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秋子已经出版了三本关于小说细读和文学课的随笔集,作为她的编辑,我在三年多里曾经跟她有过很多次的对话。这一次在“和语言漫步的日记”中,我想通过对话,了解她如何成为她,是哪些书、哪些事、哪些人塑造了她,让她能有如此丰富和敏锐的觉知?好消息是,这种敏感是可以有意培养的。
0:02:50 建造知识树是从剪报开始
0:08:20 “买来的理论书和借来的小说”
0:16:12 大学读的很多东西要现在这个年纪才领悟
0:19:30 “生命之书”就是卡夫卡
0:29:45 说到荒诞:加缪的《局外人》
0:35:10 孩子教会我们什么?
0:45:25 文学教师如何帮助学生?
0:56:18 捕捉“文学时刻”的感悟力如何培养?
1:02:43 写日记与“狂热的自我塑造期”
张秋子已出版作品
《万千微尘纷坠心田》(读库·新星出版社,2022年)
《堂吉诃德的眼镜》(新行思·上海文艺出版社,2022年)
《与达洛维夫人共度一天》(新行思·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24年)
结尾音乐:Bruno Mars, Anderson, Paak, Silk Sonic - After Last Night (with Thundercat & Bootsy Collins)
(列夫·托尔斯泰1897年2月23日日记,尼科尔斯克,历史出版社,1915年12月,第354页)。
这样生活就消失了,变得什么也不是了。自动化囊括了一切物品、衣服、家具、女人和对战争的恐惧。
“如果许多人的复杂的一生都是无意识地匆匆过去,那就如同这一生根本没有存在。”
因此,为了恢复对生活的感觉,为了感觉到事物,为了使石头成为石头,存在着一种名为艺术的东西。艺术的目的是提供作为视觉而不是作为识别的事物的感觉;艺术的手法就是使事物奇特化的手法,是使形式变得模糊、增加感觉的困难和时间的手法,因为艺术中的感觉行为本身就是目的,应该延长;艺术是一种体验事物的制作的方法,而“制作”成功的东西对艺术来说是无关重要的。
……
列·托尔斯泰的作品中的奇特化手法,就是他不直呼事物的名称,而是描绘事物,仿佛他第一次见到这种事物一样;他对待每一事件都仿佛是第一次发生的事件;而且他在描写事物时,不是使用一般用于这一事物各个部分的名称,而是借用描写其它事物相应部分所使用的词。
——什克洛夫斯基(的文章)《艺术作为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