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对谈成员:
笑笑
【罗素广场】主播
大英博物馆埃及厅独立讲解
阿鲸
《循环往复》播客节目制作者
Egyptian Hieroglyphs: The Language of the Gods |Ancient Origins
埃及象形文字:神的起源
最近关于“死亡”以及如何看待和对待死亡的公众新闻及舆论被频频提起。主动选择的“死亡”是一种对自我生命的掌控吗?有人会以“充满生命力”来形容死亡吗?最近我遇到了播客【罗素广场】的主播笑笑,他过去一年半一直在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厅做独立讲解员。本期节目我们将从埃及文化中的丧葬习俗以及中国古人关于永生与复活的象征元素和符号聊起,看看古人的丧葬文化与死亡仪式是如何反应了对“生命力”的热爱与渴望~
部分剧透——音频时间轴
Nebamun内巴蒙墓壁画/大英博物馆
01
Nebamun壁画中的“复活” 元素
笑笑的手机壁纸是一副埃及内巴蒙墓的彩色墓葬壁画,在这幅壁画旁有一行埃及象形文字,直译过来的意思是:“怡然自得,在永恒之地看见美好”
这幅壁画被收藏在大英博物馆埃及馆的 61 号厅,是内巴蒙墓室壁画中最出名的一幅,内容是古埃及壁画艺术中比较有代表性的场景——一个人侧着身子打猎
画面中央是墓主人内巴蒙,肩膀上挂着埃及蓝莲花。他身后的妻子和坐在船上的女儿手里拿的也是莲花。莲花因为其黄色花蕊酷似太阳,在白天盛开夜晚关闭,就像太阳每天的东升西落。而太阳的西落与东升在古埃及文化中正是代表了死亡与复活
Nebamun内巴蒙墓壁画/大英博物馆
内巴蒙身前有一丛水草,轻盈的站着一只小猫,嘴里还叼着一只水鸟。细看壁画这只猫的眼睛有一部分缺失,原本这里镶嵌了金箔,说明这是一只有神性的猫。它可以在夜晚当太阳神乘坐太阳船穿梭冥界时,帮助太阳神和冥界的巨蛇搏斗以完成明天早上太阳神的复活和日出
猫叼水鸟代表着内巴蒙重新获得了生命,战胜了混乱与死亡。他身后的妻子一只手拿莲花,另一只手拿的是古埃及文化中一个叫哈托尔女神的乐器,这位女神代表着繁育、性与欢愉。
水中的鱼是罗非鱼,这种鱼的特点是会把鱼卵含在嘴里孵化,一张嘴小鱼就会从妈妈的嘴里游出来,这被古埃及人看为生命诞生的标志,同时罗非鱼也会在冥河引领太阳船行进
长沙马王堆汉墓T型锦帛/湖南省博物馆
长沙马王堆汉墓中,辛追夫人身上盖的T型锦帛被分为天堂、人间、冥界三个空间。在天堂的部分有一轮红日,其中有一只乌鸦。这只金乌也是当时的丧葬文化中用来代表复活的象征符号
敦煌壁画:三兔莲花纹藻井
莲花作为佛教至宝原因之一是因为圣洁,莲花表面非常粗糙造成疏水性特征,任何水滴都可以带走它的灰尘,以至于它从淤泥中生长出来但却不沾染一点泥土。另一点是莲子具有极其顽强的生命力,曾有地质学家在一千多年前的地质层挖出几棵莲子,莲子壳就像一个密封舱很好的保存了莲子的生命力,以至于后来经过培育之后竟然开花了
船也是古埃及复活观念中一个重要元素,古埃及人认为东方是生者的国度,而西方是死者的国度。在葬礼中人们会把尸体放在船上,从尼罗河的东岸运往西岸,就是从生到死的复活隐喻
胡夫金字塔中的巨型太阳船 电脑模拟图
在葬礼上古埃及人会对木乃伊棺椁做一个仪式叫做开口仪式。这套仪式不仅运用在葬礼中,也会在启用新雕塑时进行——用凿子凿开棺椁或雕塑的嘴和鼻子代表雕塑可以呼吸,从此便拥有了生命力
亡灵书又被翻译为死者之书,它是古埃及后期写在莎草纸上的一个卷轴,放在木乃伊的两腿之间,也可以看为是给死者去往冥界的通关指南,帮助死者在冥界克服重重障碍回答神的考验,这样才能顺利通过审判从而复活
02
为什么古埃及会有这样独特的丧葬文化?
古埃及陵墓中常见的圣甲虫形象
圣甲虫在埃及也代表复活,因为圣甲虫的一个职责是推太阳运转。可能有人听说过,圣甲虫的原型是屎壳郎……圣甲虫的另外一个功能是放在木乃伊的心脏处,从而它可以代替死者的心脏去受审判 圣甲虫受过专业训练,是大家面对神灵审判时的一种常用作弊手段(误)
00:11:53
细想一下古埃及的整个文化,他们的宇宙观、价值观、死亡观都能回归到一个基点,就是生命。为什么古埃及人会喜欢复活?其实跟他们生活的地方以及所看到的自然地貌相关,这里有一点地理决定论
尼罗河的特点是周期性泛滥,每年7、8月开始涨水,河水退下后才可以种地,所以他们认为这个宇宙的一切都在循环,我们的生命也该如此。死亡并不是终点,一定是有一个更美好的天堂在等待,我们可以在那里复活
古埃及人认为的复活并不是木乃伊可以自己蹦起来撕掉绷带,然后回归人类社会。他们认为人的灵魂会在另外一个天堂,他们称为“芦苇原”的地方去迎来永恒的生命。他们即便知道死亡是结束,也宁愿相信自己的亲人去了一个更加美好的世界。丧葬文化从来不是为死人进行的,而是为活人
流经10个国家的尼罗河
03
古人的墓葬习俗与他们的死亡观
最近沙白选择“安乐死”以及琼瑶自己结束生命的选择引起了大家对死亡的讨论
我们通常认为生命和死亡是截然相反,水火不容,非黑即白的两个事情。死亡代表着黑暗,代表着枯萎,但有时死亡也会显示出一种生命力
古埃及人的死亡观就是“向死而生”,在壁画的每一个细节,每个角落都在反复强调同一个主题——生命。为什么墓室里边要画打猎,画参加宴会,画和农民交谈?因为我过了非常充实快乐的一生,并且我并不希望这是终结,我希望把生的愉悦带到我死后的世界
德国科隆的梅拉藤墓地公园/阿鲸 图
如果能复原那个墓室,看到那些壁画,我想我们的第一感受是它并不阴森,而是生机勃勃,一片生意盎然的世界(最近我在欧洲逛了很多墓园,也感受到强烈的生命力与宁静,那些鲜花与纪念紧紧维系着活着的人与死去之人的爱)
辽代的张文藻墓,在墓室中摆放了一桌宴席以欢迎再次进入他墓中之人
通过对于墓室的研究可以看到古人对待死亡有一套非常隆重的文化与信仰体系,而不是避而不谈。汉代大墓以奢华和隆重著称,通过巫鸿老师的研究我们可以猜测金缕玉衣或许不仅是等级的象征,而是通过巫玉这种通灵神器来帮助死者重塑躯体以期复活
张文藻墓挖掘现场中的宴席
古埃及人也会把陵墓看为子宫,在一些埃及史前的陵墓中会发现那时流行屈肢葬,中国也有这种丧葬习俗。人把身体蜷缩成一团,像胎儿一样。帝王谷很多国王的墓室,甬道有一些曲折设计,甚至有地方会打个结,有观点认为可能是在模仿产道的形状,甬道即产道,死者的木乃伊在子宫的最深处孵化,等待迎来自己新的生命。很多埃及人的棺椁上会画天空女神,就是在迎接死者的复活,一个棺椁就是一个小宇宙
04
在死亡仪式上想象天堂的样子
阿布辛贝神庙,每年有两天太阳会从神道的门中间射入,照亮最深处法老的雕像
湘西的崖葬、汉人的土葬、维京人的海葬、藏族人的天葬
各个文化都是以自己最熟悉的方式让死者回归自然,回归到离神最近的地方
7世纪萨顿胡(Sutton Hoo)船棺葬被称为英国的图坦卡蒙墓
英国电影《发掘》
电影《发掘》剧照
金字塔也体现了很多关于复活的元素,胡夫、哈佛拉、门卡乌拉三座金字塔的排列和猎户座腰带三颗星星的方位吻合,大金字塔上四个向上的甬道,跟天上的星座也相吻合。有当时的北天极、北斗七星、天狼星、猎户座,都是跟他们的农业生产和宇宙观息息相关的星座
在丧葬中法老所体现出来的君权神授地位
他们死后去到的天堂叫“芦苇原”,一片长着茂盛芦苇的地方,这里有很多水草、鱼、水鸟,是生命力非常旺盛的地方而尼罗河两岸再往外延伸几公里,便是无尽的沙漠和石头山的一片死寂
“芦苇原”代表了水草风貌、渔猎丰富、丰衣足食的愿望,所以他们的天堂就是做一个种地丰收的农民(都去天堂了还要自己种地,真的好热爱劳动呀!)
各个文化对天堂的想象都是物质富饶流奶与蜜之地,只有博尔赫斯觉得天堂应该是图书馆的模样
关于讲死亡的书或电影推荐
我对死亡的思考自白
我的死亡观就是我对这个世界与宇宙的认识
尼罗河岸边的绿洲与沙漠
在过去两年体会到的关键词就是生命力,我们去看向死亡的深渊,并不是要去畏惧或者去渴望,而是在这个深渊的反衬之下,再次意识到我们目前享受到的生命力和生机勃勃是多么的可贵,去珍视我们目前拥有的一切,生命力是这个世界上最美好的东西
古埃及人如此强调生命力,或许是在尼罗河两岸和沙漠的对比之下,他们每天直观的看到生命如何和死寂相对抗,后退一步生活的绿洲就被沙漠所吞噬。他们非常珍惜生命,渴望每一次日出,渴望在温暖的阳光的沐浴之下无忧无虑的生活
每一次踏进大英博物馆的埃及壁画厅,当我读懂这些壁画后,当我意识到了古埃及人在丧葬文化里面对生命力不断强调的时候,我脑海中配的 BGM 是回春丹的《鲜花》
配图来源
图源:大英博物馆、阿鲸、网络
片尾音乐
赵雷(煎饼狗子) – 我记得
节目策划、后期剪辑、图文排版
阿鲸
推荐您使用小宇宙APP、Apple Podcast、网易云音乐、Spotify、荔枝播客、QQ音乐、喜马拉雅等泛用型播客平台订阅收听《循环往复》
互动方式
邮箱:Maggie-0711@outlook.com
微信:Hval-xuxi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