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续品读这本《县中的孩子》。
上期结尾提到了一些个人的观感,城乡差异直至现在仍是难以弥合的,或许未来一代要面对的是阶层跃升更加变难,现在的努力只是为了不掉队罢了。
那么到了书的第二章,县域教育的真实图景就鲜活地呈现在我们面前。有小学低年级学段针对智商发育有一定迟滞的孩子的例子,也有县级高二数学课的例子。我想起我们小学还有个群,但是成员也就不到二十人,当年一个班五十来人,教师节的时候一位老同学还说,咱当年的条件那可真是穷,没有食堂,wc都是旱厕,六年级还搬到了老破平房上课。但相比今天希望小学一般都校舍,还是强一些的。也少有那种身心看起来都有很大问题的小孩儿,他们可能很多都是留守儿童,接受的教育主要还是来自学校,但是学校里不同年级混在一起上课,一个老师要教很多科目,教学效果肯定是不敢恭维的。而且每年的在校学生人数几乎都在减少,在我们本以为早已消灭文盲的社会中,原来真的有人半途就不读了。
无论小学生初中生高中生,他们普遍更缺少的还是见识和日常生活经验。比如小孩子们要花很大的心力去理解汇率是什么。于是我也想到,中高考这样的重要考试命题,用词上都是很谨慎的,需要考虑穷人的自尊,甚至有过不得出现冰淇淋、高铁之类农村娃们从没见过的事物的规定。那么关于本书高二数学课那一节,大部分篇幅其实是一个乡村老教师的课堂实录,他面对的学生水平良莠不齐,因此总要为教学效果伤透脑筋。那是一节习题课,讲评前不久考试的卷子,对于好学生,其中有两道题超纲了,但他们凭自己的预习(顺便吐槽现在的教材真tm防自学设计啊)还是解出了正确答案。而数学老师那么急匆匆地赶进度,希望大多数同学都能弄懂卷子上的考点,一节课也就勉强讲完了选择填空题。这几年高考,有人说分数“毛”了,高分的考生高的吓人,但是他们可能忽略了,不及格的依然是大多数,而我们的教育,至今还是面临“只筛选不培养”这种怪圈式的灵魂拷问。
第三章将视角转到了具体的学生。总而言之统而言之,孩子们流露出的那种状态,说不上是单纯,愚蠢,还是叛逆,总之极少有人是那种知道自己要什么,有内驱力不断精进的。可能他们也都希望走出大山,凭借自己努力改善生活条件,但终究败给本能的对娱乐的偏爱,管不住自己,学习时心猿意马,但是过度的玩物丧志之后留下的只剩空虚。刚才还提到的教育旨在筛选,恐怕也不无道理,就是要让“该吃苦的年龄选择了努力奋斗”的那部分孩子,有个更光明灿烂的前途。
既然我经常说不太喜欢群体性的叙事,还是要注重个体特质和人文关怀,那我就继续推人及己了。作为一个在省会长大,去过一线城市见世面的人,应该说还是非常庆幸的。庆幸什么呢,没有太费力地对待生活。因为你看我好像当初也和那些迷茫的县中孩子差不多,从没有过什么对人生的执念,好像只是过一天算一天,那有人问,你咋还成绩那么好,大概也是因为心底的恐惧吧,怕写不完作业答错题目会被批评,脸上挂不住。为什么用功读书,这话怎么能从我嘴巴说出,我一直也想不到更宏观的原因。
但不管是谁,我觉得在当下的生活中“多想几步”都是有必要的,也就是老祖宗所谓的“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将来对我的孩子,我觉得带ta看看外面的世界还是有必要的,有时候承认当下的差距,建立目标感,暗下决心一步步脚踏实地,也就勉强能实现一个普通人的小目标(不是王健林那种小目标)。但能做到这样也就挺好了。也不至于像“变形记”节目渲染的那样,农村的孩子进了城里参观,心态反倒是崩了。什么时候心态都是很重要的,心灵鸡汤里说的那种好心态决定好人生,戒骄戒躁,别对别人太嫉妒,这都是生活的大智慧啊。而我们需要思考的则是,自己如何做到这样子,以及如何以一种体面的方式给小孩子呈现出这样子,意识到世界不够完美不够好的方面,但是始终保持热情,拥有一颗上进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