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文世界的读者终于等到赫尔曼·布洛赫最重要的两本著作,《梦游人》与《维吉尔之死》。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上半年我们做了《梦游人》的专题节目,讲述了布洛赫的生平、时代以及《梦游人》对欧洲世界“价值崩溃问题”的探索,本期节目我们将继续探讨布洛赫创作。
相比起之前《梦游人》,《维吉尔之死》更加深沉,也更加纯粹。布洛赫将视线聚焦到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临终之际,维吉尔跟随奥古斯都的舰队跨越亚得里亚海,返回意大利。从黑夜到白昼,他在皇宫的病榻之上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思考着生存世界的险恶与痛苦、艺术与文学之于苦难现实的价值、人面对命运和死亡的回归与救赎,并决定毁掉自己辛苦写成的《埃涅阿斯纪》。
通过维吉尔的故事,布洛赫重塑了一个作家脆弱而伟大的心灵,再造了一个即将没落的时代。从古罗马到二十世纪的欧洲,这个世界没有改变,艺术家的追求也没有改变。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1787年由艺术家所绘制的《维吉尔对奥古斯都和屋大维朗诵埃涅阿斯纪》,现藏伦敦国家美术馆
时间轴:
00:04:35 《维吉尔之死》的重要地位与阅读的感受
00:10:39 现代主义小说为什么要从神话和历史中寻找素材
00:14:44 维吉尔创作《埃涅阿斯纪》的背景和意图
00:23:12 布洛赫通过维吉尔故事探索现代价值崩溃
00:28:55 《维吉尔之死》对其他意识流小说的借鉴
00:32:37 《维吉尔之死》中的漫游模式
00:35:47 布洛赫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模式
00:42:43 《维吉尔之死》与《芬尼根守灵夜》的对比
00:48:44 《维吉尔之死》的特殊结构
01:00:40 《维吉尔之死》之中的神灵象征与重生主题
01:09:14 布洛赫借维吉尔焚烧《埃涅阿斯记》表达对艺术的态度
01:17:47 当下对布洛赫精神的借鉴
01:20:21 作家为什么总是有焚烧手稿的愿望
维吉尔肖像,出自公元5世纪的维吉尔罗马抄本
涉及作品:
赫尔曼·布洛赫《维吉尔之死》《梦游人》《着魔》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
詹姆斯·E·米勒《福科的生死爱欲》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圣经》
托马斯·曼《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
埃内斯汀·施兰特《赫尔曼·布洛赫传 : 不情愿的诗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雅各布的房间》《到灯塔去》
但丁《神曲》
维柯《新科学》
T·S·艾略特的《荒原》
尼采《悲剧的诞生》
埃莉诺·卡顿《明》(发光体)
维吉尔的墓志铭:Mantua me genuit, Calabri rapuere, tenet nunc Parthenope. Cecini pascua, rura, duces(“曼图亚生育了我,卡拉布里亚夺走了我,那不勒斯守候着我。我曾歌唱牧地,歌唱田园,歌唱君王。”)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 Adrian Von Ziegler-Prophecy
中插: Capo Productions -FadeAway
结尾: AndreasWaldetoft-Welcome To Constantinople
Virgil mosaic in the Bardo National Museum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但是,在这些年里,布朗肖送给福柯并通过福柯送给让·巴拉凯的最重要的礼物,很可能还是他对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的著名小说《维吉尔之死》(The Death of Virgil)的鉴赏。这是前所未有的、用最执着最抒情的方式处理死亡问题的作品之一。
——
布朗肖在对该小说1955年出版的法译本的评论中写道,布洛赫的书简直就是个“答案。……这并不是说他的书告诉了我们同一性是什么,而是说这本书就是同一性本身的图解”。对于福柯和巴拉凯来说,布洛赫的书堪称典范——它反映了一部作品(按布朗肖赋予该词的强烈意义)可以达到的最高成就。
布洛赫也知道,他的书完成了一件绝非一般的业绩。该书1945年第一次以德文出版时,就有人拿它的实验性形式同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做过比较。在某个层面上,这部小说(它描写了罗马诗人维吉尔生命的最后一天)的意图,是想象征性地表现一种处于死亡苦痛之中的文明;但在更深的层面上,该书却反映了布洛赫自己的一段准备死亡的心路历程(他曾被抓进奥地利的监狱,因为他是犹太人)。最重要的是,布洛赫自己希望该书成为“一种关于自我的抒情式的评论”。当一个人像布洛赫的维吉尔(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那样,认识到“我的始里有终,我的终里有始”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脆弱的同一性。而布洛赫想说明的,就是这种脆弱的同一性。
犹如一部史诗般的内心独白,该书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出一些几乎让人听不懂的话,在一些没完没了的长句中展示词汇,使用重复和咒语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声音流,这声音流缓缓地前后摇动,恰似拍击着诗人乘坐的那叶小舟的波浪——诗人就在这叶小舟上无可奈何地漂向了他的死亡。在这一“奥德赛之旅”的中心,有五首哀悼命运的挽歌,有的语言平实,有的词藻花哨,引出了“梦想这种光怪陆离的透明物”,从中无穷无尽地传出关于“我自己”、“创造”和死亡的信息。按照布洛赫这本书的宇宙论,通过把产生自命运的心象和重新安排世界的自由结合在一起,梦揭示了存在的神秘的同一性,在过去与未来、记忆与预见、生命和“回归的”死亡之间架起了桥梁。
在让·巴拉凯那里,布洛赫的书成了他心中无法祛除的迷念。读完后,他决定用音乐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即以它为题材创作出史诗般的歌剧,该剧将比《帕西法尔》(Parsifal)和《圣马太受难曲》(The Saint Matthew Passion)加在一起还要长。他希望这部作品将使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曲家(这正是他的一贯抱负)。
福柯对该书有着同样浓厚的兴趣,尽管这兴趣不如巴拉凯的那样折磨人。如果说“爱伦·威斯特病例”表达了一个为求死欲所纠缠的人的内心体验(很少文字资料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差不多五百页的《维吉尔之死》引出的就是死亡过程本身的体验——不是作为一种可怖的命运,而是作为用“言外之语”(the word beyond speech)做出的一种独特的对于生命、语言和精神的证实。
或许梦见死亡是在发疯。或许虚空的体验无法传递于人。或许死亡营中显见的虚无主义无法在包容了虚空的作品里引起足够的反响。或许连虚空、我和“无思想”这些观念,都是和古代的守护神信仰一样空洞乏味的谬误。
然而布洛赫的小说,同布朗肖的文学理论一样,并不这样认为。乔治·巴塔耶的作品也是如此。在这些决定性的年头,巴塔耶的作品,作为一种监护人精神的典范,在如何进一步推展和极力深化“伟大的尼采式探求”方面对于福柯的启发,比任何其他著作都大。而福柯现在,通过把自己的性生活和肉欲当作又一个哲学探究的领域、又一个同死亡守护神搏斗的差强人意的竞技场,已开始了对这种探求的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