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125 241118 会读书·第二季(1)《县中的孩子》Ch0-1

Vol125 241118 会读书·第二季(1)《县中的孩子》Ch0-1

14分钟 ·
播放数27
·
评论数0

新一季读书分享提前开讲啦。

这是一本关注中国县域教育生态的作品。昨天(241117)读了本书的序,我之所以想读and讲这本书,原因大概有二。一是赞叹像张桂梅老师这样伟大的,教育未来希望的托举者的代表人物。二是也在竭力摆脱“身边即世界”的偏见,要知道我国十四亿人口,其实称得上有财富净值的也就区区二三百万人,郭嘉的根基,以及真实的生活水平,还得看占据大多数的乡村群体。

但是说实话,看了书的开头,个人感觉还是有些不寒而栗甚至相当失望的。本应承担扫盲责任和支持未来发展的教育行业却更多的带有生意和行政色彩,在更广阔的县域社会,极少有育人情怀的坚守者能在此甘于平凡寂寞。发展的同时,差距也在拉大。不少地广人稀的县城和农村,像样的教育资源还是稀缺的,可怕的是省城的虹吸效应仍然有增无减,就会导致那些地方好的师资和生源都逐渐走掉,去往经济更发达的地区。

当然也有很多教育工作者在持续的努力着,而且很明显,他们并没有唯优绩主义,实施过程中无不体现着竭尽所能的人文关怀。比如书中举了一个老师的例子,他说面对这些底子普遍薄弱的县中孩子,与其更多地把精力花在重复做题,莫不如首先考虑如何建立一个充满爱的氛围,无论是来自校长和老师发自内心的爱护,还是同学之间建立的友谊。毕竟有一个不争的事实是,他们中很多孩子受限于金钱、眼界、学习的内驱力,或者其中几者的共同作用,到了高中阶段甚至还属于义务教育的初中后期,就不会选择继续念书了,那么周围这些同龄人也就是他们最后的同窗。

当然我觉得那种再穷不能穷教育的观点始终是对的,而且是需要在整体上实现的。就好比张桂梅老师的伟大之处在于让山里的女孩们普遍多了一些知识和见识,对她们自己来说已经是划时代的进步。但仍有精英主义的人,口出狂言,还在说,她怎么没培养出清华北大,985,211。显然步子不能扯的这么大啊。那些基层的辛勤园丁们,正在践行的只是多谋求哪怕一点点的进步,回头再看,对于国家未来的层面,肯定也是很重大的贡献。

说到底科教兴国,知识改变命运这样的老生常谈,不可能只是空话,背后需要的还是必要的财力和政策的支撑。最近刚好第不知多少遍地回看《马大帅》,看到了第二部的前半段,讲到马大帅第一部结尾继承五十万的遗产,然后第二部因为一句话就办了个打工子弟学校。最初只是想解决那几个干儿子没户口上不了学的问题,后来摊子铺开了,但是个体的能力毕竟有限,后面办学遇到很多的坎坷,最终失败,归根到底还是钱和师资没到位。二十年前那会儿,农村娃上学就已经是老大难的问题,剧中演到很多家庭根本付不起学费,马大帅挨家挨户去催,但是看到家里穷得叮当响的真实境况又舍不得了,最后还反而自掏腰包给孩子们买学习用品。所以老马才是付费打工的先驱者吧,领先这届打工人多少年。

再后来我也读了大学又读了研究生,其实那时候(2009-2016)就已经凸显出县域的孩子越来越难考入名校的问题,到研究生阶段,我的很多来自那几个省的同学,几乎都是有一两个哥哥姐姐,和父母一起在老家务农,举全家之力也就托举起这一个看起来最有出息的孩子。而对于《县中的孩子》这本书,我们这些本就生活在城市的人,很容易感受到字里行间体现出的魔幻感。倒不是当quan者不作为乱作为,有时候确实是没有经验办教育,细致到怎样带动教师队伍的士气,上面的拨款如何花在刀刃上,以及最重要的,关于怎样把升学率抓起来,有时候一些想法做法确实让人哭笑不得。

当然这里也有一些体系里司空见惯的那种主义在作祟,我也是在读了这些纪实的文字之后,才意识到过去轻飘飘的那一句“烂学校P事就是多”,其实是多么武断。庆幸的是随着经济高速发展,有些“赤脚者”们已经能有些资本走出县中,谋求孩子更好的发展。而我的见解则是,成绩是一方面,孩子们的人际关系和眼界,可能是支撑他们成年后生活更重要的东西。只是不可否认的是,总得有至少一代人要为class的跃升而辛苦过活,在苦难的岁月里保持坚强,从绝望中找寻希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