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一晚通宵达旦,莫西子诗到广州时带着点倦意,11月8日晚,他携新书《自然的孩子》到广州方所书店展开座谈。
吃上片止疼药,掩盖睡眠不足导致的头痛,莫西子诗闪亮登场。在座欢谈的还有瓦依那乐队的岜農、十八,声音共和Livehouse主理人拉家渡,而我也赶鸭子上阵,客串一把嘉宾主持。“莫西子诗”译为太阳光芒,“瓦依那”译为稻花飘香的田野,于是我称那一晚的观众是“迎着太阳光芒,漫步在稻花飘香的田野”。
今年初为网易云音乐硬地榜点评时,我刚好被分配到莫西子诗的《故乡的天空》;而去年3月瓦依那的31.3元广州专场,是我对瓦依那的第一印象。
对他们的点评没成想在当晚做了开场白——
纯净流畅的箱琴弹拨打底,木管牵引着幽深的情绪,莫西子诗娓娓道出游子的漂泊,中文与彝语的唱词交错,映衬他的双重身份,纵使漂泊在都市,总也难舍思乡情愫。音调忽升,豁然开朗,歌声有故乡天空的明媚,高远坚定地示爱,畅舒自己魂归故土的美好愿望。
——评莫西子诗《故乡的天空》
这是农村包围城市的夜晚。
震撼从第一刻起就未停过,嘹亮的男声直穿心底,就像远古的呼唤。粗布裹头,衣衫肥硕,瓦依那的面孔没有中原的影子。
和声是最美的部分之一,三声部和谐美妙,顿挫整齐。每个人的歌声都中气十足,清澈得像朗日晴空。
曲调悠扬,是似曾相识的民族韵味,却又掩藏诸多新意,陌生的乐器、灵活的演唱、直白有趣的歌词,是最纯正的本土歌谣;他们脸上挂着最真诚的笑,黑黝黝的笑脸深刻在我的脑海,他们表演时活泼坦荡、温情洒脱,令人向往。
——评瓦依那2023/3/13专场节选
莫西子诗与瓦依那,一个来自彝族大凉山,一个来自壮族山水间,他们的歌不约而同唱着故土人情,连成长轨迹都相似地上演着城市与家乡之间的迁徙和纠葛。
歌曲之外,莫西子诗把对大凉山的眷恋,又投射在最新的摄影文集《自然的孩子》里,我们顺着这本书,边说边唱,聊起了每个人的童年,还有他们与城市的关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