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朗诵作品:《在绝望之巅》
这是二十世纪著名哲学家E.M.齐奥朗的首部作品,写于作者饱受抑郁症和失眠症困扰时期。齐奥朗在其中对种种形而上学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独特见解,主题涉及荒谬、异化、抑郁、失眠、爱情、狂喜、苦难、贫穷、善恶等。本书以一种新奇的、抒情的、反体系化的哲学风格,奠定了齐奥朗的创作基调,作为这位现代哲学家的思想源泉,意义重大。
译者写到:奥朗是一个来自东欧边缘地带的年轻叛逆者,心怀恶意地从他的巴尔干地洞中喷吐着火焰和硫黄,一个预言世界将要毁灭的预言家、一名“爆发式的情人”、绝望的理论家、不驯顺的约伯,有些像他生前出版的最后一本罗马尼亚语著作《眼泪与圣徒》(Tears and Saints)中描绘的那个“约伯,(是)宇宙的哀歌和哭泣的柳树……自然和灵魂未愈合的伤口……一颗人心,上帝未愈合的伤口”。
——————————————————————————
摘录:
我讨厌聪明人,因为他们懒惰、懦弱、谨慎……饱受无穷焦虑折磨的人,则要复杂得多。智者的生活是空虚而贫瘠的,因为它没有矛盾和绝望。充满不可调和的矛盾的存在,则要丰富和饶有创意得多。
如果说痛苦是你存在的一部分,克服它就会像是蒙受了损失,会引起一阵懊悔。
哲学家们太骄傲了,不敢承认他们对死亡的恐惧,也太傲慢了,不敢承认疾病的精神丰饶性。他们对死亡的反思表现出一种虚伪的平静;事实上,他们比任何人都更害怕得发抖。人们不应忘记,哲学是掩盖内心煎熬的艺术。
贫穷这种现象是人类所特有的,因为只有人类才会把跟他平等的人变成奴隶。只有人才能如此自我鄙视。
在绝望之巅,谁也没有睡觉的权利。所以真正绝望的人无法忘记自己的悲剧:他的意识将主观的苦恼那份痛楚的真实维持如初。怀疑是为难题和事情感到焦虑,源于所有的大问题无法解决的特点。绝望中的人不会被“问题”所困扰,而是会遭受内心的痛苦和火的折磨。遗憾的是,在这个世界上,什么都无法解决。
甜蜜而快意的忧郁,以及黑色的忧郁,表现出相似的特征:内里空虚,外在无限,感觉模糊,梦幻感,抬升。
我愿意成为一个快乐的疯子:生气勃勃,总是心情不错,没有任何烦恼和执着,毫无意义地从早笑到晚。
愿死亡在荒谬的光芒中出现;愿痛苦有限而隐秘;愿狂热并不纯洁;愿生活合乎理性;愿生活的辩证法合乎逻辑而不妖异;愿绝望细微而局限;愿永恒只是一个字眼;愿对虚无的体验是一场幻觉;愿宿命是一个笑话!我认真问自己,这一切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要提出问题、投射光亮或看到阴影?在全然孤独的时候,把泪水埋在海边的沙子里岂不更好?但我从未哭过,因为我的泪水总会变成思想。
我的思想像泪水般苦涩。
为什么生活是平庸之辈的特权。只有平庸之辈才能活在生活的常温之下;而其他人在生命无法承受的高温下被烧灼,在这种温度下,他们几乎无法呼吸,已经一只脚迈入死亡的境地。我无法为这个世界做出任何贡献,因为我只有一种方法:痛苦。
我们与万物如此隔膜!但万物不也同样令我们无从企及?最深邃和最根本的死亡,就是在孤独中死去,届时就连光亮也会变成死亡的成分。在这样的时刻,你会与生活、爱情、微笑、朋友,甚至与死亡全然隔绝。你会问自己,除了世界的虚无和你自身的虚无,是否还有别的东西。
悲伤是进入神秘的一种方式,那种神秘是如此丰富,以至悲伤始终都那么让人难以捉摸。倘若神秘也有衡量的尺度,那么悲伤就属于一组无限的神秘,没有极限,取之不竭。
我觉得我必定会爆裂开来,因为生活给我的一切,因为死亡的前景。
苦尽甘来的幸福是一场幻觉,因为它需要与痛苦的宿命性达成和解,以免遭彻底的毁灭。
一想到我的骨灰随风四散、狂乱的撒入空间,成为对世界的永恒指责,疯狂的喜悦和无限的讽刺就会油然而生。
在绝望之巅经受过苦难之后,在至高的启示时刻,你会发现,唯一的答案唯一的真实,就是沉默。
BGM:
北海 Homecoming——陈婧霏
红霞剧场——陈婧霏