Mangione 因涉嫌谋杀 Brian Thompson 被捕,警方发现他写有关于对美国医疗保险行业的看法的“著作”,被称为“宣言”。 * 12月13日: 关于 Luigi Mangione 的宣言是否会提到“加密货币”或“比特币”的 Polymarket 市场关闭。 * 12月31日: 2024 年是否确认外星人存在的预测市场结束,结果为“否”。 * 2024年全年: Polymarket 的累计交易量超过 80 亿美元,其中总统大选的预测市场就超过 30 亿美元。 * 2024年全年: Polymarket 用户对各种 “怪异” 的预测市场进行了下注,例如地球是否是平的,以及特朗普是否会与 Hawk Tuah Girl 进行播客。 * 2025年1月1日: The Block 发布文章,回顾 2024 年 Polymarket 平台上发生的怪异事件,并回顾了 2024 年的加密货币市场发展。 人物列表: * 唐纳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美国前总统,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共和党候选人,也是《时代》杂志 2024 年度人物。 * 卡玛拉·哈里斯 (Kamala Harris): 美国现任副总统,2024 年美国总统大选民主党候选人。 * 埃隆·马斯克 (Elon Musk): 特斯拉汽车公司 CEO,社交媒体平台 X (原 Twitter) 的所有者,曾与特朗普进行音频通话。也曾在播客中抽大麻。有人猜测他是比特币的创造者中本聪,但未被证实。 * 乔·罗根 (Joe Rogan): 播客 "The Joe Rogan Experience" 的主持人,马斯克和特朗普都曾做客他的节目。 * 查莉 XCX (Charli XCX): 英国音乐人,她的专辑 "Brat" 引发网络热议。 * 中本聪 (Satoshi Nakamoto): 比特币的神秘创造者,身份未被确认。 * 亚当·贝克 (Adam Back): 早期的比特币开发者。 * 哈尔·芬尼 (Hal Finney): 早期的比特币开发者。 * 魏戴 (Wei Dai): 计算机科学家,他提出的去中心化数字货币概念为比特币奠定了基础。 * 彼得·托德 (Peter Todd): 早期的比特币开发者,被认为是中本聪的纪录片主角,但他否认了这一说法。 * 泰勒·斯威夫特 (Taylor Swift): 美国音乐人,《时代》杂志 2023 年度人物。 * 路易吉·曼吉奥尼 (Luigi Mangione): 26 岁的马里兰州男子,因涉嫌谋杀 Brian Thompson 被捕。 * 布莱恩·汤普森 (Brian Thompson): 保险公司 UnitedHealthcare 的 CEO,被 Luigi Mangione 谋杀。 * 哈利·韦尔奇 (Haliey Welch): 因街头采访视频爆红,被称为 “Hawk Tuah Girl”,后开播客 “Talk Tuah”。 * 蒂姆·科普兰 (Tim Copeland): The Block 的主编。 * MK·马诺伊洛夫 (MK Manoylov): The Block 的记者,撰写了多篇关于 Polymarket 的文章。 * 亚当·詹姆斯 (Adam James): The Block 的编辑。 * 贾森·舒布内尔 (Jason Shubnell): The Block 的编辑。 * 劳伦斯·莱维蒂恩 (Lawrence Lewitinn): The Block 的编辑。
- 【AI聊DeFi】EP.55:稳定币的崛起与变革
声明:本文档仅供参考与娱乐用途。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推荐。读者在进行任何投资前,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本文档未考虑这些因素)。本文档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任何资产的买卖要约或邀约邀请。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稳定币概述 00:42 介绍稳定币定义,即维持稳定价值的加密货币 01:16 介绍稳定币类型之一,法币支持型稳定币 01:42 探讨以其他加密货币为支持的稳定币风险 02:32 介绍算法型稳定币,通过算法和智能合约管理 03:37 稳定币需求爆炸,市场规模超两千亿美元 04:08 创新稳定币项目 04:08 稳定币从理论走向现实交易,创新项目涌现 04:49 Athena 稳定币高收益引关注 05:52 Usual 稳定币强调透明和用户共享收益 06:32 FXX 协议 V2 欲打造完全去中心化稳定币 07:50 探讨稳定币在现实世界的实际应用 08:19 稳定币在现实世界的应用 08:19 视频探讨稳定币崛起与变革,介绍其多方面影响 08:20 稳定币用于现实世界,如个人汇款和跨境贸易 09:25 稳定币改变发展中国家,也有投资获利方式 10:17 稳定币有监管不确定性和中心化等风险 11:01 稳定币虽有风险但发展势头强劲 12:27 稳定币的风险与竞争 12:27 探讨稳定币的竞争与风险,强调研究重要性等 13:25 对稳定币未来乐观同时要认识风险 14:14 强调对稳定币投资的谨慎态度 15:04 稳定币投资需平衡风险与潜力 15:45 总结稳定币是工具,投资需多注意 16:37 稳定币的未来展望 16:47 总结稳定币的现实影响,展望未来 17:47 探讨稳定币能否重构支付行业 18:17 稳定币可能改变跨境支付格局 19:08 部分机构开始整合稳定币 20:17 结束对稳定币世界的深入探讨 核心观点: 1. 稳定币正在转型: 稳定币不再仅仅是加密市场投机的工具,而是逐渐成为数字金融系统的基石。其应用场景正在从加密交易转向更广泛的商业领域。 “它们不再只是加密市场中投机的润滑剂,而是逐步兑现其核心承诺:成为新型数字金融系统的坚实基础。”(Dephi Digital 稳定币研究) 1. 金融科技巨头入场: 大型金融科技公司如 Robinhood、Revolut、Stripe 和 Visa 正在积极布局稳定币领域,这标志着稳定币普及不再依赖技术理想,而是基于清晰的商业价值。 “在过去三个月内,四家顶级金融科技公司纷纷宣布正式进军稳定币领域:Robinhood 和 Revolut 正在开发自己的稳定币;Stripe 则通过收购 Bridge,旨在实现更快、更低成本的全球支付;而 Visa 尽管明知这会削减自身利润,却仍然开始协助银行发行稳定币。”(Dephi Digital 稳定币研究) 1. 利润驱动: 稳定币因其能降低运营成本、提高利润率并创造新的收入来源,正逐渐与资本主义的核心驱动力——对利润的追求——深度融合。 “稳定币为金融科技公司带来了显而易见的好处——更低的运营成本、更高的利润率以及全新的收入来源。正因如此,稳定币正逐渐与资本主义的核心驱动力深度融合:对利润的追求。”(Dephi Digital 稳定币研究) 1. 收入分成型稳定币的兴起: 一种新的稳定币模式——收入分成型稳定币,通过与分发渠道和应用层共享收益,激励合作伙伴进行整合,正在挑战传统稳定币的“赢家通吃”局面。 原文引用:“收入分成型稳定币(revenue-sharing stablecoins)不仅继承了 USDT 的优势——例如在不同应用间的可组合性和网络效应——还通过与应用层共享收益,进一步激励具有分发能力的合作伙伴进行整合。”(Dephi Digital 稳定币研究) 1. “慢慢积累,瞬间爆发”的普及模式: 稳定币的普及不会像欧元美元那样缓慢,而会经历一个“缓慢积累,瞬间爆发”的过程,因为其网络效应将迅速达到临界点。 原文引用:“与欧元美元不同,稳定币的普及不会在 30 到 60 年的时间里逐步发生,而是会经历一个“缓慢积累,瞬间爆发”的过程,因为其网络效应将迅速达到临界点。”(Dephi Digital 稳定币研究) 1. 稳定币重构支付产业: 稳定币在现有支付解决方案失效的地方找到切入点,尤其是在跨境支付、汇款和企业支付等领域,有望颠覆传统支付行业。 原文引用:“稳定币在现有支付解决方案失效的地方(如高成本、低可用性或高摩擦)找到切入点,尤其是在支付解决方案中那些附加的产品(如身份、贷款、合规、欺诈保护和银行集成)需求较低的地方。”(a16z:稳定币将重构万亿美元支付产业) 1. AI 与稳定币的融合: AI 代理可以利用稳定币进行自主交易,优化 DeFi 策略,自动化跨境支付,这将催生新的机器经济模式。 原文引用:“稳定币和 AI 的结合创造了一个高效、智能的新型金融生态系统。”(稳定币与 AI 融合) 1. 稳定币在非洲数字经济中的作用: 稳定币在非洲等新兴市场具有巨大潜力,可以解决汇款成本高、通货膨胀和金融包容性等问题。 原文引用:“普惠金融是非洲数字产业最大的机遇之一。”(稳定币在非洲数字经济中的角色) 1. 稳定币市值再创新高: 稳定币市值已突破历史高点,持续增长,市场份额向头部稳定币集中,同时也出现了一些新兴的竞争者。 原文引用:“11 月份全球稳定币市值达到了前所未有的 1900 亿美元,超过了 2022 年 4 月创下的 1880 亿美元的历史新高。”(稳定币市值达 1900 亿美元) 原文引用:“稳定币市场总量已突破 2000 亿美元,创下历史新高。在选举后的短短 40 天内,市场从 1700 亿美元增长到 2000 亿美元,这是自 2021 年以来最快的增长速度。”(稳定币链上数据专题) 重要事实与数据: * 稳定币总市值: 稳定币总市值已突破2000亿美元,并在持续增长。 * USDT 市场份额: Tether (USDT) 仍然是主导力量,占据稳定币市场约70%的市场份额。 * 新兴稳定币: Ethena 的 USDe 和 Usual 的 USD0 等新型稳定币正在快速崛起,展现了市场的多样化。 * 稳定币持有者: 稳定币持有者数量已达到1.3亿人,其中USDT的持有者最多。 * 非洲市场: 稳定币在非洲等新兴市场中的应用潜力巨大,尤其是在汇款、保值和支付等方面。 * 交易量: 稳定币的交易量正在不断增加,在推动加密货币交易和结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 监管: 美国和欧洲的监管明朗化将进一步推动稳定币的合法化和采用。 稳定币的未来趋势: * 更多金融科技巨头入场: 预计将有更多的金融科技公司加入稳定币领域。 * 收入分成型稳定币的普及: 收入分成型稳定币模式将逐渐普及,并可能改变稳定币市场的格局。 * AI 与稳定币的深度融合: AI 将更广泛地应用于稳定币的交易和应用场景,加速机器经济的发展。 * 稳定币在支付领域的应用: 稳定币将逐渐取代传统支付方式,尤其是在跨境支付和微支付领域。 * 全球范围内的采用: 稳定币将在全球范围内得到更广泛的采用,特别是在新兴市场。 稳定币面临的挑战: * 监管不确定性: 全球范围内对稳定币的监管仍然存在不确定性,这可能会影响其发展和采用。 * 竞争激烈: 稳定币市场竞争激烈,新的稳定币不断涌现,市场格局可能随时发生变化。 * 安全风险: 稳定币的安全风险仍然存在,包括智能合约漏洞、黑客攻击等,需要持续关注和防范。 稳定币的潜力: * 重塑金融体系: 稳定币有望重塑全球金融体系,提高效率、降低成本、并实现更广泛的金融包容性。 * 促进数字经济发展: 稳定币将推动数字经济的发展,为新的商业模式和创新应用提供支持。 * 加速跨境支付: 稳定币可以大幅降低跨境支付的成本和时间,推动全球贸易和经济发展。 * 实现金融普惠: 稳定币可以为没有银行账户的人提供金融服务,实现更广泛的金融普惠。 总结: 稳定币正处于快速发展和变革的关键时期,其应用场景正在不断拓展,潜力巨大。尽管面临一些挑战,但稳定币的未来前景非常光明,它们有望成为数字金融领域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对全球经济产生深远影响。 希望这个简报文档对您有所帮助。如果您有其他需要或问题,请随时告诉我。
- 【AI聊点新闻】EP.54:谷歌向法院表示:我们会修改与苹果的协议,但请让我们保留Chrome浏览器
谷歌针对 DOJ 搜索分发案件的补救方案提案 原文 谷歌在输掉与司法部的诉讼后,试图在上诉期间提出补救措施。围绕谷歌搜索业务及与苹果等的协议,谷歌和司法部展开争论,涉及搜索分发合同、用户选择、数据隐私等问题,这一案件的结果将对互联网产生重大影响,也引发人们对互联网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谷歌输掉诉讼后的举措 00:01 谷歌输掉诉讼后欲在上诉期整改,引关注 00:39 谷歌与司法部争论,谁决定我们看到的 01:18 搜索分发合同是案件核心 01:49 谷歌合同让其他搜索引擎难有机会 02:33 司法部指谷歌合同有不公平优势 03:04 谷歌的具体解决方案 03:04 谷歌欲修改与苹果协议,提出补救措施 03:30 谷歌提议给安卓手机制造商更多选择 04:18 谷歌称方案保护用户和自身利益 04:55 司法部方案引发争议,谷歌反对 05:33 谷歌被指想两全其美,引发讨论 06:08 谷歌的法律策略 06:25 谷歌以过往案例支撑,提出补救措施应与违规同类型 06:46 谷歌称过宽补救措施会伤创新损竞争 07:16 谷歌对自身数据算法保护强烈 07:53 理论上谷歌方案会带来更多选择和灵活性 08:39 旨在创造更具竞争力的互联网环境 09:15 不同方案的对比及影响 09:15 谷歌与司法部就搜索业务方案不同展开争论 09:51 拆分谷歌是极端措施,谷歌极力避免 10:34 谷歌和司法部方案差异,哪种会胜出 11:09 案件为科技巨头监管设先例影响大 11:41 两种方案对应不同网络体验引思考 12:20 互联网未来发展的思考 12:20 谷歌案引发互联网未来发展思考 12:49 优先便利还是开放竞争市场成难题 13:35 科技发展使两难困境愈发常见 14:47 互联网未来需我们共同塑造 核心主题: * 对司法部提案的强烈反对: 谷歌明确表示不认同法院的裁决,并计划上诉。他们认为司法部的补救提案过于宽泛,且不符合法院判决的实际内容。 * 合同而非其他: 谷歌强调此案的核心在于搜索分发的合同问题,而不是谷歌的其他业务,如 Chrome 浏览器、人工智能或搜索算法。因此,他们认为补救措施应仅限于合同层面。 * 保护创新和美国技术领导地位: 谷歌认为司法部的提案会损害美国消费者利益,并削弱美国在全球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特别是通过强制分享用户搜索查询和限制创新。 * 强调用户选择和市场竞争: 谷歌认为其搜索服务的成功源于其产品质量和用户选择,而不是强制或垄断。他们认为市场是动态的,并且新的竞争者和技术(如人工智能)正在出现。 * 谨慎对待监管干预: 谷歌认为法院不应过度干预商业决策,并警惕可能损害竞争的过于详细的监管条款。 重要观点和事实: * 谷歌的立场:谷歌认为,他们通过创新、投资和明智的商业决策取得了成功,“人们使用谷歌不是因为他们必须这样做,而是因为他们想这样做。” ("People don't use Google because they have to — they use it because they want to.") * 谷歌指出,自审判结束以来,人工智能已经迅速重塑了行业,新的进入者和信息搜索方式不断涌现,这使得市场竞争更加激烈。 * 司法部 (DOJ) 的补救方案:谷歌认为司法部的提案反映了一种“干预主义议程”,并“远远超出了法院判决的实际内容”。 * 他们认为司法部的提案会“损害美国消费者并削弱美国在全球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 * 谷歌特别批评了司法部的提案可能要求谷歌与国内外竞争对手分享用户的私人搜索查询,以及限制谷歌创新和改进产品能力。 * 谷歌的补救方案提案:针对合同的补救: 谷歌的方案侧重于与搜索分发相关的合同,而不是其他方面。 浏览器协议:谷歌认为浏览器公司应该“继续享有与他们认为最适合其用户的任何搜索引擎进行交易的自由。” 谷歌的方案允许浏览器继续向其用户提供 Google 搜索,并从合作中获得收入。 它还为浏览器提供更大的灵活性,允许在不同的平台(如 iPhone 和 iPad)和浏览模式下使用多个默认搜索引擎,并至少每 12 个月更改一次默认搜索提供商。 安卓合同:谷歌的方案允许设备制造商在预装多个搜索引擎方面拥有更大的灵活性,并允许独立预装任何 Google 应用,而无需预装搜索或 Chrome。 * 谷歌认为这将给他们的合作伙伴带来更大的灵活性,并为微软等竞争对手提供更多竞标机会。 * 监督与合规: 谷歌的方案包括一个“健全的机制”,以确保他们遵守法院的命令,而不会让政府对用户的在线体验设计拥有过多的权力。 * 谷歌认为,这些方案是在不损害美国人的隐私和安全或损害美国全球技术领导地位的情况下,充分解决法院的调查结果的。 * 法律依据:补救措施应与指控的违规行为相符: 谷歌强调“补救措施必须与违规行为属于‘同一类型或类别’。” * 避免过度监管: “法院必须注意避免可能损害而非增强竞争的法令,并通过详细的、由法院强加的交易条款,使法官成为 ‘中央计划者’,而他们’永远不应该渴望扮演这个角色’。” * 谨慎对待创新: 谷歌援引法律警告称,“任何对技术创新的抑制都将与反垄断法的宗旨背道而驰。” * 避免抑制投资: 谷歌认为,强迫公司分享其优势来源“在一定程度上与反垄断法的根本目的相悖,因为它可能会减少……投资的动机。” 总结: 谷歌的这份提案是对司法部补救方案的直接回应,它强调了公司认为此案的重点是合同,而不是更广泛的业务操作。谷歌的提案旨在在尊重法院裁决的同时,保护其业务运营、用户隐私以及美国在全球技术领域的领导地位。他们认为司法部的提案过于干预,并可能适得其反,从而损害竞争和创新。
- 【Ai聊科技】EP.53:语音交互的未来 (With Justin Uberti)
原文链接 贾斯汀·乌贝蒂,WebRTC 的创造者,现在是 Fixie.ai 的创始人,分享了对 AI.town 平台发展的见解,该平台通过语音与 AI 人物互动,以及对话式 AI 对各个行业潜在影响的看法。 在这期播客中,贾斯汀·乌贝蒂分享了他在语音交互和对话式人工智能领域的见解,特别是他创立的AI.town平台。作为一位多才多艺且技术精通的个体,你会发现他对AI角色的创建和语音对话的潜在应用场景的讨论,能够为你在技术与金融交叉领域的工作提供新的视角和灵感。此内容强调了人类对话的本质及其在AI中的应用,适合你关注的情商和领导力发展。 🎙️ 语音交互的未来 * 对话式AI的转变: 贾斯汀·乌贝蒂讨论了从传统的文本交互向对话式AI和语音交互的转变,强调了这一转变对用户体验的深远影响。 * AI.town平台的介绍: AI.town是一个新兴平台,允许用户通过语音与AI角色进行互动,展示了AI在社交和娱乐领域的潜力。 * 语音技术的进步: 讨论了V1与V2语音技术的区别,特别是在语音识别和直接语音到语音的转换方面,强调了技术的快速发展。 🤖 AI角色的创建 * 角色扮演对话的可能性: 贾斯汀提到通过创建AI角色,可以实现更具沉浸感的角色扮演对话,增强用户的参与感和互动性。 * 人类对话特征的融入: 强调了将人类对话中的特点(如填充词和轮流发言)融入AI语音的重要性,以提升对话的自然性和流畅性。 🔍 伦理考量与技术挑战 * 声音克隆技术的伦理问题: 讨论了声音克隆技术的伦理考量,包括隐私和身份盗用的风险,呼吁在技术发展中保持道德标准。 * 人机交互的未来挑战: 探讨了在实现更自然的人机交互时可能面临的技术和伦理挑战,强调需要平衡创新与责任。 📈 潜在应用场景 * 行业影响的广泛性: 贾斯汀指出,语音交互和对话式AI将对多个行业产生影响,包括教育、医疗和客户服务等领域。 * 从文本到语音的转型: 强调了企业在转型过程中需要考虑的潜在应用场景,以便更好地利用语音技术提升服务质量。 🛠️ 开源AI模型的介绍 * Ultravox.ai的开源模型: 介绍了Ultravox.ai作为一个开源语音AI模型,提供了一个平台供开发者测试和比较不同的AI模型。 * 最快AI模型排行榜: 提到thefastest.ai网站,展示了当前最快的AI模型,促进了技术的透明度和竞争。 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1 介绍嘉宾与语音交互话题引入 00:48 介绍嘉宾与语音交互话题引入 03:00 介绍嘉宾 Justin Uberti 04:13 Justin 所做的语音 AI 受关注 05:22 语音视频交互与文本不同 09:25 Fixie 创造工具推动语音交互 09:31 语音交互的发展及人们对与机器对话的适应问题 09:34 节目探讨语音交互未来,分析其发展前景 10:35 人们需重新学习与机器对话吗? 13:31 语音交互发展快于助手功能 15:48 在低风险环境中试验语音交互技术 17:17 克隆声音诈骗是语音技术不良用途 19:01 用户与 AI Town 角色互动及语音交互在教育中的应用 19:01 探讨语音交互未来,涉及多方面 20:56 用户与 AI Town 角色互动的惊喜 22:44 成人与圣诞老人等角色的对话 24:34 AI 角色互动中幻觉的作用 26:43 AI 在英语非母语学习中的应用 28:30 语音交互的商业潜力与挑战 28:48 语音交互有多种商业应用潜力 30:42 语音交互需低延迟,否则影响体验 32:34 超 600 毫秒延迟会被认为有意为之 34:26 嗯、啊等词是对话中的信号 37:13 去除嗯、啊等词引发新闻真实性讨论 38:02 语音技术的 V1 与 V2 对比及未来展望 38:45 介绍语音技术 V1 和 V2 的对比 43:23 介绍 Fixie 新项目 Ultravox AI
- 【Ai聊搞钱】EP.52:AI 赋能的无代码算法交易
本文档仅供参考与娱乐用途。文中所表达的观点不构成投资建议或推荐。读者在进行任何投资前,应根据自身的财务状况、投资目标和风险承受能力进行充分的尽职调查(本文档未考虑这些因素)。本文档不构成对文中提及的任何资产的买卖要约或邀约邀请。 时间线: 00:00 AI 改变交易世界 00:05 AI 正改变交易世界 01:04 算法交易基于预先定义规则自动决策 01:38 AI 可分析数据助优化交易策略 02:05 AI 使算法交易面向普通人 02:54 Starks 面临服务器成本难题 04:52 解决服务器成本难题 04:52 视频探讨 AI 赋能无代码算法交易,以 Nexus Trade 为例 05:27 解决服务器成本难题,多数人缺编码技能 05:53 引入 AI 助手 Aurora,可按自然语言指令操作 06:58 AI 分析股票助理解公司,生成股票报告 07:55 AI 用于回溯测试与优化策略 09:45 无代码交易平台 10:15 AI 策略模拟获 268%回报,但实际效果存疑 10:40 对 AI 交易结果需谨慎,不能盲目信任 11:55 交易成功需好工具和好态度 13:01 要有应对盈亏的交易计划 13:48 AI 交易需透明和有道德 14:38 AI 在交易中的多方面应用 14:38 AI 不能替代人类思考,需承担研究责任 15:39 让金融更民主,人人都能受益于 AI 16:35 AI 改变金融,需谨慎正确使用工具 17:46 并非人人适合算法交易,需特定性格 18:39 AI 是成为更好交易者的工具 19:31 展望 AI 交易的未来 19:31 强调交易需提前规划,避免冲动决策 20:00 强调 AI 交易的透明度和道德问题 21:08 展望 AI 在交易中的未来发展 22:19 Starks 打造 AI 交易平台和社区 23:19 对 AI 交易既兴奋又谨慎 主要主题: * Austin Starks 是一位软件工程师,他创建了一个名为NexusTrade的无代码算法交易平台。 * 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和回溯测试来帮助散户投资者进行财务分析和自动化交易策略。 * Austin 认为理解公司基本面是进行股票交易成功的关键,并且批评许多散户投资者将交易视为赌博,缺乏计划性。 重要观点: NexusTrade平台的功能和优势: * 无需编写代码即可创建和部署算法交易策略。 * 利用AI进行财务分析,例如评估公司收益报告、识别市场趋势等。 * 提供回溯测试功能,模拟策略在历史数据上的表现。 * 允许使用自然语言创建交易条件和指标,例如 "如果Uber的短期移动平均线大于其长期移动平均线"。 * 支持基于基本面指标的交易,例如收入、自由现金流、市值等。 * 提供类似于Robinhood和Apple News的股票观察列表功能,并可使用自然语言构建。 * 拥有一个公开的盈利交易策略库,供用户学习和使用。 * 正在开发一项算法复制交易功能,让用户可以复制其他成功交易者的策略。 Austin 对交易和投资的观点: * "为了成为一名成功的交易者或投资者,你必须对资产的未来长期或短期方向有自己的看法。" (来自 “A step-by-step guide on using AI to become a better trader and investor”) * "你不能孤立地看待一只股票。你必须着眼于大局。这才是你赚钱的方式。" (来自 "Everything you learned about stock market prediction is WRONG!") * "购买基本面强劲的股票。" (来自 "Everything you learned about stock market prediction is WRONG!") * "我是一个非常强大的交易者,因为我使用AI和回溯测试使金融研究变得非常简单。" (来自 "I’m an extremely strong trader because I use AI and backtesting to make financial research very…") * "不要试图把握市场时机:把握市场时机几乎是不可能的。我的交易计划涵盖数周、数月甚至数年。" (来自 "Stop trading like an absolute degenerate. Do this instead.") * "你需要一个计划。你需要一个假设,一些执行和严格的测试。像NexusTrade这样的现代平台让你可以轻松地测试你的交易想法,而不用冒着你的现金风险。" (来自 "Stop trading like an absolute degenerate. Do this instead.") 关于Rust语言的经验: * Austin 花了18个月时间用Rust语言重建了他的算法交易平台。 * 他对Rust的语法、错误处理和社区感到失望。 * 尽管如此,他仍然认为学习Rust的经历很有价值,因为它让他能够学习任何其他语言。 其他值得注意的事实: * Austin 开发了一个名为Aurora的AI金融分析工具,可以分析股票基本面并提供投资建议。 * 他创建了一个名为NexusGenAI的提示评估和优化框架,用于自动改进AI应用的提示。 * Austin 相信人工智能代理将颠覆股票市场,并正在利用ReAct框架开发目标导向的交易代理。 结论: Austin Starks 和他创建的NexusTrade平台为散户投资者提供了一种新的算法交易方式。该平台利用人工智能的力量简化了金融分析和交易策略自动化,并强调了理解公司基本面的重要性。尽管Austin 在使用Rust语言开发平台的过程中遇到了一些挑战,但他仍然认为学习Rust的经历很有价值。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不断发展,NexusTrade和其他类似平台可能会对未来股票市场产生重大影响。
- 【Ai聊Web3】EP.51:Polymarket是如何做出准确预言的?
深度解析Polymarket 本期探讨了 Polymarket 预测市场的工作原理、准确性、优势及面临的挑战,包括利用区块链实现透明、通过“智慧的群体”进行预测、可能的市场操纵风险以及与媒体社交平台整合的机会等,还引发了对其未来成为主流平台的思考以及对预测市场可能带来的影响的哲学探讨。 00:00 介绍 Polymarket 和预测市场 00:13 介绍 Polymarket 和预测市场 00:32 Polymarket 如何工作及预测准确性 00:51 利用群体智慧,类似股票市场 01:37 Polymarket 用区块链保证透明 02:06 2024 选举中 Polymarket 预测 02:15 Polymarket 在选举中的表现 02:15 Polymarket 在选举中的准确预测 02:45 Polymarket 被大媒体引用获信誉 02:52 Polymarket 可预测多种事物 03:17 Polymarket 工作原理是什么 04:18 Oracle 是判断结果的关键 04:30 Polymarket 的工作原理 04:46 Polymarket 利用群体知识预测未来 05:21 Polymarket 面临挑战与机遇 05:27 Polymarket 处于法律灰色地带 05:56 Polymarket 面临市场操纵风险 06:36 Polymarket 可与媒体社交平台整合 06:46 Polymarket 的挑战与机会 07:04 Polymarket 像集体水晶球,不断更新信息 07:30 数据形成强大反馈循环,促进平台成长 07:44 原生代币带来很多可能性 08:14 能否建立强大活跃社区是关键问题 08:33 Polymarket 会成为主流平台吗? 09:00 预测市场的深层影响 09:00 Polymarket 与群体智慧,影响对未来的思考 09:29 预测市场形成信念与现实的反馈循环 09:53 Polymarket 引发哲学思考,科技与未来 10:21 Polymarket 需谨慎使用,警惕负面效应 10:48 未来或由我们的信念、行动和预测创造
- 【AI新闻】EP.50:11月28日AI届新闻
主要内容: * 艺术家抗议OpenAI的Sora模型未经授权使用其作品进行研发; * Elon Musk的xAI公司计划推出与OpenAI的ChatGPT竞争的Grok聊天机器人应用; * 微软否认使用Microsoft 365用户数据训练AI模型,回应了公众对数据隐私的担忧; * 美国能源部拨款3000万美元,利用AI加快可再生能源并网速度; * Uber将零工经济模式扩展到AI数据标注领域; * Google Chat推出类似Slack的“Huddles”即时会议功能; * 前Android高管创建新公司,旨在构建AI智能体的操作系统。 内容来源:theverge.com
- 【Ai聊超级个体】EP.49:F.I.R.E信徒Kyle Nolan和Projection Lab
Kyle Nolan是一位来自波士顿的工程师,从小就对编程充满热情。他被“FIRE”运动感染,决定创建一款非常细致的个人财务规划工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Kyle写完第一行代码的2年多以后,他就在兼职状态下,几乎完全靠自己一个人把这款产品做到了60万美元ARR! ProjectionLab 是一款由来自波士顿的工程师 Kyle Nolan 开发的个人财务规划软件,旨在帮助用户实现“FIRE”(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目标。它以其细致的财务模型、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和强大的功能而受到用户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Projection Lab 简介 00:04 介绍金融规划工具 Projection Lab 00:41 探讨如何用它规划财务生活 01:19 投影实验室不止是计算器 01:51 介绍其特色功能如桑基图 02:32 可调整变量查看财务影响 02:59 YouTube 评论视角 02:59 Projection Lab 运行数千场景助财务规划 03:35 Projection Lab 有税务估算等特色功能 04:12 自托管选项需技术知识,引发易用性疑问 04:49 金融规划老手对 Projection Lab 印象好 05:23 期待了解高级功能是否易用 05:57 具体用户体验 06:14 介绍 Projection Lab,强调界面简洁直观 06:43 可从简单计划开始,逐渐增加复杂性 07:07 能模拟各种生活事件和目标 07:53 为有孩子夫妇创建样本计划展示功能 08:23 投影实验室视觉呈现信息令人印象深刻 08:54 深度功能展示 08:57 展示 Projection Lab 特色功能 09:32 对比不同提现策略及优势 10:08 对软件易用性和强大功能赞赏 10:46 Kyle 的创业历程探讨 11:19 Kyle 社区驱动的创业策略 11:53 Kyle 的创业哲学及总结 12:18 Kyle 的创业哲学是核心部分 12:30 体现数据隐私和用户控制承诺 13:35 投影实验室不只是软件工具 14:14 别怕精细规划,不用通用方法 一、 产品概述: * ProjectionLab 是一款功能强大且用户友好的财务规划工具,旨在帮助用户模拟其财务未来并规划实现最佳生活目标的路径。 * 该软件提供了多种功能,包括退休计划、财务独立计划、大学储蓄计划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其核心功能包括现金流可视化、税务规划与分析、兼职工作模拟、休假旅行模拟、历史回测、租金收入模拟、房产购买计划、FIRE 计算、罗斯转换、72t (SEPP) 分配等。 二、 产品优势: * 细致入微: ProjectionLab 捕捉到了其他退休计算器遗漏的生活中的重要细节,例如住房、教育、税务等,使用户能够建立真正代表他们自己、亲人和所选路径的简单而丰富的财务计划。 * “ProjectionLab 捕捉到了其他退休计算器遗漏的生活中的重要细节。” - ProjectionLab 官网 * 直观易用: 该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即使是没有财务规划经验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 * “ProjectionLab 对于初学者和想要了解其未来财务状况的高级用户来说都是完美的工具。它非常直观,设置起来很快!” - 来自财务教练 James Tribbitt 的评价 * 高度可定制: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调整各种假设和参数,例如投资回报率、股票债券配置、退休年龄等,以获得最符合实际的模拟结果。 * "这款产品的真正亮点在于它的可定制性。有很多地方可以修改和定制它,以真正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 - 来自 Retired Before Dad 博客的评论 * 数据安全: ProjectionLab 不会要求用户链接任何财务账户,保障了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 “我喜欢我不需要连接任何金融账户,以及它是多么容易上手并开始建立各种场景的模型。” - 来自运营副总裁 Jack 的评价 * 强大的分析功能: 该软件提供了现金流图表、税务分析图表、蒙特卡洛模拟等功能,帮助用户更深入地了解其财务状况和计划的成功率。 * "我认为现金流优先级模块是我最喜欢的功能,也是一个如此强大的工具!" - 来自企业家和投资者 Ashley Antkowiak 的评价 三、Projection Lab 可以为未来的超级个体们提供以下启示: ●专注于解决用户痛点: Projection Lab 的创始人 Kyle Nolan 本身就是 “FIRE” 理念的追随者,他发现市面上的财务管理工具无法满足他对财务规划的精细化需求,因此决定开发一款更细致的个人财务规划工具12。这一出发点确保了产品能够切实解决目标用户的痛点,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础。 ●精益求精的产品开发: 尽管 Projection Lab 最初只是 Kyle 的一个副业项目,但他依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开发,并持续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改进和迭代2。他注重打造高质量的财务工具,精益求精的产品开发策略为 Projection Lab 赢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推动了产品的有机增长3。 ●重视用户社区的建设和运营: Kyle 积极与用户互动,建立了 Discord 社区,并发布产品路线图,与用户建立了长久的信任关系4。他将早期用户“像对待皇室一样”,重视社区的建设和运营,这对于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有机增长至关重要4。 ●利用社媒平台进行推广: Kyle 巧妙地利用了 Hacker News、Reddit 和其他社媒平台进行推广,并通过与 KOL 合作和参与播客等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信赖度45。这些低成本的营销策略帮助 Projection Lab 触达了更广泛的目标用户,有效地推动了产品的增长。 ●注重用户 onboarding 体验: 为了降低用户使用门槛,Projection Lab 设计了清晰易懂的 onboarding 流程,引导用户快速上手35。通过提供预设好的“用户画像”和详细的引导提示,用户无需链接任何财务账户,即可快速体验产品价值,这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转化率3。 ●坚持和耐心: Kyle 坚持开发 Projection Lab 两年半,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6。创业之路充满挑战,需要创业者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保持克制,量力而行: Kyle 采用自力更生的方式运营 Projection Lab,这使他能够完全掌控产品方向,专注于可持续增长6。对于个人创业者来说,保持克制,避免盲目扩张,有助于打造更稳健的商业模式。 除了以上几点,Projection Lab 的成功还体现了以下创业理念: ●以用户为中心: 始终关注用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注重产品质量: 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是赢得用户信任和口碑的关键。 ●保持迭代和创新: 持续改进产品,不断推出新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未来的超级个体们可以通过专注用户痛点、打造高质量产品、重视社区建设、巧用社媒平台推广、优化用户 on boarding 体验以及保持坚持和克制,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 【Ai聊大局观】EP.48:美国大选的重大影响及分析预判
关于美国大选及中国经济未来展望的分析 原创 碧树西风 人间罗盘 写于2024年11月03日 PS:这篇文章发表于大选投票之前,推荐的愿意并不在于对结果的预测,而是分析的框架和逻辑,请听众注意。 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美国大选与经济影响分析 00:02 分析美国大选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00:37 作者反思 2016 大选误判经历 01:15 美国精英阶层分歧日益扩大 02:06 历史与当下,精英对变革态度不同 02:35 探讨 2024 大选结果对中国影响 03:02 中国的应对策略探讨 03:36 中国应减少对出口依赖,聚焦国内消费 03:50 政府加大支出刺激经济,推动消费 04:36 中国计划重建城中村,百万新房 05:22 中央政府出资可加快项目建设 05:42 作者给出简单交易策略 06:05 神奇的“傻女孩策略” 06:05 介绍神奇的‘傻女孩策略’ 06:25 将资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设陷阱 06:53 第二部分资金在低价时买入卖出 07:18 第三部分资金作备用 08:33 策略在特定市场才有效 09:06 中国对抗通缩与房地产展望 09:19 中国决心对抗通缩 10:21 国内消费成中国新增长方式 11:00 中国根据美国动向调整经济策略 11:26 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12:00 优质地段房地产可能表现良好 12:09 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建议 14:11 分析中国对美大选反应及房地产市场 14:34 寻找独特视角应对复杂经济形势 主要内容 一、美国大选的核心影响:精英分化与必然趋势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无论懂王还是哈里斯当选,都不会改变美国精英分化和算法取代脑力劳动这一长期趋势。 懂王代表的是**“降临派”**,他们主动拥抱算法,寻求与体力劳动者结盟。马斯克斥巨资支持懂王就是一个例子,他深信“碳基生命只是硅基生命的启动程序”。 哈里斯代表的是传统精英,他们试图限制算法发展,维护自身利益。 二、懂王和哈里斯当选对中国的影响 两位候选人在利率、关税、对欧洲关系上的政策差异,对中国的影响如下: 利率: 懂王可能迅速大幅度降息,但同时会大幅提高针对中国的关税,两者相互抵消,中国难以从中获利。哈里斯则大概率会缓慢降息,维持高利率平台。 关税: 懂王对中国加征关税主要影响的是出口量,对欧洲的影响更大,因为欧洲对美出口多为高附加值产品,利润更高。 欧洲: 懂王当选后,欧洲可能会将损失转嫁到中国身上,例如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哈里斯当选则欧洲压力减轻,对华态度可能缓和。 三、中国国内政策方向:打掉逆通胀预期,拉动内需 中国当前的首要目标是打掉逆通胀预期,回归温和通胀。由于明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拉动内需成为关键。 拉动内需的方式: 长期来看,要推动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短期来看,要依靠第三张表发力,例如通过债务置换、城中村改造、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消费。 政策力度与节奏: 需要根据美国大选结果和具体政策来制定应对策略,精准调控,避免过热或刺激不足。 四、房地产市场展望:关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 城中村改造: 100万套的规模虽然小于以往,但由于房价上涨,实际投入可能并不少。关键在于快速落地和资金来源,最好由第三张表提供资金支持,才能保证执行效率。 房价走势: 非核心城市和核心城市的非核心地段,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居民杠杆率、人口出生率和地方财政收入出现大幅改善。建议关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 五、普通人应对策略:傻姑三式 对于没有背景、资本、天赋的普通人,作者推荐了“傻姑三式”: 第一式: 在没有涨跌停限制的市场,将资金分成三份,一份用于低价挂多单,等待乌龙指出现。 第二式: 多单成交后,立即用第二份资金以当前价格挂空单,进行对锁。 第三式: 重复前两步,直到没有乌龙指出现。 “傻姑三式”的本质是利用程序化交易的漏洞,在资本市场“捡垃圾”,赚取辛苦钱。 六、结语 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中国经济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普通人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Ai聊科技】EP.47:Hyperion计划-我们的目标是星际世代飞船
星际世代飞船设计项目与人类冬眠技术的可能性 两位Ai主播整合分析了多个来源的信息,就星际世代飞船的概念、设计竞赛以及人类冬眠技术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有趣的讨论。 * "Hyperion计划"设计竞赛官方网站:www.projecthyperion.org * "星际研究倡议"(i4is)官方网站:i4is.org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星际世代飞船概念引入 00:42 引入星际世代飞船概念 01:40 提出世代飞船为潜在方案 02:21 超离子计划设计竞赛 03:37 生物圈二号实验及启示 04:26 寻找适应进化的治理体系 05:38 世代飞船设计的细节挑战 06:00 探讨世代飞船设计细节挑战 06:54 准备船员面临多方面挑战 08:04 世代飞船话题引发诸多思考 09:18 迈向更先进的休眠形式 10:10 伦理考量,探索是否正当 11:17 知识文化在世代飞船中的传承 11:47 世代飞船面临知识传承挑战 12:53 艺术在世代飞船中至关重要 13:59 世代飞船承载人类文化希望 14:49 Hyperion 计划需现实设计 16:18 设计世代飞船如设计太空城 16:55 世代飞船的社会与伦理考量 16:55 探讨星际世代飞船的社会伦理考量 18:06 星际旅行关乎人类共同的旅程 19:16 探讨世代飞船的伦理考量 20:24 需多方参与讨论伦理问题 21:34 世代飞船冲突解决具挑战 22:35 对世代飞船的思考与展望 22:35 探讨星际世代飞船,开启精彩旅程 23:26 思考世代飞船必备的地球文化元素 24:59 Hyperion 计划强调文化多样性 26:04 世代飞船理念或可反哺地球 27:06 未来由我们共同创造 一、星际旅行的挑战与世代飞船概念 * 挑战: * 星际距离遥远,即使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数万年才能抵达。 * 传统推进技术速度有限,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推进系统。 * 长时间星际旅行对人类生命周期构成挑战。 * 世代飞船: * 旨在解决长时间星际旅行难题,旅程可能持续数个世纪。 * 飞船将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包含农业、居住区和其他生命支持系统。 * 多代人在飞船上出生、生活和死亡,最终的后代抵达目的地。 二、"Hyperion计划"设计竞赛 * 目标:探索利用现有和近期技术实现载人星际旅行的可行性。 * 设计出能够支持多代人生存的世代飞船。 * 竞赛细节:由"星际研究倡议"(i4is)主办,面向全球开放。 * 竞赛奖金总额为10,000美元。 * 参赛团队必须包含至少一名建筑设计师、一名工程师和一名社会科学家。 * 竞赛分为两个阶段:概念开发和详细设计。 * 设计主题:设想人类已克服21世纪的可持续性危机,进入地球和太空的可持续富足时代。 * 人类已具备建造世代飞船的能力,而无需做出重大牺牲。 * 参赛者需要思考:对于持续多个世纪的航程,什么样的栖息地建筑和社会结构才能确保旅程成功? 三、世代飞船设计要素 * 航程持续时间:250年,飞船需要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几才能在如此时间内抵达目的地。 * 目的地:附近恒星系统中的一颗岩质行星,其上已由先驱探测器建立了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无需进行重大基因改造即可生存。 * 重力环境:栖息地将通过旋转等人工手段提供与地球相似的重力环境,部分区域可根据需要提供低重力环境。 * 大气环境:栖息地将维持与地球相似的大气条件,确保可呼吸的空气和稳定的环境压力。 * 辐射防护: 必须提供全面的辐射屏蔽,保护居民免受银河宇宙射线和其他太空辐射危害。 * 技术水平: 所有机载技术必须达到最低技术成熟度 (TRL) 2 级。 * 栖息地架构: 建筑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允许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修改,例如重建住宅。 * 社会规模: 设计可容纳约1000人(±500人)的稳定生活条件。 * 社会结构: 船上社会需要考虑各种文化因素,包括语言、伦理、社会角色、信仰、审美、家庭结构、生命周期等。 * 知识传承: 需要制定明确的知识传承方式,确保专业知识和教育的延续性,并应对人口规模缩小带来的知识流失挑战。 * 质量优化: 在不牺牲安全、功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栖息地的整体质量。 * 可靠性和冗余: 栖息地系统必须通过稳健的设计和冗余来确保250年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 四、人类冬眠技术的可能性 * 现有技术:"治疗性低温"技术可以将人体温度降低几度,降低新陈代谢,使人进入麻木状态。 * 该技术已成功将人维持在麻木状态长达14天,并可进行多次循环。 * 研究表明,该技术在治疗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等疾病方面具有潜力。 * NASA的研究:NASA正在考虑将"治疗性低温"技术应用于火星任务等长时间太空飞行。 * SpaceWorks公司提议利用该技术,在火星之旅中将宇航员置于麻木状态,以减少资源消耗。 * NASA已资助SpaceWorks公司进行第一阶段研究,并于2016年启动了第二阶段研究。 * 欧洲航天局的研究:欧洲航天局也在研究人类冬眠技术,并计划在猪等非冬眠哺乳动物身上进行测试。 * 未来展望:目前尚无能够让人类安全冬眠数十年的技术。 * "人体冷冻"技术是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用防冻剂替代人体体液,防止形成破坏性冰晶。 * 科学家已成功冷冻和解冻50毫升组织而未造成任何损害。 * 未来,该技术可能扩展到保存器官甚至整个人体,为星际旅行提供可能性。 五、结论 星际世代飞船和人类冬眠技术是实现星际旅行的潜在途径。 "Hyperion计划"设计竞赛旨在鼓励创新,探索世代飞船的可能性。 尽管人类冬眠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在医疗和太空探索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想象你身处一艘世代飞船,注定在旅途中度过一生,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 — "人类冬眠有可能吗?长时间太空飞行的休眠" “亥伯龙计划探索利用现有和近期技术实现载人星际旅行的可行性。” — "Hyperion计划 | 星际世代飞船设计竞赛" “建造能够承载人类数代人的太空飞船的激进计划” — “建造能够承载人类数代人的太空飞船的激进计划:科学警报” 最后, 你认为世代飞船能够解决星际旅行的挑战吗? 你愿意乘坐世代飞船进行星际旅行吗? 你认为人类冬眠技术何时能够实现?
- 【Ai聊AI】EP.46: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材料科学的科研水平?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ientific Discovery,and Product Innovation Aidan Toner-Rodgers;MIT;November 6, 2024 这篇论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一家大型研发实验室的随机实验发现,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研发效率,但这种工具对不同能力的研究人员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发现更多新材料,并获得更高的科研产出;而低水平的研究人员则难以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其科研产出几乎没有提升。论文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发现这是由于人工智能工具将研究人员的任务从“构思新材料”转移到“评估人工智能生成的候选材料”上,而高水平研究人员在评估方面具有更高的技能。论文还研究了人工智能工具对研究人员工作满意度、技能需求和对人工智能的看法等方面的影响。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的结合 00:08 探讨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结合 00:26 AI 可构思具有特定属性新材料 01:07 传统新材料发现过程缓慢昂贵 02:03 AI 在材料科学领域令人兴奋 02:27 介绍材料科学中用的图神经网络 02:49 人工智能工具的实际影响 03:27 人工智能工具在实验室有何实际影响? 03:34 使用 AI 工具的科学家多发现 44%新材料 03:56 AI 带来专利申请增长 39% 04:34 AI 辅助材料质量更高 05:16 AI 指向科学家未想到的发现 05:39 人工智能对材料科学语言的改变 05:39 AI 使材料科学专利出现更多新术语 06:27 AI 会让人类科学家变得不重要吗 06:51 高产出科学家从 AI 中受益最多 07:41 AI 未取代人类科学家,需合作 07:57 AI 改变科学家日常工作方式 08:27 人工智能对科学家工作的改变及担忧 08:56 AI 改变材料科学科研方式及格局 09:15 科学家担忧被 AI 甩在后面 09:27 AI 引入后科学家满意度下降 10:52 如何平衡 AI 与人类创造性 11:09 AI 是否带来材料革命? 11:16 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中的未来思考 11:31 AI 正从根本上改变材料科学 11:55 想象用超轻且强于钢的材料建楼 12:24 AI 不能替代科学家 12:53 新材料将影响我们的生活 13:39 或可考虑投身材料科学领域
- 【Ai聊BTC】EP.45:美国国家比特币储备战略对我们有何影响?
美国比特币国家储备战略对我们有何影响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比特币进入美国政治 00:00 探讨美国比特币储备战略影响,先看比特币进美政治 00:58 回顾比特币初入美国政治的早期情况 01:52 出现比特币相关游说努力 02:27 比特币形象复杂,有好有坏 03:35 比特币储备概念获关注,政治双方竟达成共识 04:04 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转变 04:27 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转变始于 2024 选举 05:07 2024 年特朗普全力拥抱比特币 06:40 SEC 和 CFTC 对加密货币监管起争执 07:08 Ripple Labs 诉讼和 Hinman 文档受关注 07:53 Gary Gensler 对加密货币态度前后不一 08:08 比特币与信息误传 08:09 探讨美国比特币储备战略影响 09:21 哈马斯攻击影响比特币形象 10:05 沃伦证据被专家驳斥 10:47 信息误传易扩散,需谨慎 11:52 区块链透明性引发难题 12:12 监管机构对比特币的分歧 12:12 美国监管机构对比特币存分歧 12:59 瑞波案引发加密世界规则混乱 14:01 稳定币受关注,监管存担忧 14:36 稳定币法案欲建立明确规则 15:26 加密监管仍处早期,值得关注 16:17 稳定币与加密世界未来 16:48 比特币影响美国政治,故事仍在书写 17:05 稳定币似加密世界缩影,创新快监管慢 17:52 加密货币或改变权力平衡 18:40 知识即力量,积极参与政治很重要 19:50 知识重要,要保持好奇积极参与 本文是对 Samuel Lyman 于 2023-2024 年间发表的一系列关于 Web3 和比特币政策分析文章的梳理和解读,旨在帮助我们理解美国对比特币态度的转变,以及潜在的未来趋势和影响。 一、从监管到战略支持:美国 Web3 和比特币政策的演变 文章指出,美国对比特币和 Web3 行业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监管压力到战略支持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美国对加密货币经济潜力和战略价值的重新认识。文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了这一转变过程: * 科技企业游说政府简史: 美国科技企业,包括 Web3 行业,一直在积极游说政府,以影响政策制定,争取更有利的监管环境。 * 比特币政策的转变: 早期对比特币的监管关注逐渐转向将其视为一种战略资产,甚至将其与“路易斯安那购地”相提并论,认为其具有巨大的潜在回报。 * 两党共识的形成: 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开始认识到比特币的价值,两党对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支持不断增加,这为加密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比特币作为战略武器:对抗外部威胁和美元霸权挑战 Lyman 的文章重点探讨了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资产的潜力,认为其可以帮助美国对抗来自东方大国和俄罗斯的挑战,并维护美元霸权地位。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 黄金武器化与比特币的对抗: 东方大国和俄罗斯正在增持黄金储备,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美国可以通过将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积累,对抗黄金武器化,并维护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 数字淘金热与国家间竞争: 美国可以发起一场“数字淘金热”,鼓励其他国家积累比特币,从而减缓甚至逆转对实物黄金的追捧。 * 比特币作为“王牌”: 美国可以利用比特币作为对抗实物黄金武器化的一种手段,阻止对手利用其黄金储备破坏美元的主导地位。 三、特朗普与加密货币:从批评到中立,寻求政治套利 文章分析了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批评到现在的中立立场,认为这背后是政治套利的机会。主要观察如下: * 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的演变: 特朗普早年曾批评比特币是“骗局”,但近年来开始尝试 NFT,并逐渐软化对比特币的立场。 * 反对央行数字货币: 特朗普明确反对央行数字货币 (CBDC),这促使他开始更加重视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价值。 * 争取加密货币选民: 特朗普希望通过对加密货币采取中立态度,吸引年轻的、支持加密货币的选民,并在 2024 年大选中获得优势。 四、加密货币选民的崛起:左右 2024 大选的关键力量 Lyman 认为,加密货币持有者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有可能左右 2024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文章指出: * 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激增: 自 2020 年以来,美国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大幅增加,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投票群体。 * 摇摆州的关键作用: 许多加密货币持有者生活在关键的摇摆州,他们的选票足以改变选举结果。 * 加密货币成为关键议题: 对于许多选民来说,加密货币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投票议题,他们会倾向于支持那些对加密货币友好的候选人。 五、新利维坦主义与比特币主义:一场关于权力与自由的博弈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美国新利维坦主义与比特币主义之间的对立,认为这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关于权力、自由、隐私和经济治理的深刻分歧。 * 新利维坦主义: 主张国家权力需要在应对复杂全球化问题时得到加强,强调中央权威的政治哲学。 * 比特币主义: 信奉个体的经济主权,拒绝政府干预货币流通,主张个人有权完全掌控自己的财富和数据。 六、2023 年报道回顾:从哈马斯事件到监管冲突 Lyman 在 2023 年的一系列文章中还关注了以下几个重要议题: * 哈马斯利用加密货币筹款的真相: 文章揭露了关于哈马斯利用加密货币筹款的虚假信息,并指出区块链的透明度使得加密货币难以成为恐怖主义融资的有效工具。 * 比特币挖矿与可持续发展: 文章探讨了比特币挖矿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比特币挖矿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减少甲烷排放。 * SEC 与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冲突: 文章分析了 SEC 与加密货币行业之间的冲突,并批评了 SEC 主席根斯勒对加密货币的强硬监管态度。 七、总结与展望 Lyman 的文章为我们理解美国对比特币和 Web3 行业的态度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随着加密货币逐渐进入主流,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未来,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美国是否会将比特币纳入其国家战略储备? * 加密货币选民将如何在 2024 年大选中发挥作用? * 美国政府与加密货币行业之间的监管冲突将如何演变? * 新利维坦主义与比特币主义之间的博弈将走向何方? 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未来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 【Ai聊科学】EP.44:人类向外太空发送的第一条无线电信息忽略了什么?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无线电信息的宇宙初尝试 00:11 探讨地球首条无线电信息及其争议 00:39 无线电信息为何只描绘男性形象 01:59 介绍信息背后的天文学家助手 02:53 信息人物形象更偏男性的原因 03:14 信息充满局限性与偏见 03:22 信息中的性别争议与隐藏人物 04:05 外太空信息聚焦男性引争议 04:31 SETI关键人物女性被忽略 04:52 女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微波激射源 05:51 人类如何向宇宙展示自己 06:30 深入探索宇宙自画像的遗产 06:44 信息与艺术表达的关联 06:47 人类几十年前的信息在太空穿梭,引发思考 07:11 探讨艺术与科学对人类的表现方式 08:07 人类渴望借更大事物定义自己 08:34 信息反映历史文化背景局限性 09:38 需各领域专家合作描绘人类 10:07 信息引发的对人类本质的思考 10:16 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本质意义 10:45 SETI 研究中人物的贡献及后续 11:26 科学史常从有限视角讲述 12:34 早期尝试联系外星文明的勇气 12:53 若现在发信息如何代表人类 13:31 重新审视宇宙信息的可能性 13:43 探讨人类向宇宙介绍自己的尝试 14:38 若今天发新信息,我们会怎么做 14:59 需各领域人员共同努力发信息 15:31 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意义 16:16 设计代表人类的宇宙信息内容 主要内容 本文回顾了人类第一条旨在与外星文明交流的无线电信息——阿雷西博信息,并探讨了其设计中反映出的文化偏见和人类自我认知。 一、 信息内容与目标 1974年11月16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向武仙座球状星团发送了一条由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息。该信息包含了: * 数字1到10,以及构成人类DN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 * 构成DNA核苷酸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人类基因组中的核苷酸数量以及DNA双螺旋结构的示意图 * 美国男性的平均身高(1.75米)、人形像素图以及当时地球人口数量(约40亿) * 太阳系示意图,标明信息来自地球 *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图像及其碟形天线的直径(305米) 选择武仙座球状星团作为目标是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恒星,且在当时位于天文台上方。 二、 信息设计背后的思考 信息的设计者,射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在书中描述了他对如何代表人类的思考。 * 技术限制: 由于信息只能用0和1表示,且必须以23 × 73像素的网格形式排列,如何在有限的像素内描绘人形是一个挑战。 * 性别代表: 德雷克原本希望创造一个中性的人形图像,但最终选择了男性形象,因为他认为中性版本“看起来更像大猩猩而不是人类”。他承认,潜意识里可能试图让图像看起来像他自己,“就像我在《星际迷航》里把自己传送上去一样”。 “Thus, a picture of only half of humanity was broadcast from the Arecibo telescope. In hindsight, Drake admitted that he might have subconsciously tried to make it look a lot like himself — “as though I were beaming myself up Star Trek style”. * 文化争议: 1972年,德雷克和卡尔·萨根等人设计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上的镀金铝板,上面刻画了一男一女两个人形图像。尽管旨在展现人类的多样性,但女性的被动姿态和缺少生殖器官细节引发了女权主义者的抗议。萨根在书中解释说,省略女性生殖器是为了符合“希腊雕像的传统表现”,并避免NASA的“科学-政治层级”否决该设计。 “Sagan recalled how other groups were still repulsed by NASA sending what they perceived as ‘smut’ into space. One letter that he highlighted, to the editor of the Los Angeles Times, drew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ioneer plaque and pornography, and lamented that space-agency officials found it necessary to “spread this filth even beyond our own solar system”. 三、 科学领域中的性别偏见 德雷克在1960年启动了奥兹玛计划,这是首次科学搜寻地外生命的项目。当时,天文学领域以男性为主导,许多人认为女性最终会结婚生子,无法为科学做出贡献。 但德雷克坚持招收女学生,并亲自指导了艾伦·冈德曼和玛格丽特·赫尔利参与了奥兹玛计划的观测。冈德曼后来获得了天文学博士学位,并成为第一个探测到宇宙微波激射器的科学家。 四、 从自我画像到宇宙名片 尽管存在性别偏见,但阿雷西博信息仍然反映了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和自我认知。德雷克选择以自己为原型,就像艺术家创作自画像一样,试图将自己和人类的存在传递给宇宙。 * 艺术与自我表达: 从文艺复兴时期丢勒的自我画像到阿雷西博信息中的人形图像,人们通过自我表达来寻求与他人的联系,并试图在宇宙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 文化烙印: 人类发送给外星文明的信息不仅是科学成果,也是艺术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文化假设和偏见。它们如同宇宙之镜,反映了人类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和自身视角的局限性。 五、 结论 尽管阿雷西博信息和先驱者号探测器上的图像未能完全代表人类的多样性,但它们仍然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产物,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和进步性。这些信息是人类面向宇宙的名片,展现了我们真实的自我,包括我们的缺陷和成就。
- 【Ai聊科学】EP.43:大脑使用答疑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阅读改变大脑结构 00:44 阅读可改变大脑物理结构 01:31 大脑特定区域随阅读增长 01:59 大脑具可塑性可适应新技能 02:23 大脑早年更具适应性但成人也可变 02:37 开始探讨濒死体验 02:46 濒死体验的大脑机制 03:06 濒死体验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03:11 常见理论是缺氧致幻觉 03:31 愉悦感或与神经化学物质有关 03:37 大脑在应对致命情况 03:54 仍有未知的濒死体验奥秘 05:32 大脑为何易产生鬼魂错觉 05:52 大脑为何易产生鬼魂错觉 06:18 多巴胺与冒险和赌博的关系 07:31 髓鞘化对大脑的重要性 08:19 多巴胺与冒险赌博行为 08:19 视频介绍大脑六个惊人事实及探索意义 08:54 脑电波与读心术的可能性引发讨论 09:26 畅想大脑科学应用的无限可能 10:02 回顾脑电波与读心术话题 11:01 提及大脑受伤后自我修复能力 11:03 髓鞘化助力大脑功能 11:03 大脑受伤后如何恢复? 11:39 大脑受伤后可重连恢复 12:13 大脑能影响我们的经历吗? 12:43 信念影响对事件的感知 13:15 思想信念影响我们的生活 1.产生幻觉?灵魂出窍?临死前的最后一刻,大脑究竟在想些啥? 濒死体验:大脑在极端条件下的运作机制 濒死体验并非幻想,不同人的濒死体验存在很多共性,例如疼痛消失、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灵魂出窍等。 “不同人的濒死体验有很多相同点:疼痛消失,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或是其他视觉图像,脱离了自身的躯体、漂浮在它的上方或者飞向空中(类似于灵魂出窍)。” 濒死体验是主观真实的,是大脑在极端条件下,例如心脏骤停或严重缺氧时,挣扎着维持运作的结果。 “在這種“斷電”情況下,大腦的經歷也構成了瀕死體驗中奇怪而特殊的故事的主要內容。但對經歷過的人來說,瀕死體驗和大腦在正常清醒時產生的任何感知一樣真實。” 2.多看书能“长脑子”吗? 阅读对大脑的影响: “长出”视觉词形区 阅读确实可以改变大脑结构,让脑子里 “长出”一个叫做视觉词形区 (VWFA) 的区域。 “简单来说,读书让这位文盲的脑子里“长出”了视觉词形区!此情此景,小编不得不吟诗一首,世上本没有视觉词形区,看的书多了,也便成了视觉词形区。” 除了视觉词形区,阅读还会增强其他脑区的激活和专业化,例如颞平面, 以及强化连接这些脑区之间的白质纤维。 “读写能力不仅导致了几个皮层区域的功能变化。同时,学习阅读也会导致连接这些区域的左侧半球内白质通路的解剖变化。也就是说,阅读不仅增强了如视觉词形区、颞平面等区域的激活,还增强了连接这些脑区的特定白质纤维。说人话就是:读写能力上去了,与阅读相关脑区之间的连接也强化了。” 阅读习得是大脑 “回收利用” 现有系统以实现新用途的典型例子,同时也证明了后天经验对大脑功能的巨大影响。 3.大脑为什么愿意相信有鬼? 人们为何相信鬼神:大脑的认知偏差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们相信鬼神的原因,包括幻觉、认知偏差和情感因素。 幻觉是大脑内部产生的,不需要任何外部感官刺激, 并且可以通过药物、磁场、次声波等方式人为制造。 “幻覺可以在實驗室被人為地製造出來。先前有研究發現,儘管老鼠有數百萬個神經細胞,但只需要用激光照射其中的20個,就能誘使老鼠“看到”牆壁上沒有的圖案。這種類似的方法,同樣會讓人類產生視覺。” 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例如模式性偏差、意图性偏差,以及暗示效应, 这些偏差让我们倾向于将随机事件解读为超自然力量作祟。 “這就是典型地對一些無關聯的隨機事件做出有意義的解读,即模式性偏差(patternicity bias)。” 相信鬼神也可能带来正面情绪,例如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提供娱乐恐惧的体验。 4.学霸和学渣的大脑,有什么不同? 学霸与学渣的大脑差异:髓磷脂的作用 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增强,并不能完全解释大脑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最新的研究发现,神经元轴突上的髓磷脂的厚度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让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在电活动上实现同步,从而促进学习和记忆。 “髓磷脂的可塑性对于脑电波的同步很重要,因为神经脉冲必须要以适当的速度传导,才能让两个脑区维持同样的振荡频率。” 髓磷脂厚度变化的机制, 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调节髓磷脂厚度中的作用。 “我们的实验支持一个新的设想:髓磷脂的厚度变化代表了一种新形式的神经可塑性,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和减少髓磷脂来调控神经活动。” 5. 脑电波:让你拥有读心术、意念控制术? 脑电波的应用:读心术与意念控制 脑电波的概念、分类、采集方法,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脑电波可以被解读和传输,从而实现 “读心术” 和 “思想传输”。 “第一个方面的应用很难,主要是脑电波很难“破解”,假如它真存在某种算法的话。所以,目前对脑电波的解码,基本上类似于一种匹配法。” 文章还介绍了一些脑电波在医疗、娱乐和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例如诊断癫痫、控制机器人、玩游戏等。 “第二个方面,即意念控制上的应用相对简单,实验室和VR/AR市场上的产品都非常多。” 文章认为, 脑电波技术一旦成熟,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6.赌徒的大脑,有什么不同? 赌博成瘾:大脑奖励系统的失控 赌博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赌博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 与大脑的奖励系统密切相关。 “当赌徒们在看到赌博结果时,其大脑的奖励系统的激活也会增加。这在赌博成瘾的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治疗赌博成瘾的方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目前,治疗赌博成瘾的方法包括某些形式的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自助小组。一些药物(如5-羟色胺选择性重摄取抑制剂,SSRI)可能在减少赌博障碍的一些症状(如抑郁症)方面有效。” 尽可能早地获得支持和治疗是解决赌博成瘾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