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这里是中欧基金的NO.9期播客。
一年一度的双十一就要结束了,这两年无论是成交榜单还是社交媒体讨论度,“国潮”的身影出现得越来越频繁。不只是国风彩妆、新中式穿搭这样的实物消费,就连刚过去没多久的国庆节,博物馆、古建古迹也成为了大众旅游的新主流选择。
从商业侧看,国潮蓬勃发展是最近五年的事,但背后离不开二十多年来文化产业发展的铺垫。然而,如今已然成长为万亿市场的国潮,也时常会面临“割韭菜”的争议。国潮的核心竞争力在哪里?它存在溢价吗?消费者为国潮买单,究竟买的是什么?它是海外大牌的替代,还是一种不同的情绪消费?
本期播客邀请到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叶巍岭,她对国潮发展有着深入系统的研究,以及中欧基金消费组研究员韩佳伟,持续跟踪研究过美妆、服饰、食品饮料等多个行业。我们将从产学研投的角度,和大家一起聊聊国潮是如何兴起的,背后又体现出哪些社会发展的规律和投资机会。
聊天的人
叶巍岭,上海财经大学商学院市场营销系教授
韩佳伟,中欧基金消费组研究员
欣悦,中欧基金主持人
时间轴
Part 1:当越来越多的人在买国潮、聊国潮,“国潮”究竟是什么?
02:04 又到一年一度的双十一,今年的大促有什么新趋势?
03:42 双十一榜单:国货品牌的存在感又回来了
06:33 国潮热,不仅体现在购物上,还体现在文旅上
09:12 如何定义“国潮”?——中华传统文化元素+潮流感
13:07 近五年在商业侧的蓬勃,并非国潮的起点,此前已有二十多年文化产业的铺垫
Part 2:复盘国潮二十年发展历史:从“华流”到“文化自信”,再到“国潮元年”
14:33 千禧年萌芽期:“华流”VS“韩流”
18:12 为什么说2018年是国潮元年?
21:53 以前喝洋咖啡是流行,现在觉得喝中式奶茶也很酷,这种消费观念转变由何而来?
22:33 媒介分散化,话语权从精英向草根阶级转移,每个人都能去“种草”
24:33 一个观察:70后的消费决策标准是进口,00后则变成“好不好看”“有不有趣”
25:43 “颜值经济”兴起,让中华传统文化里的审美价值得以凸显
Part 3:供应链能力+政策引导+社媒新玩法,共同推动着国潮热
28:25 国潮的整体市场规模,已经是中国化妆品终端市场的两倍
30:12 国潮发展离不开两条主线:中国制造业实力+政府产业政策
31:50 供应链快返能力,承接住越来越“卷”的产品迭代需求
37:02 2014年以来,政策的发力推动文化产业,故宫文创是典型代表
39:44 如今的社交媒体大大提升了品牌营销效率
Part 4:正视争议,国潮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
42:54 回顾2020年前后的新消费投资热潮,存在太多的估值溢价
48:52 “加点传统文化元素就卖高价”的吐槽不断,国潮的核心竞争力究竟是什么?
52:40 品牌方需要有系统梳理传统文化并结合产品呈现的能力
57:54 品牌出海,不完全取决于产品质量,也取决于文化的强势程度
60:58 专业投资者如何判断消费企业的价值?
- 中欧基金出品,特别鸣谢长波工作室 -
风险提示:基金有风险,投资需谨慎。以上内容仅供参考,不预示未来表现,也不作为任何投资建议。其中的观点和预测仅代表当时观点,今后可能发生改变。未经同意请勿引用或转载。外部嘉宾发言仅能代表其个人意见,中欧基金不保证外部嘉宾发言内容的准确性与完整性,也不承担外部嘉宾发言内容以及相关转载、转发所引起的任何损失及责任。
方文山赋能周杰伦的比喻很形象,以周杰伦作为国潮的萌芽期,我想不仅仅是因为他带来了华流,还有就是被他影响的一代人,成为了这20年消费的主力军。
2018年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节点,感谢几位老师对各方面影响的梳理,包括政策影响,品牌事件,还有科技进步带来的传播方式的变化,方方面面汇聚在一起,让国潮成为了真正的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