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P10. 对话体育记者(下):也谈职业体育和金牌文化

EP10. 对话体育记者(下):也谈职业体育和金牌文化

28分钟 ·
播放数21
·
评论数0

-嘉宾嘉宾:沈雷,上海《文汇报》资深体育记者,现场采访报道五届奥运会。

-主播:双双雁、沈雷

-亮点:奥运会和职业体育,体育项目的经济挑战,“举国”和市场的平衡

01:25 奥运参赛选手叫“业余运动员”?

02:40 90年代奥运商业化后,不再有职业与否的严格划分,能否参加奥运会只取决于成绩能否达标

04:00 大部分项目事实上是靠奥运会来生存的

06:34 罗格巧妙地偷换概念,奥运冠军在高度职业化的项目中算锦上添花

08:25 西班牙:作为对比职业体育和奥运会的参照物

09:30 绝大部分现代运动发源于欧洲,金牌之外,欧洲国家的奖牌分布极广

11:00 金牌大国vs体育强国?

12:30 从自由式小轮车看小众运动:极限运动的世界顶尖圈子可能只有30人

14:15 男子项目普遍发展更成熟,竞争压力也相对更大

15:30 相比于乒乓球和羽毛球,网球的群众基础也还很薄弱

16:15 选拔培养体系的“金字塔”和“柱形”发展模式

19:38 游泳是很典型的奥运大项但很难赚钱

20:18 99%的网球运动员止步ITF阶段

21:40 网球的“单飞”面对的悖论

22:50 举国体制的优势是能够帮助运动员在关键成长期免除后顾之忧

23:50 保护得“太好”也是一种问题

24:20 运动员的上限一定来自内驱力

25:05 完全脱离举国体制的结果一定是跌破底线(比如足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