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i聊超级个体】EP.49:F.I.R.E信徒Kyle Nolan和Projection Lab
Kyle Nolan是一位来自波士顿的工程师,从小就对编程充满热情。他被“FIRE”运动感染,决定创建一款非常细致的个人财务规划工具。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在Kyle写完第一行代码的2年多以后,他就在兼职状态下,几乎完全靠自己一个人把这款产品做到了60万美元ARR! ProjectionLab 是一款由来自波士顿的工程师 Kyle Nolan 开发的个人财务规划软件,旨在帮助用户实现“FIRE”(财务自由,提前退休)的目标。它以其细致的财务模型、直观的可视化界面和强大的功能而受到用户和业内人士的广泛好评。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Projection Lab 简介 00:04 介绍金融规划工具 Projection Lab 00:41 探讨如何用它规划财务生活 01:19 投影实验室不止是计算器 01:51 介绍其特色功能如桑基图 02:32 可调整变量查看财务影响 02:59 YouTube 评论视角 02:59 Projection Lab 运行数千场景助财务规划 03:35 Projection Lab 有税务估算等特色功能 04:12 自托管选项需技术知识,引发易用性疑问 04:49 金融规划老手对 Projection Lab 印象好 05:23 期待了解高级功能是否易用 05:57 具体用户体验 06:14 介绍 Projection Lab,强调界面简洁直观 06:43 可从简单计划开始,逐渐增加复杂性 07:07 能模拟各种生活事件和目标 07:53 为有孩子夫妇创建样本计划展示功能 08:23 投影实验室视觉呈现信息令人印象深刻 08:54 深度功能展示 08:57 展示 Projection Lab 特色功能 09:32 对比不同提现策略及优势 10:08 对软件易用性和强大功能赞赏 10:46 Kyle 的创业历程探讨 11:19 Kyle 社区驱动的创业策略 11:53 Kyle 的创业哲学及总结 12:18 Kyle 的创业哲学是核心部分 12:30 体现数据隐私和用户控制承诺 13:35 投影实验室不只是软件工具 14:14 别怕精细规划,不用通用方法 一、 产品概述: * ProjectionLab 是一款功能强大且用户友好的财务规划工具,旨在帮助用户模拟其财务未来并规划实现最佳生活目标的路径。 * 该软件提供了多种功能,包括退休计划、财务独立计划、大学储蓄计划等,以满足不同用户的需求。 * 其核心功能包括现金流可视化、税务规划与分析、兼职工作模拟、休假旅行模拟、历史回测、租金收入模拟、房产购买计划、FIRE 计算、罗斯转换、72t (SEPP) 分配等。 二、 产品优势: * 细致入微: ProjectionLab 捕捉到了其他退休计算器遗漏的生活中的重要细节,例如住房、教育、税务等,使用户能够建立真正代表他们自己、亲人和所选路径的简单而丰富的财务计划。 * “ProjectionLab 捕捉到了其他退休计算器遗漏的生活中的重要细节。” - ProjectionLab 官网 * 直观易用: 该软件界面简洁直观,即使是没有财务规划经验的用户也能轻松上手。 * “ProjectionLab 对于初学者和想要了解其未来财务状况的高级用户来说都是完美的工具。它非常直观,设置起来很快!” - 来自财务教练 James Tribbitt 的评价 * 高度可定制: 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和目标调整各种假设和参数,例如投资回报率、股票债券配置、退休年龄等,以获得最符合实际的模拟结果。 * "这款产品的真正亮点在于它的可定制性。有很多地方可以修改和定制它,以真正了解它是如何工作的。" - 来自 Retired Before Dad 博客的评论 * 数据安全: ProjectionLab 不会要求用户链接任何财务账户,保障了用户数据的隐私和安全。 * “我喜欢我不需要连接任何金融账户,以及它是多么容易上手并开始建立各种场景的模型。” - 来自运营副总裁 Jack 的评价 * 强大的分析功能: 该软件提供了现金流图表、税务分析图表、蒙特卡洛模拟等功能,帮助用户更深入地了解其财务状况和计划的成功率。 * "我认为现金流优先级模块是我最喜欢的功能,也是一个如此强大的工具!" - 来自企业家和投资者 Ashley Antkowiak 的评价 三、Projection Lab 可以为未来的超级个体们提供以下启示: ●专注于解决用户痛点: Projection Lab 的创始人 Kyle Nolan 本身就是 “FIRE” 理念的追随者,他发现市面上的财务管理工具无法满足他对财务规划的精细化需求,因此决定开发一款更细致的个人财务规划工具12。这一出发点确保了产品能够切实解决目标用户的痛点,为其成功奠定了基础。 ●精益求精的产品开发: 尽管 Projection Lab 最初只是 Kyle 的一个副业项目,但他依然投入了大量时间和精力进行开发,并持续根据用户反馈进行改进和迭代2。他注重打造高质量的财务工具,精益求精的产品开发策略为 Projection Lab 赢得了良好的用户口碑,推动了产品的有机增长3。 ●重视用户社区的建设和运营: Kyle 积极与用户互动,建立了 Discord 社区,并发布产品路线图,与用户建立了长久的信任关系4。他将早期用户“像对待皇室一样”,重视社区的建设和运营,这对于产品的口碑传播和有机增长至关重要4。 ●利用社媒平台进行推广: Kyle 巧妙地利用了 Hacker News、Reddit 和其他社媒平台进行推广,并通过与 KOL 合作和参与播客等方式提升产品知名度和信赖度45。这些低成本的营销策略帮助 Projection Lab 触达了更广泛的目标用户,有效地推动了产品的增长。 ●注重用户 onboarding 体验: 为了降低用户使用门槛,Projection Lab 设计了清晰易懂的 onboarding 流程,引导用户快速上手35。通过提供预设好的“用户画像”和详细的引导提示,用户无需链接任何财务账户,即可快速体验产品价值,这极大地提高了用户转化率3。 ●坚持和耐心: Kyle 坚持开发 Projection Lab 两年半,最终取得了令人满意的成果6。创业之路充满挑战,需要创业者具备坚定的信念和持之以恒的毅力。 ●保持克制,量力而行: Kyle 采用自力更生的方式运营 Projection Lab,这使他能够完全掌控产品方向,专注于可持续增长6。对于个人创业者来说,保持克制,避免盲目扩张,有助于打造更稳健的商业模式。 除了以上几点,Projection Lab 的成功还体现了以下创业理念: ●以用户为中心: 始终关注用户需求,不断优化产品和服务。 ●注重产品质量: 打造高质量的产品是赢得用户信任和口碑的关键。 ●保持迭代和创新: 持续改进产品,不断推出新功能,以满足不断变化的用户需求。 未来的超级个体们可以通过专注用户痛点、打造高质量产品、重视社区建设、巧用社媒平台推广、优化用户 on boarding 体验以及保持坚持和克制,最终实现创业目标。
- 【Ai聊大局观】EP.48:美国大选的重大影响及分析预判
关于美国大选及中国经济未来展望的分析 原创 碧树西风 人间罗盘 写于2024年11月03日 PS:这篇文章发表于大选投票之前,推荐的愿意并不在于对结果的预测,而是分析的框架和逻辑,请听众注意。 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美国大选与经济影响分析 00:02 分析美国大选对中美经济的影响 00:37 作者反思 2016 大选误判经历 01:15 美国精英阶层分歧日益扩大 02:06 历史与当下,精英对变革态度不同 02:35 探讨 2024 大选结果对中国影响 03:02 中国的应对策略探讨 03:36 中国应减少对出口依赖,聚焦国内消费 03:50 政府加大支出刺激经济,推动消费 04:36 中国计划重建城中村,百万新房 05:22 中央政府出资可加快项目建设 05:42 作者给出简单交易策略 06:05 神奇的“傻女孩策略” 06:05 介绍神奇的‘傻女孩策略’ 06:25 将资本分三部分,第一部分设陷阱 06:53 第二部分资金在低价时买入卖出 07:18 第三部分资金作备用 08:33 策略在特定市场才有效 09:06 中国对抗通缩与房地产展望 09:19 中国决心对抗通缩 10:21 国内消费成中国新增长方式 11:00 中国根据美国动向调整经济策略 11:26 中国房地产市场展望 12:00 优质地段房地产可能表现良好 12:09 应对复杂经济形势的建议 14:11 分析中国对美大选反应及房地产市场 14:34 寻找独特视角应对复杂经济形势 主要内容 一、美国大选的核心影响:精英分化与必然趋势 本文的核心观点是,无论懂王还是哈里斯当选,都不会改变美国精英分化和算法取代脑力劳动这一长期趋势。 懂王代表的是**“降临派”**,他们主动拥抱算法,寻求与体力劳动者结盟。马斯克斥巨资支持懂王就是一个例子,他深信“碳基生命只是硅基生命的启动程序”。 哈里斯代表的是传统精英,他们试图限制算法发展,维护自身利益。 二、懂王和哈里斯当选对中国的影响 两位候选人在利率、关税、对欧洲关系上的政策差异,对中国的影响如下: 利率: 懂王可能迅速大幅度降息,但同时会大幅提高针对中国的关税,两者相互抵消,中国难以从中获利。哈里斯则大概率会缓慢降息,维持高利率平台。 关税: 懂王对中国加征关税主要影响的是出口量,对欧洲的影响更大,因为欧洲对美出口多为高附加值产品,利润更高。 欧洲: 懂王当选后,欧洲可能会将损失转嫁到中国身上,例如对中国新能源车加征关税。哈里斯当选则欧洲压力减轻,对华态度可能缓和。 三、中国国内政策方向:打掉逆通胀预期,拉动内需 中国当前的首要目标是打掉逆通胀预期,回归温和通胀。由于明年出口形势不容乐观,拉动内需成为关键。 拉动内需的方式: 长期来看,要推动生产型社会向消费型社会转型,发展第三产业。短期来看,要依靠第三张表发力,例如通过债务置换、城中村改造、消费券等方式刺激消费。 政策力度与节奏: 需要根据美国大选结果和具体政策来制定应对策略,精准调控,避免过热或刺激不足。 四、房地产市场展望:关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 城中村改造: 100万套的规模虽然小于以往,但由于房价上涨,实际投入可能并不少。关键在于快速落地和资金来源,最好由第三张表提供资金支持,才能保证执行效率。 房价走势: 非核心城市和核心城市的非核心地段,房价上涨的可能性不大,除非居民杠杆率、人口出生率和地方财政收入出现大幅改善。建议关注核心城市核心地段的房产。 五、普通人应对策略:傻姑三式 对于没有背景、资本、天赋的普通人,作者推荐了“傻姑三式”: 第一式: 在没有涨跌停限制的市场,将资金分成三份,一份用于低价挂多单,等待乌龙指出现。 第二式: 多单成交后,立即用第二份资金以当前价格挂空单,进行对锁。 第三式: 重复前两步,直到没有乌龙指出现。 “傻姑三式”的本质是利用程序化交易的漏洞,在资本市场“捡垃圾”,赚取辛苦钱。 六、结语 无论美国大选结果如何,中国经济都面临着挑战和机遇。普通人要认清形势,抓住机遇,努力提升自身能力,才能在未来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 【Ai聊科技】EP.47:Hyperion计划-我们的目标是星际世代飞船
星际世代飞船设计项目与人类冬眠技术的可能性 两位Ai主播整合分析了多个来源的信息,就星际世代飞船的概念、设计竞赛以及人类冬眠技术的可能性和应用前景进行了有趣的讨论。 * "Hyperion计划"设计竞赛官方网站:www.projecthyperion.org * "星际研究倡议"(i4is)官方网站:i4is.org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星际世代飞船概念引入 00:42 引入星际世代飞船概念 01:40 提出世代飞船为潜在方案 02:21 超离子计划设计竞赛 03:37 生物圈二号实验及启示 04:26 寻找适应进化的治理体系 05:38 世代飞船设计的细节挑战 06:00 探讨世代飞船设计细节挑战 06:54 准备船员面临多方面挑战 08:04 世代飞船话题引发诸多思考 09:18 迈向更先进的休眠形式 10:10 伦理考量,探索是否正当 11:17 知识文化在世代飞船中的传承 11:47 世代飞船面临知识传承挑战 12:53 艺术在世代飞船中至关重要 13:59 世代飞船承载人类文化希望 14:49 Hyperion 计划需现实设计 16:18 设计世代飞船如设计太空城 16:55 世代飞船的社会与伦理考量 16:55 探讨星际世代飞船的社会伦理考量 18:06 星际旅行关乎人类共同的旅程 19:16 探讨世代飞船的伦理考量 20:24 需多方参与讨论伦理问题 21:34 世代飞船冲突解决具挑战 22:35 对世代飞船的思考与展望 22:35 探讨星际世代飞船,开启精彩旅程 23:26 思考世代飞船必备的地球文化元素 24:59 Hyperion 计划强调文化多样性 26:04 世代飞船理念或可反哺地球 27:06 未来由我们共同创造 一、星际旅行的挑战与世代飞船概念 * 挑战: * 星际距离遥远,即使最近的恒星也需要数万年才能抵达。 * 传统推进技术速度有限,需要开发更先进的推进系统。 * 长时间星际旅行对人类生命周期构成挑战。 * 世代飞船: * 旨在解决长时间星际旅行难题,旅程可能持续数个世纪。 * 飞船将成为一个自给自足的生态系统,包含农业、居住区和其他生命支持系统。 * 多代人在飞船上出生、生活和死亡,最终的后代抵达目的地。 二、"Hyperion计划"设计竞赛 * 目标:探索利用现有和近期技术实现载人星际旅行的可行性。 * 设计出能够支持多代人生存的世代飞船。 * 竞赛细节:由"星际研究倡议"(i4is)主办,面向全球开放。 * 竞赛奖金总额为10,000美元。 * 参赛团队必须包含至少一名建筑设计师、一名工程师和一名社会科学家。 * 竞赛分为两个阶段:概念开发和详细设计。 * 设计主题:设想人类已克服21世纪的可持续性危机,进入地球和太空的可持续富足时代。 * 人类已具备建造世代飞船的能力,而无需做出重大牺牲。 * 参赛者需要思考:对于持续多个世纪的航程,什么样的栖息地建筑和社会结构才能确保旅程成功? 三、世代飞船设计要素 * 航程持续时间:250年,飞船需要达到光速的百分之几才能在如此时间内抵达目的地。 * 目的地:附近恒星系统中的一颗岩质行星,其上已由先驱探测器建立了人工生态系统,人类无需进行重大基因改造即可生存。 * 重力环境:栖息地将通过旋转等人工手段提供与地球相似的重力环境,部分区域可根据需要提供低重力环境。 * 大气环境:栖息地将维持与地球相似的大气条件,确保可呼吸的空气和稳定的环境压力。 * 辐射防护: 必须提供全面的辐射屏蔽,保护居民免受银河宇宙射线和其他太空辐射危害。 * 技术水平: 所有机载技术必须达到最低技术成熟度 (TRL) 2 级。 * 栖息地架构: 建筑设计应具有灵活性,允许根据不断变化的需求进行修改,例如重建住宅。 * 社会规模: 设计可容纳约1000人(±500人)的稳定生活条件。 * 社会结构: 船上社会需要考虑各种文化因素,包括语言、伦理、社会角色、信仰、审美、家庭结构、生命周期等。 * 知识传承: 需要制定明确的知识传承方式,确保专业知识和教育的延续性,并应对人口规模缩小带来的知识流失挑战。 * 质量优化: 在不牺牲安全、功能和可靠性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减轻栖息地的整体质量。 * 可靠性和冗余: 栖息地系统必须通过稳健的设计和冗余来确保250年不间断运行的可靠性。 四、人类冬眠技术的可能性 * 现有技术:"治疗性低温"技术可以将人体温度降低几度,降低新陈代谢,使人进入麻木状态。 * 该技术已成功将人维持在麻木状态长达14天,并可进行多次循环。 * 研究表明,该技术在治疗心脏病、中风和癌症等疾病方面具有潜力。 * NASA的研究:NASA正在考虑将"治疗性低温"技术应用于火星任务等长时间太空飞行。 * SpaceWorks公司提议利用该技术,在火星之旅中将宇航员置于麻木状态,以减少资源消耗。 * NASA已资助SpaceWorks公司进行第一阶段研究,并于2016年启动了第二阶段研究。 * 欧洲航天局的研究:欧洲航天局也在研究人类冬眠技术,并计划在猪等非冬眠哺乳动物身上进行测试。 * 未来展望:目前尚无能够让人类安全冬眠数十年的技术。 * "人体冷冻"技术是研究方向之一,该技术用防冻剂替代人体体液,防止形成破坏性冰晶。 * 科学家已成功冷冻和解冻50毫升组织而未造成任何损害。 * 未来,该技术可能扩展到保存器官甚至整个人体,为星际旅行提供可能性。 五、结论 星际世代飞船和人类冬眠技术是实现星际旅行的潜在途径。 "Hyperion计划"设计竞赛旨在鼓励创新,探索世代飞船的可能性。 尽管人类冬眠技术仍处于早期阶段,但其在医疗和太空探索领域具有巨大潜力。 “想象你身处一艘世代飞船,注定在旅途中度过一生,永远无法抵达目的地。” — "人类冬眠有可能吗?长时间太空飞行的休眠" “亥伯龙计划探索利用现有和近期技术实现载人星际旅行的可行性。” — "Hyperion计划 | 星际世代飞船设计竞赛" “建造能够承载人类数代人的太空飞船的激进计划” — “建造能够承载人类数代人的太空飞船的激进计划:科学警报” 最后, 你认为世代飞船能够解决星际旅行的挑战吗? 你愿意乘坐世代飞船进行星际旅行吗? 你认为人类冬眠技术何时能够实现?
- 【Ai聊AI】EP.46:人工智能在多大程度上提升了材料科学的科研水平?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Scientific Discovery,and Product Innovation Aidan Toner-Rodgers;MIT;November 6, 2024 这篇论文研究了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研究中的应用,通过对一家大型研发实验室的随机实验发现,人工智能工具可以显著提高材料的研发效率,但这种工具对不同能力的研究人员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高水平的研究人员能够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发现更多新材料,并获得更高的科研产出;而低水平的研究人员则难以有效利用人工智能工具,其科研产出几乎没有提升。论文进一步分析了这种差异背后的原因,发现这是由于人工智能工具将研究人员的任务从“构思新材料”转移到“评估人工智能生成的候选材料”上,而高水平研究人员在评估方面具有更高的技能。论文还研究了人工智能工具对研究人员工作满意度、技能需求和对人工智能的看法等方面的影响。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的结合 00:08 探讨人工智能与材料科学结合 00:26 AI 可构思具有特定属性新材料 01:07 传统新材料发现过程缓慢昂贵 02:03 AI 在材料科学领域令人兴奋 02:27 介绍材料科学中用的图神经网络 02:49 人工智能工具的实际影响 03:27 人工智能工具在实验室有何实际影响? 03:34 使用 AI 工具的科学家多发现 44%新材料 03:56 AI 带来专利申请增长 39% 04:34 AI 辅助材料质量更高 05:16 AI 指向科学家未想到的发现 05:39 人工智能对材料科学语言的改变 05:39 AI 使材料科学专利出现更多新术语 06:27 AI 会让人类科学家变得不重要吗 06:51 高产出科学家从 AI 中受益最多 07:41 AI 未取代人类科学家,需合作 07:57 AI 改变科学家日常工作方式 08:27 人工智能对科学家工作的改变及担忧 08:56 AI 改变材料科学科研方式及格局 09:15 科学家担忧被 AI 甩在后面 09:27 AI 引入后科学家满意度下降 10:52 如何平衡 AI 与人类创造性 11:09 AI 是否带来材料革命? 11:16 人工智能在材料科学中的未来思考 11:31 AI 正从根本上改变材料科学 11:55 想象用超轻且强于钢的材料建楼 12:24 AI 不能替代科学家 12:53 新材料将影响我们的生活 13:39 或可考虑投身材料科学领域
- 【Ai聊BTC】EP.45:美国国家比特币储备战略对我们有何影响?
美国比特币国家储备战略对我们有何影响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比特币进入美国政治 00:00 探讨美国比特币储备战略影响,先看比特币进美政治 00:58 回顾比特币初入美国政治的早期情况 01:52 出现比特币相关游说努力 02:27 比特币形象复杂,有好有坏 03:35 比特币储备概念获关注,政治双方竟达成共识 04:04 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转变 04:27 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转变始于 2024 选举 05:07 2024 年特朗普全力拥抱比特币 06:40 SEC 和 CFTC 对加密货币监管起争执 07:08 Ripple Labs 诉讼和 Hinman 文档受关注 07:53 Gary Gensler 对加密货币态度前后不一 08:08 比特币与信息误传 08:09 探讨美国比特币储备战略影响 09:21 哈马斯攻击影响比特币形象 10:05 沃伦证据被专家驳斥 10:47 信息误传易扩散,需谨慎 11:52 区块链透明性引发难题 12:12 监管机构对比特币的分歧 12:12 美国监管机构对比特币存分歧 12:59 瑞波案引发加密世界规则混乱 14:01 稳定币受关注,监管存担忧 14:36 稳定币法案欲建立明确规则 15:26 加密监管仍处早期,值得关注 16:17 稳定币与加密世界未来 16:48 比特币影响美国政治,故事仍在书写 17:05 稳定币似加密世界缩影,创新快监管慢 17:52 加密货币或改变权力平衡 18:40 知识即力量,积极参与政治很重要 19:50 知识重要,要保持好奇积极参与 本文是对 Samuel Lyman 于 2023-2024 年间发表的一系列关于 Web3 和比特币政策分析文章的梳理和解读,旨在帮助我们理解美国对比特币态度的转变,以及潜在的未来趋势和影响。 一、从监管到战略支持:美国 Web3 和比特币政策的演变 文章指出,美国对比特币和 Web3 行业的态度经历了从最初的监管压力到战略支持的转变。这种转变反映了美国对加密货币经济潜力和战略价值的重新认识。文章通过以下几个方面展现了这一转变过程: * 科技企业游说政府简史: 美国科技企业,包括 Web3 行业,一直在积极游说政府,以影响政策制定,争取更有利的监管环境。 * 比特币政策的转变: 早期对比特币的监管关注逐渐转向将其视为一种战略资产,甚至将其与“路易斯安那购地”相提并论,认为其具有巨大的潜在回报。 * 两党共识的形成: 民主党和共和党都开始认识到比特币的价值,两党对比特币战略储备的支持不断增加,这为加密货币政策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 二、比特币作为战略武器:对抗外部威胁和美元霸权挑战 Lyman 的文章重点探讨了比特币作为战略储备资产的潜力,认为其可以帮助美国对抗来自东方大国和俄罗斯的挑战,并维护美元霸权地位。文章主要观点如下: * 黄金武器化与比特币的对抗: 东方大国和俄罗斯正在增持黄金储备,以减少对美元的依赖。美国可以通过将比特币作为数字黄金积累,对抗黄金武器化,并维护美元在全球金融体系中的主导地位。 * 数字淘金热与国家间竞争: 美国可以发起一场“数字淘金热”,鼓励其他国家积累比特币,从而减缓甚至逆转对实物黄金的追捧。 * 比特币作为“王牌”: 美国可以利用比特币作为对抗实物黄金武器化的一种手段,阻止对手利用其黄金储备破坏美元的主导地位。 三、特朗普与加密货币:从批评到中立,寻求政治套利 文章分析了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的转变,从最初的批评到现在的中立立场,认为这背后是政治套利的机会。主要观察如下: * 特朗普对比特币态度的演变: 特朗普早年曾批评比特币是“骗局”,但近年来开始尝试 NFT,并逐渐软化对比特币的立场。 * 反对央行数字货币: 特朗普明确反对央行数字货币 (CBDC),这促使他开始更加重视去中心化数字货币的价值。 * 争取加密货币选民: 特朗普希望通过对加密货币采取中立态度,吸引年轻的、支持加密货币的选民,并在 2024 年大选中获得优势。 四、加密货币选民的崛起:左右 2024 大选的关键力量 Lyman 认为,加密货币持有者正在成为一个重要的政治力量,他们有可能左右 2024 年美国大选的结果。文章指出: * 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激增: 自 2020 年以来,美国加密货币持有者数量大幅增加,他们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忽视的投票群体。 * 摇摆州的关键作用: 许多加密货币持有者生活在关键的摇摆州,他们的选票足以改变选举结果。 * 加密货币成为关键议题: 对于许多选民来说,加密货币已经成为一个关键的投票议题,他们会倾向于支持那些对加密货币友好的候选人。 五、新利维坦主义与比特币主义:一场关于权力与自由的博弈 文章进一步探讨了美国新利维坦主义与比特币主义之间的对立,认为这反映了当今社会中关于权力、自由、隐私和经济治理的深刻分歧。 * 新利维坦主义: 主张国家权力需要在应对复杂全球化问题时得到加强,强调中央权威的政治哲学。 * 比特币主义: 信奉个体的经济主权,拒绝政府干预货币流通,主张个人有权完全掌控自己的财富和数据。 六、2023 年报道回顾:从哈马斯事件到监管冲突 Lyman 在 2023 年的一系列文章中还关注了以下几个重要议题: * 哈马斯利用加密货币筹款的真相: 文章揭露了关于哈马斯利用加密货币筹款的虚假信息,并指出区块链的透明度使得加密货币难以成为恐怖主义融资的有效工具。 * 比特币挖矿与可持续发展: 文章探讨了比特币挖矿对环境的影响,并指出比特币挖矿可以推动可再生能源的发展,并减少甲烷排放。 * SEC 与加密货币行业的监管冲突: 文章分析了 SEC 与加密货币行业之间的冲突,并批评了 SEC 主席根斯勒对加密货币的强硬监管态度。 七、总结与展望 Lyman 的文章为我们理解美国对比特币和 Web3 行业的态度转变提供了重要的参考。随着加密货币逐渐进入主流,其对政治、经济和社会的影响将越来越大。未来,我们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 * 美国是否会将比特币纳入其国家战略储备? * 加密货币选民将如何在 2024 年大选中发挥作用? * 美国政府与加密货币行业之间的监管冲突将如何演变? * 新利维坦主义与比特币主义之间的博弈将走向何方? 理解这些问题对于我们把握未来趋势,做出明智的决策至关重要。
- 【Ai聊科学】EP.44:人类向外太空发送的第一条无线电信息忽略了什么?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无线电信息的宇宙初尝试 00:11 探讨地球首条无线电信息及其争议 00:39 无线电信息为何只描绘男性形象 01:59 介绍信息背后的天文学家助手 02:53 信息人物形象更偏男性的原因 03:14 信息充满局限性与偏见 03:22 信息中的性别争议与隐藏人物 04:05 外太空信息聚焦男性引争议 04:31 SETI关键人物女性被忽略 04:52 女天文学家发现宇宙微波激射源 05:51 人类如何向宇宙展示自己 06:30 深入探索宇宙自画像的遗产 06:44 信息与艺术表达的关联 06:47 人类几十年前的信息在太空穿梭,引发思考 07:11 探讨艺术与科学对人类的表现方式 08:07 人类渴望借更大事物定义自己 08:34 信息反映历史文化背景局限性 09:38 需各领域专家合作描绘人类 10:07 信息引发的对人类本质的思考 10:16 探讨人类在宇宙中的本质意义 10:45 SETI 研究中人物的贡献及后续 11:26 科学史常从有限视角讲述 12:34 早期尝试联系外星文明的勇气 12:53 若现在发信息如何代表人类 13:31 重新审视宇宙信息的可能性 13:43 探讨人类向宇宙介绍自己的尝试 14:38 若今天发新信息,我们会怎么做 14:59 需各领域人员共同努力发信息 15:31 思考人类在宇宙中的重要意义 16:16 设计代表人类的宇宙信息内容 主要内容 本文回顾了人类第一条旨在与外星文明交流的无线电信息——阿雷西博信息,并探讨了其设计中反映出的文化偏见和人类自我认知。 一、 信息内容与目标 1974年11月16日,位于波多黎各的阿雷西博天文台向武仙座球状星团发送了一条由二进制数字组成的信息。该信息包含了: * 数字1到10,以及构成人类DNA的元素的原子序数 * 构成DNA核苷酸的化合物的分子式、人类基因组中的核苷酸数量以及DNA双螺旋结构的示意图 * 美国男性的平均身高(1.75米)、人形像素图以及当时地球人口数量(约40亿) * 太阳系示意图,标明信息来自地球 * 阿雷西博射电望远镜的图像及其碟形天线的直径(305米) 选择武仙座球状星团作为目标是因为它包含了大量的恒星,且在当时位于天文台上方。 二、 信息设计背后的思考 信息的设计者,射电天文学家弗兰克·德雷克在书中描述了他对如何代表人类的思考。 * 技术限制: 由于信息只能用0和1表示,且必须以23 × 73像素的网格形式排列,如何在有限的像素内描绘人形是一个挑战。 * 性别代表: 德雷克原本希望创造一个中性的人形图像,但最终选择了男性形象,因为他认为中性版本“看起来更像大猩猩而不是人类”。他承认,潜意识里可能试图让图像看起来像他自己,“就像我在《星际迷航》里把自己传送上去一样”。 “Thus, a picture of only half of humanity was broadcast from the Arecibo telescope. In hindsight, Drake admitted that he might have subconsciously tried to make it look a lot like himself — “as though I were beaming myself up Star Trek style”. * 文化争议: 1972年,德雷克和卡尔·萨根等人设计了先驱者10号和11号探测器上的镀金铝板,上面刻画了一男一女两个人形图像。尽管旨在展现人类的多样性,但女性的被动姿态和缺少生殖器官细节引发了女权主义者的抗议。萨根在书中解释说,省略女性生殖器是为了符合“希腊雕像的传统表现”,并避免NASA的“科学-政治层级”否决该设计。 “Sagan recalled how other groups were still repulsed by NASA sending what they perceived as ‘smut’ into space. One letter that he highlighted, to the editor of the Los Angeles Times, drew a comparison between the Pioneer plaque and pornography, and lamented that space-agency officials found it necessary to “spread this filth even beyond our own solar system”. 三、 科学领域中的性别偏见 德雷克在1960年启动了奥兹玛计划,这是首次科学搜寻地外生命的项目。当时,天文学领域以男性为主导,许多人认为女性最终会结婚生子,无法为科学做出贡献。 但德雷克坚持招收女学生,并亲自指导了艾伦·冈德曼和玛格丽特·赫尔利参与了奥兹玛计划的观测。冈德曼后来获得了天文学博士学位,并成为第一个探测到宇宙微波激射器的科学家。 四、 从自我画像到宇宙名片 尽管存在性别偏见,但阿雷西博信息仍然反映了设计者的文化背景和自我认知。德雷克选择以自己为原型,就像艺术家创作自画像一样,试图将自己和人类的存在传递给宇宙。 * 艺术与自我表达: 从文艺复兴时期丢勒的自我画像到阿雷西博信息中的人形图像,人们通过自我表达来寻求与他人的联系,并试图在宇宙中留下自己的印记。 * 文化烙印: 人类发送给外星文明的信息不仅是科学成果,也是艺术作品,承载着创作者的文化假设和偏见。它们如同宇宙之镜,反映了人类对普世价值的追求和自身视角的局限性。 五、 结论 尽管阿雷西博信息和先驱者号探测器上的图像未能完全代表人类的多样性,但它们仍然是人类文化和历史的产物,体现了那个时代的局限性和进步性。这些信息是人类面向宇宙的名片,展现了我们真实的自我,包括我们的缺陷和成就。
- 【Ai聊科学】EP.43:大脑使用答疑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阅读改变大脑结构 00:44 阅读可改变大脑物理结构 01:31 大脑特定区域随阅读增长 01:59 大脑具可塑性可适应新技能 02:23 大脑早年更具适应性但成人也可变 02:37 开始探讨濒死体验 02:46 濒死体验的大脑机制 03:06 濒死体验时大脑发生了什么? 03:11 常见理论是缺氧致幻觉 03:31 愉悦感或与神经化学物质有关 03:37 大脑在应对致命情况 03:54 仍有未知的濒死体验奥秘 05:32 大脑为何易产生鬼魂错觉 05:52 大脑为何易产生鬼魂错觉 06:18 多巴胺与冒险和赌博的关系 07:31 髓鞘化对大脑的重要性 08:19 多巴胺与冒险赌博行为 08:19 视频介绍大脑六个惊人事实及探索意义 08:54 脑电波与读心术的可能性引发讨论 09:26 畅想大脑科学应用的无限可能 10:02 回顾脑电波与读心术话题 11:01 提及大脑受伤后自我修复能力 11:03 髓鞘化助力大脑功能 11:03 大脑受伤后如何恢复? 11:39 大脑受伤后可重连恢复 12:13 大脑能影响我们的经历吗? 12:43 信念影响对事件的感知 13:15 思想信念影响我们的生活 1.产生幻觉?灵魂出窍?临死前的最后一刻,大脑究竟在想些啥? 濒死体验:大脑在极端条件下的运作机制 濒死体验并非幻想,不同人的濒死体验存在很多共性,例如疼痛消失、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灵魂出窍等。 “不同人的濒死体验有很多相同点:疼痛消失,看到隧道尽头的亮光或是其他视觉图像,脱离了自身的躯体、漂浮在它的上方或者飞向空中(类似于灵魂出窍)。” 濒死体验是主观真实的,是大脑在极端条件下,例如心脏骤停或严重缺氧时,挣扎着维持运作的结果。 “在這種“斷電”情況下,大腦的經歷也構成了瀕死體驗中奇怪而特殊的故事的主要內容。但對經歷過的人來說,瀕死體驗和大腦在正常清醒時產生的任何感知一樣真實。” 2.多看书能“长脑子”吗? 阅读对大脑的影响: “长出”视觉词形区 阅读确实可以改变大脑结构,让脑子里 “长出”一个叫做视觉词形区 (VWFA) 的区域。 “简单来说,读书让这位文盲的脑子里“长出”了视觉词形区!此情此景,小编不得不吟诗一首,世上本没有视觉词形区,看的书多了,也便成了视觉词形区。” 除了视觉词形区,阅读还会增强其他脑区的激活和专业化,例如颞平面, 以及强化连接这些脑区之间的白质纤维。 “读写能力不仅导致了几个皮层区域的功能变化。同时,学习阅读也会导致连接这些区域的左侧半球内白质通路的解剖变化。也就是说,阅读不仅增强了如视觉词形区、颞平面等区域的激活,还增强了连接这些脑区的特定白质纤维。说人话就是:读写能力上去了,与阅读相关脑区之间的连接也强化了。” 阅读习得是大脑 “回收利用” 现有系统以实现新用途的典型例子,同时也证明了后天经验对大脑功能的巨大影响。 3.大脑为什么愿意相信有鬼? 人们为何相信鬼神:大脑的认知偏差 从认知科学的角度分析了人们相信鬼神的原因,包括幻觉、认知偏差和情感因素。 幻觉是大脑内部产生的,不需要任何外部感官刺激, 并且可以通过药物、磁场、次声波等方式人为制造。 “幻覺可以在實驗室被人為地製造出來。先前有研究發現,儘管老鼠有數百萬個神經細胞,但只需要用激光照射其中的20個,就能誘使老鼠“看到”牆壁上沒有的圖案。這種類似的方法,同樣會讓人類產生視覺。” 几种常见的认知偏差,例如模式性偏差、意图性偏差,以及暗示效应, 这些偏差让我们倾向于将随机事件解读为超自然力量作祟。 “這就是典型地對一些無關聯的隨機事件做出有意義的解读,即模式性偏差(patternicity bias)。” 相信鬼神也可能带来正面情绪,例如缓解对死亡的恐惧,以及提供娱乐恐惧的体验。 4.学霸和学渣的大脑,有什么不同? 学霸与学渣的大脑差异:髓磷脂的作用 神经元之间突触连接的增强,并不能完全解释大脑在学习过程中的变化。最新的研究发现,神经元轴突上的髓磷脂的厚度在学习过程中会发生变化, 这种变化可以调节神经信号的传递,让大脑不同区域的神经元在电活动上实现同步,从而促进学习和记忆。 “髓磷脂的可塑性对于脑电波的同步很重要,因为神经脉冲必须要以适当的速度传导,才能让两个脑区维持同样的振荡频率。” 髓磷脂厚度变化的机制, 以及星形胶质细胞在调节髓磷脂厚度中的作用。 “我们的实验支持一个新的设想:髓磷脂的厚度变化代表了一种新形式的神经可塑性,我们可以通过增加和减少髓磷脂来调控神经活动。” 5. 脑电波:让你拥有读心术、意念控制术? 脑电波的应用:读心术与意念控制 脑电波的概念、分类、采集方法,以及在人工智能领域的应用。脑电波可以被解读和传输,从而实现 “读心术” 和 “思想传输”。 “第一个方面的应用很难,主要是脑电波很难“破解”,假如它真存在某种算法的话。所以,目前对脑电波的解码,基本上类似于一种匹配法。” 文章还介绍了一些脑电波在医疗、娱乐和人机交互领域的应用,例如诊断癫痫、控制机器人、玩游戏等。 “第二个方面,即意念控制上的应用相对简单,实验室和VR/AR市场上的产品都非常多。” 文章认为, 脑电波技术一旦成熟,将会有非常广泛的应用前景。 6.赌徒的大脑,有什么不同? 赌博成瘾:大脑奖励系统的失控 赌博成瘾的神经生物学机制,以及预防和治疗方法。赌博成瘾是一种行为成瘾, 与大脑的奖励系统密切相关。 “当赌徒们在看到赌博结果时,其大脑的奖励系统的激活也会增加。这在赌博成瘾的人身上表现得尤为明显。” 治疗赌博成瘾的方法,例如认知行为疗法、药物治疗等。 “目前,治疗赌博成瘾的方法包括某些形式的认知行为疗法(可以帮助人们改变他们的思维模式)和自助小组。一些药物(如5-羟色胺选择性重摄取抑制剂,SSRI)可能在减少赌博障碍的一些症状(如抑郁症)方面有效。” 尽可能早地获得支持和治疗是解决赌博成瘾的关键。
- 【Ai聊科学】EP.42:为啥越长越大?水果的内卷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水果的神奇演变之始 00:13 水果为何越长越大?从超市水果引出话题 00:32 多方面研究水果演变,涉及 17 世纪绘画 00:39 揭示水果如何从普通变为超大号标本 01:19 17 世纪绘画中的西瓜与现在不同 01:39 水果变大原因之一是自然进化 01:42 自然与人类共同作用 01:42 水果因甜吸引动物传种,人类也选大甜水果种植 02:09 18 世纪科学革命,水果培育更系统 02:25 嫁接等技术创造新水果品种 02:45 水果越大越好吗?引发思考 03:16 深入探讨水果大是否更好 03:24 水果变大的代价 03:28 水果越大,会牺牲口感和营养吗? 03:50 追求大水果可能牺牲其抗病基因 04:10 注重甜度和外观可能失去营养 04:35 水果追求外观一致导致食物浪费 04:54 需重新思考水果好的标准 05:04 水果大小与经济地位 05:09 水果大小成地位象征,给农民带来压力 05:31 追求大水果可能伤害环境,影响农业系统 05:54 有办法选择更好的水果,成为水果侦探 06:27 了解更多有助于做出更好的水果选择 06:36 不要只选大而亮的水果,欣赏不完美 06:45 做明智的水果消费者 06:45 介绍未因大小培育的传统水果及购买渠道 07:12 寻找可持续种植水果的农民很重要 07:29 做水果活动家,为好水果而努力 07:51 别只看大小,可发现被遗忘的美味 08:02 欣赏水果,支持正确种植方式 水果“内卷”化:一场关于大小、风味与欲望的博弈 近年来,水果市场呈现出一个明显的趋势:水果越来越大。从西瓜到杨梅,从荔枝到车厘子,消费者对于“大”的追求,推动着水果产业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内卷”化运动。本文将结合多方资料,探讨水果变大背后的演变历史、市场驱动因素以及其带来的深层影响。 一、 水果变大:从自然进化到人为驯化 水果的变大并非一蹴而就,而是经历了漫长的演变过程。最初,水果的进化主要依靠自然选择,糖分含量高的品种更容易吸引动物传播种子,从而获得生存优势。正如文章中提到的,“在农业尚未成熟的年代,播种与传粉主要是自然发生,而糖分含量高的水果自然会受到更多动物的青睐,帮忙散播种子”。 然而,随着农业技术的发展,人工培育逐渐取代了自然选择,成为水果变大的主要推手。早在公元前1800年,美索不达米亚平原上的农民就掌握了嫁接技术,通过改变水果性状来获得更大的果实。18世纪之后的英国农业革命,更将选择育种发展成为一套标准化流程,为培育更大更甜的水果奠定了科学基础。 如今,农业科技的进步为水果的“开挂”式生长提供了更多可能性。有机肥料、温室栽培等技术的使用,使得水果在保证营养的同时,能够结出更加丰硕饱满的果实。 二、 市场驱动:“大”成为优质的代名词 水果变大,除了农业技术的推动,更离不开市场需求的引导。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水果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大”逐渐成为优质的代名词。 “满足量的需求已经不能够打动消费者,优质特色水果随即成为刚需——大,成为了优质的代名词。” 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数据表明,消费者对于大而优质的水果有着强烈的偏好。 这种偏好在车厘子和杨梅市场尤为明显。文章中提到,“一颗来自智利或者澳洲的车厘子,直径如果超过了 32 mm,便能用 JJJJ 分级,打出「极品」的标语”。同样,“仙居东魁杨梅作为果形最大的杨梅品种,不但多汁甜蜜,个头也大,特别是一颗能达 30 g 的特级果,颇有「大如杯碗」的气势”。 三、 大小的代价:风味与营养的失衡 然而,一味追求“大”,也带来了不容忽视的负面影响。许多消费者抱怨现在的水果“缺了点水果味”,这并非空穴来风。 美国的一项研究表明,过度注重产量和外观等商业品质,会导致水果的部分基因位点丢失,造成多种风味物质含量显著降低。正如文章中提到的,“人们在做水果育种的时候,关注的往往是努力让水果结得更美、长得更大,风味则是最后考虑的因素”。 此外,变大的水果也并不意味着营养成分更高。“农业生产中的育种和推广通常也不考虑营养价值,有些品种抗氧化物含量高,但有点酸涩和苦味,便会被优先淘汰。” 营养学家范志红指出,品相好的商品果往往更受青睐,而营养价值却被忽略了。 四、 欲望的膨胀:水果“内卷”背后的社会隐喻 水果的“内卷”化,折射出的是人们不断膨胀的欲望。文章中指出,“果商与消费者心照不宣,将水果的大小等级与消费能力挂钩,成为一场又一场中产幻觉”。 那些被精心挑选出来的特级果,成为了社会地位和消费能力的象征,却也像契诃夫笔下的“装在套子里的人”,被困在了物质的牢笼之中。 正如文章最后所说,“水果越来越大,但填不满的,是人们愈发膨胀的空洞欲望”。在追求“大”的过程中,我们是否也应该反思,什么才是真正重要的?也许,回归水果本身的风味和营养,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目标。 乔万尼 · 斯坦奇笔下17世纪的西瓜。 1942 年,日本研发出适合出当时亚洲最大的葡萄,商标名为“巨峰”。© wikimedia.org
- 【Ai剥报】EP.41:JustPod 2024 中文播客新观察
播客时间线及思维导图 00:00 中国播客规模与听众画像 00:42 2024 年中国有 1.34 亿播客听众 00:50 2027 年听众数量预计近翻倍 01:36 中国播客听众平均年龄 31.9 岁 02:32 听众注重个人健康,乐于尝新 03:02 听众每周花 4.8 小时听播客 03:32 热门播客内容与平台特色 03:41 社会文化、金融类播客受欢迎 04:39 中国播客平台有特色,如西米粒等 05:32 文本 AI 助力中国播客制作 06:11 探讨中国播客如何赚钱 06:22 中国付费订阅播客发展好 07:02 品牌参与播客的方式 07:13 品牌参与中国播客新趋势 07:22 多个品牌推出播客节目 07:52 以 Gioda 播客为例说明 08:25 Nike 播客连接不同人群 09:23 Porsche 播客打造专属感 10:32 中国播客的未来展望 11:04 中国播客未来或有重大变革 11:40 中国听众听播客的吸引力何在 12:06 报告凸显中国听众重视播客价值 12:47 成功播客在建立关系与社区 13:59 中国播客市场充满活力 14:02 总结与思考 14:04 中文播客创新速度惊人,连接听众 14:49 中文播客趋势为全球提供经验 15:22 中国听众积极参与,改变行业 16:08 中国播客引领音频未来趋势 16:48 中国播客趋势影响全球音频 报告介绍 这份 JustPod 发布的报告对 2024 年中文播客市场现状进行了全面分析,涵盖听众规模、用户画像、收听行为、内容价值、内容趋势与平台用户偏好、创作现状及商业化等多个方面。 一、 播客,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听众规模持续增长: 2024年中文播客听众人数预计达到1.34亿,至2027年可达1.79亿。 * 听众画像:以一线及新一线城市为主 (73.3%) 平均年龄 31.9 岁,女性略占多数 (51.8%) 高学历:本科及以上学历 91.2% 高收入:平均月收入 16,361 元 推崇健康理性的生活态度,注重个人成长,消费观念理性 * 收听行为:人均每周收听时长 4.8 小时 乐于重温往期内容,长尾优势突出 融入日常生活,通勤、家务、运动是主要收听场景 小宇宙 App 使用率上升,Apple 播客和喜马拉雅使用率下降 * 内容价值:立体多元的信息渠道,提供高质量内容 成为人生议题的搜索引擎,辅助个人决策 无可比拟的情绪价值,提供陪伴和心理支持 二、 播客,开启第二人生 * 创作者画像:以兼职为主 (80%),出于个人兴趣及分享目的 专业化程度高,内容与自身工作或专业高度关联 * 创作现状:商业化不易,成本高,收益低是主要困境 创作不易,平均每期节目净工作时长 12.9 小时 适当运用AI技术辅助创作,提高效率 * 付费播客与播客广告:创作者纷纷开启付费尝试,寻找可持续发展模式 播客广告效果独特,品牌记忆度高 三、 品牌文化资产新阵地 播客是品牌长期布局的内容渠道,能够深化品牌叙事,培养受众心智,连接消费者,丰富线下企划内容层次。 案例包括: GIADA《岩中花述》 Levi's®️ 李维斯《言之有「李」》 中欧国际工商学院EMBA课程《合以见得》 天弘基金《人间钱话》 纪源资本《创业内幕》《投资笔记》 耐克中国《耐听》 保时捷数字科技与保时捷中国车主俱乐部《捷伴之声》 路易威登《路易威登[EXTENDED]》 XINTIANDI新天地《淮海333》特别栏目「新动剧场」 一些值得注意的细节和数据: * "与其他媒介不同,播客在许多听众的心目中往往占据着特别重要的位置",听众将其视为"有价值的陪伴"、"获得优质内容的渠道"、"拓宽生活视野的方法"、"与世界接轨的另一种方式"。 * 71.6% 的听众曾因节目里提到的商品/活动而产生消费行为。 * 74.9% 的听众愿意为优质播客内容付费。 * "平台愿意出钱出资源来为一个节目买单的时代已经结束了",《八分半》主播梁文道认为"唯有做成付费节目,才能维持下去"。 * "播客广告在受众记忆和购买意向等方面产生的效果均胜过广告牌、视频广告和社交媒体广告等形式的广告"。
- 【Ai聊科学】EP.40:中文为何无需空格:一份深度解读
不加空格的英文与加空格的中文 基于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黄林洁琼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中文为何不需要像英文那样使用空格分隔单词的原因,并从信息论、认知心理学和书写系统演化等多个角度进行了分析。 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中文无需空格的现象与思考 00:15 探讨中文为何无需空格 00:50 中文发展出不同系统 01:25 中文单字短易区分边界 01:42 中文空格信息少但合理 02:12 中文边界清,大脑负担小 02:37 空格在不同语言中的作用及历史演变 02:37 英文去空格阅读慢,中文加空格帮助不大 03:08 类比动物进化,谈语言进化及空格历史 03:42 为方便阅读,英文加空格,中文未采用 04:14 中文无空格有独特高效方式 04:44 写作系统无绝对好坏,看满足需求程度 05:15 互联网对语言及空格的影响 05:41 互联网是语言的全新领域 06:00 中文无需空格的原因探讨 06:18 近几十年语言的快速演变 07:06 中文有其他高效沟通方式 07:38 中文如巨型视觉拼图有逻辑 07:54 语言的适应性及未来走向 08:20 写作系统关键是满足用户需求 08:55 语言如生物,不断变化适应 09:39 探讨中文为何无需空格及语言未来 10:01 眼睛运动受间距标点影响 10:31 眼睛运动与空格的关系及启示 11:26 中文读者似乎无需空格做视觉提示 12:21 阅读是动态过程,空格作用关键 12:38 空格在阅读中有微妙但强大作用 核心观点: * 空格的信息量: 空格在不同书写系统中承载的“信息量”不同。在英文等字母语言中,空格清晰界定词边界,提供的信息量更大;而中文由于词长短且变化小,词边界相对明确,空格提供的信息量较小。 * 认知经济性: 无论采用或不采用空格,都是为了实现阅读的经济性。对中文而言,空格带来的效益不足以抵消其在视觉感知方面导致的代价,故不采用空格更经济。 * 历史演化: 字母书写系统从无空格演变为使用空格,以提高阅读效率;而中文则通过标点符号的使用来减轻认知负荷,无需空格也能高效阅读。 重要论据和论证: * 空格的信息量: 1. 研究者基于大规模语料库,运用信息论方法量化了27种语言中空格为确定词边界提供的信息量。研究结果表明,在采用空格的书写系统如英语中,空格提供的信息量更大(2.90比特);而在不采用空格的书写系统如中文中,插入的空格提供的信息量更小(1.10比特)。 2. 这一研究结果表明,空格在不同书写系统中对确定词边界所起的作用不同,这也解释了为何中文无需空格。 * 认知努力和视觉感知: 1. 空格的插入会导致读者在一个注视点上感知的字符变少,从而降低视觉感知效率。 2. 英语的空格信息量较大,文本去掉空格后,读者需要付出更多认知努力进行词切分,更容易出现词切分错误;但中文如果在文本中插入空格,空格提供的信息量较小,读者不需要付出太多认知努力切分无空格文本。 3. 这段论述指出了空格带来的利弊:一方面,空格可以帮助读者更轻松地进行词切分;另一方面,空格会降低视觉感知效率。中文无需空格,是因为其词边界相对清晰,空格带来的效益不足以弥补其带来的负面影响。 * 书写系统演化: 1. 历史上,字母书写系统并非始终使用空格标记词边界。……直到文艺复兴时期,随着大众阅读需求增加,这些书写系统才逐渐加入词间空格,提高了识字率和阅读效率。 2. 相较之下,中文文本在历史上一直没有使用空格来标记词边界。标点符号的使用降低了中文文本的阅读难度,……空格带来的额外效益不足以抵消其对视觉加工效率的负面影响。 3. 这段论述从书写系统演化的角度解释了中英文在空格使用上的差异。字母语言通过加入空格来提高阅读效率,而中文则通过标点符号的使用来减轻认知负荷,两者都遵循了经济性原则。
- 【Ai聊书】EP.39:食南之徒
马亲王的历史美食小说-食南之徒 时间线 00:00 唐蒙开启南越调查 00:38 南越国王赵佗神秘死亡,唐蒙开启调查 00:50 唐蒙调查,首相橙宇成初步嫌疑人 01:21 甘叶因被诬陷自杀,悲剧的禁忌之爱 01:45 独特蜀枸酱,父亲与女儿的连接 02:07 父亲被赦免却留南越酿蜀枸酱 02:19 调查深入与新发现 02:26 唐蒙使南越太子成为人质 02:46 唐蒙发现吕嘉是国王死亡最大受益者 03:05 唐蒙纠结是否说出吕嘉罪行 03:38 唐蒙欲找新贸易路线到夜郎王国 04:13 唐蒙得知卓长生已去世三年 04:39 谜团加深与困境 04:43 唐蒙旧爱甘蔗死亡,可能并非意外 05:09 蜀枸酱仅在两处有,吕家引怀疑 05:34 唐蒙接近真相却面临艰难选择 06:17 历史关乎真实的人,食物是体验方式 06:31 唐蒙靠回忆甘蔗做的食物记起她 07:00 唐蒙的抉择与思考 07:04 唐蒙解开南越国王死亡之谜 07:35 唐蒙为正义而战面临考验 08:02 唐蒙思考是否冒险揭露真相 08:39 蜀枸酱如故事隐喻 09:03 唐蒙思考正义的含义 09:20 唐蒙的未来行动探讨 09:20 探讨唐蒙在调查南越国王之死中的行动 09:45 唐蒙可采取长期策略对付吕嘉 10:14 唐蒙与阿𠈔合作获取证据 10:46 思考若我们是唐蒙会如何平衡正义与和平 11:10 《食南之徒》充满神秘与探索意义 时间跨度: 从汉文帝时期到汉景帝时期,约十六年 主要事件: 1. 十六年前: 卓长生与来自夜郎国的甘叶相恋,生下女儿甘蔗。 由于南越国与大汉关系紧张,五岭断绝交通,卓长生被迫离开南越返回蜀中。 卓长生决心寻找另一条进入南越的道路,南下夜郎,最终在牂牁江边找到梭戛港。 由于南越转运策限制,卓长生无法进入南越,选择在梭戛港附近的夜郎多龙寨定居,并收阿𠈔为徒。 卓长生开始在多龙寨酿造蜀枸酱,并每两个月通过莫毒商铺将三罐酱运回番禺给妻女。 1. 十三年至七年前: 甘叶在番禺港经营小酱铺,抚养女儿甘蔗,并等待卓长生归来。 1. 七年前: 莫毒商铺发生离奇大火,甘叶被诬陷纵火杀人,含冤而死。 1. 一年前: 汉使庄助和唐蒙抵达南越,调查南越王赵佗死因及大汉使者任延寿被杀事件。 唐蒙在番禺港码头结识甘蔗,并答应帮她找到父亲。 经过一系列调查,唐蒙和庄助揭露了南越丞相橙宇的阴谋,橙宇被南越王赵昧处死。 南越王世子赵婴齐被送往长安作为质子,以示对大汉称藩。 吕嘉接替橙宇成为南越丞相,并拒绝废除转运策。 唐蒙发现真正的幕后黑手可能是吕嘉,但苦于没有证据。 唐蒙回到长安,向汉景帝汇报南越情况,并提出绕道夜郎国水路进入南越的计划。 汉景帝封唐蒙为枸酱郎中将,命其前往西南夷寻访美食,实则勘察路线。 1. 五个月前: 唐蒙从长安出发,经蜀中南下,沿僰道进入西南夷,发现该路线无法供大军通行。 唐蒙抵达夜郎国,在国王子由同的陪同下寻访美食,并试图寻找蜀枸酱的来源。 1. 现在: 唐蒙在牂牁江边的梭戛港偶遇船老大,并从他口中得知蜀枸酱的产地。 唐蒙来到多龙寨,见到卓长生的徒弟阿𠈔,得知卓长生三年前已去世。 唐蒙带着卓长生坟前的土回到番禺,却得知甘蔗也已意外身亡。 唐蒙识破了吕嘉的阴谋,决心为甘蔗报仇。 主要人物: 1. 唐蒙: 本文主角,汉景帝时期的使者,奉命出使南越,后被封为枸酱郎中将,前往西南夷寻访美食,实则勘察路线。他心思缜密,观察力敏锐,对美食有着独特的执着。 2. 甘蔗: 本文女主角,卓长生和甘叶的女儿,从小在番禺港长大,性格善良坚强。在母亲含冤而死后,她独自一人生活,并渴望找到父亲。 3. 卓长生: 甘蔗的父亲,来自蜀中,精通厨艺,尤擅酿造蜀枸酱。他深爱妻子和女儿,但由于时局动荡,被迫与家人分离,最终客死异乡。 4. 甘叶: 甘蔗的母亲,来自夜郎国,在番禺港经营小酱铺。她勤劳善良,深爱丈夫和女儿,最终却被诬陷纵火杀人,含冤而死。 5. 庄助: 汉景帝时期的使者,与唐蒙一同出使南越,后将唐蒙的功劳上报朝廷。他精通儒学,性格正直,但对政治斗争缺乏经验。 6. 吕嘉: 南越国丞相,城府极深,心狠手辣。他为了一己私利,暗中策划了一系列阴谋,杀害了赵佗、任延寿、甘叶、甘蔗等人。 7. 赵佗: 南越国开国君主,原为秦朝将领,后在岭南自立为王。他晚年有意向大汉称臣,却遭吕嘉毒害。 8. 橙宇: 南越国前丞相,与吕嘉政见不合,最终被吕嘉陷害致死。 9. 阿𠈔: 卓长生的徒弟,夜郎人,继承了卓长生酿造蜀枸酱的技艺。他性格淳朴善良,忠于师命,一直将蜀枸酱送到番禺给甘蔗。 次要人物: 任延寿: 大汉使者,被吕嘉毒害。 赵婴齐: 南越王世子,被送往长安作为质子。 黄同: 南越老兵,被吕嘉利用,引导唐蒙的调查方向。 梅耶: 番禺城酒肆老板娘,甘蔗的挚友。 由同: 夜郎王子,陪同唐蒙在夜郎国寻访美食。
- 【Ai聊美食】EP.38:《燕食记》:厨艺四代传承,人间百年沧桑
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燕食记》以香港百年茶餐厅“同钦楼”为背景,讲述了粤菜四代传承的故事,展现了香港的历史变迁、饮食文化及传统与现代的冲突,强调了食物在文化、历史、身份中的重要性。 00:00 同钦楼传奇 00:26 《燕食记》聚焦香港粤菜传承及同钦楼传奇 01:43 介绍同钦楼传奇中的人物特点 03:02 讲述《燕食记》中的美食制作 04:00 探讨茶点中 12 褶的讲究 05:38 介绍私厨对粤菜传承的作用 06:47 师徒传承与挑战 06:47 《燕食记》展现粤菜传承与挑战 08:02 《燕食记》师徒传承关系描绘 09:23 叉烧包体现粤菜核心原则 11:15 《燕食记》谈粤菜面临挑战 12:23 引发对文化身份等的思考 13:36 美食与记忆 13:49 《燕食记》美食与记忆,面条给人温暖 15:34 讨论冯景家厨房,对比粤菜不同世界 16:26 美食是文化桥梁,促进交流与创新 18:09 记录粤式点心,传承美食传统 19:07 《燕食记》凸显粤菜的艺术与象征 20:24 烹饪工具与技艺 20:24 《燕食记》呈现饮食与文化身份的关系 21:29 讨论粤菜中常被忽视的烹饪工具 23:03 强调粤菜中食材质量和来源重要性 24:10 探讨粤菜烹饪技巧的魅力 25:15 突出《燕食记》中食材的象征意义 27:12 美食中的感悟 27:12 《燕食记》以美食探讨人生感悟 28:32 美食是舒适和情感连接的源泉 29:58 美食反映文化与价值观的变化 31:20 跨文化美食创新带来新活力 32:39 美食跨越文化,凝聚人心 作者:葛亮 1978 年 3 月 7 日出生于江苏南京,现居香港。本科毕业于南京大学中文系,后赴香港大学中文系完成硕士和博士学位,随后留于香港浸会大学中文系任教。 葛亮出生于文艺世家,祖父是葛康俞,太舅公是陈独秀,叔公是邓稼先。这样的家庭背景对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使他从小就受到浓厚的文化熏陶。他的作品风格独特,常常以历史和文化为背景,展现出对人性、人情的深刻洞察。 葛亮的创作成果丰硕,著有长篇小说《朱雀》《北鸢》《燕食记》《谜鸦》《小山河》等;小说集《七声》《浣熊》等;文化随笔《绘色》以及散文集《小山河》等。其中,《朱雀》曾获得 “亚洲周刊 2009 年全球华人十大小说” 奖;《北鸢》入围第十届茅盾文学奖的十部提名作品,并入选 “2016 年中国好书”;《飞发》获得第八届鲁迅文学奖。《燕食记》以岭南饮食文化为切口,见证了近百年的社会变迁,受到广泛关注和好评。 从美食角度看《燕食记》的亮点 以点心技艺的传承为主线,展现粤式点心的精妙:小说以五举学习唐饼技艺的经历为主线,详细描述了酥皮制作的技巧、各种唐饼的寓意和做法,例如“五色饼”(绫酥),“光酥饼”和“开口笑”等等,展现了粤式点心的精妙之处,也体现了传统饮食文化在时代变迁中的传承与坚守。 将人物命运与特定食物相连,展现时代变迁:作者将人物命运与特定食物相连,例如慧生与“月满双蓉”月饼,明义与“入口即化”的红烧肉,展示了时代变迁对人们生活的影响,也赋予了食物更深层的文化内涵。 通过对食物细节的描写,突显人物性格和情感:作者通过对食物细节的描写,例如来婶对食材的苛刻要求,荣师傅对“补饼”传统的坚持,突显了人物性格和情感,也让读者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了食物背后的故事和情感。 借美食展现广府饮食文化与其他地域文化的融合:小说中明义一家从上海迁居香港后,本帮菜与福建菜的碰撞与融合,体现了香港作为文化交汇点的多元性,也展现了不同地域饮食文化交流融合的魅力。 以茶楼、点心、家常菜肴等元素为切入点,展现了香港社会在不同时期的变迁和人们的生活方式的变化: 从传统茶楼到现代餐厅的转变: 小说中描绘了早期香港茶楼的繁华景象,比如“同钦楼”、“杏花楼” 等老字号茶楼,它们是香港社会生活的重要场所,人们在这里饮茶、吃点心、聊天、听曲,甚至谈生意、进行政治活动。随着时代的变迁,传统的茶楼逐渐式微,取而代之的是更加现代化的餐厅,例如小说中提到的“十八行”本帮菜馆,以及西餐厅、夜总会等。这种转变反映了香港社会从传统走向现代,人们的生活节奏加快,生活方式也更加多元化。 点心制作技艺的传承与创新: 小说详细描述了传统点心制作的繁复工序和对技艺的严格要求,例如制作莲蓉包、芋虾等点心需要耗费大量时间和精力,对火候、刀工、食材的把握都十分讲究。 这种对传统技艺的尊重和传承也反映了香港人对自身文化的珍视。 同时,小说中也展现了点心制作的创新,例如五举在传统点心的基础上,创造了“太极”这道新式点心,体现了香港人在传承的基础上不断创新的精神。 饮食习惯的变迁: 从小说中可以看出,香港人的饮食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也在不断变化。早期人们以饮茶、吃点心为主,注重传统口味和精致的制作工艺。 随着社会发展,人们的饮食选择更加多样化,除了粤菜,上海菜、西餐等也逐渐流行。 这也反映了香港作为一个国际化都市,对外来文化的包容和吸收。 社会阶层和人际关系的变化: 小说中描绘了不同社会阶层的人物,从茶楼老板、点心师傅到普通市民,他们之间的互动和关系也折射出香港社会的阶层结构和人际关系的变化。例如,五举从一个茶楼“企堂”学徒,通过努力学习和精进技艺,最终成为了一名享有盛誉的点心师傅,这反映了香港社会阶层的流动性和个人奋斗的可能性。 同时,小说也展现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关怀,例如五举与师父荣贻生、与周师娘、与露露等人的关系,都充满了温情和人性的光辉。 “燕食记”中描绘了许多粤港文化中的传统美食,这些美食不仅是味蕾的享受,更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意义。 点心: “一盅两件”是广式茶楼的经典文化,叉烧肠粉、虾饺、粉果、豉汁凤爪等琳琅满目的点心,体现了广东人对精致生活的追求和对美食的热爱。 莲蓉包: 同钦楼的莲蓉包远近闻名,其制作技艺世代相传,象征着粤菜对传统技艺的传承和精益求精的追求。 月饼: “三蓉”月饼在每年上市时都受到热烈追捧,展现了月饼在粤港文化中的重要地位以及人们对团圆和美好生活的向往。 芋虾: 这道需要极高技巧和耐心的炸物,体现了粤菜对食材的巧妙运用和对口感的极致追求。 蛇羹: 太史第的蛇羹是名菜,反映了粤菜中“不时不食”的饮食文化以及对珍贵食材的运用。 礼云子: 这种岭南田间小螃蟹的卵,因其珍贵和时令性,体现了粤菜对自然馈赠的珍视和对精致饮食的追求。 荔枝: 兰斋农场的荔枝种植,展现了岭南地区丰富的物产和农业文化。 簸箕炊: 这道辣椒酱炒过的簸箕炊,体现了岭南地区独特的风味和家常菜的温暖。 素扎蹄: 太史第的素扎蹄,展现了粤菜中素食的精妙以及对不同口味的包容。 青鱼汤卷: 这道用青鱼下脚料烹制的汤品,体现了本帮菜的精细和对食材的充分利用。 红烧肉: “十八行”的红烧肉碟头饭,以其浓厚的香味和独特的口感,征服了来自不同地域的食客,体现了本帮菜对口味的精准把握和对食客的真诚。 太极: 这道以黑豆、黑芝麻和阿胶制作的点心,不仅外观独特,更体现了粤菜的创新精神和对阴阳平衡的追求。
- 【Ai聊书】ep.37:人类凭什么-Ian Morris
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播客以《人类凭什么》这本书为基础,探讨了人类社会从狩猎采集到农业再到化石燃料时代,能源获取方式与价值观的演变关系,包括不同时代的社会结构、权力分配、文化信仰等方面的变化,最后对未来人类价值观的走向提出了思考。 00:00 狩猎采集时代的价值观 00:20 探讨不同时代能源获取与价值观演变 01:28 回顾狩猎采集时代,人们靠狩猎采集生存 02:05 库桑人有独特的需求共享实践 02:43 狩猎采集时代,吹嘘成功威胁群体生存 03:02 农业社会带来的价值观转变 03:02 视频探讨《人类凭什么》,能源与价值观演变 03:27 采集社会男性权力更高,有性别等级差异 04:19 农业兴起带来人类价值观巨变 05:25 农业社会带来社会等级分化 05:38 农民被土地束缚,出现阶层分化 06:05 化石燃料对价值观的影响 06:05 探讨能源与价值观,从狩猎采集到化石燃料时代 06:23 农业带来新价值观,围绕血统和资产继承 07:01 早期农耕社区兴起祖先崇拜以确保土地所有权 07:57 化石燃料带来人类价值观最显著快速变化 08:54 化石燃料时代收入不平等显著减少 09:08 基尼系数与能源的关系 09:09 介绍基尼系数,代表社会收入分配均衡度 09:49 20 世纪非资本主义社会经济增长迅速 10:23 探讨能源在社会变化中是否起关键作用 11:03 化石燃料使自由劳动更高效致奴隶制衰落 11:25 1970 年后不平等趋势再度上升 12:11 未来人类价值观的思考 12:11 探讨人类社会变迁及未来价值观走向 12:34 未来人类价值观可能因灾难而重置 12:47 人类价值观与能源系统紧密相关 13:28 书推动我们思考未来想要的样子 14:17 未来价值观或基于全球合作等因素 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 * 出生于 1960 年 1 月 27 日,是全球知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IDEAS 智库高级研究员。 * 其研究往往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擅长从长远的历史发展角度以及地理、生物等多因素综合的视角去探讨人类社会的演变。比如在《西方将主宰多久》等著作中,强调了地理因素对西方崛起的重要影响。 《人类凭什么:觅食者、农民、与化石燃料——人类价值观演进史》 本书作者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试图解释人类价值观在过去两万年中的演变历程。他认为,人类价值观经历了三个主要阶段,这些阶段与人类获取能量的三个主要方式——觅食、农耕和化石燃料——密切相关。 他的核心论点是,在每个阶段中,能量获取方式决定了人口规模和密度,进而决定了哪种社会组织最有效,最终塑造了特定价值观的成功和吸引力。 三个阶段的人类价值观 * 觅食社会 (公元前 100,000 年 - 公元前 9500 年): 觅食者主要依靠采集野生植物和狩猎野生动物来获取能量。由于资源有限,他们通常生活在小规模、低密度的群体中,并高度重视平等和分享,对暴力也相对宽容。例如,成功的猎人通常会将猎物与其他成员分享,以换取未来可能的回报。觅食社会也存在性别等级制度,但不如农耕社会明显。 * 农耕社会 (公元前 9500 年 - 公元 1800 年): 农业的出现使人类能够从土地上获取更多能量,从而支持更大、更密集的人口。为了管理更复杂的社会,等级制度和对暴力的更严格控制变得必要。农耕社会通常比觅食社会更强调等级制度,对暴力也更不宽容。他们发展出复杂的社会结构,包括政治、经济和性别等级制度。 * 化石燃料社会 (公元 1800 年 - 至今): 化石燃料的使用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能量获取能力,推动了人口爆炸式增长和城市化进程。在高度复杂的工业社会中,人们越来越重视个人自由和权利,对暴力的容忍度也降到最低。因此,化石燃料社会通常比农耕社会更强调平等,对暴力也更加反对。他们也更能容忍财富等级制度,因为市场经济需要一定程度的竞争。 圖表10.2. 世界能量捕獲高峰,公元前一萬四千年至公元二零零零年。 文化演变与“每个时代都会取得所需思想” 莫里斯认为,人类价值观的演变是文化演变的结果。他用“每个时代都会取得所需思想”来概括这一过程,意思是说,在特定历史时期和社会环境下,最适应当时社会组织和能量获取方式的价值观会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承。由于化石燃料的广泛使用是近两百年的现象,化石燃料社会中的人们拥有前所未有的能量获取能力,因此,化石燃料价值观是当前最有效的价值观体系。 例外与挑战 莫里斯也承认,他的理论存在一些例外和挑战。例如,古希腊城邦就是一个特殊的例子,它在农耕社会中发展出了高度的政治平等和民主制度。莫里斯认为,这是因为古希腊城邦通过海上贸易获得了大量的能量,从而减轻了农业社会的限制。他也指出,商业城邦和原型工业国家也表现出一些与化石燃料社会相似的特征,因为它们能够通过贸易和技术创新获得更高的能量捕获量。 学术争议与作者回应 一些学者对莫里斯的理论提出了质疑,认为社会规模的大小,而不是能量获取方式,才是决定人类价值观的关键因素。他们指出,即使在化石燃料社会,小规模的社区也往往比大规模的社会更强调平等。 对于这些质疑,莫里斯回应说: * 人类本性并非非此即彼,而是兼具多种可能性。我们可以根据环境和社会需求选择不同的价值观和行为模式。 * 人类拥有自由意志,可以选择不同的价值观,但选择并不意味着能够控制结果。历史上的选择结果表明,更适应环境和社会需求的价值观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传承。 * 常识是人类通过生物性演化出的能力,能通过经验学习,并使行为适应世界的状况。常识告诉人们,在任何能量捕获落在每人每日八千到三万五千大卡的社会中,他们便凭借农耕价值观得到温饱与安全;而当能量捕获提升到每人每日三万五千大卡以上时,常識就告诉人们,该重新诠释他们的价值观了。 * 农耕价值观持续了一万年并非因为农民被精英欺骗,而是因为这些价值观在当时是有效的。 对未来的展望 莫里斯认为,对我们生物性演化核心价值观的诠释,在二十一世纪会以前所未有的高速演进,因为能量捕获改变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他预测,未来可能会出现以下三种情况: 1、社会持续进步,科技不断发展,最终实现一个没有内部屏障、没有阶级和暴力的完美世界。 2、科技发展失控,导致社会崩溃,人类被迫退回觅食阶段,恢复当时的价值观。 3、人类科技演进不均衡,导致一部分人进化成后人类,超越未经强化的智人,最终导致我们这个版本的人类灭绝。
- 【Ai聊书】EP.36:战争凭什么-Ian Morris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战争与文明的矛盾关系 00:09 探讨战争如何塑造文明 00:39 战争带来安全与财富?矛盾 01:19 超级大国时代有相对和平 02:03 战争是社会发展的引擎 03:03 回到战争及书的话题 03:11 战争技术进步的影响 03:19 探讨战争变化原因,引出技术作用 03:26 战车改变战争战术及社会形态 04:43 谈论火药对战争的巨大影响 06:11 核武器改变冲突及国际关系 06:22 核时代与未来战争挑战 06:30 苏联军官佩特罗夫阻止核战 07:17 展望未来战争,变化迅速 07:43 无人机战引发伦理问题 08:13 网络战可破坏关键设施 09:09 未来战争强度可能下降 09:31 战争强度变化及未来走向 09:31 人类历史长河中战争强度实际在下降 10:20 我们会走向无战争世界吗?是个问题 10:51 最坏情况是机构崩溃进入新黑暗时代 11:18 奇点情景下战争可能会消失 12:33 如今战争冲突形式在改变 12:43 混合战争的挑战与应对 12:43 视频探讨战争对文明的塑造及未来趋势 13:00 以俄乌为例介绍混合战争 13:40 探讨如何应对混合战争 14:35 人类的学习适应能力带来希望 15:34 我们应努力创造理想世界 伊恩・莫里斯(Ian Morris) * 出生于 1960 年 1 月 27 日,是全球知名的历史学家、考古学家。他是美国斯坦福大学古典学教授、英国国家学术院院士、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IDEAS 智库高级研究员。 * 其研究往往具有宏大的历史视野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擅长从长远的历史发展角度以及地理、生物等多因素综合的视角去探讨人类社会的演变。比如在《西方将主宰多久》等著作中,强调了地理因素对西方崛起的重要影响。 《War! What Is It Good For?》 莫里斯认为从长远的历史角度看,战争具有一定的建设性。在人类近 15000 年的历史长河中,战争使得人类更安全、更富庶。当然,这是在肯定生命和反对暴力的基础上提出的观点。他指出战争虽然带来了破坏与灾难,但也推动了国家的诞生、技术的发展以及社会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人类文明的演变。 一、战争与国际关系理论 莫里斯在书中指出,讨论战争与国际关系需要首先界定对这些概念的“共同认知”。 他引述了国际关系学科中英国学派的观点,即国际社会需要考虑公平正义,并强调促进世界各地的经济和社会相互依赖,以构建更加团结的国际社会。 他还指出,现实很可能是由不同的论述和话语习惯所构建,因此国际关系是一种探究“共同认知”的过程。 引用: * “国际关系学科的英国学派(the English School)不否认权力平衡的重要,但更强调建立国际秩序,国家所组成的‘国际社会’(international society)必须考虑公平正义。” 二、战争创造国家,国家创造和平 莫里斯探讨了暴力是否衰退这一议题。 他引用了霍布斯和卢梭截然不同的观点,并指出平克在“人性中的善良天使”中提出的“六大趋势、五种内在恶魔、五种历史驱力”论述,强调理解暴力衰退需要分阶段分析不同时期的成因。 引用: * “关于暴力是否衰退,大家的意见严重分歧,而且已吵了很长一段时间,事实上可追溯至一六四〇年代。” * “心理学家平克则在二〇〇二年 的著作‘白板’(The Blank Slate)中直言不讳,宣称‘霍布斯是正确的,卢梭错了。’” 三、利维坦与和平 莫里斯分析了利维坦(强势政府)在创造和平中的作用。他以罗马帝国为例, 论述了屋大维如何通过建立强权政府来终结贵族之间的纷争,并指出国家越强大,留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证据就越多。 引用: * “屋大维努力挣脱贵族之间的纷扰,成为罗马首位君主。虽然他已经是世界上最富有的人,天底下最强的军队也完全在他股掌之间,但为了平息反对者,聪明如他坚称自己只是个普通人。” * “一般来说,国家越强大,留给历史学家和考古学家的证据就越多,这是因为强大的政府必须进行许多建设,而且要留下更多记录。” 四、农业发展与战争 莫里斯指出农业发展虽然没有直接引发更多战争,但人口数量的上升为冲突提供了更多对象和理由,形成了“囚笼现象”。 他以桑族人和赫尔维蒂人的例子,说明了在资源有限的情况下,战争成为解决冲突的主要手段。 引用: * “另一个意料之外的后果是,人口数量随着农业发展上升,人们继而找到更多争夺的理由。但是,其实农业本身并没有直接引发更多战争。” * “从木马屠城记(Helen of Troy)到“詹金斯的耳朵战争”(War of Jenkins’s Ear),人们互相残杀的理由有千百万种,其中最常争夺的是财物、声望和女人。” 五、游牧民族与战争 莫里斯描述了游牧民族的战争方式,指出他们善于骑射和机动,对农耕文明构成威胁。 他还指出,随着火器技术的进步,农耕帝国最终掌握了草原地区,打破了战争的建设性与反效果的循环。 引用: * “在二十世纪以前,战争中最强大的杀手一向都是疾病。军队就像细菌疯狂增生的培养皿,成千上万名士兵挤在一起,随地大小便,吃着腐烂的食物,喝着污浊的河水。” 六、技术进步与战争 莫里斯分析了技术进步对战争的影响。 他以铁器、复合弓、火药等技术的出现为例,说明了技术进步如何改变战争的模式和规模。 他还指出,核武器的出现使人类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但也促使人们反思战争的意义。 七、未来的战争 莫里斯对未来的战争进行了展望,认为网络战、无人机、人工智能等技术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还探讨了人类心智融合的可能性,以及这种融合对战争的影响。 引用: * “在一些未来的学家看来,我们正在接近历史的终点。不久之后,人类心智就会融合成一体,而战争也就失去了意义。” 总的来说,莫里斯的“战争的意义”是一部具有启发性的著作,它以宏大的视角和跨学科的研究方法,探讨了战争与文明的复杂关系。 他提出的观点和事实引人深思,为我们理解战争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提供了新的视角。
- 【Ai聊情绪管理】EP.35: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
德国心理学家恩斯特弗里德·哈尼希的著作《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 一、核心主题: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引发的强烈情绪背后隐藏着未被满足的深层需求 本书探讨了一个普遍现象:为什么我们会对一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反应过度?作者认为,这些“蚊子”般的小事之所以会引发“大象”般的强烈情绪,是因为它们触碰了我们内心深处的“痛点”,而这些痛点源于我们未被满足的基本需求。 二、“蚊子”与“大象”:从四个小故事说起 作者以四个小故事开篇,展示了“蚊子”如何变成“大象”: * 丽莎因邻居深夜错误指责而感到极度不安和恐惧。 * 斯特凡因停车时轻微碰撞而对对方司机大发雷霆。 * 安娜和彼得因袜子问题不断争吵。 * 塞巴斯蒂安在度假前因朋友没有提前购买食物而情绪低落。 三、深层原因:未被满足的基本需求 通过分析这些故事,作者指出,每个人都有着一些基本需求,例如: * 稳定的依恋需求: 对安全感、归属感和爱的渴望。 * 受重视的需求: 希望得到认可、赞赏和尊重。 * 独立自主的需求: 对自由、掌控感和自我决定的渴望。 * 公平对待的需求: 希望被平等对待、公正对待。 当这些基本需求在童年或成长过程中没有得到满足时,就会形成“痛点”,在成年后,即使是一些微不足道的刺激,也可能触碰到这些痛点,引发过激反应。 四、七种典型的大象 书中提到的七个案例故事中人物各自的“大象”,即隐藏在看似琐碎的小事背后的深层原因,这些原因触动了当事人的痛点,引发了情绪波动。 大象一:“如果我不讨人喜欢,我就一文不值。”(丽莎的大象) 丽莎容易被突如其来的负面情绪所困扰,她总是努力避免冲突,压抑自己的需求,以求得他人的认可。 这是因为她从小在缺乏安全感的环境中长大,只有当她不惹麻烦时,才会得到父母的关注和爱护。 大象二:“我没有受到尊重。”(斯特凡的大象) 斯特凡对别人的评价非常敏感,很容易因为一些小事就生气,因为他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 这与他童年的经历有关,他出身于一个普通家庭,从小就感受到社会地位差异带来的不公平待遇,这让他渴望获得认可和尊重。 大象三:“我无法划定自己的界限。”(彼得的大象) 彼得习惯于逃避冲突,用报纸或工作来掩盖自己的情绪,因为他害怕面对妻子对他的不满。 这与他从小被过度保护的成长环境有关,他习惯于被照顾,不懂得如何拒绝别人,也无法坦然面对自己的责任。 大象四:“我得不到重视。”(安娜的大象) 安娜经常因为丈夫不整洁的习惯而生气,这看似是琐事,但实际上反映出她渴望被认可和重视的需求。 她从小就习惯于通过做家务来获得父母的认可,但这种模式在成年后不再适用,导致她感到不满和失落。 大象五:“我感到格格不入。”(塞巴斯蒂安的大象) 塞巴斯蒂安常常感到不安和失落,因为他担心自己不被别人需要,无法融入群体。 这与他童年的经历有关,他从小就因为弟弟的出生而失去父母的宠爱,在学校也因为家庭背景而被同学嘲笑,这让他感到格格不入。 大象六:“我总是不得不退让。”(西比莉、保罗和安妮特的大象) 这三个人都经常感到被忽视,他们认为自己总是要为别人着想,无法维护自己的权益。这与他们从小被教育要谦让、顾全大局有关,他们习惯于压抑自己的需求,导致内心累积了不满和愤怒。 大象七:“没有人在乎我。”(马库斯的大象) 马库斯习惯于独来独往,因为他害怕依赖别人,害怕被拒绝和抛弃。这与他从小被父母忽视的经历有关,他为了保护自己,选择封闭内心,拒绝与他人建立亲密关系。 五、如何重获内心平衡 为了摆脱“蚊子”和“大象”的困扰,作者提出了以下建议: 1. 了解自己的基本需求:通过回顾过去经历,觉察哪些需求没有得到满足,以及这些需求对你有多重要。 2. 识别你的“大象”: 关注那些让你反复情绪激动的小事,以及你惯用的自我保护机制。 3. 改变你的认知框架: 重新评估你对自身和他人的负面看法,尝试用更积极、更理性的角度去看待问题。 4. 发展新的应对模式: 学习用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式来表达你的需求,以及处理人际冲突。 5. 关注你的内心小孩: 接纳和关爱那个曾经受伤的自己,并尝试与过去和解。 6. 合理分配时间和精力: 专注于那些真正让你感到满足的事情,并学会拒绝不必要的负担。 六、结语 《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是一本具有启发性的心理学书籍,它帮助我们了解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小事为何会引发强烈的情绪反应,并提供了实用的建议,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自己和他人的需求,以及如何以更健康、更有效的方式来处理人际关系和生活中的各种挑战。 播客时间线和思维导图 00:00 引入书籍概念 00:20 引入书籍《躲在蚊子后面的大象》探讨情绪管理 00:45 蚊子代表日常小烦恼,大象是深层未满足需求 01:07 蚊子可触发大象,引发强烈反应 01:53 以故事说明蚊子、大象和焦虑的关系 02:23 探讨常见的大象,如心理需求未满足 02:34 大象的形成 02:46 介绍大象常于童年未满足核心需求时形成 03:03 举例某人因童年经历,对撞车反应过激 03:41 通过反思找出自己的大象 04:07 大脑发展自我保护机制影响行为 04:39 有人进攻性应对蚊子,策略都不太好 05:09 大象对行为的影响 05:09 探讨情绪管理书籍,大象影响行为与关系 05:27 塞巴斯蒂安因朋友评论触发内心恐惧 06:13 书探索不同大象类别,如害怕失去关心 06:59 还有缺乏尊重的大象,如斯特凡的反应 07:16 大象可能成为自我实现的预言07:43 管理大象的方法 07:43 介绍情绪管理书,引出大象蚊子概念 07:58 管理大象第一步是自我觉察 08:24 强调自我同情对大象的重要性 08:59 探索新应对机制管理大象 09:34 用直接沟通需求替代不良应对方式 10:18 总结与展望 10:33 从责备批评转向脆弱连接 10:35 关键策略是设定边界 11:29 建立自我价值很重要 12:10 探寻蚊子背后的大象 12:40 以善意和同情回应他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