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番外篇:投中的播客栏目,叫“大北窑14F”
投中吐槽大会准备改名了。这是我和董师傅从8月就开始讨论的事情。这个时间点,距离《投中吐槽大会》这个播客栏目开始策划——也就是2023年2月,我准备瞄着315消费者权益日这个时间节点,策划一期好玩的话题——刚好过去了一年半。 一年半时间当然有收获: -我们的话题很专很硬,傻大黑粗,但粉丝数磕磕绊绊超过了5000; -我们在今年5月的第18届中国投资年会上,搞了一个小型的闭门茶话会,结识了不少创投圈的创作者与KOL; -我们在今年5月,也搞了一次小小的线下录制&粉丝见面会,到场30多位听友,现场氛围远超预期; -我、董师傅、庄明浩老师、小野老师组成了很有默契的谈话搭子,栏目拥有了像《圆桌派》那样“3+1”的稳定氛围,甚至已经可以做到无提纲录制; -我们还开了第二档栏目、专注于“城市创投性格”的栏目《CityWork》,通过它又联动了不少有意思的新朋友。 但这一半年的经历也很难说成功。我策划播客栏目的初衷,是我相信“对谈”是最有魅力的内容表现形式之一,而“创投圈”又是一座庞大的故事森林。但“创投对谈”什么样的内容叫好?什么样的内容是播客生态所需要的?这两个问题我至今仍然糊里糊涂。 于是在结果上,《投中吐槽大会》会显得相对边缘。在现有的同类播客生态里,我们的选题显得不那么动听,反映到数据上就会很“难看”,让我深感有些愧对“嘉宾”;偶尔有那么几期数据上“看起来很动听”的内容,选题又距离我们的实际定位太远,让我深感有些“不务正业”。 还有其他烦恼,比如我仍然相信自己将近10年的商业媒体生涯,是有一定审美基础在的,理应摆在更好的“货架上”。所以偶尔会觉得有些“不甘心”“不服气”——当然这都是我个人的“精神内耗”,不值一提。 总之董师傅提议改名,我也认为到了重新定位自己的时刻。新名字叫:“大北窑14F”。这是投中目前的办公地址,是一个非常精确的地名,环绕在一圈CBD当中,据说也是北京一级市场从业者密度最高的区域。办公室的落地窗朝西,天气好的时候能够远远看到石景山。我曾经看到一个批评成都城市景观建设的文章,作者认为成都与重庆相比,最遗憾的地方就是“天际线过于单调”。 按照这个评价体系,那“大北窑14F”俯瞰到的,就是北京“最有层次感的天际线”。 董师傅的期待是,通过这个名字,让播客变成一个场域,告诉大家我们虽然各处天南海北,但精神是重合的、是一样的精气神——我喜欢这个新定位,也喜欢我在那扇落地窗看到的风景,希望未来“大北窑14F”能够成为这样一个窗口,有机会带大家眺望一些不那么一样的天际线。 Shownotes 00:31 “投中吐槽大会”这个名字,当初是怎么来的? 02:46 做了一年半,有收获,也有遗憾 05:42 财经内容在播客生态里,还有多少可能? 11:09 在找到好的内容创作模式之前,先找到自己的稳定世界观 16:12 现在的对谈栏目,绝大多数都是“薯片”? 20:55 如果供应不了“薯片”,就安心做好“干粮” 30:11 “你有当陆川的潜质” 34:13 现在对“播客”这个内容品类,预期有变化了吗? 42:12 新阶段的目标:成为每一位参与者的“骄傲”
- vol38:对话懂球帝陈聪,聊聊那个疯狂的知春路时代
今天我们邀请到的对话嘉宾,是懂球帝的创始人陈聪。 为什么邀请聪哥,一个足球圈的创业者,来到我们投中这个创投栏目里?我猜很多人都知道原因。不过这里我还是稍微再啰嗦两句。 这次的话题,得从今年4月26日说起。4月26日那天,懂球帝官方在APP内发布了一份公告,表示进行改名和品牌升级,并向用户征集建议——要知道,从2014年App上线算起,懂球帝已经是多年足球垂直领域内用户量、用户活跃度、影响力最强的聚合类产品。为什么忽然放弃这块金字招牌?懂球帝的官方解释是“公司不想再单纯聚焦足球领域,希望进一步辐射整个体育领域”。 这也合理,但很快事情变得更加复杂。因为第二天,网络上流传着一份“网络竞价成功确认书”。这份确认书显示,懂球帝相关40多个商标持有公司多格科技(即懂球帝app的运营公司),已将相关懂球帝商标以两千多万的价格拍卖。 而这就是10月下旬以来,闹得沸沸扬扬的“懂球帝商标拍卖”争议的开端。“懂球帝”这块足球界的金字招牌,被一纸投资协议,摆上了拍卖台。懂球帝管理层希望守护住自己“梦开始的地方”,而购买方直播吧主张自己是正常法拍所得,双方在法律层面上开始交锋。 而这又带来了更多问题: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官司?“懂球帝”这个名字为什么会被拍卖?如果你仔细梳理的话,会发现这背后其实是我们投资圈这一年来最熟悉的故事线: 一场由回购条款所引发的争议。 这也是我邀请聪哥来我们栏目的原因。在我这个前懂球帝员工、现投中网编辑看来,懂球帝与直播吧的官司只是一个果。 它的出现,更适合作为一个切口,带我们具体地来审视回购条款之于创业公司、风险投资之于创业者的关系。也可以作为一个窗口,来回顾2015年前后,那段如今人人怀念的、属于知春路的疯狂创业年代。 本期研讨成员 懂球帝创始人兼CEO 陈聪;前经纬VP&现知乎大V 庄明浩;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s 00:37 懂球帝是怎么走上资本之路的? 07:32 除了流量,投资人和我都没想好“未来” 13:57 2014年的投资人,真的愿意在“一片朦胧”里下注? 15:27 虎扑其实也是一个经典的“时代样板” 19:43 繁荣的双创时代里,很多创业者“被推着”成为“老板” 27:05 天星资本是如何入局的? 31:16 这笔回购为什么会牵扯到“商标拍卖”? 38:09 明星创业者和风险投资不欢而散,这很让人难过 43:07 我还是想突破自己的上限,虽然很难 拓展阅读 陈聪,《致懂球帝全体用户的一封信》
- vol37:“清华系投资人”,一听就让人压力山大
自从创投周期进入所谓的“硬”时代,“高校创业”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关键词。热度上升背后的基本逻辑是,模式创新带来的增长已经趋近于饱和,新的增长曲线需要新的技术来带动,而高校作为教研资源最集中的地方,理应在这个时代扮演更高的权重。 也正因为如此,我们开始频繁在标题里看到“清华系”“科大系”“浙大系”“港大系”。通常这类报道的主线不是描述创业者的教育背景,而是借用创业者的教育背景,去切入某高校在某专业领域的发展状况,试着对未来可能潜在的发展进行一个阶段性的前瞻。 不过如果我们把问题反过来,创业者可以用“XX系”来概括,投资人也可以用“XX系”来概括吗?在投资领域里,不同高校背景出身的投资人会有明显的性格特质差异吗?“母校光环”的存在又能给投资这份工作带来一些什么样的具体影响呢? 这些问题很关键,也很难回答,但我遇到了一个非常合适的对谈者,他就是清智资本的创始合伙人张煜。张煜清华出身,学习工科,却在读书期间成为了传奇电子产品“文曲星”的区域销冠;毕业后他先后任职华为、微软,主导微软全球“创新杯”大赛,推动微软第一所创新加速器的诞生;他现在专注于人工智能初创团队的孵化与投资,我第一次遇到他的时候,他正在和团队一次确定加速器新区域的装修方案。 在这样的故事线里,我们应该能找到一些相对明确的答案。 本期对谈嘉宾 清智资本创始合伙人、清智孵化器负责人 张煜 Shownotes 01:10 1998年之前,同学们还不知道什么叫Startup 08:02 华清嘉园的“价值”,不仅仅是“离清华近” 11:37 微软遍及全球的创新加速器,起点在中国 18:28 可对于现在的创业者来说,“孵化器”还有价值吗? 25:28 优秀的人工智能创业团队,从哪里来? 29:51 做投资人,比在华为工作还要忙 34:33 做孵化要避免自己成为co-founder 41:59 “清华系”这个标签,适合用来概括投资人吗? 48:30 “清华系”+“投资人”,注定背负太多外界期待 55:33 “危机感”或许才是“清华系”真正的底色? 本期特别感谢 爱芽科技的喵叔,为本次录制提供的设备及场地支持,由爱芽扫振一体电动牙刷陪伴播出 跟我们用的传统单振动的声波电动牙刷不一样,爱芽采用扫加振动一体的设计,边振边扫,清洁效果更好,让每天刷牙都充满仪式感!宫西达也、熊本熊联名版珍藏售卖中。 专属链接入口(全网最低,保价双十一): https://s.tb.cn/c.0ETrzk
- 80后投资人要募110亿,我跟他聊了俩小时 | 雷鸣 × Findme
各位好,这是《Findme》更新第二期,这一期做客的嘉宾是雷鸣,追创创投合伙人,或者说就是追觅CVC的负责人。他们最近动作不少,发了两只基金,一个中早期孵化基金,一个叫成长期战略基金,总规模据说在100多亿。 对于他一个80后投资人来说,2024年还有这样的表现确实难得。但这些投中网都写过了,详见《苏州独角兽,下场搞了个100亿基金》一文。这次请他来不是吹牛的,还是想聊聊人的事。正好最近在写一些往事,跟不少投资人前辈聊了聊他们的入行经历,比如,就在见雷鸣的那两周,我还见了DCM的林欣禾跟峰瑞的李丰。连续聊下来,能看到一些时代精神。 比如雷鸣讲,他2012年入行是先去的CPE,以前的中信产业基金,那是一级市场刚刚开始招应届生的时候。按他的说法,入行以后要先被放到一个池子里,行研模型法务尽调全学一遍,支持不同赛道的投资。今天回头看,那真是一个行业的鼎盛时期。为什么?因为当时你相信自己职业的专业性,这个专业是一门科学。一旦一件事被认为是科学,在现代社会就意味着权威,科学是最大的信仰嘛。 科学的定义是什么?我念一下:科学,是建立在可检验的解释,和对客观事物的形式、组织等进行预测的有序知识系统,是已经系统化和公式化了的知识。既然是科学,就要系统地、有框架的学习和入门。 但以前的风险投资可不是科学。比如阎焱就说,熊晓鸽是一个外行回中国做投资,当然,这话有朋友间玩笑的意思,但说的也是事实。当年很多人都类似,林欣禾是新浪联合创始人,李丰是新东方管理层,自己创还过业,熊晓鸽是记者,沈南鹏是做投行+创业者,邓锋也是创业者,做网络安全。 所以那个时代,风险投资不是一门科学,更像是一门社会实践。 要点穿梭机: 02:03 风险投资:从实践到科学的转变与挑战 05:02 商业世界与情感交流:价值与意义的碰撞 10:04 创业者的思维启蒙:从投行到创业的转变之路 15:05 从创业到投资:我在中国经管学院的创业经历 20:09 VC行业的变迁与投资方法的演进:一位资深投资人的视角 25:11 投资人的成长之路:从应届生到投资专家的蜕变历程 30:14 从CP到VC:如何在投资领域实现个人价值最大化? 35:13 为什么选择加入华兴资本:投资人的角度与考虑因素 40:18 赛道挖掘新机遇:从底层出发系统性能发掘投资机会 45:21 Z时代的消费观念与投资选择:从潮牌到加密货币的转变 50:23 VC投资:追寻第二曲线的机遇与挑战 55:24 从需求到供给:探索机器人在养老领域的应用前景
- 张颖的好话算是白说了 | Findme
各位好,findme更新一期,今天录个单口。最近在写一些往事,之前有几段老卡住,一般写不动的时候,都是因为想得多,或者有事情没想通,录这期节目看看能不能把我自己聊通了。 最近读到一本书,叫《资本主义的未来》,作者叫保罗科利尔,英国人,按书里写的,应该是在美国生活。抬头我念一下:英国著名经济学家,牛津大学经济学和公共政策教授,前世界银行发展研究部门主任,英国政府顾问。这书是2020年7月出版,所以里边论述的是一个时期以来的问题,这是背景。 我今天谈这本书里的几个案例,很有意思,切入口可以放在上次张颖说的“分利润”那件事上。那个事情先回溯一下,是这样的,张颖说他跟易点云老板聊天,聊到利润分红的事情,一般来说分红是给股东的对吧,他俩当时的看法是说,能不能从利润里先拿一些出来分给员工。这个说法逻辑很简单,毕竟资本市场不好,大家不认期权了,你总得有个有效的激励机制。 Shownotes 00:32 《资本主义的未来》是一本什么样的书? 01:18 张颖提出了一个很好的建议:能不能先给员工分红? 07:38 “帝国化工”的故事,以及公司之于每个人的意义 11:53 我们有必要重新理解对“公司”的价值 15:43 我们是不是过于看重“贪婪”的情绪 拓展阅读 投中网,《“允许一部分企业家先把利润分给员工”》 基石资本张维,《从影石“求公道”到马斯克“讨薪”,我们究竟需要什么样的资本市场?》
- vol.36:明星项目都在排队卖身,现在AI创业是不是晚了?
2024年下半年这个时间点聊AI创业,其实整体情绪会很“沮丧”。虽然在新闻上,AI赛道仍然在造富,Cohere最新一轮的估值已经达到了55亿美元,Anthropic据说新一轮估值会接近200亿美元。但新闻的另一面,是你听说过的那些有头有脸的AI团队都在卖身: 近300亿的大模型明星企业Stability AI,一直在资金链断裂边缘反复徘徊,一会儿寻求卖身,一会儿寻求合并;拿到了英伟达和微软双重buff的Adept,正在和Meta讨论收购事宜;创新AI硬件Pin闻名的Humane,被曝在与一名财务顾问接触,寻找意向买家,目标价格是7.5-10亿美元;Character.AI则整了一个大活儿,创始人把自己和核心团队,卖给了谷歌,留给了Character.AI是技术和模型的使用许可费。 仔细想想,这好像真应了一年前ChatGPT刚诞生的时候,我和很多大模型投资人谈到的那句话:人工智能可能很难带来新的一波创业潮,它甚至会带来新的一轮“创业霸权”。 那么现在进行AI创业,晚了吗?而txyz.ai是个很有趣的样本——它的切口非常小,是身处很多人眼里“迟早会被基座模型取代”的垂直应用;它的创始人是全网百万粉丝的科普大V,先天自带光环;它的创始团队横跨中美,并且充满了科研底色,正等待着商业化转型——在他们的眼里,这个问题的答案是什么呢? 研讨会成员 知名科普作者、AI应用txyz.ai创业者严伯钧;AI野生布道人、领英年度行家 余一 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一个AI应用创业项目是怎么成型的?(00:43) 这个时间点创业,真不算晚吗?(05:40) 为什么目前的AI应用,都很难体现出“差异化”?(10:25) AI应用在国内市场仍然没有到“普及”的程度(15:54) AI的核心用户们,已经产生“疲态了”(25:52) 市场的“疲态”会让创业者着急吗?(29:00) “网红老板”会是创业过程中的阻碍吗?(36:25) 是否信任职业经理人,国内创业者的最大短板?(39:58) “收支平衡”是一个什么难度级别的目标?(47:56) 国外创业者的分享欲,强到了一种什么程度?(54:13) 拓展阅读 投中网,《大模型,正在排队寻求卖身》 Pitchbook,《AI founder FOMO pushes seed VCs to the sidelines》
- 饭局上,作家最怕别人怎么介绍他?丨李翔 × Findme
投中又开新栏目了。名字叫Findme。看来势必要找点什么,具体地说,我预想的是找各种有意思朋友来校正世界观。出发点是,我们这一代人也人到中年,除了用人生观解决看待自己的问题。也应该重建一套观念,来处理自己和他人、和世界的关系。聊天就是交朋友,内容随性一点比较好,就不强调有效性了,毕竟投中网既有的内容都是冲着有效性去的,这个栏目,我能保证的就是有意思。 第一期请来聊天的朋友是李翔,他刚发了新书叫《折腾不止》,是详谈系列的最新一期,主角是西贝的贾国龙。今天的话题,是拿企业家当幌子拷问商业作家。请他谈谈写作,谈谈自我认识,谈谈对职业、身份的看法,甚至再往上拔高一点,去够一够他的观念。 今天聊了很多实在话,比如这些话题: 1.饭局上,作家最怕别人怎么介绍自己? 2.有人找你复制一个《十三邀》,你怎么回答? 3.商业作家为什么会承认ego小? Shownotes 01:33 为什么选择出书,而不是出视频 07:00 商业作家的ego很小,甚至不太考虑自我实现 18:06 文学作家和商业作家,核心差异是对工具的使用? 23:20 外界对李翔,一直是“面目模糊”的状态 32:03 《折腾不止》为什么会是今天这个模样 37:12 你有足够的感官,去从对话之外洞察一个人吗? 42:18 记者们的评价体系,来自外部还是来自自己? 50:10 为什么许知远能够做出“自己”的味道
- vol.35:纯粹的游戏风投,基本已经消失了?
这其实我一个月前放弃过的话题。那时候ChinaJoy正在举办,我的一位缺选题的同行跟我说,他准备借着CJ的场地,找到几名游戏投资人发起对谈,聊聊他们这两年都在干嘛,以及这两年“为什么很少有动静”? 而在我看来,这个问题已经没有太多讨论价值了:这么多年的血与泪教训,早就证明了“游戏”并不是一个契合“风投周期”的投资标的——至于纯粹的“游戏财务投资人”,这两年他们要么没了、失业了、被裁撤团队了,要么轮盘转行去看AI、去看硬科技了。 但8月20日《黑神话》上线之后,这个话题再次出现了,并且被无限放大。 有人开始套公式,收集了各种证据,力证《黑神话》带动了A股相关概念股暴涨,进而带火了整个赛道;一会儿又深扒腾讯早期对“游戏科学”的投资,设想《黑神话》的成功,会不会带动一个风口的繁荣? 我看到一张微信阅读10W+的梗图,作者用一系列数据横向对比了游戏投资赛道和创新药赛道,在时间周期、预期回报、舆论态度、政策支持等方面的“真实表现”,最终得出一个结论:你看,我们做生物医药领域的投资人,比游戏赛道的惨多啦。 这显然是一条“充满误解”的流量密码,我也因此决定必要系统性的去聊一聊,为什么游戏风投这件事情在现在不太存在了?以及如果现在还有活跃着的、财务游戏投资人,他们留下来的理由是什么?《黑神话》火了之后他们又在想什么? 本期研讨会成员 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游戏茶馆》创始人 王佳伦;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2:05 2021年,游戏投资疯狂到“一个商务可以独立决策2000万”? 07:39 “游戏”,很难适应“风投”的行业规律 12:52 如果一定要进行财务投资,人们通常会选择什么样的项目? 17:13 游戏投资里,除了“看人”,很难有其他方法论 20:46 纵观过去十几年,所有成功的游戏投资其实都是“意外” 21:56 游戏投资只分两轮,一个天使轮,一个pre-IPO 23:51 游戏投资,早就已经猎头化了 23:51 游戏投资猎头化 (庄老师提到的前辈吴刚) 25:02 游戏或许是切入其他赛道的好跳板? 32:16 很多行业不需要风投,风投也影响不了那么多行业 35:47 在2024年做一个游戏孵化器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42:48 对于一个游戏创业团队来说,做到什么程度算是“成了” 49:06 这一届玩家有“赎罪券”心理,这是一个宝贵的窗口期 53:41 PC游戏创业者正在增加,这背后是逃离北上广和“大厂裁员潮” 57:49 成都仍然保留着“千游之城”的底蕴 59:36 《黑神话》确实是我们对未来“乐观”的理由 拓展阅读 屠龙之术,《Vol.26 聊聊《黑神话:悟空》---一个行业观察者和投资人的视角》 游戏茶馆,《投资视角下,中国游戏产业的过去三年是“弯路”吗?》
- vol.34:员工想当网红,老板该不该管?
前不久,多家券商、基金公司下发了一个通知,要求公司全方位地“开展员工自媒体自查自纠整改工作”,主要是检查账号内容“是否有不合规情况和不当言论,例如炫富、凡尔赛、黑嘴、公司人事管理、行业腐败、行业失德等问题,一经发现立刻修改或删除”。 通知怎么来的,大家心里都有数。前有中金八万姐,后有券商大少爷,这两年金融圈火到出圈的争议事件,几乎都是员工的社交媒体闹出来的。轻则道歉、重则砍掉业务线,经理、总裁、董事长一起遭殃。以至于一个经典的比喻开始流传——“小红书,金融圈的萨拉热窝”。 不过对于员工账号的管理,显然不是一份《通知》就能解决的。毕竟早在2023年4月份,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就发布了《公募基金行业文化建设自律公约》,其中提到了针对少数从业人员谋取不正当利益、奢靡炫富、生活作风不正、言论失当等重点问题。从现在的结果来看,公约显然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更何况打工人要有副业、要经营个人IP,这个思潮在年轻人群体中正逐渐变成共识。可以想象的是,在早就刮起了“投资人的尽头是网红”的创投圈,类似的争议一定会越来越多…… 本期研讨会成员:知乎上被截图最多的律师答主、秦兵律师事务所 徐斌;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VC投资人&播客主理人 陈Momo 作家兼投资人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0:34 一条小红书引爆整个行业,金融圈今年有点“乱” 03:14 成为一个在职状态的网红,你是“故意的”还是“不小心”? 10:35 我们现在熟知的行业KOL,没有一个是“临时起意” 16:11 当我从“职业KOL”变成“职场网红”,我就很难再坚持“本心”了 23:37 网红“鼓励”不出来,也“克制”不回去 32:35 有必要担心“当代传播环境”给年轻人带来的错觉吗? 38:47 别抱怨“社媒使用规范”,这才是最市场经济的决策 47:30 这不是一个适合专业内容传播的时代 55:54 遵守职业道德和成为网红,不应该是一对反义词 1:00:12 测试自己是否适合成为专业KOL的小方法 1:03:38 “公司管理网红员工”背后可能涉及的法律问题 拓展阅读 界面新闻,《多家券商、基金公司整改员工社交媒体号》 投中吐槽大会,《vol12:“质疑王岑、理解王岑、成为王岑”》
- vol33:“回购条款”,被滥用的创业收割机?
最近几天,我微信里的投资人社群经常吵起来,动不动就吵到999+。 大家为啥代入感这么强、情绪这么激动?我挨个爬了爬楼,发现“回购条款”闹的——或者更准确地说,是一场“回购突袭”闹的: 前不久,各大社交平台开始流传一张招标信息截图,说2023年1月到2024年7月期间,某头部国内创投机构累计发布了38起诉讼类招标(含1起诉讼常法、1起收管理费诉讼、1起停业项目股权过户诉讼,35起投资项目回购赔偿类诉讼),大多数诉讼法律服务项目,其中有30起涉及该机构与被投企业回购诉讼,而触发原因多数由业绩对赌、上市对赌失败触发。 备受震撼的人们通过各种数据检索,不仅发现这条消息是真的,并且形势似乎更加严峻: 去年以来,该头部创投机构确实通过要求企业回购股份,已实现了近20个项目的退出,涉及项目相当热门新能源汽车、生物医药以及电子信息等,都是高科技领域; 广东省创业投资协会秘书长肖飞观察到“有30%~40%的被投企业触发了回购协议,这还只是中小机构,头部机构里需要回购股权的创业企业肯定更多”; 上海市创业投资行业协会副会长章苏阳也观察到,近两年几乎所有基金都要求企业签对赌或回购协议,“以往一般是公司层面回购,现在逐渐延伸至企业家个人回购了。” 于是争议随之而来。一些人怒斥“回购条款”被严重滥用,把风险投资行业变成了“明股实债”的放贷生意;另一部分则旗帜鲜明地认为,回购条款是创投行业中的必要条款,没有达到投资者预期被要求“回购”更是一种按规则办事的体现…… 本期研讨会成员 紫荆资本法务总监 汪澍;红圈所合伙人 高律师;国资平台风控 小刘;投资人&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我为什么一年之后重启这个话题(00:38) 为什么有人支持“回购条款”的存在?(04:09) 回购的确能“平滑风险”,但也能放大泡沫(07:34) 只是GP需要均衡三方利益,“回购”并不能被简单放弃(12:24) 对赌、回购、美国市场,有几个概念需要明确(17:27) “滥用回购”或许也是个不太准确的说法(28:23) 从国资风控的角度如何看待近期的风波?(33:37) 回购滥用是把“创业者”当做退出渠道(37:45) 有哪些特别能说明问题的“回购案例”?(42:53) 愿意接受回购的创始人,反而应该格外留意?(52:06) 我们需要系统地思考回购的正当性(58:36) 拓展阅读 VC小乒乓的窝,《【一些观点】创投行业应当警惕“回购权”的海洛因效应》 投中吐槽大会,《风投还要个人回购,你们也太不专业了吧》
- vol32:宗馥莉的“富二代苦”,你想吃一下吗?
宗庆后老先生逝世144天后,娃哈哈第二代掌门人宗馥莉辞职了,这是过去几天创投圈最火的消息。 在我身边,几乎每个人都在动用自己的渠道,去确认消息的真伪、去确认是否有不为人知的水下信息。那种疯狂程度甚至让我觉得有些黑色幽默,因为去找娃哈哈企业高层去确认消息就算了,我还见到有一些所谓的专业媒体,打电话去了娃哈哈送水站去确认消息,逼的送水小哥回复,“我们只管送水,不管公司组织管理也不负责公关”。 总之整理来整理去,大家发现事情真的很复杂,作为普通人只能感慨一句“大家族,水真深”。 7月18日这天,宗庆后老先生的弟弟,宗泽后先生还在朋友圈给这种氛围增加了渲染。他公开说宗馥莉的辞职是件好事,他认为宗馥莉最大的问题是接班娃哈哈不应该考虑如何做大规模,如何赚钱,如何大刀阔斧改变现状。 这也让我心中开始逐渐产生一连串疑问,这种家族企业的传承,到底有没有平稳交接的先例?那些能够平稳接班的二代们,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对于投资人来说,这种“家族式企业”是一个巨大的雷区吗? 本期研讨会成员 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大家为什么如此关心宗馥莉能否顺利接班(01:58) 一说到平稳接班父辈,我只能想到两位古人(04:53) 刘畅、特步公主、洁丽雅公子都是例子(08:45) 初代企业家身上有很明显的“生活化”气质(12:05) 但给子女们创造“生活化”的成长环境,需要克制(16:57) 没有结婚的二代,当不成好企业家(20:12) 福建二代更顺利接班,背后的理论是“进化论”?(24:06) “只要是单身女性,我就不会投”(27:37) 宗馥莉们的痛苦在于,他们早早被预定人生(32:10) 家族企业,并不是投资人的雷区(35:32) 推荐阅读 石油工业出版社,《浙商的268条生意经》 市界,《谁不想让宗馥莉接班?》
- vol.31:裁员传闻里的小红书,估值重回1000亿?
过去一周,小红书制造了两次商业头条。第一次是多家媒体爆料,小红书在年中盘点的过程中启动了新一轮裁员,比例高达20%,重灾区为小红书电商产品部门、商业化部门以及社区技术部门;第二次是《金融时报》爆料,说小红书完成了新一轮的融资,估值从上一轮交易的140亿美元回升到了170亿美元(约合人民币1230亿元),投资方为DST。 严格来说,这两条新闻都不太让人感到意外: 小红书商业化进展不理想是老生常谈的话题,否则“小红书运营课”也不至于在知识付费领域拥有如此高的复购率; DST是美元时代著名的撒币型基金代表,和软银、老虎肩并肩,在中国市场掀起过很多精彩的商业战,“百团大战”“买菜大战”背后都有他的影子——又狠又猛,看好的赛道就一定要搞出足够的声量,这就是他们的基因本能。 但这两条新闻放在一起,事情的观感就变得有些清奇了:一个商业化进展备受诟病、刚刚传出了重大裁员新闻的公司,在市场不太热闹的情况下,居然估值回升的姿态完成了新一轮融资。 并且,估值远远高于那些有头有脸的同行们,比如今年3月刚刚上市的另一个知名内容平台reddit,上市首日暴涨之后的估值也不过“就”80亿美元左右。 用咱们编辑部的口头禅来说,这有点反直觉啊…… 本期研讨会成员 科技自媒体人 潘乱;投资人兼作者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0:14 小红书一周两上头条,两件事同时发生很魔幻 02:25 裁员和融资,事情发生的顺序很重要 06:11 如何去估值一家内容平台 11:34 小红书的商业化真的进展很缓慢吗 15:26 小红书最近很明显地提高了运营强度 19:35 只有规模够大,才有资格说不下牌桌 24:31 商业化的顺利程度,和品类很有关系 28:10 DST的加入会改变小红书佛系的气质吗 33:56 新增股东和转让老股,对创业者的影响有什么区别 37:45 小红书未来会成长为一个大而全的产品吗 42:01 平台发展越大,用户们的玩法就越被局限? 48:03 个性化的用户,不一定就是“商业化”的反义词 推荐阅读 乱翻书,《复盘豆瓣:在算法和社交中反复摇摆》 凤凰科技,《独家|小红书高层对人效比不满将开启新一轮裁员 绩效3.5以下成重灾区》
- vol30:风投女王,不做风投了?
徐新,江湖别号风投女王,2005年创立今日资本,累计投资了63个项目,明星案例无数,远至携程、土豆网、唯品会、京东商城、美团,近有良品铺子、三只松鼠、Manner、大众点评。 可今天人们忽然看到了一则消息,风投女王,好像不打算做风投了。 综合社交媒体上的消息,目前比较统一的说法是徐新的今日资本已经裁撤的一级团队,以后不再做一级市场投资,变成一个纯粹面向二级市场的基金。 当然首先声明,这事儿迄今为止还处于传闻阶段,无论是徐大姐本人还是今日资本都没有做正式回应。 而且徐大姐将更多精力放在二级市场,也不是什么新消息。今年年初的时候,我们投中网的张楠老师就专门说了这件事,说徐大姐超过70%的仓位都配置在了二级市场上,而且成绩非常抢眼,3个月时间转了11亿人民币。 换句话说,咱们就从纯粹的商业角度出发,徐大姐决定专注做二级,其实也不算太意外的。 但怎么说呢,人都是有侥幸心理的。当一位投出了京东、携程、Manner,中国风投行业辉煌时期的代表人物、图腾式的人物,在今天这个时间节点上,选择摘掉一级市场的帽子,对于很多留在行业里的人来说,心里的滋味一定是复杂的。 最起码我身边的投资人朋友都开始讨论起一个问题:我们真的处于风投行业的垃圾时间里吗? shownotes 00:14 风投女王徐新,传闻解散一级市场团队了 02:10 大家开始热议“历史的垃圾时间”,但这词儿值得商榷 07:00 对于徐大姐的退场,两派争议特别鲜明 11:45 徐大姐不是在主动决策,而是在被动反应 14:41 相比于其他大佬,人们似乎对徐大姐格外宽容 19:45 不要指望你的行业出现一个“胖东来” 25:34 投资需要找回“人味儿”,这是徐大姐教会我们的事 30:32 但对于这届投资人来说,徐大姐可能不是一个合适的模板 拓展阅读 东四十条资本《有人发帖说,风投女王撤销一级团队了》 投中网 《徐大姐,闷声赚了10个亿》 王笛 《历史的微声》
- vol29:“工作中最糟糕的事,就是有C罗一样的同事”
【PS:“标题这句话是蒲凡说的”】 作为一个干过足球编辑、看球20年的老球迷,最近我一直有聊聊“欧洲杯”的冲动。尤其每天晚上出门溜达,路过酒吧和烧烤摊的时候,当你看见一群光膀子的小伙,跟随着投屏上的比赛节奏吵吵囔囔,你心中只会浮现那句老话: 我想起那天下午夕阳下的奔跑,那是我逝去的青春。 但策划这期选题的时候,同样作为老球迷的董师傅虽然情感上很认同,但还是提出了意见。他向我提出了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 你打算怎么聊? 这确实是个问题,咱们投中是服务投资行业的,需要提供的是拳拳到肉的有效信息、入木三分的观察视角,及时应景的趋势洞察——换句话说,咱们这个编辑团队聊足球专不专业是一回事,更重要的是除了放松心情之外,投资圈的人好像也没有多少需要特别关注欧洲杯的理由。 但我仔细想想,其实足球是一套题,一套思考题,非常适合带入到现实生活当中。 比如咱们先聊聊本届欧洲杯里的英格兰,一个公认的群星璀璨的团队,一个核心球员身价能达到1.8亿欧元的球队,怎么执行项目的过程看起来那么费劲,和斯洛伐克的这场淘汰赛,直到第95分钟以一个非常规的技术动作扳平了比分。 还有本届赛事里的C罗。他是名气最大的球星,也是目前现役球员里唯一能和梅西竞争“球王”称号的球员。但肉眼可见的是,他在队内似乎起到的更多是副作用。这点他估计自己心里也有感觉,要不他也不会在罚丢点球之后忽然泪奔,这可是即将年满40、荣誉满身的铁血硬汉啊! 所以欧洲杯虽然是足球比赛,但它的内容却对应着无数重要的“行业命题”: 比如《永远不要相信一个明星团队》; 比如《空降的高管可能没有那么牛逼,我应该怎么和他相处》; 比如《只要最后成功退出了,我就不需要反思我的投资方法论》…… 本期研讨会嘉宾:知乎大V&前经纬VP 庄明浩;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总编辑 董力瀚;投中网编辑 蒲凡 shownotes 00:33 英格兰队,好像一只突然空降高管的创业团队 05:21 行业明星和“专业能力”,并没有绝对的关系 07:13 对于打工人来说,成为明星员工是好事吗? 10:11 对于老板来说,团队里出现一个绝对明星是好事吗? 16:04 足球主教练可能是人类社会里,最复杂的职业 20:35 你会遇到C罗一样的同事:衰老、脱节,却光环满身 28:12 你愿意成为那个“赶走C罗”的出头鸟吗 35:27 把同事处成“好朋友”,真的很有必要 42:10 只要能最终取胜,就是值得学习的方法论? 49:53 投中网应该请索斯盖特过来当主编
- vol28:对话冯斯基:“小基金别谈未来,我只想活到5年之后”
在投资圈,人们流行用大白马和黑马来区分GP——和体育圈的用法类似,大白马指的是“常胜军”“传统豪门”,荣誉室里三层外三层,整体身价百亿起步,每个赛季都有漂亮的成绩单;黑马相对名气不大、身价不高,但通常有一技傍身,往往在无人看好的情况下交出超预期的成绩单,主打一个极具性价比的反差感。 最近两年,这两个词的使用率更是直线飙升。一个最常见的叙事逻辑是:目前大家都在跨周期,人们熟悉的方法论正在失效,那么吃尽了上一周期红利的大白马可能会出现“阵痛”“疏漏”,从而给黑马们留下大量的机会,成为新周期里的新主角。 但其实即便是“黑马”,也是少数中的少数。很多人无缘“角逐荣誉”,也做不到“一技傍身”。除了白马和黑马,“普通机构”“普通从业者”才是这个行业里真正的常态: 他们没有明星合伙人、没有太多名片级别的项目,资金管理规模可能不到10个亿甚至5个亿,每年收到的管理费可能还不如那些头部机构里投资人的基础年薪。他们之所以仍然选择在这个周期里从事这份行业,可能也没有太多漂亮的理由,有人会觉得“金融仍然是一份相对体面的工作”,有人只是希望“自己的专业能力还有可用之地”。 换句话说,他们很难被看见,但他们或许才是大多数。对于每个普通人来说,他们的生存哲学或许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参考价值”。 那么“普通机构”“普通机构里的普通从业者”都在思考什么?他们遵循着什么样的生存策略?目前他们面临的最大烦恼是什么?他们找到解决烦恼的办法了吗?他们对于未来的态度是什么样的? 带着这些疑问,我决定和“著名的小基金”投资人的常垒资本冯斯基展开一场对话。如果您不熟悉他,可以搜索《2024,一家小VC眼中的投资运势》、《一家小VC的爱国主义》、《一个VC眼中的中年危机》、《一家小VC眼中的中国式创投圈》——至少从朋友圈刷屏情况来看,常垒资本的烦恼总是能精准无比地唤起大家的共情。 对话嘉宾:常垒资本管理合伙人、创投圈著名大笔杆子 冯斯基;投资人兼作家 小野酱;投中网编辑 张楠、蒲凡 要点速览: 市场里没人认识我们,我们只能开始写公众号(00:59) 我本来想吸引LP,没想到吸引来的都是同行(07:17) 自媒体是投资人职业生涯里的一块“浮木”(12:29) 投资人的“内容风格”和“投资风格”是一致的吗?(18:33) “小VC”的这个Title,好像被滥用了(27:00) 小VC把上海当做“根据地”,是不是有点反常识?(35:02) 我不是“甘心成为小VC”,而是我没得选(44:49) 我是GP,这个身份不允许我再有赌性(55:57) 你的生存哲学,可以被其他小VC借鉴吗?(1: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