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 《维吉尔之死》,80年的等待与2000年的沉思以读攻读

040 《维吉尔之死》,80年的等待与2000年的沉思

92分钟 ·
播放数1195
·
评论数39

2024年,中文世界的读者终于等到赫尔曼·布洛赫最重要的两本著作,《梦游人》与《维吉尔之死》。我们当然不会错过这个二十世纪最重要的德语作家。上半年我们做了《梦游人》的专题节目,讲述了布洛赫的生平、时代以及《梦游人》对欧洲世界“价值崩溃问题”的探索,本期节目我们将继续探讨布洛赫创作。

相比起之前《梦游人》,《维吉尔之死》更加深沉,也更加纯粹。布洛赫将视线聚焦到古罗马诗人维吉尔生命中的最后时刻。临终之际,维吉尔跟随奥古斯都的舰队跨越亚得里亚海,返回意大利。从黑夜到白昼,他在皇宫的病榻之上回顾了自己的人生,思考着生存世界的险恶与痛苦、艺术与文学之于苦难现实的价值、人面对命运和死亡的回归与救赎,并决定毁掉自己辛苦写成的《埃涅阿斯纪》。

通过维吉尔的故事,布洛赫重塑了一个作家脆弱而伟大的心灵,再造了一个即将没落的时代。从古罗马到二十世纪的欧洲,这个世界没有改变,艺术家的追求也没有改变。

林晓筱

1985年生人,浙江大学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博士,文学译者,现为浙江传媒学院文学院教师。译有大卫·福斯特·华莱士《所谓好玩的事,我再也不做了》《弦理论》《永远在上》,大卫·利普斯基《尽管到最后,你还是成为你自己:与大卫·福斯特·华莱士的公路之旅》,帕梅拉·保罗《至少还有书》,以及艾拉·莱文、萨尔曼·拉什迪、雷蒙·格诺等人的作品,参与合译《格兰塔·英国最佳青年小说家》等。

豆瓣 @无人售票

黄哲成

有趣而无用的人做着有趣而无用的事

豆瓣 @hzcneo

1787年由艺术家所绘制的《维吉尔对奥古斯都和屋大维朗诵埃涅阿斯纪》,现藏伦敦国家美术馆

时间轴:

00:04:35 《维吉尔之死》的重要地位与阅读的感受

00:10:39 现代主义小说为什么要从神话和历史中寻找素材

00:14:44 维吉尔创作《埃涅阿斯纪》的背景和意图

00:23:12 布洛赫通过维吉尔故事探索现代价值崩溃

00:28:55 《维吉尔之死》对其他意识流小说的借鉴

00:32:37 《维吉尔之死》中的漫游模式

00:35:47 布洛赫对现实世界的认知模式

00:42:43 《维吉尔之死》与《芬尼根守灵夜》的对比

00:48:44 《维吉尔之死》的特殊结构

01:00:40 《维吉尔之死》之中的神灵象征与重生主题

01:09:14 布洛赫借维吉尔焚烧《埃涅阿斯记》表达对艺术的态度

01:17:47 当下对布洛赫精神的借鉴

01:20:21 作家为什么总是有焚烧手稿的愿望

维吉尔肖像,出自公元5世纪的维吉尔罗马抄本

涉及作品:

赫尔曼·布洛赫《维吉尔之死》《梦游人》《着魔》

维吉尔《埃涅阿斯纪》

詹姆斯·乔伊斯《尤利西斯》《芬尼根守灵夜》

詹姆斯·E·米勒《福科的生死爱欲》

福克纳《喧哗与骚动》

《圣经》

托马斯·曼《约瑟夫和他的兄弟们》

荷马《伊利亚特》《奥德赛》

埃内斯汀·施兰特《赫尔曼·布洛赫传 : 不情愿的诗人》

弗吉尼亚·伍尔夫《达洛维夫人》《雅各布的房间》《到灯塔去》

但丁《神曲》

维柯《新科学》

T·S·艾略特的《荒原》

尼采《悲剧的诞生》

埃莉诺·卡顿《明》(发光体)

维吉尔的墓志铭:Mantua me genuit, Calabri rapuere, tenet nunc Parthenope. Cecini pascua, rura, duces(“曼图亚生育了我,卡拉布里亚夺走了我,那不勒斯守候着我。我曾歌唱牧地,歌唱田园,歌唱君王。”)

本期使用音乐:

开场: Adrian Von Ziegler-Prophecy

中插: Capo Productions -FadeAway

结尾: AndreasWaldetoft-Welcome To Constantinople

Virgil mosaic in the Bardo National Museum

制作团队

监制:Peter Cat

统筹:黄哲成

策划:黄哲成

剪辑:黄哲成

编辑:黄哲成

展开Show Notes
04:52 以下引用詹姆斯·E.米勒的《福柯的生死爱欲》:
但是,在这些年里,布朗肖送给福柯并通过福柯送给让·巴拉凯的最重要的礼物,很可能还是他对赫尔曼·布洛赫(Hermann Broch)的著名小说《维吉尔之死》(The Death of Virgil)的鉴赏。这是前所未有的、用最执着最抒情的方式处理死亡问题的作品之一。
——
布朗肖在对该小说1955年出版的法译本的评论中写道,布洛赫的书简直就是个“答案。……这并不是说他的书告诉了我们同一性是什么,而是说这本书就是同一性本身的图解”。对于福柯和巴拉凯来说,布洛赫的书堪称典范——它反映了一部作品(按布朗肖赋予该词的强烈意义)可以达到的最高成就。

布洛赫也知道,他的书完成了一件绝非一般的业绩。该书1945年第一次以德文出版时,就有人拿它的实验性形式同詹姆斯·乔伊斯(James Joyce)的《尤利西斯》(Ulysses)做过比较。在某个层面上,这部小说(它描写了罗马诗人维吉尔生命的最后一天)的意图,是想象征性地表现一种处于死亡苦痛之中的文明;但在更深的层面上,该书却反映了布洛赫自己的一段准备死亡的心路历程(他曾被抓进奥地利的监狱,因为他是犹太人)。最重要的是,布洛赫自己希望该书成为“一种关于自我的抒情式的评论”。当一个人像布洛赫的维吉尔(和尼采的查拉图斯特拉)那样,认识到“我的始里有终,我的终里有始”的时候,他会认为自己的生命是一种脆弱的同一性。而布洛赫想说明的,就是这种脆弱的同一性。

犹如一部史诗般的内心独白,该书一而再再而三地说出一些几乎让人听不懂的话,在一些没完没了的长句中展示词汇,使用重复和咒语形成一种震撼人心的声音流,这声音流缓缓地前后摇动,恰似拍击着诗人乘坐的那叶小舟的波浪——诗人就在这叶小舟上无可奈何地漂向了他的死亡。在这一“奥德赛之旅”的中心,有五首哀悼命运的挽歌,有的语言平实,有的词藻花哨,引出了“梦想这种光怪陆离的透明物”,从中无穷无尽地传出关于“我自己”、“创造”和死亡的信息。按照布洛赫这本书的宇宙论,通过把产生自命运的心象和重新安排世界的自由结合在一起,梦揭示了存在的神秘的同一性,在过去与未来、记忆与预见、生命和“回归的”死亡之间架起了桥梁。

在让·巴拉凯那里,布洛赫的书成了他心中无法祛除的迷念。读完后,他决定用音乐的形式把它表现出来,即以它为题材创作出史诗般的歌剧,该剧将比《帕西法尔》(Parsifal)和《圣马太受难曲》(The Saint Matthew Passion)加在一起还要长。他希望这部作品将使他成为当时最伟大的作曲家(这正是他的一贯抱负)。

福柯对该书有着同样浓厚的兴趣,尽管这兴趣不如巴拉凯的那样折磨人。如果说“爱伦·威斯特病例”表达了一个为求死欲所纠缠的人的内心体验(很少文字资料能做到这一点),那么差不多五百页的《维吉尔之死》引出的就是死亡过程本身的体验——不是作为一种可怖的命运,而是作为用“言外之语”(the word beyond speech)做出的一种独特的对于生命、语言和精神的证实。

或许梦见死亡是在发疯。或许虚空的体验无法传递于人。或许死亡营中显见的虚无主义无法在包容了虚空的作品里引起足够的反响。或许连虚空、我和“无思想”这些观念,都是和古代的守护神信仰一样空洞乏味的谬误。

然而布洛赫的小说,同布朗肖的文学理论一样,并不这样认为。乔治·巴塔耶的作品也是如此。在这些决定性的年头,巴塔耶的作品,作为一种监护人精神的典范,在如何进一步推展和极力深化“伟大的尼采式探求”方面对于福柯的启发,比任何其他著作都大。而福柯现在,通过把自己的性生活和肉欲当作又一个哲学探究的领域、又一个同死亡守护神搏斗的差强人意的竞技场,已开始了对这种探求的探索。
艺术无用不可怕,艺术滥用更可怕!艺术被权力裹挟被滥用……在幻灭中使劲吹残余的火苗,不是为了原地重燃昔日的激情,而是重新燃起初露的黎明……两位老师辛苦了,看过书之后再听这期博客真是太享受了!谢谢以读攻读!
13:02 以前读《喧哗与骚动》觉得班吉的人名设定(班吉→班吉明/本杰明→便雅悯)很有意思,还记了相关的注释和《圣经》原文:
《喧哗与骚动》第一章有一句:
班吉明是《圣经》里的名字,凯蒂说。对他来说,这个名字要比毛莱好。
【李文俊注释】据《圣经·创世记》,班吉明(旧译“便雅悯”)是雅各的小儿子。西俗常将最受宠的小儿子称为“班吉明”。

《喧哗与骚动》第二章有一句:
班吉。吼叫。便雅悯我老年所生的儿子吼叫着。凯蒂!凯蒂!
【方柏林注释】参见《圣经·创世记》21:7:“又说,谁能预先对亚伯拉罕说撒拉要乳养婴孩呢?因为在他年老的时候,我给他生了一个儿子。”班吉明旧式译法为便雅悯。

《喧哗与骚动》第二章还提到:
班吉明那孩子。他老爱坐在镜子的前面。百折不挠的流亡者在他身上冲突受到磨炼沉默下去不再冒头。班吉明我晚年所生的被作为人质带到埃及去的儿子。
【李文俊注释】见《圣经·创世纪》第42章第36节,原话是便雅悯(班吉明)之父雅各说的,与此句不尽相同。上一句中的“百折不挠的流亡者”应指便雅悯之兄约瑟。

《圣经》原文:
他们的父亲雅各对他们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归到我身上了。”
(创世记 42:36 和合本)

【方柏林注释】注释:
参见《圣经·创世记》42—44章,因饥荒,雅各派儿子去埃及找曾被弟兄卖到埃及的约瑟,其中便有最小的儿子便雅悯(班吉明),雅各害怕这个小儿子在埃及沦为人质。《创世记》42:4记:“但约瑟的兄弟便雅悯,雅各没有打发他和哥哥们同去,因为雅各说,恐怕他遭害。”后来约瑟反以西缅为人质,要见小弟,雅各此时叹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归到我身上了。”(见《创世记》42:36)
————————————
(以上是跟原文有关的《圣经》内容)
我还找了便雅悯在《圣经》中最早出现的一段:
他们从伯特利起行,离以法他还有一段路程,拉结临产甚是艰难。正在艰难的时候,收生婆对她说:“不要怕,你又要得一个儿子了。”她将近于死,灵魂要走的时候,就给她儿子起名叫便·俄尼;他父亲却给他起名叫便雅悯。
(创世记 35:16-18 和合本)

还有一段表明便雅悯是最受宠的小儿子:
后来他们倒口袋,不料,各人的银包都在口袋里;他们和父亲看见银包就都害怕。他们的父亲雅各对他们说:“你们使我丧失我的儿子:约瑟没有了,西缅也没有了,你们又要将便雅悯带去;这些事都归到我身上了。”流便对他父亲说:“我若不带他回来交给你,你可以杀我的两个儿子。只管把他交在我手里,我必带他回来交给你。”雅各说:“我的儿子不可与你们一同下去;他哥哥死了,只剩下他,他若在你们所行的路上遭害,那便是你们使我白发苍苍、悲悲惨惨地下阴间去了。”
(创世记 42:35-38 和合本)
最悪世代:我发现我写的东西有一小部分重复了(没仔细检查😶‍🌫️)
本想下班路上继续《百年孤独》电视剧,赶上“老两口”发福利,惊觉以读攻读出息啦~一万粉、饿了吗~2024 霸气收官啦
23:50 1937年春,布洛赫开始创作《维吉尔之死》。根据他后来的回忆,当时的奥地利广播电台邀请他朗读自己的作品。在刚刚过去的1936年12月,为了回应逐渐阴暗下来的政治氛围和西班牙爆发的内战,布洛赫发表了《对于文化死亡问题的思考》(Erwägungen zum Problem des Kulturtodes)。如今,在类似的心态下,他写了《维吉尔返乡》,因为——

……不需要怎样细加思索,就能想起基督教诞生前一个世纪和我们这个世纪之间的相似之处——内战、专制、旧的宗教形式的消逝;实际上,甚至连流亡的现象也有着重大相似之处,也就是在黑海边上的渔村托米斯。此外,我还知道一个传说:维吉尔想要焚毁《埃涅阿斯纪》。基于这一传说,我可以设想,导致像维吉尔这样的智者有如此绝望之举的,肯定不是琐碎的原因,那个时代的整个历史的和形而上
的内容都参与了这一决定。(GW,VⅧI,243)
——埃内斯汀·施兰特《赫尔曼·布洛赫传:不情愿的诗人》
最悪世代:1:10:09 节目到这个进度条引用这里后半段
53:33 这部小说描述了维吉尔生命中的最后一天。它分成四个部分,头三个部分的篇幅是成倍增长,最后一部分又跟第一部分的长度一样,也就是:1x,2x,3x,x。每个部分都有一个双重的标题:《水——抵达》《火——堕落》《大地——期望》《苍天——返乡》。这四个部分象征着维吉尔死亡之旅的四个站点。与此同时,维吉尔在一天的周期内体验到了他整个生命的周期,这个周期又敞开成了一个诞生和死亡的宇宙周期,这是布洛赫用自己的手法创造的元神话结构的一部分。
——埃内斯汀·施兰特《赫尔曼·布洛赫传:不情愿的诗人》
1:08:58 ✍👀结构非常像艾略特的《荒原》:从《死者的葬礼》开始到最后的《雷霆之声》
1:03:28 朗读原文(这段确实很棒):
哦,母亲的软弱,只知自己的诞生,不知此后的重生,她们不想知道,也不能理解,只有经过了重生,诞生才有意义,不然诞生和重生都无法完成,二者背后是虚无那最后的创生,亘古不变,对,只有当存在与非存在难分难解,低声呢喃着融为了一体,庞大的永恒才能开始放光,那是人类灵魂的自由,是它真实的永恒之歌,不是妄想的场景,不是傲慢,而是人类那不可嘲讽的命运,人类的命数那可怖的庄严
52:22 《维吉尔之死》全书共分四章,情节相对较为简单,主要描写了古罗马诗人维吉尔在临终前十八个小时内对人生以及艺术价值的反思。布洛赫似乎有意按照交响乐的原则进行编排,作品的划分类似于交响乐的四个乐章,分别冠以四大元素之名:“水”“火”“土”“以太”。并且与交响乐一样,特定主题动机会一再地被处理、被变形并在新的背景下得到呈现。四个乐章又可分为两个主要序列:前半部分为下降和下行,后半部分为返回和上升。
——(译者之一)梁锡江《译后记》
32:39 ✍🤔【漫游模式】小说的流动感:维吉尔从亚得里亚海岸一直到宫廷的路展开的思绪……思绪的漫游像《尤利西斯》第3章斯蒂芬·代达勒斯在海边想到大海和母亲
26:22 划重点:第13页和第14页的注释
26:19 现代主义文学中独此一家👀
22:38 ✍👀冷知识:整个《埃涅阿斯纪》中“父亲”这个词出现31次(形容埃涅阿斯的高频词)
21:21 ✍👀《荷马史诗》《埃涅阿斯纪》都是为了塑造【共同的记忆】来建立民族身份的认同感(同源性)
林老师终于回来啦
林晓筱
:
我一直都在老黄的催促里
14:10 原来《维吉尔之死》的时间线是维吉尔临终前的18个小时——《尤利西斯》的时间线也是18个小时(早上8点到半夜2点),不知道布洛赫在这点上是不是偷偷借鉴《尤利西斯》😂(还是说纯属巧合),虽然布洛赫确实受《尤利西斯》影响
最悪世代:41:46 好吧,看了我只想到表面,没想到内核😂
最悪世代:(写错字,是“看来”)
1:26:54 音乐🎶很好听
1:22:31 把播客全部删掉,哈哈哈🤣🤣🤣
1:18:46 想到了当代网络乱象😂
戈菴
戈菴
4天前
如果对《维吉尔之死》的预期不是小说,而是长诗,或者存在主义哲学书,那么他就不会显得那么难读。这绝对是一本伟大的书,但是我怀疑是不是一本一流的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