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偷懒的一期,同样是把之前的Youtube转成音频。但这仍是一期我觉得非常值得和大家分享的节目。
今年4月,一篇《我妻之死》的文章在微信等中文社交媒体广泛传播,文章讲述了一位旅居北美的华人女性突然被确诊肺癌,很快病重去世的故事。那篇文章中有不少对当地诊疗的质疑,觉得“妻子的病”被国外的医疗与医生耽搁了。真的如此吗?站在医学、科学角度,这位不幸去世的女子到底是什么情况?治疗过程有无问题?
这位女性明明不抽烟,又如何得了肺癌?怎么看不吸烟人群的肺癌风险?是不是每个人都需要做肺癌筛查呢?
🎙️【时间轴】,这期节目你会听到:
01:10 患者病情回顾,家属有哪些质疑
03:47加拿大医生真的不靠谱吗?为什么常规体检遗漏了肺癌重病?肺癌有哪些种类?这位患者得的又是哪一种?不吸烟的人也可能得肺癌!
14:20 这位患者的诊疗方案有问题吗?年轻人得肺癌的症状和老人可能不同,也更有可能在晚期确诊。肺癌是如何分期的?肺癌死亡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大部分患者确诊在晚期。晚期肺癌的治疗方案:手术无意义,依靠靶向药、化疗、免疫治疗。大部分不吸烟得肺癌的亚裔可以使用这种靶向药。为什么用靶向药需要做基因检测?这位患者发现是EGFR 20外显子插入后,为什么靶向药不行了?
32:07 一位不吸烟的华人女性得了肺癌,对我们个人又有什么启示?如何准确看待不吸烟人群的肺癌风险?是否可以对所有人做肺癌筛查?生活中哪些因素在增加肺癌风险?
【延伸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