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如何从小培养同理心?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区别?最近《再见爱人第四季》热播,嘉宾发言给我们的启示?
这次“就说你想说的”算是一个开始得比较随意但是内容编排相对走心的系列,每次聊天我都会找个话题从多方面调研然后整理出来,提醒自己保持一个稳定输出的爱好,心里话说给你们,也说给我自己。虽然主要是兴趣爱好,娱乐精神少不了,但还是每次多用心编排下。目前暂时没什么具体的计划,穿插在其他已有的节目系列之间,随缘更新。
这个系列的灵感还是来自告五人啦,大家注意到了吗,开头多了一段前奏旋律,就出自告五人2024年10月发布的新歌《就说你想说的》。第一期节目的选题我想了很久,最后还是决定聊聊“同理心”。
小某书搜同理心,出来最多的人格就是我这种,infj。天生容易共情别人,深刻理解对方的感受和需求,所以这方面我还是挺有发言权的。
可能是我自己明年也即将当爸爸的缘故,现在已经有意识地捕捉和学习一些关于婴幼儿心理的知识。十几年前,一位儿童心理研究者就发现,儿童的同理心根植于大脑的边缘区。或者更早一点儿,比如我从现在起(18周以来)的胎教期间,其实也随时准备着迎接老婆对胎动的反馈,那这时候我们身为准爸妈,就得学着对宝宝的小情绪有关切的回应,说不定ta已经记事儿了,外面世界的一举一动ta都有体会,那么这也是培养同理心的一种链接方式。在另一项研究中,大脑神经学家Abrams, D. A.认为,父母对孩子的回应,尤其是妈妈的声音对宝宝的回应,会触发婴儿大脑的“奖赏系统”,不仅能缓解宝宝的情绪压力,还能有助于宝宝未来的社交能力。那些从婴儿期常常独自在婴儿床哭泣的宝宝,会变成情感冷漠、爱打人的孩子,父母离开时不紧张,回家时也不会引起他们的情感波动,这便是“回避型”的亲子关系。
TED有个科普视频,讲的就是培养同理心,是终极一生的课题。它的开头说到,“有一个习惯将彻底影响你的生活”,然后以一个Ben的故事娓娓道来。Ben生长在一个普通而传统的家庭里,有父母弟弟一条狗,父母对孩子们的期待就是世俗上具有金钱和名望的那种典型的成功。原来老外也一样,如果看到孩子从事的东西并不能让他们朝着正统职业的方向走,就认为是在不务正业,比如玩个乐队之类的。视频说到Ben的弟弟Jacob,向来学习不错,也因此更多的在学习上被父母施压。Jacob成绩拔尖的同时,同时出现的问题就是,社交和兴趣几乎没有,而且逐渐会增加对考试、汇报能否有出色表现的焦虑感。相比之下Ben就逊色和平庸得多,一切方面都just soso,因为弟弟那样出色,他也就感觉自己得不到来自家庭的肯定和爱,并为此焦虑抑郁。与此同时他很不习惯父母的冷落,希望父母也同样鸡一鸡他,这样的话至少他能感觉到自己也是有价值和潜力的。长久下来,Ben对弟弟充满了嫉妒,视频中还特地强调,没有怨恨,只是努力也难以弥补天资的差距。直到有一个周日下午,兄弟俩坦诉心扉,作为普通人形象的哥哥去同学家玩,这是他每周日固定的活动,这次他在路上遇到弟弟,弟弟却说反而对哥哥表示羡慕,自己只有不停努力学习,甚至图书馆临时关门会让他觉得很闹心。反而哥哥就不会为虚度了半天光阴在电子游戏上而感到愧疚。这里我能get到的一点是,弟弟内心的小剧场其实我是很能明白的,习惯性地被寄予厚望,俗称被架在那儿了,似乎如果所有的压力都消失了他反而会不适应,脑海里仿佛还是会有个本不存在的小人儿在提醒着他,你不学习对得起谁。
但这时候Ben内心有些动荡了,滋生出一种埋怨,那就是觉得Jacob在矫情,他身上拥有的这一切分明是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挣不到的,却在为此而烦恼,是不是有点凡尔赛。实际上Jacob希望的是,爸爸妈妈对自己少些特殊关注和照顾,留给自己一些恣意成长的空间。那Ben显然已经坐不住了,他说,兄dei啊按你那意思,要不咱俩换换,我当神童,你去当那个不被关注和在意的我。一番气话过后,兄弟俩分道扬镳,可直到Ben美滋滋地玩完了今日份的电子游戏,得到的却是Jacob自jin的消息,他们的父母也泣不成声。
视频看到这里的时候,我已经能把这个故事和tw的那部电影《阳光普照》几乎完全的对号入座了(只不过电影里更优秀的那个是哥哥,而弟弟是默默无闻的)。事后Ben复盘兄弟俩下午那番对话,方才醒悟,弟弟原来是在向自己施放求救的信号啊。那么究竟是什么从根本上酿成了悲剧呢,说到这里相信消费者心中也已经有了答案,那就是,缺少同理心的Ben啊,他是真的有点笨。只是陷在自己固有的情绪中,而没有主动的意识,去倾听别人的话以及其中暗含的信号。
在视频的最后15%,说到我们每个人心趴上的也就是这句feeling empathy(感受到同理心),当然这是需要从小教育的,很遗憾的是,却有不少人缺乏这一意识。领会对方的小心思,它之所以重要,也是因为我们在社会生存不可能把自己陷在一座孤岛,无时无刻不在和人打交道。他还强调了,同理心并不等于同情心,而是假如把自己放在对方的位置,能否将心比心,设身处地的考虑和交谈。即使对方的人设和言行并不是你认同的甚至无比荒唐,我们也本该做到如此。至少在不对等的、固化的群体之间,能少一些专家的大放厥词,那些李佳琦、羊毛月之流一张口我们也就知道他们代表谁,有些话根本站不住脚。宽容过后,气恼的感觉甚至也将变得平和。
其实早就有人总结出同理心和同情心的区别。前者好比滂沱大雨中,你看到一个人在独行,你也跑过去陪伴ta并为ta撑起一把伞,说着自己能理解ta现在的感受。而后者,则是你坐在宽敞明亮的屋子,从外面同样看到这个雨中奋力前行的人,感慨一句ta可真倒霉,诶我刚好有一把伞,问问ta需要吗。显而易见,二者最本质的区别在于你和ta之间是否处在一个至少看上去平等的位置上。显然同理心更能起到抚慰对方的作用。
至于如何让孩子从小就有同理心,今后能更好建立人际关系,父母对ta的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有几种方式可以给我们启发。
我们可以根据一个生活中的具体情境,让ta去觉察、思考他人的情绪感触。随时就地取材的方式最为有效,就比如孩子在家里,幼儿园或学校实际看到或参与的事,这里面如果有人哭泣、生气、愤怒,作为父母我们就可以问问ta,你觉得他们为什么会表露这种情绪状态,又或者说如果你是其中的谁谁谁,你会怎么表现。回想我还是孩童的时候,妈妈也这样教育过我,很多时候我其实是比较紧张,生怕反应出的答案不那么让人满意。话说回来,当我已经这般年纪和阅历的时候,想到的关键其实是在于如何引导ta的思考,这也是构建自我人格所必经的过程。
其次就是面对热点新闻(作为旁观者)或者在社会实践活动中(作为亲身参与者),适时地提醒孩子,如何想和做,能够帮助到那些需要帮助的群体。提高他们对社会方方面面的敏感程度,更好的理解与自己不同视角和际遇的人。
联想到最近“优绩主义”的话题被讨论得愈演愈烈,我以前的节目也提到过,自己求学阶段基本上也是优绩着过来的,但现在也不知是不是叛逆虽迟但到的缘故,非常能共情当年那些成绩并不理想,咋努力都努不上去的小伙伴们。当然,不是说成绩就不重要,我在小学阶段第一次被教导要共情别人,大概是三四年级时候。概括起来就是我在某个不太擅长的领域的一次竞争中败下阵来,当时感觉好像天都塌了,挺长时间没缓过来。我的班主任她虽然平常不干人事儿,但是看到我一蹶不振之后有次就把我拽到一边总算说了句人话,“谁规定了比赛总得是你赢啊,xxx成绩一直不如你,他难道就自暴自弃吗?”但我也知道自己学习上有时候也就是耍小聪明,不仅不勤奋,心理素质还差。反正过多的细节真的是记不清了,但从此以后,我好歹是有些能力和意识,站在他人的视角看待和解决问题了。这道理说来也浅显,就像有一道发散思维的题,abc三个人随机从两个红帽子三个黑帽子中每人拿一顶戴在头上,剩下的藏起来,每个人只能看见另外两人的,看不见自己的。ab都看见了c头上是红帽子,a推导不出自己是什么颜色,b却能在打量片刻后就反应过来自己是黑帽子。原理也简单(解释)。
当我们具有极强的共情力之后,不仅内心的秩序变得更稳定了,也必将有一种脱胎换骨的感觉,好像其他人一举一动表现出的真实感情一眼就能被看穿。高共情力,往往是高敏感人的一项天赋。综艺《再见爱人》第四季就是这样启发观众朋友们的。这次咱们不聊李行亮和麦琳那一对,单讲张泉灵老师在了解了yz、hsy他们俩的关系后,关于如何能避免被yz这样所谓高level人所cpu。其实很多时候这样的人恰恰是npd,自恋型人格障碍 。她的中心观点就是,在这段亲密关系中,是否感到自己原本还挺好,可是逐渐觉得自己好像变差了。那这时候就应该警觉起来,识别和小心,别被npd所拿捏。hsy就在节目中表现出,另一半有时在公共场合打压她,甚至是以为她好的旗号。这样的次数多了,可能连她自己都怀疑,是不是有的事情真的做不好。要知道hsy十几岁时就很独立自主,无所畏惧,但在这段关系里,由于同理心过强,就很容易被对方的评价而自我说服。要想摆脱这种状态,也只有自己能拯救自己。有点遗憾的是,hsy出身还不错但似乎并未有目的地给自己积累安身立命的金钱和情绪资本,少了些重塑自我的勇气和机遇。但至少张泉灵老师站在上帝视角,为每个相似境遇的人提出了善用同理心的方式,我总结起来那就是,更多地去关注沟通过程中对方当下片刻的直觉反应。这时候对方的所谓漂亮话的背后,试图隐藏却又藏不住的,就是ta真实的内心。
好了,那以上就是我这一期想要叨咕的所有内容,不知道对各位听友是否有所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