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锵锵 100 分钟了」与人民大学出版社的女主播们,对谈了一期十分温暖且欢快的节目,这期间女主播聊到自己的家人面临死亡时情绪略显激动,请听众们友好评论,另外锵哥和浩浩也首次提及自己亲人离世的故事。
1. 面对死亡的态度
- 锵锵 100 分钟了主播和人大出版社的老师们探讨了如何以一种更加理性和从容的态度面对死亡,特别是在亲人即将离世时。
2. 《从容的告别》书籍讨论
- 锵锵老师分析了《从容的告别》一书中关于死亡和临终选择的观点,以及如何让临终者有尊严地离世。
《从容的告别》
作者: 肯·希尔曼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出品方: 阅想时代
副标题: 如何面对终将到来的衰老与死亡
内容简介 · · · · · ·
在中国,每年至少有成百上千例濒死抢救案例,人们一生75%的医疗费用都花在了最后的无效治疗上,有时甚至会为延续亲人几天的生命而倾家荡产。作为幸福指数的核心指标之一,中国的死亡质量却在世界排名极低。
之所以会形成这种局面,一方面是因为医生认为自己的职责就是救死扶伤,治疗病人,永不放弃,放弃就意味着失败;另一方面是因为家属背负了巨大的情感压力,觉得即使倾家荡产,也不可轻易放弃亲人,放弃就意味着不爱、不孝。而此时,病人自身已经丧失了决策能力。结果就是,人们的死亡已经被过度医疗化了,这不仅给当事人及其亲属带来了折磨,还导致了医疗资源的过度消耗。
要改变这一状况,我们就需要对自己的临终负责,清楚地思考如何面对不可逆转的衰老与死亡,如何告别人世,补上人生重要的一课。 当然,要改变这一点,除了个人,还需要我们的社会以及医疗系统共同努力。
作者简介 · · · · · ·
肯·希尔曼
国际重症监护领域首席专家,澳大利亚新南威尔士大学重症监护专业教授,辛普森健康服务研究中心主任,英厄姆应用医学研究所成员。国际公认的建立医疗急救团队的先驱人物。著有《生死思考》(Vital Signs: Stories from Intensive Care)等书。
另外本期播客重点内容还有:
- - 兔子和小明分享了他们个人对死亡的感受,包括家族病史和亲人去世的情感影响。
- - 强调了生前预嘱的重要性,即在意识清醒时记录下自己的医疗意愿和临终关怀的选择。
- - 讨论了在有限的医疗资源下,如何做出最佳的医疗决策,特别是在ICU资源紧张的情况下。
- - 分析了不同文化背景下对死亡的态度,尤其是在中国农村和城市对死亡的不同看法和处理方式。
- - 探讨了亲人离世时的情感冲击,以及如何通过理解和接受来处理这些情感。
- - 讨论了在中国推广生死教育和死亡讨论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教育来改善人们对死亡的看法。
- - 讨论了如何接受亲人的离世,包括对死亡的自然规律的理解和接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