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款有风险,购买需谨慎——爱发电付费系列宣传标语
引言
“如果我们把公民自由、宗教自由这样严肃的问题当成小事处理,可以肯定,别人至少以为我们这些人在政治上不机敏。佛罗伦萨毕竟不像只知办厂赚钱的野蛮的伦敦,也不像穷奢极欲的魔窟巴黎。这个城市有过伟大的历史......”
“雅典也是,”波拉太太插了话,微笑着说,“可是,我们这个城市“由于臃肿而变得呆滞了,需要一只牛蛇来把它刺醒”
——《牛虻》,伏尼契著,古绪满译,南京:译林出版社
TIME NOTES
- 1:51 - 从火堆到《牛虻》
“念吧,保夫鲁沙,念吧。”周围的人一起喊了起来。
柯察金把马鞍推近篝火,在上面坐了下来,把放在膝盖上的一本不大的厚书打开。
“同志们,这本书是《牛虻》,我是从营政委那儿借来的。这本书让我很受感动。要是大伙儿能安安静静地坐着,我就念。”
“快念吧,那还用说!没人捣蛋!”
当团长普济列夫斯基同志和政委一起骑马悄悄走近火时,他看见十一双眼睛全神贯注地看着念书的人。
- 5:24 - 个人英雄主义落幕:“就义”的牛虻与放弃自杀的英雄
他的手在口袋里摸着勃朗宁手枪扁平的枪身,手指习惯地握住了枪柄。他慢慢地掏出了手枪。
“谁能想到,你会有这么一天?”
枪口轻蔑地望着他的眼睛。保尔把手枪放在膝上,狠狠地骂了起来:
- 10:54 - 最早刺醒中国的中译本《牛虻》:1953年
- 11:49 - 文化传播中的“错位”热情
白居易之于日本,《牛虻》之于中苏,《拖拉机站站长和总农艺师》之于王蒙......
“这合适吗?”
- 23:42 - 《牛虻》影视改编
电影:1955版;1980版(前苏联)
电视剧:2004版(中、乌合拍,未公映)
- 24:17 - 被忽视的《牛虻》衍生作
- 25:01 - 《牛虻》译本的删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