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每个小孩都需要的共情力培养,《爱的教养》书有声

【14】每个小孩都需要的共情力培养,《爱的教养》

76分钟 ·
播放数325
·
评论数3

本期我们结合电影《好东西》探讨了《爱的教养》这本书。

电影好东西中的小叶会说谎,恋爱脑,缺爱,但是却十分有共情力的女孩,她会同情妈妈因为眼睛被她爸家暴,她会在小孩不想去张家新家里的时候敏锐的知道为什么,她会在铁梅崩溃大哭的时候安慰铁梅不是真的是铁做的。

究竟是什么让小叶拥有了共情和爱的能力?

我们或许可以从《爱的教养》这本书里面找到答案,书中通过11个孩子的故事探讨共情能力的培养,强调爱的缺失对成长的影响,提出了重视共情能力在育儿和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本书作者:布鲁斯·佩里博士:专注于儿童创伤心理咨询和临床治疗。玛丽·萨拉维斯:自由撰稿人,曾制作重要访谈节目。

共情是理解和感受他人情感与经历的能力,与大脑特定区域和神经生理学原理相关。朋友受伤时产生的幻痛,说明共情源于自身经历。共情能力是人类成功的重要因素,良好的家庭环境和教育能够有效培养这一能力。

一、家庭与社会因素对个体发展的影响

  • 家庭环境家庭暴力被视为社交能力培养的毒药,缺乏关爱的孩子可能发展出反社会人格,但是过于溺爱孩子也会导致孩子的压力HPA轴步伐正常发育。

  • 社会环境社区和学校的支持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例如邻里关怀和教师的引导可以改变孩子的人生轨迹。

二、共情与同情的区别

  • 同情同情是对他人痛苦感到心疼,但未必能真正理解对方的感受。

  • 共情共情则是基于个人经历,能深刻理解他人的痛苦。

三、结论与反思

  • 培养共情能力不仅依赖于家庭环境,也需要积极的社会互动。通过爱与支持,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早期创伤,实现个人成长。

  • 节目强调了教育者和家长在孩子共情能力培养中的重要角色,以及如何通过爱与理解来促进健康的人际关系。

04:58 一个小孩儿说我要原谅你了,因为你很可怜,可怜这个词或许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

06:20 共情是指一个人能够理解并且感受他的情感和经历的能力,共情能力有特定的大脑区域和神经生理学原理。

10:34 共情力或者说是培养共情的能力重要吗?缺乏共情力的父母可能导致孩子遭遇校园暴力。

14:45 小叶他的整个童年里是充满不理解和不被关注的,但是她依旧拥有良好的爱和共情能力。

17:31 孩童时期共情能力相关的神经可塑性是非常强的,25岁之前都还有被重塑的机会。

18:45 很多社会的问题也跟缺乏共情力有关系,缺乏共情力可能是除了经济问题之外最严重的导致犯罪的动机。

20:35 我希望我的父母怎么对我,我就会怎么样去对待我的小孩,我就是给到小孩子无条件的爱,无条件的信任。

22:18 共情与同情的区别是什么?

27:31对特定人群的共情需要有积极的人际交往才能显示出来。

31:01 家庭暴力是社交能力培养的毒药,早期的这种家庭对他情感的暴力,实际上是导致他最后没有社交能力,或者是跟整个社会格格不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

34:07 尤金妮在18岁之后被养父母用爱滋养,发展出良好的个人情感,25岁之前大脑情感发展区域都还很容易被重塑。

38:57 社会环境中跟孩子密切接触的人员对于共情力和个人发展至关重要,书中的小蒂有益于他的邻居,还有老师的一个帮助,在艰难的环境中,他帮助他人,自己也成长的很好。

45:11 哥特女孩小艾只不过是为了找到群体的认同感。

48:02 被倍加呵护长大的小杰因为从小缺乏应对压力的锻炼,压力回路HPA轴发育不完全,妈妈本来的爱变成了伤害。

51:07 短期并且适当的压力对个人发展是有益的。

53:41 小孩儿王茉莉上台前的压力,也代表我们社会所有人的一个压力,代表男性的压力,代表女性的压力,代表大人的压力,代表小孩儿的压力。

56:22 被电视带大的孩子社交能力更差,缺乏早期的人际互动和信息单方面流入对孩子影响很大。

1:01:19 二胎宝妈燕琼是怎么跳出电视带娃的坑的。

1:06:26 电影好东西被反复提及的女性主义,绝对的平等是不可能实现的,只能实现一个状态叫相对公平。

1:10:20 过往男性创作者表达中的大部分典型女性形象是需要被男性拯救的。

1:12:51 整体而言,我个人会觉得社会对于男性,他平衡工作和家庭这一块的要求相对于女性来说是更低的。

下期节目我们会重新上线《深度工作》这本书,大家期待一下。

剪辑:燕琼,小燕     编辑:tt

展开Show Notes
小菜一叠
小菜一叠
2024.12.18
36:12 完了没机会了😂😂
Xiao燕
:
不要给你的大脑限制🚫 你的大脑很神奇!!!
Xiao燕
:
任何研究结论都是大概率事件 并非完全绝对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