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精神偶像退场、公共环境戾气蔓延,我们该如何自处?
49分钟 ·
27472
·118
山魔爱吃橙
7天前
113
01:16 假精英消耗了人们的信任、窃夺了知识高地。即便是真的精英,也同样如寻常人一样深陷自己的茧房里,不是什么信息茧房,而是缺乏一种生活上真正的感知能力。在浩瀚的信息洪流中,抬头一看全是精英的下巴,不用嘴巴说话而用鼻孔说话,有知识界的精英、文娱界的精英、时髦腔调界的精英……无论这些精英是真是假,四处弥漫的“何不食肉糜”的气氛,让人窒息。似乎除了公权力的特权之外,寻常人还得忍受知识的特权、言说的特权、生活方式的特权等等等等,每个人的承受自有其极限。如果在经济状态较好、社会地位较高的精英那里,都感受到了寒气,都感觉到了意兴阑珊,或许可以设想一下没有这些社会盔甲的人正在承受什么,又为什么要千辛万苦拉下一个王却同时尊崇另一个王?
不想晚睡的dy:我最近一直强烈地认为,人要为自己负责,去汲取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但人常常有一种对外推卸责任的倾向。认识到困境有结构的时代的因素,仍然要自己去找出路,而不止于愤怒。
不想晚睡的dy:借用段老师的话,谁要让咱不开心,咱就偏偏要过得好,气死ta!我也常常很愤怒,但不能让那些也不知道是哪里来的力量给打倒…有意识的人多做些什么,多给些能量,我相信还是有缝隙会变好!不然就有一种轻易让出这个世界的感觉了。
共10条回复精英文化本身就是个伪命题、伪概念,文化从来是社会现实的反映,而不是某些人的定义和概念,是为人民服务的,还要明确“精英文化”本身是西方概念,并不适用于中国实际情况,士大夫的淑世情怀和家国情怀,不是所谓“精英文化”意识形态,而达者。得民心者得天下,而不是精英得天下。
唐小兵老师在《回忆录里的20世纪中国》节目里有谈到,中国自五四以来的为大众认知的知识分子,大多是在西方思想影响下的现代知识分子,但也有士大夫情怀的遗留,特别是在家国危机之时,可以参考听听看。
另外,精英文化本身我不认为是伪概念,就是看现实中流行和追求的是什么,很显然我们现在和80、90年代是太不一样了。
你猜猜古代的阶级社会 士大夫在不在乎人民共3条回复
47:24 这一期节目好棒,期待更多的分享。听完了我也想分享一下我的想法。对于提升自身的韧性,这点我超级认同,我也曾经觉得生命是脆弱的,直到我独立克服了一个现实存在的困难,办成了在他人眼中不可能的事情。从那以后我对社会的认知更深刻,对自己的认知也改变了。生活从来都是困难的,生存的压力有时候不那么明显,但积累到一定时刻会在一个节点爆发。我感觉人的部分痛苦是来自于自己的懒惰,来自于自身想用五十来换一百的想法。生活的压力很好的帮我克服了这个问题。这个世界上不是爱钱的人太贪婪,而多的是想要不劳而获的人。要是人人都真的爱赚钱,真正理解钱到底意味着什么,真正理解什么叫做交易,这个世界说不定才是理性人构成的世界。对于精英这个概念来说,大家对于这个理念近而远之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精英听起来离普通人很远,距离普通人的生活越远就越不了解大多数人的想法,从而没办法沟通。而这个时代的趋势就是在不断淘汰脱离大众精英。
最后的角度很赞!我大概多理解了一些大家“本能”的抵触,而且曾经的精英多是指知识分子、学者,现在大家认知的可能是商业上成功的人士或者是那些真的何不食肉糜的“专家”,因而更加反感这个词。
不知不觉,在知识分子污名化和话语权限缩的几十年后,精英这个词的语境和意涵已经发生了很大的分裂、变化。
我很好奇如果要给精英下定义的话,什么样的人可以称得上是精英呢?比方说有什么可以清晰划定的界限吗?共4条回复
其实有没有一种可能,就是过去的所谓文化精英的崇拜其实也只是局限于有话语权和表达能力的那部分圈层范围呢(过去的学生,中产,知识分子等等受过文化教育的人)?互联网给予了绝大部分人表达的权利使我们看到了那些自始至终都不曾对精英感兴趣的人的表达和偏见?
希望dy能回我,之前发过长评没有回复有点失落
希望dy能回我,之前发过长评没有回复有点失落
也许吧!(不过抠些细节我不觉得是互联网给予权利,而只是提供了被看到的可能性)
但文化精英曾经是有更大的话语权和影响力的,崇拜或许不准确,但精神上的引领是有的,他们的影响范围也透过大众媒体触达更多人群;但现在的大众媒体、新闻媒体早也不是当年的环境了。多种因素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情况吧…
我也不觉得绝大部分人自始至终对精英不感兴趣,精英所参与、评论的事情也不仅仅是学术圈内部的,很多也是和公共事务相关的。
以及,不知道哪里发长评了哇,是有提问吗?
以及,好多问题我也不知该怎么回…
15:16 精英们的问题就是喜欢在不懂的领域用自己熟悉的话语体系侃侃而谈。比如这位聊起算法推荐,其实他什么都不懂,但就是可以把一些人云亦云以讹传讹的东西讲得痛心疾首。实际上抖音快手的信息跟知识分子的门户之见或者所谓图书馆的种种隐形门槛比起来真是小巫见大巫了。
算法推荐有什么补充的不同角度吗?欢迎分享。
用户在信息流里的消费行为很复杂,他的操作也未必完全能对应他的想法和需求。平台想要引导用户消费更多内容,进行更多转化可不是把“似乎是他喜欢的内容”重复塞给他那么简单,日常工作中太多次实验验证过了。如果是传播学学者可以找大平台联合做一些研究项目,而不是顶着学者的头衔像普通网友一样口嗨什么信息茧房,这对那些算法工程师,标注人员,创作者都非常不尊重。共5条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