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 2600朋友,你们好呀!好久好久不见啦,可颂终于回来录制播客了,超级怀念(但是业务也有点生疏了)~
添加可颂微信,咨询【可颂1V1心理咨询】,请备注【心理咨询】。
“身处人群中,自觉不舒服”,我想这是很多HSP(highly sensitive person)都有过的感受。
今天这一期就来结合我自己在泰国5天的团建体验、最近在读的书《恰如其分的自尊》来和大家分享,咱们高敏人如何在群体中确定个人的“舒适边界”,从而将自尊维持在一个比较稳定的水平。
你会听到:
- 自尊是一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总体评价,包括自我接纳(我是否足够好)和社会评价(他人如何看待我)。
- “在泰国被落单”显然触发了我的外在自尊,使我在一个陌生且不完全安全的环境中,对自己的价值感产生了动摇。
- 自尊的一个重要来源是归属感(Belongingness Theory)。
- 在不熟悉且你认为“不太安全”的环境中,你的自我保护机制(fight-or-flight)会被激活。
- 高敏感个体(HSP)
D (Depth of Processing) 深度处理
O (Overstimulation) 过度刺激
E (Emotional Reactivity and Empathy) 情绪反应性与共情能力
S (Sensitivity to Subtleties) 对细微差异的敏感性
- 高敏感者(Highly Sensitive Person, HSP)的特质实际上可以为心理咨询师这一职业提供许多独特的优势。
咨询【可颂1V1心理咨询】,请备注【心理咨询】。
如何处理这种复杂情绪:修复自尊与调节情绪
- 内在自尊修复:强化自我认可
重新定义“被拉单”的意义:
这并不一定是你的问题,而可能是团体文化或动态导致的。
提醒自己:
“这不是我的价值决定的,我的独立性是我的选择。”
“我不需要通过参与所有活动来证明我的价值。”
- 外在自尊调适:平衡独立性与归属感
调整对“抱团”的看法:
你可能将“抱团”与“不独立”划等号,但实际上,参与团体活动并不意味着你需要放弃独立性。
试着在团体活动中找到你的“舒适边界”:比如主动参与但不强迫自己深度融入。
学会接纳这样的事实:不同的团体文化对行为的期待不同,但这些期待不一定代表你个人价值的高低。
- 设定独处与社交的比例:实现心理平衡;安排“休息锚点”:每隔一段时间计划短暂休息
- 独处时间的质量:提升自我价值与内在力量
- 社交互动的选择:建立支持性网络
- 结束活动后的自我恢复
最后,我特别想说:
“把自己作为方法,把痛苦作为养料”以及通过重新解读人生经验进行自我探索,这是一种创伤转化的思维方式。痛苦和困境往往蕴藏着巨大的成长潜力,通过深入挖掘和接纳痛苦,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独特的智慧和创造力。这个过程就像是从“冰山下”汲取力量,逐渐让自己变得更加坚韧和自信。
以上,就是我不完美的一期,依然和大家分享,打字手也太冷了吧!!
年底了,大家请stay warm, stay healthy! 接下来要多多见面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