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鹏过去一年发生的巨大变化。从每个月勉力维持一万多台的销量,到迅速突破两万,三万。2024年的最后一个月更是直逼四万。
从外面看是三场像素级致敬小米的发布会,泼天的流量富贵。但是身处其中的人知道,真正发生的变化非常简单,有人开始为商业成功负责了。从研发到营销,公司内的不同条线被拉进了同一个矩阵型组织。
技术领先不会自动带来产品的成功,G9的发布就是一个例子。
高性价比不一定就能持续卖爆,G6是另外一个例子。
对标思维显然已经无法适应新能源行业的高强度竞争了。对标Model Y的车型还没有一部取得长期稳定的成功。
为了确保M03和P7+的成功,产品经理被小鹏赋予了更多开火权,同时他们也被王凤英要求“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每一个决定都要拿到更多的和用户握手的数据。
交付更是一个对执行力的终极考研。比起“小鹏做对了什么”,打胜仗本身,把高昂的士气转换为公司内外的信心,大家开始形成打胜仗的肌肉记忆了。这再也不是当初那家靠P7成功却不知道P7为何成功的企业了。
Vol.54 | 从ICU到KTV,过去一年小鹏经历了什么?
68分钟 ·
5949
·32
soluna
5天前
8
08:05 说的太好了!产品是用户导向的,不是对标竞争对手的!某车企到现在还言必谈 BBA😂
其实我想问一个很难听的问题,为什么小鹏当时喷华为aeb事件,以智能化为导向的小鹏在这方面了解不多就抨击?反观理想,原来是智驾垫底的,如今已经是追上(或者说有些超越)小鹏了。理想和小鹏,在对待智驾(负责人)方面不知道有什么不同呢?感觉小鹏就是轻信自己智驾负责人说的话,导致的出丑。过于轻信智驾负责人,会不会导致大战略上的误判?
1.不要道听途说,aeb 不是越灵敏越好
2.何小鹏自己接受的采访,他是技术出身不需要技术负责人向他灌输概念
3.这件事情是 42 车库搞的事情,搞了个标题党,断章取义,不发给小鹏审稿直接发了想赚一波流量。所以你可以看到从此以后所有的采访,媒体活动,发布会从来没有邀请过 42 车库,42 车库里面的小鹏车主看不下去离职了
1.“不是越灵敏越好”,那是在博世那些供应商方案上调整灵敏度才有的问题,华为前向靠激光雷达的god网络判断,我开了一万公里没遇到过误触(相反刚升级到ads3.0时傻智驾自己触发过aeb一次,真救命了)共4条回复
请!调!研!我!
微博上刚听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