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刚刚过去的一周,朱啸虎、张予彤、杨植麟成为了创投圈的绝对主角。自从12月4日朱啸虎在社交媒体上发布了那条措辞严厉的指控,几乎每个从业者社群都开始讨论金沙江创投与循环智能、月之暗面的过往,张予彤在这两家公司融资过程中扮演的角色、投资人与投资机构之间的责任关系。
“受托信义”“豁免”“分拆”这些术语也迅速走出法条与合同,成为纳入大众讨论语境的热词,开始被频繁释义。
可以说,这场“事先张扬的争议”发展到现在,已经完全称得上一场“能够影响行业未来的里程碑事件”。正如我在《杨植麟仲裁案的一个未解之谜》的结尾写到的那样:“这场争议,值得我们追下去,别让它过去了。它最终的解决方案,它形成解决方案的过程,实施解决方案之后的后续行为,我相信都将成为一个判例式的模板,规范着未来十年里大量的创业故事。”
不过,即使相比于11月初仲裁案刚刚提出时,如今的事件线索已经丰富了很多,我们也很难说真的理解了“争议的核心”到底是什么。张予彤凭什么不能这样做,以及朱啸虎为什么会选择以“死磕”的方式狙击张予彤,仍然是一个容易引起论战的话题。
因此我决定组织一场分别从法理、情理出发的对谈。法理层面的目的,是试着在不预设立场的情况下,尽可能厘清核心的争议点到底是什么?情理层面的目的,是试着回答“这场争议为什么与我有关”。希望我们的对谈对你有所帮助。
本次研讨会成员
紫荆资本法务总监 汪澍;熙诚致远私募基金管理(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创始合伙人 许峻铭;德恒业务合伙人、公司法博士生 袁振;投中网编辑 张楠、蒲凡
Shownotes
00:41 这是一场“判例式”的、“里程碑式”的事件
04:53 几个关键的名字:信义义务、忠诚义务、勤勉义务
11:04 一个重要的时间点:2023年2月
15:14 另一个重要的变量:张予彤的多重身份
16:56 仲裁的结果现在仍然难以预测
21:00 张予彤确实不是个例,所以投资协议中出现了越来越多的“进攻条款”
25:33 “仲裁”这个形式,也是一个关键信息
28:57 为什么11月初的仲裁案,没有包含“张予彤”?
36:16 朱老板一定也承受了来自LP的问责压力
40:33 在国资体系内的严重程度,朱总没有说错……
44:32 其实一级市场的环境已经很宽容了
48:32 张予彤是否能够拥有一条更理想的路径?
55:07 “个人投资”和“个人参与创业”,这是绕不过去的BUG
1:04:32 对“利益冲突”的解读到了需要与时俱进的时候
1:07:52 “信义义务”的初衷,是寻求“朴素道德观”的帮助
1:16:17 别下牌桌,就仍然有机会
拓展阅读
投中网,《“朱总下手真硬啊”》
投中网,《杨植麟仲裁案的一个未解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