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ol.83 张斌对话陆铭:有钱才有消费,2025钱从哪里来?

vol.83 张斌对话陆铭:有钱才有消费,2025钱从哪里来?

69分钟 ·
播放数37960
·
评论数113

本期节目,我们请来两位经济学家陆铭与张斌老师,拆解当前及未来一段时间,中国经济的几个关键问题。

这几年只要谈到中国经济的核心问题,我们常听到一个关键词,就是需求不足。其实需求不足不是一个罕见的现象,当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供给能力达到新阶段,都会面临需求不足的挑战。但是当下我们同时面临全球经济进入低增长阶段,去全球化和地缘政治风险不断出现,在这样的背景下,刺激内需显得尤为重要。

拉动内需,关键得有钱。最近国家也是密集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从股市到房地产都能感受到这种变化,马上也要到2025年了,我们本期聊一聊宏观话题,请张斌和陆铭两位老师结合目前国内外一些新形势,通过不同的视角来剖析经济变化的趋势、当下经济问题靶心、中国正在进行的巨大结构性转型,以及应对这些变化的新策略、机遇与风险。

【温馨提示】

下拉至文末,可扫码加入知本论听友群。

【本期嘉宾】

张斌

中国社科院世界经济与政治研究所副所长

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资深研究员

陆铭

上海交通大学中国发展研究院执行院长

上海交大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本期主播】

孙冰洁

媒体人

《知本论》制作人

【你将听到】

02:17 当前经济的核心问题——需求不足

05:23 理解需求不足的三个层次:负面冲击、市场化解能力、政策应对

09:48 当前经济的结构性问题,重制造轻服务,服务业存在巨大结构性机会被抑制

11:00   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冰火两重天,制造业的过剩与服务业的供给限制

12:43 消费不足很大程度是服务供给不足,电影票房的低迷背后,是服务业供给不足抑制文化消费。

14:03 消费拉得动内需吗?消费是长期效应 ,但短期要靠投资拉动

16:44 消费不振核心是收入跟不上,怎么打破负向循环?

19:24 哪些行业、领域会是下一步投资增长的“高地”?

20:47 购物消费已经趋于饱和,应该拉动的是服务消费

22:59 靠制造业出口消化产能的路径已经不适合中国经济增长

26:09 消费与经济增长动力,关键要跟着产业走,跟着人走

27:26 企业债务清偿,民营企业的信心,政策的稳定性和可预期性

29:53 政策工具包是否已经备齐?关键看力度,我们今天面临的压力于当年不是一个量级

33:44  投资还有多大空间?结构中还有大量机会待挖掘

36:36 产业趋势:制造业向尖端发展,但人力资本密集的服务业,有很大空间待释放

42:54 德日横向对比与法拉利的故事:制造业强不代表比重高,制造业越升级,比重反而该越低

47:58 信心不足、预期不足,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不赚钱

49:30 外部变量:特朗普上台的潜在影响

55:31  房地产市场的未来:空间格局、城镇化、人口流动的新变化

60:05 张斌、陆铭展望2025年的经济情况:基本面、趋势、机会与风险

[金句摘录]

💫 我们跟全世界比,中国人非常卷,干活非常辛苦。尽管大家很卖力,但是获得感不强。我们现在经常讲信心不足、预期不足,在我来看最主要的原因就是大家不赚钱。

💥 制造业卷是因为生产多了,所以大家拼命压价,而服务业卷是有大量机会没有释放出来,所以就得在有限的行业和职业上卷来卷去,大家都去做外卖小哥或者网约车司机。

🌟 中国未来人口流动趋势就三句话:农村向城市跑,小城市向大城市集中,大城市外围会向中心城区集中。

【提到的书】

《增长奇迹之后》张斌、朱鹤

《向心城市》陆铭

【制作团队】

出品人:朱虹

本期策划:姜艺萍 孙冰洁

后期制作:筝源华夏

视觉设计:赵妍

运营推广:孙冰洁

【在这里找到我们】

欢迎在小宇宙、中信书院app以及其他播客平台收听「知本论」

更多精彩内容,欢迎下载中信书院app

关注视频号“中信书院”参与互动

关注微信公众号“中信书院”私信或留言。

附:知本论听友群二维码

✨商务合作/嘉宾推荐:请发邮件至sunbj0410@163.com

【声明】

本节目由中信书院出品,内容涉及观点仅代表个人立场,不作为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大家独立思考,谨慎决策。对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任何后果,主播及节目嘉宾均不承担任何形式的法律责任。

未经书面许可,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以任何形式转发、转载或部分转载、发表及引用本播客任何内容。

展开Show Notes
39:18 这里指的是一个月四五千到手工资可以在买米买肉的前提下买齐大小家电+手机?这恐怕有点偏颇了,再配合“都能够得到比较好的满足”就更有点刺耳了。
一天几两米一斤肉一斤菜原材料的确没多少钱,但最少也要20元钱,这还只是原材料,原材料跟成品之间有价格差距,换算成非一线城市吃外卖30到50元也可以搞定一日三餐,这就是900到1500,占据四五千工资的五分之一到三分之一了。
即便不考虑这些,只用四五千购买家电也是不够的,除非这四五千是美元,当然,换成美元倒是可以真的提供“比较不错的”还绰绰有余,即便是满足一般的基础门槛,也得需要两三个月工资。
哪怕贴着亚非拉的“比较不错”版本的品质走,只算最基础的价格
大家电
冰箱 1000到3000(1000对应的双开门三开门基础款)
电视机 1500到3000(1500对应能看就行的性价比款)
洗衣机1000到3000(1000对应波轮款)
空调2000到4000(按照1.5p底价贴着走)
还不算
抽油烟机 热水器 灶具(这是基础必需品,可能有的人觉得不算电器,所以也不算)
小家电只算
微波炉200到500
电磁炉100到300
电饭煲100到500
电吹风50到300
烧水壶50到200
全部配丐版也就500
什么路由器 电灯 电脑都不算,什么洗碗机 扫地机器人更不用考虑了

手机买个1000的有点勉为其难,按理说大部分人最基础的能接受都是1500到2000的范畴,不算电子垃圾不算平台618双十一性价比机型的1000左右神价,买个1500的线上性价比机型堪堪入门
这里全部选丐版伊拉克价格,也得7500,我给出的价格上限其实也就是中端的入门价格了,并不是昂贵上限,稍微有点追求的个人的价格区间得是这个上下限的两倍左右区间(比如电视机3000到6000,冰箱2000到6000,洗衣机和空调会好点,洗衣机2000到5000,空调3000到6000)。手机就不用说苹果了,区间大概2000到4000,小家电中间档次提升倒是幅度没那么多,但种类会更多,个人对应的中间档次。
这是能对应的所谓“全套”的不能再基础的种类了,其实说这是“全套”都有点尴尬来着,就这么算贫民伊拉克最低版本也得7500,跟档次什么“比较好的满足”也压根不沾边,加上前面的米面肉菜原材料价格这得两个月工资了8000到9000了。

也别有人跟我抬杠说什么“我还能找到更便宜的”了,这不跟“比较好的满足”剧烈矛盾嘛。我还算会找便宜东西,什么800一台的真4k电视,1500的志高空调神机,600块的变频波轮洗衣机,700不到的三开门冰箱,这都是要耗费很多时间突破信息差还要等待平台时期历史低价捡漏的,并不对应普通平均价格。
Draksul:41:22 听到这就知道专家何不食肉糜了,他指的可能是家里在大城市有房,不用房租也不用给家用,吃用都家里的,4、5千都花在大小家电上,再加一个不到一千的手机
给爷上82年的可乐:说这么多主要是为大学生有点不平,感觉有点何不食肉糜的感觉。真的身在异乡的大学生,拿到手如果真就四千多,他们恐怕没有什么闲心考虑什么“只要不太挑剔”,只要身在异乡,大部分不提供住宿的人应该考虑的就是房租 饮食 通勤费用 水电费了,房租怎么也得500到1000,吃饭怎么也得900到1500,加上水电 话费网费 通勤,妥妥破两千了,四千多留给他们的很可能就不到2000了,面对剩下的一千多巨款,虽然他们能买接近1000斤入门级大米,可他们不会有什么安全感,也不会考虑诸如“出去玩 教育旅游 文娱健康”之类的服务类选项,也不会买很多大家电小家电,状态应该是有个现成的空调都不一定舍得常开空调吧,买个洗衣机 小冰箱 热水壶 电磁炉差不多凑合了吧,正因为如此多的人没钱消费才决定了他们不会在为数不多的刚需服务业选择中拒绝升级30到50元的剪发,而选择10到15元的快剪😅,都这样了,还惦记那几百斤的大米钱干嘛呢,对服务业来说可真是杯水车薪了。
10条回复
文化自信的结果就是越来越不愿意看国产烂片
林则徐:不过我认为 电影的失败和我们的文化自信没关系 是有能力做电影只在乎量 不在乎质 我不相信没有能做好电影的人 他们只是没机会没资本
马男啵杰克:因为很多电影都不是以盈利为目的
3条回复
转变现在消费低迷的现状很难,我感觉主要还是三个方面,1: 地方债务巨大,现在重点都在解决债务危机,没有额外精力解决消费问题;2: 经济已经不再高歌猛进,处于平稳甚至下降压力大,并且目前没有恢复迹象;3: 现在的重心已经从经济发展转变为全面维稳,发展的重要性被降低了,因此想提振消费需要解决很多问题,至少债务要先解决
听疯
听疯
2天前
00:00 房子里产出2筐香蕉,1个🐘吃了一筐半,剩下的13个🐒只能吃半筐,🐒如何多吃?两位专家给了答案。😂
听众陈先生waka:所以两位专家一直在谈增长,就是不谈分配
国安大牛:斗地主
09:23 说得好。一个人的支出就是另一个人的收入 把握住这件常识 就能想通很多问题
光波泡泡:某些人只进不出
东北爱好者:模型太简单了,人力成本在企业中有一半吗?
38:46 这里大学生5千多的收入首先,这个收入大概率是一二线城市,他租房就可能2000多没了,剩下的钱还要中午在公司吃饭,点个外卖20多没了,算上各种生活成本,大概率月光
John_5
John_5
2天前
21:41 赞同。家电国补这一波,其实是饮鸩止渴,透支了未来一两年的需求,不排除有年底冲“业绩”的可能性。
sevene
sevene
2天前
摘要
1. 本期节目探讨了当前中国经济面临的核心问题“需求不足”背后的深层原因。
2. 两位老师认为,需求不足的原因主要包括外部冲击、市场自身的化解能力不足以及政策应对不力。
3. 节目中探讨了如何通过结构优化,释放服务业的增长潜力,以及如何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
4. 两位老师对2025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尽管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但中国经济仍有增长潜力,关键在于政策的力度和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主要内容
- 00:00-15:00: 两位老师针对“需求不足”这一问题进行深入探讨,分析了需求不足的原因、市场的化解能力以及政策的应对。
1. 张斌老师从宏观经济学的角度对“需求不足”进行了三层面的解释。
2. 第一层面是“初始的诱因”,例如收入分配的集中化,资产泡沫的破灭,以及新冠疫情的冲击。
3. 第二层面是“市场自身的化解能力”,市场能否通过价格机制进行自我调整,以及市场失灵的情况。
4. 第三层面是“政策的应对”,例如货币政策、财政政策以及其他干预措施。
5. 陆铭老师补充了结构问题,他认为制造业的需求相对不足,服务业的需求相对较好,并指出了制造业过剩背后的原因。
6. 陆铭老师还强调了消费结构的变化,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居民的消费结构会向服务业倾斜。
7. 张斌老师也同意陆铭老师的观点,并指出消费的提升需要长期制度性政策安排,而不是短期刺激。
8. 张斌老师进一步分析了消费不足的原因,指出居民消费受到收入增长的限制,而收入增长又受到支出水平的限制,形成一个恶性循环。
9. 张斌老师认为,短期内要通过加大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而长期则需要结构性改革,提升居民的收入水平。

- 15:01-30:00: 两位老师就如何通过结构优化,释放服务业的增长潜力,以及如何利用空间格局的变化,推动房地产市场健康发展展开了深入讨论。
1. 陆铭老师强调了当前投资也需要考虑结构问题,不要过度投资于过剩的部门,而是要将投资重点放在人口流入地,例如基础设施、教育和医疗等。
2. 陆铭老师还提到了消费券的优化,认为消费券可以鼓励居民消费服务。
3. 张斌老师也认同陆铭老师的观点,认为服务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
4. 张斌老师指出,当前制造业需要向高端升级,而服务业可以为制造业升级提供支撑。
5. 两位老师都认为,服务业是未来经济增长的关键所在,也指出了服务业发展中面临的挑战,例如市场准入、公平竞争以及质量问题。

- 30:01-41:47: 两位老师对2025年中国经济形势进行了展望,认为尽管面临着外部环境的挑战,但中国经济仍有增长潜力,关键在于政策的力度和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1. 张斌老师认为,2025年中国经济形势值得期待,但同时要关注特朗普的新政策带来的冲击,因为这些冲击会对中国经济产生不确定性。
2. 陆铭老师则认为,中国经济的增长潜力在于结构转型,特别是服务业的发展。
3. 陆铭老师还提到,房地产市场未来的发展空间很大,关键在于提升住房质量和配套服务。
4. 两位老师一致认为,未来经济增长需要政府在政策力度上加大支持,同时也要注意结构调整的有效性。

关键词
- 需求不足: 指社会总需求小于社会总供给的经济状况,会导致经济增长放缓,甚至出现经济衰退。
- 结构优化: 指调整经济结构,提升产业结构和区域结构的效率,使其更加符合经济发展阶段和社会需求。
- 服务业: 指提供服务和满足社会需求的行业,包括金融、教育、医疗、文化、旅游、餐饮等。
- 房地产市场: 指与房地产相关的市场活动,包括土地市场、房屋市场、租赁市场等。
- 投资: 指将资金投入到某个项目或领域,以获取预期收益的行为。
- 消费: 指居民或个人对商品和服务的购买行为。
- 经济增长: 指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活动水平的持续增长。
- 空间格局: 指城市和区域的空间布局和发展态势。
- 人口流动: 指人口从一个地区迁移到另一个地区的现象。
- 政策力度: 指政府实施政策的力度和强度。
梁小時:没有人给科代表 点赞吗
sevene:谢谢哇
迪宝
迪宝
3天前
多少年前的政治课本就已经印着要优化二产,提升三产。
两位老师提倡的刺激鼓励消费思路是正确的。这里要掰扯一下之前持续了二十多年的房地产热潮。购买地产的行为,表面看是投资,本质上拉长了时间周期看还是消费,而且是信贷拉动的超长期消费。此消费不仅造成结构性的扭曲,占比严重过大,还透支了未来的长期收入,需要整个社会用未来多年的收入来慢慢偿还,且其调整过程会压制其他消费。未来理想的刺激消费政策是来一场长期温和且将房价排除在外的通胀,并如两位老师所建议的那样将服务业占比提升。一个说起来轻松做起来超难的选择。
多少
多少
3天前
23:27 多放假比什么都强🥲
喵喵战斗机:别996,007就不错,还放假,以前五六点下班还能去吃饭逛街唱歌喝酒,现在九点十点下班,消费个鬼。身体搞垮,精神搞垮,钱都送到医院了
安_er0C:所以明年多了两天假期
13:26 说的就跟短剧不需要审核一样,而且说今年国产电影不好看,我说实话去年的国产电影水平也差不太多~专家可能真的不怎么看电影
千昭
千昭
3天前
36:10 想到陕建给恒大擦屁股。
靥欢
靥欢
2天前
49:32 51:13 所谓需求端、大家归根结底应该也是指普通平头老百姓吧。
之前说的用逆周期调节优先刺激快变量带动快变量,实际这个过程中又有多少消费者能够真正受益呢。
让10个人每个人涨10块工资和让一个人涨99块其他人涨1块对消费也有巨大的影响吧。到时候就算是真的服务业质量提升了,因为工资增长不如预期,也只会选择盗版和低配版。
毕竟普通人都有劳动者和消费者双重身份,还是希望政策制定和运作都更微观更人性化一点吧,增加大家的时薪增加消费时间,给生活注入希望。太指望宏观政策大力出奇迹,是一种懒惰。
Rayanania
Rayanania
2天前
服务业是百年产业,不想你们想的那样,想提升就提升,举个例子,中国服务业的主体是农村进城人口,例如夫妻开个火锅店,小卖店,烤肉店维生,所有人都拥挤在这种低端入口,你指望多有质量,服务有多好,做梦呢吗? 所有人都想吃真正的有机食品,这是真需求吧,告诉你,高品质的服务业谁做谁死,一个千万人口的中心城市都养不起几家高品质服务品牌,两位不要天天在象牙塔里思考世界,指导世界,给世界制造规则,指明方向,跑到大街上芸芸众生中思考吧.
面包君
面包君
2天前
进不去群了啊
知本论
:
已更新,扫2群
知本论
:
已更新,扫2群
Iratxe
Iratxe
3天前
各种建设中,预算只能主要用来做工程买材料,不能让工人拿高一点劳务费请高水平的工人,不能做高水平的维护和服务
忠心耿耿汉弗莱:高价买设备买仪器可以拿回扣,给工人多发钱,糟蹋钱啊😂
bb_cEqk:通透
XX_-_
XX_-_
2天前
55:46 我觉得关于人口流动方向的判断,现在看已经不完全是这样了,也许跟经济衰退有关,反而大城市向周边向农村的流动多了不少。一线城市已经祛魅,城市也在祛魅,以后人口未必是这样流动
eric_9X8k
eric_9X8k
2天前
42:55 陆铭老师这段用的论据,有点托大了。德国制造业pmi连续很多个月收缩,制造业部门相对2017都是萎缩的。德国制造业曾经的领先企业正在带着他们荫庇之下的服务业一起衰落。德国经济现在还剩下看着不错的家底,原因是他们过去多年之前曾经做对的那些事而非德国现在的经济结构
来随便看看啊:是的,而且用法拉利举例子也很不恰当。欧洲豪车现在在华销量普遍下跌了50%,如今正是他们品牌神话破裂的时候。原因就是使用体验落后于国产电车,完全对不起他们高昂的售价。当工业品越具有实用意义的时候,技术和体验就越重要。如果举例还不如豪华钟表之类的,但这就已经接近手工品范畴了。
消费不振,关键不还是绝大多数普通人没有安全感嘛。还是要解决住房医疗教育养老,以及最最重要的公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