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来志异”主播:叶滢
本期嘉宾:艺术家仇晓飞,评论人、策展人贺婧
关于“未来志异”
“未来志异”是《艺术新闻》主编叶滢发起的一档联结全球不同地方创作者和策展人的谈话节目
本期内容概述
10月9日,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与上海西岸美术馆联合举办的展览“目:中国境象”(Chine: une nouvelle génération d’artistes)开幕,展览呈现了21位出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至90年代初的中国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该展览是蓬皮杜艺术中心继2003年举办“间: 那么, 中国呢? ”(Alors, la chine?)以来,时隔20年再次关注中国当代艺术的群展。本期播客的参与者仇晓飞是这次展览的参展艺术家之一,另一位嘉宾贺婧是《艺术界/LEAP》法文版主编,主持人叶滢邀请两位参与这期播客,从这次展览谈开去,一路谈到新一代华人艺术家所展示的非群体面貌的缘由,文化相遇中的“差异”与“相通”,以及在流动中栖居的现实。
“目:中国境象”所处的语境与20年前已然不同——无论是西方观众注意力的变化、中国社会发展情况,还是中国艺术创作者的面貌。2003年,在蓬皮杜中心举办的展览“间: 那么, 中国呢? ”囊括了方力钧、刘小东、周铁海等中国当代艺术史上的“后89”一代,基于这一批艺术家工作者所共享的经验和主题,该展览在整体上呈现出了彼时中国的鲜明“地域性”。与20年前相比,尽管“目:中国境象”被冠以“中国新一代”之名,其目之所及的21位艺术家之间的内在关联性却不大,这是一个“群展”而非一个“群体性”的展览。
在过去十多年中,中国当代艺术群像式的展览在国际上出现的越来越少,艺术家往往需要单枪匹马地在新环境中工作,他们所面对的海外观众,如贺婧所说,“最早在纯粹好奇心的驱使下对中国艺术家的那种浮沫状的兴趣其实已经越来越少了”,文化工作者不愿意再做“特型演员”,而对于深耕绘画创作的仇晓飞而言,更希望穿透现实的差异,他以“蚁穴”为喻,“深入到一定程度便会在人的普遍困境处相通共鸣”。
身处于历史的纵深中,仇晓飞认为“当一个画家进入到深层的时候,会发现所有的文化、文明之间所遇到的最核心的问题其实都是相通的”。他在卢浮宫长长的走廊里穿越西方绘画的历史,他修正了多年以前第一次参观时留下的印象。他现在更喜欢中世纪到文艺复兴早期的绘画,没有宗教的禁锢,而是每个人都带着强烈的个性与差异,反而“文艺复兴三杰是那个阶段创造力的终点而非起点”,走到走廊尽头,格列柯、戈雅的绘画才又展现出不受拘束的能量,“那种非常动人的东西”。
在巴黎留学和生活了多年的贺婧,再回到卢浮宫时,被唤起的感受——“肉身在场的时候,你对历史是有一种定位感的”。 这种跨越历史、地域的生命连接,正是在穿越现实、政治的差异,艺术让我们所抵达的“相通”。
“目:中国境象”中呈现的艺术家对传统资源、社会环境、虚拟世界、身份流动等不同方向的探索,也展示出中国新一代艺术家难以被一概而论的多样性,这也回应了《LEAP》本期刊物主题“不居”的内在含义——“在流动中栖居”。贺婧认为“不居”是一种现实,“你脚下的那个板块可能已经不在了。你不知道这个板块它是在哪里,或者是你走着走着可能脚底下的板块已经没了,或者你想靠的岛屿,你臆想中去走的那个所谓的目标它已经不在它原来的那个地方了”,但这并非完全是否定意义的,它会打开新的可能。
主持人叶滢提到“未来志异”播客的英文——“ Archipelago of the Future”,其意思是“未来的群岛”,这些岛屿彼此独立且在变化之中,岛屿会联结也可能会脱离,互相之间又会形成一个变化的图谱,这正是“未来志异”对于这种带着差异的联结所给出的描述。
志异时刻
03:03 中国“新一代艺术家”的创作从何而来?蓬皮杜艺术中心“目:中国境象”聚焦这批艺术家的创作,“在流动之中栖居”作为《艺术界/LEAP》中法文特刊的基调
08:18 蓬皮杜展览以“中国”为限定词,而展览“目光所及”的艺术家并不能完全以地域所定义
14:16 此次展览的悖论在于在地域语境下呈现的是个体,而中国当代艺术现在仍然只能阶段性地输出
16:31 艺术家之间关联度减弱的原因:更多元的路径选择、中国阶层分化和广阔地域,艺术家逐渐深入自我
22:53 画家仇晓飞所感受到的巴黎的“历史纵深”:绘画面对的是文明的历史,核心问题是相通的
28:30 在卢浮宫长长的走廊中,体会到的“隔阂消失”是一种非理性的召唤
33:50 贺婧回到卢浮宫所感受到的“肉身在场”带来的历史定位感,以及巴黎所具有的“完整性”
38:49 在艺术所带来的私密的个人性之外,巴黎在横向上富有张力而丰富的智识网络
40:50 举办欧洲的第三次个展,仇晓飞作为欧洲的“外来者”对变化的感知
47:06 海外观众对中国艺术的“好奇浮沫”正在消失,转向更细节和深入地层的可能
56:02 当下中国文化工作者不再想做“特型演员”,要想象一种新的交谈结构
01:01:25 深入“蚁穴”:文化之间没有隔阂,人类困境是共通的
01:06:15 “不居”是现实,“脚下的板块”会漂移、消失,保持开放的目光才会有未来
01:16:04 “未来志异”的形状:未来的“群岛”和变化的图谱
本期节目
叶滢是《艺术新闻》的创刊主编,她也是一位文化评论人与艺术项目策划人。她发起了《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等多个论坛,与艺术、建筑、设计、科学领域的同道开启跨领域的对话。2022年她在昆明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2023年她主编的《艺术新闻》发起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她所写的《窑变798》讲述了北京798艺术区艺术生态的演变。她还是系列纪录片《艺文中国》的主要撰稿人,并参与策划“‘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
本期讨论参与者
仇晓飞1977年出生于哈尔滨,是中国新一代画家的代表人物。仇晓飞的创作来源于家庭记忆和日常经历,却不会停留于外在的图景,而是从思维和意识的深处探究表象之下的暗流。艺术家对人与世界的处境之体会变幻为色彩和形象,在其中,生长与死亡、绚烂与残酷,冲突感在画面上蔓延。他借助记忆、幻想与寓言,将东西方不同时期的美学以梦幻般的方式融汇贯通,创造出富有生命力的当代图景。这是一个奇特的混合体——既有鲜明华丽的色彩,又有着魔幻现实主义者夸张变形、富含隐喻的“伊索式语言”,像邪恶的似笑非笑的面容、无力的姿态和中性的人物造型,奇异的花朵和植物隐匿在乌托邦的废墟之中。同时,我们也能明确的感受到东方传统绘画对他的影响,尤其是那些俯瞰的视角,散点透视法与线的运用。
仇晓飞的近期作品聚焦于人的癫狂、幻觉与非理性的能量,他用象征主义的手法,将新的造型语言嵌入古老的寓言结构,在对现实的追问中凝练出超越现实的奇思幻境。通过细腻而富有意境的描绘,展现了艺术家对生活、时间和存在的思考。
仇晓飞的作品曾被国内外多个重要美术馆及机构展出和收藏,其中包括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香港M+博物馆,瑞士伯尔尼美术馆、德国ZKM美术馆、英国利物浦泰特美术馆、荷兰格罗宁根美术馆和博伊曼斯范博宁恩美术馆、意大利都灵Castello Di Rivara 当代美术馆、美国佛罗里达州坦帕艺术博物馆、美国本顿维尔水品桥艺术博物馆、美国新不列颠艺术博物馆,中国广州时代美术馆和广东美术馆、广东顺德和美术馆、中国深圳 OCAT艺术中心,中国上海龙美术馆和油罐艺术中心、上海UCCA EDGE,中国南京金鹰美术馆,中国北京泰康美术馆、中国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等。
哲学博士、艺术批评家和策展人,现任教于清华大学。近年来主要致力于法国哲学和现象学视阈下的现当代艺术研究,以及当代艺术的出版、策展和批评写作。贺婧曾于巴黎索邦第一大学和清华大学分别获得双学士和双硕士学位,并于巴黎国立高等装饰艺术学院任研究员。她也曾先后担任《艺术界/LEAP》杂志的法文版主编、国际版副主编和主笔,以及毛继鸿艺术基金会学术总监。近年来策划的主要展览、学术会议和艺术项目包括:“开物:当代中国的日常与想象”(法国里尔伯爵夫人博物馆,2021)、“刘晓辉:转身”(北京798艺术中心,2021)、 “无尽的写作”(泼先生PULSASIR,2018)、“重置时间:艺术、技术与当代的未来”国际论坛(复旦大学,2017)、 “To be an image maker”(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节,2017)、“所见非所见”(旧金山影像艺术博览会,2017)、“多型演变”(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2014)、“Promenadologue”(法国国家出版与图像艺术中心-CNEAI,2012)等。她的专题研究和评论文章广泛发表于多本艺术家出版物和国内外重要的艺术与学术期刊,包括《新美术》、《艺术史与艺术哲学》、《艺术新闻/中文版》、《艺术界/LEAP》、Flash Art、Artforum中文网、《艺术当代》、《典藏》等;并于2021年出版了艺术家个案研究专著《真实的形状:刘晓辉》(2021)。
——
视觉设计:孙浚良
片头制作:马海平
音频剪辑:孙哲
后期编辑:姚佳南
Contacts: archipelago.future@gmail.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