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离职潮元年:一位首席先下海试了试水温

金融离职潮元年:一位首席先下海试了试水温

97分钟 ·
播放数21500
·
评论数272

🎤本期嘉宾:

江东猫草 | 前券商社服行业首席,「远行者与碎冰匠」主理人

⏯️本期简介:

今年10月份的最后一天,许多金融行业的从业者都在传阅着一篇标题为《再见,金融行业,这个班就上到这里吧》的文章。

文章作者,前华创证券零售与社会服务行业首席,宣告了自己离开金融行业,引发了很多同业的唏嘘和祝福。

有点好笑的是,甚至很难说清这场离职究竟发生在市场周期底部的熊市,还是一场闪电般的牛市。

我问她怎么看自己成了行业的谈资?她说这是一个共睹时刻,大家都有点迷茫和怀疑,关注彼此的动向,此时有人站出来喊了一嗓子,成为了一个可以公开凝视的对象,就像站在安迪沃霍尔镜头底下,有了三分钟热度,被讨论也很正常。

她说离开金融行业就像一场漫长的失恋,爱过,可能还爱着,自己也被金融行业影响终身,但想象不出和他的未来了。

用她自己的话说,她一个标准东亚小镇做题家,按部就班,几乎一路对上来的,读书没有gap过,换工作从来无缝衔接,但为何这次就下定决心脱离了建制生活?

她如何回看金融行业?如何看待自己曾经深耕研究过的行业,写过的报告?以及,如何盘算接下来的路?

以上话题我们都聊了聊。

希望能给供给正日益扩张的离职和半离职赛道的同志们带来一点安慰或启发,欢迎大家收听本期节目。

🎯时间轴:

02:02金融行业正处于「共睹时刻」,都想看看彼此接下来怎么走

05:02当小镇做题家物无题可做,现在得克服下意义感的缺失

06:11回望来时路:挺好,比投胎时的签运有进步

09:31这次离职有多少偶然性,多少必然性?正反馈就像鲜花,而负反馈是子弹。

15:58唠点八卦:金融从业者是一个好的恋爱对象吗?为什么他们都挺抠的?展开唠唠

19:29一个券商分析师的典型一天,老钱听完有点冒冷汗...

23:19一份券商研报背后的工作

27:46观点这东西,越来越稀缺了

29:13老喜欢对标海外,然后如何如何,这种工作的意义是啥?

31:11消费行业的特点和分析框架⭐️

38:55地狱模式的餐饮行业:模型非常脆弱,几乎没有容错空间⭐️

46:17如何回看2021年那个高峰?⭐️

53:53从lululemon和彩妆聊不同经济体的消费土壤,学到了!⭐️

1:01:30为什么中国和日本没有奢侈品?

1:02:25盘点大消费内部的细分行业

1:12:23所以,接下来准备当博主了吗?怎么看待内容行业和内容生产本身?⭐️

1:24:02出海是备选项之一,决心比什么都重要

1:26:37中国和日本,像在哪里?又有哪些不同?⭐️

📁本期内容相关资料:

  • 分享几篇嘉宾的文章:

《toB、toC过时了,好好to大哥吧》

《金融向社会输送人才:哪个赛道不拥挤?》

  • 38:39处提及北京餐饮业利润大幅下滑的数据:

北京,上半年,居民部门相关服务行业利润集体衰退,各行业雇佣人数均减少

北京餐饮业,中小微企业全行业利润为负,规模以上的,利润下滑88.8%

⚠️风险提示:所有内容皆仅以交流嘉宾和主播个人想法和分享知识为目的,完全不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或参考。请读者注意判断其中风险,结合个人投资目标、财务状况和需求,独立思考,谨慎决策。your money your decision. 依据或使用本播客内容所造成的后果由您独自承担。

🎬后期制作、声音设计:Dong

📣 欢迎关注@老钱日日谈 ,如果播客没听够,可以来公众号找我玩,这边的更新频率会高一些。

也欢迎大家来🪐知识星球找我玩,这里是我自己学习的输入笔记,也是听友群。

展开Show Notes
嘉宾表达蛮好的,挺喜欢听这种精炼务实大逻辑
一匹马赛克:逻辑表达,声音颜值都很难挑剔
进退自如:
4条回复
这个姐太适合做输出了哈哈哈哈哈
太厉害了,像个机关枪一样,巴拉巴拉说个不停。她可以开播客。
naraeasy:开局说:我最近表达欲不强🌝🌝
fayoung:毕竟卖方首席,已经练出来了😂
4条回复
“你的支出就是别人的收入”……为了信心恢复,晚饭多点个菜吧
老钱日日谈
:
活跃经济的中坚力量
神经蛙_ybjO:我已经很努力了,把家里小家电和吹风等都换新,才不到2000元。物价低,伤企
3条回复
GOOD棒
GOOD棒
4天前
⛵️超多收获,很值得一听
🌸有整理逐字稿、笔记和思维导图
评论字数受限
需要可拿去学习(内存不足,随时不分享,可保存后再看)
🔗:https://pan.quark.cn/s/c180df5ecf93

笔记(部分):
✨对于卖方行业有何感受,为何决定离职?
我在卖方工作多年,对所在公司环境、制度以及团队都有深厚感情,由于交易量爆炸导致卖方过度加杠杆,行业竞争激烈,加上摩擦成本剧烈,以及对于上级管理KPI的缺乏,使得我在现阶段难以找到合适跳槽的去处,所以选择了离职。

✨羡慕那些将职业生涯大部分时间投入金融行业的人吗?
羡慕程度因时代、市场和所从事的行业而异。金融行业是一个不错的工作选择,尤其对年轻人而言,但我不希望金融行业的成功成为我人生价值的唯一衡量标准,我更看重工作的摩擦成本小、能持续学习喜欢事物并获得良好回报,而终极意义并不局限于此。

✨金融男或金融女作为恋爱对象是否理想?
这取决于具体情境。金融男金融女通常被认为聪明、努力且条件较好,但他们也可能因为职业特点而显得现实甚至抠门。女性从业人员往往在颜值上有更高要求,而男性从业人员在面对行业压力时可能会更加节俭。

✨为什么金融从业者看似同工不同酬还如此抠门?
金融从业者抠门的原因包括对宏观经济运行有深刻理解但缺乏改变现状的能力,高杠杆水平带来的经济压力,长时间工作导致的生活边界模糊,以及见过金钱但未挣得足够多的价值观挤压,这些因素使得他们对于金钱更为敏感和节俭。

✨券商分析师的一天工作内容是怎样的?
券商分析师一天工作主要包括参加晨会、撰写和分享报告、处理日常行政工作,在开盘时段关注市场动态并与客户交流信息。此外,还有出差调研和路演安排,工作时间灵活但晚上需保持在线,周末也需加班。工作特点是需要不断提供个人观点并适应市场变化。

✨在行业内,为什么现在表达观点变得越来越难?
由于行业监管越来越严格,我们受到多方面的共同监管,且监管方向随机,导致表达激烈观点的风险增加。同时,合规流程较长,可能阻碍及时发布报告,也使得分析师在工作中倾向于采取更为保守和模棱两可的态度来规避风险。

✨为什么消费行业被认为适合价值投资?
消费行业被认为是长坡厚雪的行业,其增长与经济同步,且消费总量随着经济发展而提升。消费行业的研究相对清晰,因为其逻辑直观易懂,三张财务报表(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质量匹配,且易于理解和跟踪。另外,消费行业的龙头公司通常具有稳定的商业模式和较高的品牌忠诚度,因此许多价值投资者倾向于长期持有这类消费行业股票。

✨对于消费者来说,真正的消费升级体现在哪里?
真正的消费升级不仅在于用更合理的价格购买到更好的商品,还在于理解到自己的支出是他人收入的来源,并关注整体社会中各个行业、工种收入水平的变化,避免陷入通缩的恶性循环。

✨对于依赖流量的品牌来说,降本增效是否意味着发展困境?
当消费品公司强调降本增效而非提升客单价和毛利空间时,这确实预示着发展困境。因为消费品需要通过提高单价和毛利空间来增加试错空间和市场教育的可能性。
GOOD棒:https://pan.quark.cn/s/c180df5ecf93
叶轻舟看世界:你太棒了
这期听的酣畅淋漓!多做这种!爱听
老钱日日谈
:
❤️其实绝大部分节目(单口除外)都不是安排出来的,都是碰到的。主要还是依赖嘉宾
忽而今夏2024:对 嘉宾这么会表达也是可遇不可求啊
3条回复
40:06 猫草老师表达欲高的时候得是啥样啊
老钱日日谈
:
每个人卷度不同
freewzc
freewzc
4天前
最近那篇产房卷的文章火了
老钱日日谈
:
猫草老师妙语连珠
LIANGH_PYK5:请问您是哪一篇?
4条回复
嘉宾一开口就知干货有没有 厉害的大姐姐
1:29:19 很棒的嘉宾,宝藏嘉宾!听得出很理性,表达欲很强,多来做客呀!!!
1:00:48 拼多多的出现且壮大就是这波紧缩的提前预警,可惜大家都没注意到
所以日本为啥没有奢侈品啊😅
忽而今夏2024:我咋觉得日本还是有几个奢侈品的啊,几个珍珠品牌都是来自于如本,还有几个低调的服装品牌,难道我们对于奢侈品理解不一样?
老钱日日谈
:
再聊就有点深水区了
10条回复
Hzyu36
Hzyu36
4天前
这还没表达欲望😂
惟惟惟:哈哈哈哈哈
阿基阿
阿基阿
4天前
可以找找建筑行业的人聊聊吗?因为作为目前大周期最确定走低的行业,也是发声不了太大声的行业,可能会链接更多平常生活的人。
老钱日日谈
:
老板学艺不精,本店没法点菜
忽而今夏2024:我也想听 老钱能不能号召读者一起想想办法 我特别相信通过6个人可以链接到任何人
7条回复
16:56 任何一个回报率高于平均值的行业对女性要求更高,而且是隐形要求
猫草老师好会表达 而且我感觉猫草老师收着了(我是第一次知道这个老师 本人跟金融相差十万八千里 除了面基没有从其他地方吸收金融知识了)听着猫草的声音和表达 我真心觉得她在我心目中类比小s了 有梗有料反应快
老钱日日谈
:
❤️但,面基是情感播客,不提供金融知识或干货
悠悠有有:老钱,定位情感,处处和金融有关
18:58 见过大佬,没有成为,见过大钱,没有拿到
我拿的是能量魔方:55:57 补充一下,我就不一样了,见过大佬,大佬被抓了,见过大钱,大钱被没收了
妖零零格鲁布:你是有故事的人🤭
3条回复
jio
jio
1 天前
xhs是所有平台里面警戒最严格的 互联网d厂 自我阉割先锋 只拥抱实用主义和消费主义
老钱日日谈
:
+1
Ladybird_IpOf:阿~这就是XHS是我每天看时间最长的app的原因吗
Ass嘟嘟
Ass嘟嘟
3天前
「✅共睹时刻」
如果这时有人公开喊了一嗓子,就会成为全行业的谈资。
短期没有特别大的经济压力,现在要克服的是意义感的缺失。
过去依赖鲜花生活,只有给你正反馈的人才会是你的客户。
但在现在,爱是鲜花,恨变成了子弹。任何一个跟你没有关联的恨你的人,可以随机毁掉你,而再多的鲜花都无法阻挡任何一颗子弹。
帕雷托最优:没有任何一个方面在变坏,只可能会变好。
卡尔多改进:总量是改进的,可用改进的部分弥补恶化的部分。
跳槽/转行业:人过分拥挤,需要向上管理的KPI(追求外部评选和排名/传统向上管理)。

「✅金融从业人员」
单一标签,说明这个人卷度还可以,智力没有问题。不分男女都比较现实。
第一,你的知识太多了,会让你比较忧虑。
第二,杠杆水平一般比同龄人要高(跟年代有关)。
见过太多的大人物,但是你并没有成为大人物。
见过太多的钱,但你并没有得到他们。
使得你的价值观被挤压在特别窄小的区域里,用钱锚定你的人生进程,但你并没有挣到足够的钱,以至于你无法放松。

「券商分析师」
正常开盘时间,除非覆盖的公司有大幅的股价波动,否则自行其事。
A股是一座富矿,每天都会产生新的好笑的事儿。即使你自己没有观点,市场也会给你。

「✅券商研报」
1)定期数据
比如社会零售数据、数据库。按照固定格式更新表格、填入内容。一般不需要太多提纲挈领观点性的表达,比较常规。最容易被AI替代。
2)周报、月报
有些行业有高频的标准化数据库,有固定可更新指标,比较按部就班。
3)观点性变更
可能不是很长,但要写出你的观点和支撑理由。
监管的圈在向内收缩,但是它的强度和形状是随机的。行业监管越来越严,不太允许说太激烈的观点性表达。而且可能与行业上下游的其他利益相关方出现利益冲突,所以现在坦率表达自己观点的人在减少。
4)公司/行业深度
研究需求强烈的行业,比如宏观,周期极短、工作强度极大、高频输出、不断更换你的观点,同时被红线管到的概率高得多。
行业分析师:大多数工作节奏可以自己把控,长期储备着该行业重要公司的报告。
公司深度报告:一套完整的写作流程。从招股书→历年财报,第三方的数据库,草根调研,录入到研报中。
行业深度:一般不直接评价某一家公司,按照你对这个行业的框架性的理解、重要的指标做一些公司的比对。

「✅观点 - 稀缺」
如果希望每个人都对这句话没有争议,就会加很多主谓宾定状补语,把它变成一句看起来没有任何风险的话。但这个过程中你的观点也没了,而且大多数人没有这样的阅读理解能力完全理解它。
为了不犯错而失去了相当多的观点,没有办法再坦率的表述它了。

「✅对标海外」
通过对比能让你进一步发现问题,促使你进一步理解问题,提出新的问题。
海外,消费是最核心的驱动力,三驾马车中的主力,一旦经济出现动能不足的情况,直接发钱刺激大家。

「⭐️消费行业」
1)三张表
从会计的角度,每一家上市公司都会提供三张表。在这个方面A股对新手很友好。港股和美股的披露很随机,而且指标不固定。
美股:每一个公司会给你业绩指引,而且60%以上的公司都可以符合。信息差小,但披露很随意。
A股:因为会计准则的要求,披露很固定,绝大多数人容易学习,路径清楚。
2)特点
消费跟经济大体上正相关,顺周期思维,用常识研究问题,对择时要求没那么高。
3)分析框架
其一,消费是顺周期思维,它的研究相对清楚。
其二,消费的三张表的质量比较匹配。
其三,对于新人来说,消费是一个非常讲道理的行业,总体上有共性和常识。同时它的研究方法和跟踪方法特别简单。
你要做的就是你信。
总量 = 价 × 量(客单价 × 渗透率 × 人口)
4)消费升级
必选产品可选化(提客单价)、消费形式变化(增加以前没有的消费)。
客单提升、渗透率提升、种类变多、供给和需求变多了。
3)消费降级
经济学里,预期比现实还重要。
用更便宜的价格买到更好的产品,没毛病。关键是你的支出是别人的收入,那别人的预期怎么办?
通缩很难治愈,因为它是一个自我反馈形成的过程。

「⭐️餐饮行业」
1)中国的休闲餐(成长股)
翻台率。
依托核心商圈开店的休闲餐要复制,无非就是价和量,远期增长空间是乘你的开店。
中国餐饮有上升期和下行期,一个品牌存在的时间不会太长。只能在它的品牌力最强的阶段,把预期打满。
2)快餐
极度标准,所有东西都可以预制,在门店要做的事情很少。
海外有很多大市值的餐饮公司,能长大。
3)餐饮文化
餐饮文化和餐饮的多样性太广泛的地方,抗拒标准化。
美国,几乎没有新鲜蔬菜和活的农产品,冻货对供应链压力较小。农产品从育种开始极度标准化。
我国,餐饮的供应链非常非标且反规模效应。民生产品,加价环节很低,产销地倒挂,行业难度大。
4)模型脆弱
几乎没有容错空间。
净利润率很薄,中间有很多费用环节,而且波动特别大,同时对你的收入很敏感。
Ass嘟嘟:「⭐️2121年高峰」
2020~2021年线上时长急剧增加,线上新居民变多,很多的消费场景挪到了线上,出现了大量的D to C品牌,获得了一些新的媒介直接跟消费者打交道,再加上一级市场有大量的资金推波助澜。
1)呈现形式
15~18年微博和微信公众号时期,长图文适合承载内容,出现了国牌化妆品、成分党,但触达有限。
之后,流量高地变成了图片或视频动态、直播。适合呈现彩妆的妆面。
每个时代的流量载体、分发方式、呈现形式变了,一定会有对应特点的东西跑出来。
在不断升级和总量提升的过程中,有犯错的机会、有容错空间,因为需求还在。一旦需求不在了,公司就没有试错机会了。
2)结论
资本市场是对的,股票市场的股价反应很真实,除了那些乱炒的阶段。市场的担忧大多数时候都是对的,很前瞻。会比别的东西更快,提前量更多。
时代的进程和个人的命运紧密相连。
消费品需要的是你拉高客的单价,把毛利空间做出来,同时你的尝试空间变大。可以试错、推新品、升级、教育消费者,定义市场。当一个消费品公司开始跟你讲,主要目标是降本增效,那真的很难受。

「⭐️消费土壤」
居家+轻运动、彩妆:强烈的价值观行业,流量传播上适合动态视频KOL呈现,是对流量最看重的行业。
彩妆靠的是对潮流的理解能力。
彩妆香水极度吃流量,而老美就喜欢品牌故事,不在意毛利率、核心竞争力。相对来说喜欢品牌而不是找平替。
而在中国离制造端源头太近,会找平替,使得品牌故事难长久。
需求是有限的,是随机且异变的,竞争是过度的。

「✅大消费 - 二级」
食品饮料、餐饮旅游、商贸零售、轻工纺服、家电,有一些有农业,有一些有医药。
1)医药
跟人口周期走势相反,中间错位很大。大多数消费是人口的顺周期,但医药会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是人口的逆周期。绝大多数消费是to c付费,但医药大数是向机端回收价值。
2)农业
是食品的上游,一般被认为是半个周期行业,跟周期的挂钩更紧密一些。
2)周期
① 成本端变化大或收入端弹性对财报影响大
② 跟某一类周期强相关,最典型的是跟宏观经济的活动强度强相关。
跟周期的相关程度:农业最相关、家电轻工比较相关、零售中性,食品饮料、餐饮旅游、纺织服装,消费属性更强,跟需求端相关。
4)问题
如果你的支出需求往下走,迫使上中游继续降价,这个过程没有赢家。
龙头通过市占率的提升,短期内的报表比别人跑的慢,长期得靠出口、增量需求填补,靠自然增长消化估值。

「⭐️内容」
我不是内容创业者,我是一个创作内容的人。
IP跨平台穿越周期:工作室化、矩阵化、多平台化,主创的IP人员慢慢退居幕后。
有流量的idea往往是在灰色地带,你不知道在跟什么共舞;表达欲可能是阶段性的;或者由于流量机制的不确定性,用你的肉身反复试探边界,这个过程一定会很难受,失去表达欲。
新增流量算法,可能第一倾斜是直播,第二倾斜是视频,甚至露脸不露脸,在流量分配上可能是两件事儿。
思考:形式、载体、平台以及到底要做什么样的内容。
当你的传播的载体、内容的载体越需要制作,越难成功。
太热的主题,有流量且有打赏的往往是危险的。
为了谋生而进行的零碎的表达,是否有朝一日影响会真正的表达。

「✅出海」
传统贸易嫁接了一个新的平台和形式。深圳更多的是跨境电商。
就业:如果肉身要出去,最好不要拖家带口,决心比什么都重要。技能可以再培训。
大学四年在专业技能课上学到的远没有实战里学到的多,重要的是人的决心、想法以及你长久期的兴趣。

「⭐️中国 vs 日本」
更像日韩结合。日本是比较平和的躺平了。
1)企业部门
相似:企业降低杠杆,出海。
日本绑上了东亚的新的经济腹地中国,而我们是内需14亿的国家,又有谁可绑呢?东盟6.8亿,对内需下行的补足程度远没有日本那么大的。
不同:日本很多公司有大量的增量来自国外。在西方的摩擦成本更低。是在全球化过程中自己走到顶的。
2)居民部门
东亚:外部共识强于个体的内在积分牌。
从卷、挤压体感上来说,像韩国,但韩国是出口导向型经济,同时经济命脉掌握在极少数手里,整个国家卷的程度非常高。
中国不同城市的层级对社会是有8份作用。可以松绑、变化的空间更多。
3)儒家社会
某种程度上跟资本主义接近。生产前置、享乐后置,付出前置、回报后置。支持斗战胜以及不断向上跨越的社会。
所有的文明都出现在温带,而不是热带,因为热带饿不死。
国人是少见的,把大多数精力锚定在增长和发展上的民族。但95后、00后在第一次追求触顶之后,退而求其次,专注于自己的生活。
河加呗:好奇问一下课代表,用什么方法语音转文字的,好奇问一下。每次都能看到后续的文字版,就不用重新听一遍了,真是太感谢您的分享了。
看了真么多评论,想到王老板离职前以前可以一对一路演,才意识到自己吃的都是细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