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温暖的外卖员,少拐弯的盲道……这是城市的人情味吗?丨发明生活Vol.3多一种生活

被温暖的外卖员,少拐弯的盲道……这是城市的人情味吗?丨发明生活Vol.3

52分钟 ·
播放数100
·
评论数0

【主播】

苗炜:《三联生活周刊》资深编辑,作家

【圆桌嘉宾】

蔡卓毅(蔡师傅):成都过载喜剧演员、外卖骑手

李迪华: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副院长A4馆美术馆馆长

孙莉:iSTART儿童艺术节发起人

王求安:北京安哲建筑创始人,乡村建设实践者

欢迎来到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的播客系列节目的第三期,本场圆桌的主题是——城市里的每一个人:“不抛弃,不放弃”,马拉松圆桌从成都过载喜剧演员、外卖骑手蔡师傅(蔡卓毅)的单人演讲开始,从创业失败到成为外卖骑手,再成为斜杠青年脱口秀演员,蔡师傅的个人经历体现着成都这座城市的温情。

在圆桌讨论中,几位嘉宾也从各自的职业经历分享了对于城市与生活的感想:提出“不会绊倒行人的行道树”的李迪华,认为城市设计一定要满足人的需求,而不是优先保证车的畅通;艺术从业者孙莉梳理了成都之所以迷人的原因,核心是城市里的人的生活和温度;27岁从0开始学建筑的王求安,持续关注着城中村的设计问题……城市人会变得更加孤独吗?我们的家庭形式又会因此有什么改变呢?欢迎收听本期节目。

*本系列节目由三联人文城市出品,为第二届“三联人文城市季”马拉松圆桌线下实录后期剪辑制作而成。

【时间轴】

00:02:43 蔡师傅:外卖骑手、脱口秀演员,那些在城市中的温情时刻

00:07:42 喜剧能解决问题吗?“它能让我们在解决不了时,积蓄能量”

00:16:17 “好造孽哦”,和城市的人接触才会发现这个城市的好

00:20:31 在城市里面种行道树,城市设计应该为了人的生活才有意义

00:25:55 城市应该给人们的精神生活提供些什么?

00:33:06 关注城中村,“84岁老人的盼头是建新房子”

00:36:42 当城市越来越“中产阶级化”,我们期待什么样的社区?

00:40:42 城市的归属感:“互助难,因为缺少社会信任”

00:45:51 城市人面临自我决定的孤独感,未来家庭形式也会如此孤独吗?

【相关内容】

播客丨加速时代的亲密关系,左滑“搭子”,右滑“人机恋”?丨发明生活Vol.2

播客丨社区能治愈现代城市人的孤独和分裂吗?丨“发明生活”Vol.1

外卖温暖你我,谁来温暖外卖员?

城市里的“免费生活”,有多少种可能性?

别以为去公园待20分钟,就能被治愈

三联人文城市是三联生活传媒旗下的城市整合传播品牌。以一年一度的三联人文城市奖、人文城市季、人文风土季为主线,创立了“小城之春”“你好陌生人”“光谱计划”等IP。在中国城市从空间转向人文的节点上,通过展览、论坛、演出、工作坊、报道、出版等线上线下多种形式,关注城市生活,激发公众参与,重塑城市人文价值。

编辑/天健

剪辑/张译丹

——————————

【我们还有这些播客】

Talk三联苗师傅·天真与经验 | 中场时间 | 我有一个朋友·董晨宇 | 现场现场岁时茶山记 | 项飙·你好陌生人 | 孩子,你的情绪我们在乎 | “三联·大案追踪”有声剧 | 何为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